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道贩子的崛起-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权的意思是中国现在应该对欧洲战局的变化做出什么反应,毕竟现在中国身后也还跟着一票小弟呢,瑞典跟西班牙倒不着急,瑞典已经抱定无论谁输谁赢都不会参战的原则,西班牙对欧洲争霸早就没了野心。现在一门心思经营他们的美洲殖民地,而且他们现在跟中国的附庸也没多大差别,无论中国做出什么选择,什么时候做选择,西班牙政府都只能老老实实等着。

    但哈米德二世那里已经等得抓耳挠腮了。

    他还等着复兴奥斯曼帝国呢,前段时间惦记加入同盟国,这样他就可以夺回英国人手里的埃及或者俄国人手里的高加索,克里米亚,现在一看情况不对立刻改变了目标,加入协约国夺回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或者干脆灭了希腊也挺不错。

    “咱们皇室和政府就都不要做什么有倾向性表示了,不过民间可以加大同协约国友好的力度,国会也可以组织一些议员访问一下英国,另外在对同盟国的物资供应上,海关可以加强一下监管,当然要适度,要在不会对同盟国构成实质性影响的前提下。”杨皇帝说道。

    “这样的话,如果给同盟国造成恐慌怎么办?”张权说道,他的顾虑不无道理。毕竟现在中国这一坨太大了,谁都知道中国加入哪一边哪一边基本上就赢定了,如果中国对协约国的表现太过明显,很容易引起同盟国方面的恐慌。这时候奥匈帝国就已经军心不稳了,万一被吓得解体了怎么办,要知道捷克人可是一直惦记着独立,就是匈牙利最近也是人心思变。

    除了奥匈帝国。其他那几个参加同盟国的小国家,尤其是旁边还守着个奥斯曼帝国的希腊,他们恐怕很难不动点小心思。要是哈米德二世加入协约国,第一个肯定是灭了希腊。这种情况下希腊及早抽身退出战争甚至反戈一击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的确是个问题,这一点杨皇帝也的确疏忽了。

    “这样吧,内阁跟德奥等国先秘密接触着,比如说讨论一下如果中国参战,战后将如何瓜分世界之类的,包括同盟国其他几家也可以一块儿坐下讨论,先给他们吃个定心丸,告诉他们我们是肯定到最后要帮他们的,只不过现在利益分配问题没谈妥,另外军事上准备还没完成,要他们一定挺住,无论如何也要再坚持战斗下去,胜利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杨皇帝笑眯眯地说道。

    “目前的情况下也只能如此了。”张权点了点头说。

    就这样在中国民间和国会越来越倾向于加入协约国的时候,中国政府却开始在柏林和同盟国秘密讨论战后该如何瓜分世界了。

    实际上这段时间不论哪一方都在拼命游说中国,各国外交人员甚至皇室成员都有大量专门在中国拉关系,威廉甚至把他儿子送到中国来访问,英国王储夫妇也是经常乘坐飞艇跑到中国来找他们的老朋友,每次都会给中国人民带来大量的友谊,奥匈皇室为了勾起中国人民对这场战争的导火索,被暗杀的伊丽莎白皇后陛下的美好回忆,甚至出资在中国以她的名字建了一座大学。

    不过就在各方为了向中国人民表现两国传统友谊而使尽浑身解数的时候,欧洲战场却再次陷入了僵持当中,同盟国收缩兵力的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尤其是在西线的德军,当把原本凸字形的战线收缩成直线后,原本紧张的兵力立刻宽裕了许多。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他们损失惨重,但他们的对手损失更大,英国为了这次反攻付出了整整五十万人的伤亡代价,法国人虽然比他们少,伤亡也达到了三十万,而且和德国一样,他们的减员也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这样一来进攻的能力便大为削弱。

    当然,法国人的sha林又用完了,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东线俄军倒是没有这方面压力,虽然他们在夺回乌克兰的战斗中,也付出了超过一百万的伤亡,但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尼古拉可以很轻易补充上消耗,到现在俄国总共动员起的兵力才不过刚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和动员兵力已经达到五分之一的英法德等国相比,俄国的潜力还早呢。

    至少尼古拉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可惜的是他忽视了自己国内的重重矛盾,就在前线俄军胜利消息不断的时候,他们的后方出事了。

    一九零七年六月的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十几万工人大罢工,然后走上街头游行抗议,原因很简单,他们买不起面包了。

    接近四年的战争让俄国付出了近千万人的伤亡,这可都是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缺少耕种的人粮食产量自然下降,而且还需要额外供养前线近千万士兵,最重要的产粮区乌克兰在双方拉锯下变成一片废墟,俄国政府只能竭尽所能地搜刮后方来供应前线,结果造成俄国粮食价格节节攀高。

    而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大幅增发的钞票,又加剧了这种形势,像农村还好点,农民们总还能找到点吃的,可这些工人不行,当他们赚到的工资,连一日三餐都无法维持的时候,再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后面shan动,自然是要站出来表现他们的愤怒。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欧洲各国都不同程度出现,尤其是法德两国比俄国也差不多少。

    这些天被胜利的消息刺激着,正沉浸在大帝荣耀中的尼古拉鼻子差点被气歪了,老子打败仗你们抗议,老子现在打胜仗你们还抗议?不就是生活紧张点,肚子吃不饱吗?和前线正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的士兵相比,这也好意思抱怨?简直就是给脸不要脸。

    这家伙毫不犹豫的命令圣彼得堡市政府以强硬手段镇压,这一点也得到了和他一样强硬的首相斯托雷平支持,不过很显然这场罢工的组织性很严密,在警察的木棍,高压水枪面前那些罢工的工人毫不退缩,甚至还有冲击冬宫的架势,一看这种情况尼古拉也不再手软,直接命令动用他的卫队骑兵上街驱逐。

    穿着明晃晃胸甲,戴着华丽头盔,端着三米长矛的骑兵一出现,在最初的确收到了一定效果,石板的圣彼得堡街道上,整齐划一的马蹄声,军官威严的口令声形成极大的压迫感,一些胆小的工人面对这种场面已经开始退缩了,毕竟他们只是吃不饱饭还没到饿死的地步,为了改善点待遇把命丢了肯定不划算。

    可惜,一颗蓦然间从人群里飞出的子弹,把这美好的气氛彻底破坏了,看着身旁那名中弹倒下的骑兵,带队的军官毫不犹豫地下令骑兵向罢工人群发起了冲锋,紧接着更多的子弹从人群中飞出,原本没有准备使用枪支的骑兵们这时候也不会客气了,一个个摘下马枪开始对着人群中射击,因为俄国人那野蛮的的性格,甚至还有直接拿起冲锋枪扫射的。

    这时候罢工人群早就一片混乱,整个大街上全是拥挤哭喊着逃命的工人,不过偶尔还会从人群里飞出颗子弹,然后把那些醒目的胸甲骑兵击落马下,愤怒的士兵们哪还能找出袭击者在哪儿,反正看着哪个不顺眼就打呗,一场血腥的tu杀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展开。(未完待续……)

第五三四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

    这场被称圣彼得堡大tu杀的惨案造成了两百多人死亡,其中二十多名镇压罢工的士兵和警察,另外还有两千多人受伤,在随后对幕后策划者的调查中,俄国政府又逮捕了一千多人,其中近两百人被愤怒的斯托雷平直接挂上了绞刑架。

    他很清楚对于这种事情必须采取铁腕手段,不能有任何心慈手软,不能给这些刁民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尤其是那些幕后操纵的乱党们,只有绞刑架才是他们唯一适合的归宿。

    不但在圣彼得堡大肆搜捕乱党,甚至这位首相阁下还在整个俄国掀起一阵血雨腥风,在之后的半个月时间里,俄国各地光逮捕的嫌疑分子就超过五千人,这里面已经不光是弗拉基米尔同志的战友们了,包括一些平日表现过激的其他不同政见者也成为首相阁下打击的目标,虽然在极短时间内稳定了国内局势,但也让斯托雷平成了所有俄国正义人士的眼中钉。

    而这时候无论东线还是西线,战局又重新回到僵持状态,很显然这是不行的,必须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打垮协约国结束战争才行,在英法都已经无力再有新的突破之前,尼古拉必须再一次扮演欧洲救世主的角色,简单点说他必须动员更多的军队,可这样他就需要更多的物资,但他老婆从中国弄来的贷款已经花完了,而且杨丰肯定也不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再给他一笔新的贷款;毕竟杨丰跟他老婆感情再深那也是有限度的。

    所以尼古拉只能在自己国内想办法,或者简单点说,只能继续压榨国内的老百姓,而这又无疑会进一步加深因为圣彼得堡惨案而在俄国老百姓心中,对他产生的怨恨,这怨恨在另一些人的推波助澜下很容易就会变成仇恨。

    尼古拉却对此没有丝毫察觉,在他看来他的臣民这时候应该和他的帝国一起节衣缩食共渡难关,只要打赢战争。他会给他们想要的一切的。

    但可惜他错了,一场即将席卷他的政权的风暴正在酝酿当中。

    “看看,这才是毁掉一个帝国的成本最低廉的方法,我们不过是给了他们几百万华元,这点钱还是从俄国人身上赚来的,就算加上威廉给他们的,两家总投资也不过是一千多万华元而已,却让一个世界上面积最庞大的帝国面临着最可怕的危险。”杨皇帝看着手中的情报笑眯眯地说道。

    他这些年的确也没有给弗拉基米尔多少钱,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就是四百多万华元而已,但这些钱却成了撬动俄国ge命的杠杆。

    “咱们国内好像也有不少人在宣传他们那些东西。”袁侍从长忧心忡忡地说。

    “杀。不要公开地杀,让情报部门使用些隐蔽手段,或者收买一些地pi流mang,hei帮分子来动手,把他们的死变成最简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