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又不是赵匡义暂时能想明白的,往后去仅是粮米一项,一年最少从汴水调来八百万石以上的数字,多达几千万石,岂止粮米,还有其他货物,盐茶金属布匹碳柴草以及各种生活用品,而且许多货物是分季节性的,必须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卸完。只能说勉强。

    赵匡义又看到不同之处,没有了铁链,而是换成钢缆,这时候那有钢缆,仅是钢缆就让赵匡义苦思了半天。还有不同的地方,路面是灰色的,看不到泥土,这种灰色就象宋九那个高烟囱模肯颜色。另外就是码头在凹槽上,不会影响汴水航道。另外一条赵匡义还没有想到,船驶过去会破开水流,这时候没有柴油机,然而汴水在东水门外一带比较湍急,若是往下游驶速度同样很快,水流带着船只产生的冲力能将泊船缆绳带断,有一个凹槽,水流力量减弱,船用缆绳受力会小,使船只停泊装卸变得安全。

    唯独让赵匡义最满意的是宋九拿出河洲近四分之一的面积替朝廷建造码头,仅凭这一条,就能看出这小子虽贪,但知道分寸。

    又看第三幅画,凹槽南边就是各个仓库,一排排十分整齐,作为储仓是不行的,朝廷也不可能将物资放在城外,这是临时储备仓,占地面积不大,一排排十分整齐,然而与国家仓库不同,它象一个长棚子,边上也画了几幅小图,地面还是那个灰色地面,一排排落着各种货物,因为没有泥土,比较干净。又有两幅小图,是两条道路图,一条道路通向大虹桥,一条道路通向护龙河,道路两边还有种种奇怪的建筑,因为图小,看得不真切。

    其中意义了解的百姓不多,看的人也不多,围观的重心是在下面四幅画。

    第五幅第六幅便是宋九那个正店。

    第五幅还是远景图,位于双虹桥割出的那个尖端,真正正店在最尖端处,三个蓝色大帆,下面是一条船,不是真船,只是一个建筑。西边是花草树木,以及各种帆式建筑,再后就是双虹桥,建筑古怪而又美丽,再加上双虹桥的辉映,若真让宋九造出来,那将是东京城最美丽的地方。

    第六幅画又是各个小图,三个帆不是真帆,只是建筑的样式,下面是相连的,分成三层,三层回廊上有许多座位与雅间,正中是大厅,也不是常见的那种大厅,下面就是汴水,搭了几个浮桥上去,形成一个洲心岛,洲心岛装饰得美仑美奂,上面有舞妓在表演着一个古怪的舞蹈,从未看过那种舞,但看上去似乎十分优美。客人坐在回廊座位上,就能看到洲心岛的表演。还有,三个帆顶不相连的,又分成两层私密的空间,坐在上面,能眺望汴水远见景色。

    接着又有一些小图,还有建筑,一个大筒车,利用虹桥处湍急的水流为动力,将水翻上高台上的蓄水池,在里面沉淀,通过管道,送到正店各处。一是用水,二也是一个景观。

    两个小型游泳池,分男女,男子那边画了,穿着一些古怪的衣服在里面游戏,女子那边未画,属于私密空间。又有一个活动厅,下层是一种台式小球,有些贵族子弟在用杠子击那个球,边上站着几个仆人抿嘴微笑。上层一张张桌子,桌边坐着几人在玩两种从未见过的牌,有仆人上茶上果子,还有一个歌妓安静地唱着歌。这些建筑同样是帆式,隐在绿树间,就象许多小船从双虹桥向东驶发。

    还有,一些露天的活动,一片沙子上,中间有网,几人在打着两种从未见过的球,余下的有许多伞,伞下有桌有椅,许多人坐在哪里喝着茶吃着果子看汴水景色。边缘处是停车棚与马厮,那个就未细画了。再就是更小的画,上面有各种美食,包括面包。

    未必能造起来,一旦造起来,凭借这个设计,也能名列京城正店!

    许多人就在看这两幅画,但还没有下面两幅画看的人多,堵也就堵在这两幅画上面。

    虹桥与码头之间的位置。

    同样先是一幅远景图,正中是一个小湖,面积不大,里面有人荡着小舟,有花草树木假山,还有一些设备,这些设备要到第八幅各个小图上看了。

    第八幅图是各个小图,有一个物格馆,但不是纯讲解物格知识,以表演为主。还有水世界,让小孩子在里面嬉水,同时还做了一些皮筏,让游客在里面互相撞击,以及水枪等小玩具。一些古怪的造型,先是有人讲故事,讲一些儿童小说,再仿照这些儿童小说建造一个个游乐场。也有大人玩的,设计了很高大的塔楼,将秋千拉过来,人坐在秋千上用力推下去,那不是荡秋千,人甚至能在空中翻几个翻,以及其他种种好玩的东西。

    这已吸引人了,还不是围观的主要原因。

    最刺激的游戏不是那种超级秋千,而是上天!

    画得不清不楚,人坐在一种古怪的东西,东西在云彩里飘,下面景物很小,人在上面尖叫。东西上有绳子,上面是什么,未画。还有,人从空中往下跳,很清楚地画出来,离地面很高,跳的人更是尖叫。

    就是这两幅小图将所有人一起吸引,造成了“交通堵塞”。

    赵匡义看了茫然。

    也打了多次交道,更亲眼看到物格的神奇,但这个人怎么上天的,又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

    赵匡义留下几个衙役维护秩序,看可以,不能看得御街都堵上了。他纳闷万分地回开封府。然而看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宋九在相国寺前面宣布面包,看到了面包,有人想到了宋九,于是更多人说宋九在胡闹。

    不但如此,第二天赵匡胤接到了许多言臣的弹劾。

    他们不知道内情,迁坟动静不小,朝廷说得不清不楚,要在河洲上造码头与学校,码头画出来了,虹桥画出来了,以为朝廷要兴建那个游乐场与正店。

    技术未想到,只想到了一旦修建得花多少钱帛,皇上,你不能学杨广,那将会亡国的。

    赵匡胤接到这些弹劾奏折后,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亲自出宫,跑到这八幅画面前观看。才是八幅画,后面还有,至少得有一个书院!他也看得头晕,不知道宋九怎么弄出来的。一是钱,二是各种技术,特别是那个人上天,又从天下往下跳……先进皇城安抚大臣,说朝廷可能会挪用国库钱帛,修桥、码头、书院,但其他的与朝廷无关,那将是一个尝试,不会从三司与内藏库里拨一分钱出来。可能它是一个设想,可能它会实现,就是实现了,也是一个民众玩乐的地方,而非是供自己享乐的。

    自己吃一个面包,还是二弟偷来的,况且这些奢侈的玩乐,这个长者皇帝不好当啊。

    说得含含糊糊,言臣很不服,问究竟,赵匡胤动怒,喝道:“朕是君,君无戏言,说不挪用三司与内藏库的钱,说非是朕享乐用的,为何你们不相信?难道民间建房子,朕不让建吗?”

    这是宋朝进步的地方,包括高度,在唐朝高度很重视,若是民间建筑物高度超过了皇宫建筑物高度,那就是违制,轻者拆掉,重者都能罢官砍头。但在宋朝不管,有本事你自己儿造出,以至后来的矾楼高度超过了皇宫大庆殿明堂二十多米。

    言臣还是不服,赵匡胤也郁闷,便让赵匡义问宋九去,人是怎么上天的,如果做不到,不但收回那个赌约,还要以妖言惑众处置!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十章 关健(第一更,后面还有三更)

    赵匡义来到宋家,好多人。

    最少来了七十多个衙内,还有二十几个小娘子,昨天七幅图画几乎将整个京城都轰动了,那个不好奇?还有仆人丫环,包括玉苹,宋九的大姐,一百多号人分散在宋家前院或者后院。中间就有潘怜儿,玉苹在后院,潘怜儿在前院,正在用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宋家与教室里的学子。

    宋九正在授课,未出来。

    于是这些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赵匡义来了,宋九不能怠慢的,宣布下课,拜见赵匡义。赵匡义开门见山问道:“宋九,本官问你,人为何能上天?”

    这话问得赵匡义憋闷得难受,实际就根本不当问的,人怎么能上天呢?

    宋九道:“别急。”

    与这些衙内一一打招呼,来到潘怜儿面前说道:“见过潘小娘子。”

    一群小娘子哄笑。

    潘怜儿涨红了脸,指着宋九道:“你这个坏人,就会骗人。”

    “潘小娘子,我不是坏人,不相信你问问河中百姓。更不会骗人,当初我对二大王殿下说我能让我朝铁矿增产,你问一问二大王,我有没有实现?”

    “说正事!”赵匡义喝道,心中在想,潘美三个儿子不行啊,怎么将潘怜儿带过来?这不是将鱼往猫嘴里面送?

    “二大王,还有你们,跟我进来,”宋九将他们带到一间教室,挤得满满的,又喊来一个学生,低语几句,学生跑到后面房间里拿来几样东西。宋九先将一个盒子放在桌子上,往里面倒水,又拿出一块石头,说道:“我将石头放进去会有什么结果?”

    一群衙内一起要竖中指,这个结果还用问吗?

    “大家知道必沉,那我就不试验了,”宋九将水倒掉,拿出一个瓷瓶,又往里面倒一种白色液体,有人认识,它就是水银,这东西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可是作用很不好,要么用来害人,要么道士和尚们用它来炼小丸子给人吃。到明朝很多皇帝被它干掉,据传李世民也是吃了西天和尚小丸子被干掉的。实际它有很广泛的用途,若宋九对雷贡产生兴趣,就必须要有水银,眼下的也需要,那就是温度计。同时还能做各种催化剂,明年课讲得深了,在课堂上做试验,也离不开它。

    准备了一点,不是太多,正好将这个盒子放了一大半。

    宋九再将石头放进去,一起咦了一声,石头居然在上面飘浮着。宋九说道:“各位轮流观看,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