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诏书未下,要等宋九回来决定。

    但京城里很热闹,张灯结彩。

    主要毁掉幽州,让赵匡义狠出了一口恶气。

    这个城池让他伤心了,以至每当天气恶劣之时,他的腿伤发作,让他痛得生不如死。

    还有就是感激。

    虽然赵匡义缺点不少,但一个大臣做到宋九这一步,岂能不喜欢?

    因此准备隆重地欢迎宋九。

    姚坦进谏便是指出这件事做得不对。

    倒不是他刻意找宋九麻烦,他还没那资格,然而不能好大喜功,不顾老百姓一味开边了。

    赵匡义叹息一声,说道:“明天朕告诉你答案。”

    风刮过了,没有保密的必要。

    赵匡义第二天刻意将两府两制三司以及其他重要的官员。包括姚坦,一起喊到西府,将那个计划打开。

    然后赵匡义面色沉重地说:“宋公有功,朕都不忌也,诸卿就勿要忌其功。朕不欲使宋公心寒,也不欲使天下功臣心寒。之所以得功,乃是朝廷谋定而后动。若非盗贼,北方未必不可平……”

    赵匡义说完了不由地摇头。

    就是到这地步,赵匡义与李继隆一样,还是想打一打。使辽国彻底的雪上加霜。毕竟辽国才是最大的边患。

    然而宋九说了,赵匡义便收回了这个想法。

    因此又说道:“宋公言不能再用兵,朕也听取了,然每当想起,心中也十分惆怅。这样的良机并不多啊。不过朕亦不想子民饱受创伤……”

    “陛下英明。”

    大多数人附和。

    不过吕蒙正等少数人同样很是惆怅,若是让他们站在宋九的角度。如何选?

    如果不是考虑到百姓。乘势再刮一场风,很可能就会建下奇功伟业,名垂青史,然而放弃了。

    但宋九没有这种后悔。

    古胜州神武军飞狐军建制,这三个要地要么是群蕃杂居的凶悍场所,要么就是易守难攻的山区。加上诸多高大坚固的砦堡关卡竖起,边境从地形上已占据有利的位置。

    一些军事改革落实,军队会变得更强大。

    连番大捷,以及政策舆论风向的改变。宋朝不会象史上那样重文黜武,渐渐内取保守。

    西北安定,再无西夏这个隐患。

    即便不催毁幽州数州城,掳走近半百姓,宋辽强弱之势已经开始互换了。

    与张齐贤交接后,宋九带着家人迅速返回京城。

    快要到京城了。

    大苏兴奋地问:“官人,这一回朝廷得封你什么官职啊?”

    “重要吗?”

    窅娘抿起小嘴乐。

    小苏道:“应当是真正的首相吧。”

    宋九至今未担任真正的首相,成了宋朝一大风景与奇闻。

    “见好就收吧。”

    “谁敢对官人不利?”

    宋九摇头。

    莫要小看了这些人。如史上的小寇,澶渊之盟后,功劳大不大?肯定比自己大吧。然而不谦虚,于是上上下下。不过这个小寇现在还未成长起来吧。

    寇准一度的折腾,让宋九有些火大。

    然而他还没有看到小寇的性格,认为他未成长起来,就象吕蒙正,第一次为首相,虽还行,多少也有些不称职。然而现在担任首相了,赫然有名相风采。

    小寇如何,他迟早会领略到其滋味。

    大小苏不会想那么多,她们幸福满满,昔日潘家陪嫁诸女,都让宋九送人了。只有她们爱慕宋九才华,东不成西不就,一直到陪玉苹去辽国。这一生以为再也不能回来了,没成想不但回来了,还得偿心愿。

    这让她们很开心,左右搂着宋九胳膊紧紧不放。

    终于回京城了。

    尽管宋九很低调,然而京城百姓听闻他回来,还是夹道欢迎。无数百姓涌过来,高呼宋公。

    宋九无奈,立即去中书述职。

    赵匡义却率领群臣迎到了宣德门前,是出皇城迎接的。

    一见面拉住宋九的手说道:“宋公,朕又有两年多未见你了,心中十分挂念。”

    以前他与宋九交谈时,宋九曾开玩笑,说吕馀庆是宋朝的救火衙役,哪里有危险哪里去。赵匡义大乐。

    但现在宋九才是宋朝的救火衙役。

    并且宋九为人低调,不夸功,让赵匡义更欢喜。

    宋九呆住了,喃喃道:“宋公……”

    有些蒙头。别人喊无所谓,可老人家你不能当着诸臣的面喊啊。

    “当居之。”

    宋九先是苦笑,说道:“陛下,有一种杀人,名曰捧杀。陛下莫要捧杀臣,还是让臣有始有终吧。”

    有的大臣眼红,有的大臣听了这句话后偷乐。

    宋九又道:“并且臣一路回来,心中有愧有罪。”

    轮到赵匡义蒙住了。

    “陛下,此次谋划,乃崔彦进首先提议,由陛下居中谋策,群臣出力辅划,到前线又是诸将士浴血奋战,举国百姓血汗钱帛支持,不知多少人家因此流离失所,然臣一路回来,看到许多流民,却由臣居首功,臣心中有愧,更是不安。”

    “王继恩去西川,陛下诏曰,戒前军所至,若贼党敢搞王师,即当诛杀。若偶被胁从而能归顺者,并释之,倍加安抚。何故,不知者不罪,不主动者不罪。但四川之豪绅凶恶,臣早有所闻,也隐约感到出大事情。然而臣先是在中书为副宰,后来居西府之首枢,又一度权领三司,却没有想出良策应付。以至有今天之巨变,无数百姓遭到殃及,更导致朝廷失去一举定北寇之良机,岂能无罪?”

    说完宋九伏了下去。

    “这个罪……也不能怪卿啊,快快请起吧。”

    但宋九说的不是这个。

    当真有罪啊?

    就包括这场风也要刮的,虽然百姓苦一苦,但长久来看,它为宋朝打下了多好的基础。

    一是为了避功,再多的功劳,对宋九来说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甚至添的是恶花,没那么必要。另外还有一个目标。

    宋九又徐徐说道:“巴蜀之乱,一错在哪里的恶绅贪得无厌,逼得百姓不得不反。二错在朝廷没有作为。三错在臣知道它的危害,没有想出好的良策。因此唐太宗说君是舟,民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臣恳请陛下再诏书王继恩,除在战斗中抵抗官兵者,除首恶者,其他人等无论他们有没有沦为盗贼,也勿得追究,更不得象王全斌那样胡乱杀人!这样吧,要么陛下给臣将功折罪一回,臣在巴蜀略有名声,让臣去巴蜀平叛。”(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一章 驱(上)

    “卿置朕于何地?”赵匡义干笑几声。

    感觉到神情不自然,赵匡义又说道:“国家多秋多难之时,卿回来了,要替朕分忧解难啊。”

    一行人进了皇宫。

    赵匡义设宴款待。

    宋九徐徐又说道:“陛下,太祖权衡轻重,因此知道巴蜀弊端,没有革除,说起来是朝廷愧对巴蜀百姓,陛下是天下君父,巴蜀的百姓也是陛下子民。手掌心是肉,手掌背也是肉。所以臣进谏勿务不杀,至少少杀。”

    赵匡义面色才霁了起来。

    刚才他表情有些不大自然,不是宋九要下去让他不乐,别人他不会相信,但绝对相信宋九是想国家好的。

    主要就是宋九说的不杀。

    对前朝前代或者他国,能夸夸其谈。但轮到自己是两回事,换谁,或者皇帝,总统,主席,总理,无论什么呼喟吧,都不希望自己手下老百姓动不动就造反起义。

    宋九说不杀,不惩,赵匡义能快活么。不过这一说,就辨了过来。

    不是俺的错,是俺大哥的错,由俺来承担了。

    宋九又说:“但陛下勿要担心,好在那片地区没有得到陛下仁泽,其他地区都得到了陛下光茫笼罩,因此乱就乱在巴蜀,其他地区影响不大,那么就不会动摇国家根本。唯今之计,而在天下。天下稳,则巴蜀乱平。天下不稳,则巴蜀平天下更乱。臣一路前来,陆续看到一些流民。于是停下肩舆,问询原因。实际原因很简单。历年来北方陆续种植了一些棉花,有的以旱地种植。但有的图收益,以腴膏之地载种。加上北方粮食产量偏低,国家承平已久,人口增加,因此倚重于南方之粮。然去年边事动用了无数兵士,持续的时间又长,粮草消耗巨大,加上去年又有涝灾。实际也无事,南方丰收。粮食足矣。可国库里备粮不足,春荒到来,难免有许多奸商囤积居奇,导致粮价上扬。于是一些百姓买不起这个贵粮,开始成为逃户流民。不过好在夏收即将到来,国家也不用在北边用兵了,若是朝廷下诏,禁三四两月部分地区酿酒,以示拯民之决心。粮价必会大跌。”

    吕蒙正说得很严重。

    但实际没那么严重,有些流民。朝廷同样也想了办法,包括从两浙荆湖江南调粮食过来,所以宋九提都不提。

    还有一处粮食很贱。广南,当年宋九让潘美调粮食过来,但当时的情况不同。大家顺便替朝廷带一带,权当来密州港投石问路的。如今航路打通。商人以利为己任,不可能再学雷锋。做好事了。

    但根本原因,还是这几年灾害有些频繁,有的地区今年旱灾,明年蝗灾,后年河决,大后年内涝,即便朝廷免赋税,也活不下去了,只好做逃户。

    至于边境用粮还不是主要原因,大多数储粮是宋九在河东刻意储备的粮食,朝廷提供的粮食很少,可不能说一点原因不是,多少起了一些抬扬粮价的因素。

    朝廷禁酿酒,会有很重损失。

    每年榷酒的盈利,渐渐都超过榷盐专营的所得,但这道诏书一下,朝廷减少一部分收入,那么就能挤出部分粮食,也会逼得一些商人出手,粮食越不紧张就越不紧张了。

    没什么大道理,也没有什么圣人大义。

    然而句句说到实处。

    实际宋朝开国之初,不是宋九一个人重视实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