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九道:“为了避免各位出丑,我申明在先,能喝十斤酒以上的,才能过来。”
但谁信?一下子挤来了六十几个衙内,不过大多数是酒量好的人。吕端闻着酒香没有走,宋九问:“吕知县,你也想尝一尝。”
吕端同样不屑,不就是两斤酒吗?
宋九让人端来碗,一人拿来一个碗,似笑非笑地说:“这个酒很贵,真的很贵,最少大家不能浪费,第一碗必须一口喝干。”
这个碗并不大,能装五六两酒。但同样不难,想一想宋朝的酒,就是一斤装的大碗也能一口闷干,况且半斤装的中碗。
宋九又说道:“这是给男人喝的烈酒,诸位上来了,这么多仕女观看,千万不要丢我们男人的脸面,必须要喝干哦。”
吕端终于不屑地说道:“宋九,你就倒吧,别罗嗦了。”
韩庆雄同样说道:“是啊,九郎快倒吧,不要再婆婆妈妈的。”
这个酒香味太浓郁了,若不是大家伙儿一起看着,他都能抢过一坛来喝。
宋九搓手,难得的大戏啊,连吕端都无意中来中招,又说道:“别急,我先将它倒齐,大家一二三喝完,四碗不倒者赏一石黄瓜。”
潘惟德急了,说道:“小九,你家地里那个黄瓜快下市了,有那么多黄瓜分吗?”
“放心吧,”宋九拍开坛盖,然后让学子将诸人分开,随着酒香扑鼻,越来越多的衙内想往里面挤,不能将这么多人一起灌倒吧。开始倒酒,香味越加浓郁,吕端闻着酒香道:“好酒。”
又挤进来二十几人,宋九看着这九十余人,说道:“记好了,大家是男人,不是男人者,就不要一口喝干,是男人者必须一口气喝干。”
潘惟德道:“它难道不是酒?”
“绝对的酒,不会是毒药,我也不敢给诸位喝毒药。”
“那你说得那么恐怖?”
“不是恐怖,是烈。”
当然,大家还不知道这个烈字含义,皆不屑,宋九说道:“大家准备开始,一,二,三,喝。”(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明(上)
宋朝酒业也繁荣,按原料能分成果酒,米酒与杂粮酒,一些水果、秔、糯、黍、秫、麦、粟都拿它们来酿酒。甚至纯糯米酿造的甜甜米酒,一些百姓又用米酒槽来做菜。
根据酿造时间又分成大酒与小酒,自春到秋,半年时间酿成就拿出来销售谓之小酒,这个酒放到冬天再蒸一蒸,复酿,到第二年夏天拿出来销售就是大酒。但这个蒸不算是严格的蒸馏,虽说大酒,度数也不是很高,相当于后世的花雕。
按色泽又分为清酒与浊酒,多是浊酒,所以有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清酒要求更严格,经过沉淀,过滤,还不能见光,材料多是选用优质稻米为酿酒原料。多是大酒,工艺更复杂,并且很贵。
有的正店有专门的酿酒师,而且这时代对技术保密十分严格,各个匠人敝帚自珍,有一个酒匠,经他手出来都是美酒,可按照他传授的方法与步骤去酿酒,别人又酿不出来,问他原因,他说造酒随天气温炎寒凉,量多少之数,均冷暖之节,还要把它搅伴得均匀得当,尝味体测,而这里是不能口授,但心晓耳。
没有那么玄乎,实际就是不愿意将重要的窃门告诉别人。
再为了替兵士洗擦伤口的需要,于是宋九回来后研究了严格的蒸馏酒。
多少度不知道,但宋九尝过,似乎不亚于前世的二锅头。
大家哪里知道,而且不但酒香,看着酒。还是最标准的清酒!
宋九喊喝,大家多图好玩的。或者为了黄瓜,于是一起抑起脖往下灌。这个能灌吗?
当场大半人立即呛着。宋九说道:“一口,是一口。”
要命的是因为好奇,他们又带来许多女眷,看到他们在喝酒,这些女眷们一起在边上观看。最少这一碗能喝完吧,一个个咬着牙喝下去。要命的还在后面,他们来一个个都是空着肚子的,这么烈的烧酒从来未尝过,还是一口气干掉的。然后一半人开始转啊转。
吕端说道:“刀子酒啊,刀子,火在烧。”
未说完,一下子趴倒在地上。
不但吕端,一半人在转啊转,有的衙内在发酒疯,扬着碗说道:“好酒好酒,好厉害的酒。”
边上的人一起看傻了眼,以前的酒喝多了同样能喝倒的。象一些厉害的清酒,酒量不行,两三碗照样能将人喝趴下。然而能上来的,个个都是能喝一些酒的。怎么一碗下去,几乎就干倒一半人?
还是很不错,居然能有一半人站着。包括潘家兄弟,但两人站在哪里。脸上烧得红红的,只站着不说话。过了大半天。潘惟德才说道:“果然是男人才能喝的酒。”
又看了看左右,然后大笑起来,就这一会儿,酒性发作,四十几个衙内趴下。
宋九说道:“还有三碗呢。”
站着的人不少,可一个个面面相觑。若还有一碗,咬着牙能干下去,然而三碗让他们却步了,最后一起相视,全部怂了。韩庆雄道:“九郎,你狠!”
宋九看着他,还不错,虽一口气干掉半斤真正的老白干,脸色比较正常,这算是好酒量,说道:“韩二郎,它能不能算是天下第一烈酒?”
韩庆雄这时缓过气来,点头,不承认都不行。
“仅凭借这个天下第一烈的名头,放在正店,会带来多少生意?”
“是啊,”韩庆雄与一干衙内恍然大悟,好喝不好喝不提它,但哪里有这么刚霸的烈酒?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噱头。
潘惟德问:“它造价几何?”
“未量产,不大清楚,成本是普通大酒的三到四倍吧。”宋九含糊地说。宋朝小酒一般在五到三十文之间,要看酒质与材料,是高梁酿造的,高梁本身不值钱,一斗才几文钱,那么价践,若是大米酿造的就会很贵,若是水果酿造的,价更贵。有等级,分成二十六等,一等贵一文钱。大酒是八到四十八文钱,分二十三等,一等贵一文到二文钱。若是普通大酒三到四倍,成本也不过在六十文到八十文之间,虽贵了些,别的酒五六斤干不倒一个人,烧酒半斤就能将一个人干倒,这样算起来也值。
实际宋九在中间隐略了一条,那就是酒的来源。
这个酒就不要讲味道了,喝就是喝它的辣味儿,管它是大酒小酒,或者高梁酒稻米酒?越有劲越有噱头。
但还会有些麻烦,宋朝不是所有地区都实行榷酒制度,包括京畿附近的陈滑蔡颖等州,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这些地区任由私人酿酒销售。但在京畿地区却是实行严格的榷酒制度,私人想要酿造卖,必须从曲院购买酒曲,甚至若无本钱,可以用家产典当赊清酒曲,当然还不起了,就是卖产也要偿还。正是因为有这一条,宋九才想出金铺的那些条例。
金铺还很遥远,二赵也许还在考虑当中。但还有一条规订,除了酿给自家喝的民间用酒外,若是商用性用途,各酒务必须在京城五十里开外才能开设,以免侵占曲院课利。
京城也有正店售酒,那又是另外一种形式,买扑制。通俗一点,就是承包酒税,若放在地方上,承包好这一地区酒税后,有禁止其他地区酒进入的权利。但在京城不行,买完扑后,只能得到销售权,没有垄断权。
想要长时间经营,也必须买扑,同时必须拥有自己酒作坊,只有基础酒成本下降,蒸馏后的成本才能进一步下降。另外也不能纯粹为了度数而度数,至少要来一个三蒸三酿,甚至七蒸七酿,但这个研发非是宋九专长,必须请来高明的酒匠不停地研究。直到推出高数高口感好的烈酒为止,这才能形成真正的拳头产品。
事儿多。而且时间不等人,准备清明过后。再将账目估算一下,看看还有多少余款,就着河南那个作坊,先行成立一个酒作坊,不然那块地也空着。
烧烤会开始。
吃了苦头,虽然将余下的烧酒派送出去,诸衙内都是小口小口的品尝,还有十几个衙内清醒过来,到处找水喝。
女子那边却传出欢呼声。
宋朝也有各种饮料卖。包括夏天的冰饮,或者蔗糖汁,肯定不及这种果酶口感好,几个衙内心头正在做烧,不顾颜面,跑了过去与这些女子争抢。然而这些女子也不是好惹的,一个个打将出去。
吕端终于清醒过来,附在地上呕吐,吐了许久。衙役们端来水让他漱口,又清醒了一些,摇摇晃晃地跑过来说道:“宋九,你是有意的吧?”
“没有啊。我说过它很烈,说了好几遍,你不相信岂能怪我?”
吕端无言以对。
宋九好心。悄悄将他拉到一边,递给他一碗果酶。让他解解酒,吕端一口气喝完。道:“还是它味道好。”
“吕知县,吃些食物吧。”
“不想吃了,头晕晕的。”吕端说完,让衙役扶着他回县衙。但不管怎么说,这个酒如此之烈,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噱头,再加上这种新奇的饮料,以及那种果子。
有的衙内机灵,他们能看到一些未来正店的前景。许多衙内没有入股,或者入股入得少,这时候都有些后悔。
世上没有后悔药,宋九也不可能将所有衙内一起聚入契股中。就当未看到他们眼神一样,宋九若无其事的指导着大家烤肉。
不远处潘怜儿小声地对潘惟正说了几句话,潘惟正跑来倒了一碗烧酒端过去。也有一些女子喝酒的,并且不在少数,这时酒度数低,不问男女老少的。看到潘惟正端来一碗酒,一起要尝。尝完了,一个个吐舌头。
韩庆雄又跑过来说道:“九郎,给我来一坛吧,我带回去给父亲喝。”
“没有了,这仅是一个试验品,给大家尝一尝,若想喝,秋后正店开张,有的是。”
“你是吊胃口啊。”
“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