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6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是赵国北路大军的兵力就接近二十万之众,几乎相当于李唐整个国家兵力总和。这也就是房玄龄向李世民所言之中,最害怕的一点,这就是国力的碾压。千乘之国在万乘之国面前。根本没有翻盘的可能。

    “本西羌和白兰羌的族长都在外面,他们向我们告知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就是李唐与吐蕃联盟了。吐蕃国主朗日松赞雄才伟略,国内胜兵五万之众。现在派大将陈兵于河源(注一)一带。”

    “另外段德操也拒绝了投降。另外柴绍,杨师道,杨恭仁也率唐军沿着河西布阵,严阵以待。”

    王君廓听了摸着下颚的胡须道:“本以为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河西,但看来还是要折腾一番,也难怪陛下让本都护提前率军来此,既然这样也好。西突厥还有吐谷浑,高昌,他们的国主可汗都在哪里?”

    梁师都道:“吐谷浑部可汗伏允已是到了!高昌国国主麴文泰也在侯在帐外!突厥统叶护可汗还没有到。”

    “那好。本西羌和白兰羌的族长就不要见了,迟到的也不等了,先让在帐外候着的进来!”王君廓言道。

    不久吐谷浑部可汗伏允,高昌国国主麴文泰都是抵达。伏允姓慕容,吐谷浑部世代与大隋通婚,其部族有城郭而不居,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在西域吐谷浑部可是大国,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国内设官如同隋制,有王、公、仆射、尚书及郎中、将军之号。

    而高昌国更是西域大国,一直以来乃是西域中心。其国内崇拜佛教,百姓以汉人胡人杂居,久而久之。汉人胡化,胡人汉化。演变成独特的民俗。

    而这慕容伏允,麴文泰都是西域响当当的人物。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现在这两个一国之主身份的人,一进入大帐后即向王君廓行参拜之礼,丝毫不敢以国主可汗身份自居。

    慕容伏允先道:“听闻大都护伐唐,我吐谷浑部献青海良马三千匹,以助军资,希望大都护旗开得胜!”

    一旁麴文泰也是道:“本王也听闻大都护伐唐,特进献白盐三百担,赤盐三百担,叠布三百匹,预贺大都护马到成功!”

    慕容伏允和麴文泰的汉话说的都不错,因为他们都有一位汉人妻子。慕容伏允的妻子是光化公主,麴文泰的妻子华容公主,都是隋朝宗室之女。隋帝为了经营西域,采用和亲之策,将宗室公主下嫁给这二人,所以他们都是精通汉话。

    王君廓听二人这么说道:“本都护不要你们送这些钱粮战马来,这些我们都十分足够,眼下吐蕃赞普和李唐联合,将大军驻扎在河源,你们说是不是要替我们消灭他们?”

    慕容伏允和麴文泰听了都露出犹豫之色。

    梁师都当下十分不快问道:“大都护问你们话呢?肯还是不肯,犹犹豫豫的,说还是不说?”

    慕容伏允低头道:“大都护有命,我们自然是要遵从的,但是吐蕃国国力强大,以我们二人兵力恐怕难以抗衡,此事我想请大都护,请动统叶护可汗,只要他肯点头打吐蕃,我们都愿意顺从。”

    “统叶护可汗?”王君廓冷笑道,“统叶护可汗能比得上颉利可汗吗?听说去年,唐军大将柴绍只是带了一万人马,就纵横西突厥境内,无人可挡,依我看来不过如此。”

    麴文泰道:“大都护有所不知,柴绍是唐军名将不错,但是西突厥也没有那么弱,柴绍入侵时,统叶护可汗正率十姓部落和西域仆从军,与西面来的盟友,一并正攻打波斯,故而才让柴绍乘虚而入,若是真正交战,统叶护可汗不会惧怕柴绍的。”

    麴文泰说得是实话,当时统叶护可汗正在攻打波斯,也就是历史上的萨珊王朝。萨珊王朝以祆教为国教。在西域不少百姓都信奉祆教,故而在西域很有影响力。

    但这引起了西突厥的不快。

    故而正是在统叶护可汗的帮助下,东罗马帝国雄主希拉克略皇帝,取得了对萨珊王朝的关键战役尼尼微之战中的决定性胜利。在柴绍入侵时,统叶护可汗正与希拉克略皇帝会盟于第比利斯城下。

    结果统叶护可汗听说柴绍打到国内后,匆忙率军从第比利斯城返回,令希拉克略皇帝以及众东罗马帝国大将嘲笑。

    眼下慕容伏允,麴文泰提出要统叶护可汗攻打吐蕃后,王君廓听了缘由道:“看来统叶护可汗还有点本事,不过你们还不知道吧!统叶护可汗早已经是向我大赵称臣了!”

    慕容伏允,麴文泰听了诧异,西突厥可汗向大赵称臣之事,统叶护可汗眼底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并没有告诉西域这些仆从国。

    眼下慕容伏允,麴文泰,听了却都是吓了一跳。

    “西突厥可汗还没有到吗?”王君廓不快地问道。

    帐外大将张长逊道:“回禀大都护,统叶护可汗刚刚抵达,他说在路上耽误了,一会要向大都护请罪!”

    王君廓点点头道:“知道了!”说完王君廓看了慕容伏允,麴文泰一眼,当下二人都不说话了。

    注一:河源即是黄河源头流域。(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后决战

    水面倒影着繁星如斗的夜空。通济渠运河上是一片平静。

    赵军内河水师的艨艟小舰,在水面在划开一道道白浪,发出一点船桨击水的清响。

    渐渐的,远处的喧嚣声传来,无数悬挂于船头的巨灯,透过夜色,远远地照亮了河面。

    上游从幽京开来的赵军主力舰队,正在缓缓向下游行驶。这些运兵船上,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打量着着运河之畔,这座联通大**北的重镇黎阳城。不少新卒的脸上都是充满了兴奋之情,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大战,年轻的士卒都是十分激动。他们身上装备整齐,都是大赵工匠坊,最新打造出的新铠。

    由于赵国炼铁取得了突破,高炉锻造出的铠甲,在同样重量下,更为坚固。赵国的工匠测试过,用三石的强弩,在五十步外都不能穿透。在与突厥的作战中,赵军一贯以甲兵坚锐而占据很大优势,而现在面对军工业不逊色于赵国的李唐。赵国作匠坊的工匠们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出更先进的兵甲。

    眼下看到这军镇,众人的耳旁仿佛听到了隆隆战鼓声的响起。

    跟着运兵船的,则是一艘艘粮船,这些粮船吃水甚深,里面满载着从幽京运来的新粮。战舰在通济渠码头上登陆,兵械,士卒源源不断地从船上走下。

    刚刚下船,众士卒们正在码头旁嬉笑,并打量着黎阳城这座雄镇。这时候一名将领从码头上走来喝道:“不准喧哗!”

    从船上下来一名校尉道:“这位兄弟,不要大惊小怪的。唐军还远在千之外里。”

    这名将领板起脸道:“混账,谁和你说唐军在千里之外。战事已经是爆发,我军三日前已是向长平郡的唐军发动了进攻。两军正在激战!而在河西,王君廓大都护率领北路大军攻入了河西之地,战事已是全面打响!”

    众士卒们听了都是愣住了,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这场大战就如此爆发了。

    这名将领肃然道:“眼下这一战是我大赵与李唐的生死之战,诸位若是抱着掉以轻心的态度,那么国家就危险了,从现在起前方就是战场!”

    众士卒听了将领这么说,一并都是收敛神色回答道:“诺!”

    长安。

    赵军向河西进兵的消息。已是传来,边关的快马隔半个时辰,就奔往城西的兵部衙门一趟。各种战报也是雪片般传来。

    大赵终于开战了!

    比原先说了两年之期,提前了半年,虽说东面还没有动静,但是西面河西的声势着实不小。

    杨恭仁,杨师道,柴绍等人的告急文书已是传到长安。从百官至百姓都知道,这一次赵军兵力极盛。在长安城在李唐的治下还能有多久?

    无极宫。李世民大步走向后宫。

    宫女见了李世民纷纷参拜。李世民显然没有什么心思,直入了皇后寝宫。

    长孙无垢两年来从秦王妃,至太子妃,现在则是整个大唐帝国的皇后。完成了三级跳跃。现在长孙皇后见李世民神色匆匆,不由上前问道:“陛下,听闻赵军大举来犯了是吗?”

    李世民点点头道:“差不多。在河西王君廓的二十万骑兵,已是抵达了河套。在此陈兵,只是到底还没有进兵。不过朕看也是快了。另外东面虽然也没有动静,但也听到不少风声,眼下赵国的兵力都在往关中方向压来。”

    长孙皇后听了垂下头道:“陛下,这一战你能打赢吗?”

    李世民听了哈哈一笑道:“打赢?就算是明知道要输了,朕也是要打这一战的。大唐天下自我父子二人创立,眼下岂能拱手让给李重九。”

    长孙皇后听了李世民的话,心底一噔。

    李世民见长孙皇后的脸色,当下道:“你别多心,朕不是不能赢,只是赵军确实势大,朕不能瞒你,眼下长安已是危险之地,朕要你和承乾往蜀中暂避。待这一战打完了,再回到长安来。”

    长孙皇后听了抓住李世民的手道:“陛下,难道连长安都守不住吗?”

    李世民嘴唇动了下道:“不是,守不住,而是长安已是危险之地,你们母子俩都走了,朕才好放心,施展拳脚。”

    长孙皇后听了眼泪流下道:“臣妾……臣妾舍不得陛下,陛下请让臣妾留下吧!”

    李世民听了长长一叹,拉着长孙皇后的手道:“朕何尝不愿意你来陪我,我们夫妻多年,自是生死不离,只是只有你离开了,朕才能没有后顾之忧,还有承乾……若是这一战朕败了,你可以立他为帝,在川蜀割据。川蜀可以偏安一偶,可得太平无事几年,另外李靖此人可靠,朕选他托孤,必会忠心待你们母子!”

    “陛下,你若是败了,还称什么帝……”

    长孙皇后顿时已是泣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