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5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心而论大赵的情况有点特殊,李重九起家于幽燕,那里的赵国战略要地,每年怀荒,御夷二镇的收入,几乎占据了大赵国库的三分之一,而且自己的府兵多是幽燕赵地的子弟兵,家眷等都在幽京。

    虽说迁都如北魏孝文帝那么彻底。直接将朝臣,士卒。以及他们的家眷都迁至洛阳来,但这其中是一个多么浩大工程。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

    而且最重要是草原番骑也在塞上,李重九的十万草原大军,不可能跟李重九一并迁至洛阳附近。不说室得奚部是否愿意随李重九入洛阳附近生活,就是肯,洛阳附近也没有那么大的牧场,给室得奚骑兵吃草的。所以室得奚骑兵随李重九入关唯一的后果,就如历史上入关的蒙元,满清骑兵一样,逐渐退化。到了后面完全就废了。

    但是若不随李重九入京,那么这么强大骑兵力量,放在草原上可以吗?李重九一旦迁都洛阳,距离塞外最少几千里开外,消息往返都要两个月,这样要控制草原番骑就鞭长莫及了。

    就如同方才李重九与薛万述说的例子,大隋起家靠得就是关陇集团的精英阶层,杨广为了推行自己的运河战略,将京都迁至水运便利的洛阳。导致对西京的控制力大大下降。最后给同样出身于关陇集团的李渊,抓到了机会,一举攻下西京。后世李唐皇帝,各个都知道洛阳比关中生活更加便利。但是除了武则天外,却没有一人有迁都的打算,原因也正在于吸取的隋朝的教训。

    说实话李重九目前处境。有点像是几百年后的倭国战国。倭国是分为关东和关西的,关东方面是战斗力最强大的武士集团。而关西呢,则是天皇公卿所在。一般倭国的内乱更替。是起于关东,只要掌握了关东武士集团,就可以向关西前进,这在倭国称为上洛。

    关东武士集团首领上洛成功了,可以要求朝廷封他为幕府将军,幕府将军也就相当于武家领袖,成为天下人,这就相当于在关东起兵,而在关西的京都采果子。

    说起来,中原情况也是差不多。一般天下崩离时,各地四方五裂,如河北,关中,川蜀,江淮等诸侯统一地区后,即争夺洛阳,再在洛阳称帝,向四方诸侯发号施令的。就如现在李重九,攻陷洛阳后,在洛阳登基,追尊岳父隋炀帝,并宣布杨娥皇为皇后,也是告诉四方诸侯,自己是继承了隋帝国的,是有名分大义在手的。在洛阳登基,一是洛阳是大隋京都,二是洛阳位于天下之中。

    但是在洛阳登基,不等于就要迁都洛阳。就如同倭国战国般,武家政权一直是与京都的势力冲突的。

    如日本历史上的室町幕府,首任幕府大将军足利尊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自己四子这一支,关东担任镰仓公方,来统帅关东武士集团。而自己与儿子在京都,作他的幕府将军。

    足利尊氏本以为,用兄弟之情可以将京都和镰仓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大错特错,历代的镰仓公方,都想夺取京都兄长这一支的权力,两边冲突不断。

    所以李重九引以为鉴,他若是真要迁都洛阳,要想控制塞外的草原骑兵,就必须任命一人在幽京,替自己掌控草原骑兵。这点还不能幻想,用郡县制,或者现在都护府制度来执行。在这个封建时代,掌控几千里的庞大疆土,已经是帝国的极限了。

    因此幽京要托付给谁掌控?倭国幕府历史证明了,连亲儿子都靠不住,那谁还能靠住。现在塞外边骑足足十万大军,还不算上松漠都护府的三万大军,这是一股庞大力量,不能放在眼皮子底下掌控,那么李重九以后将没有安枕之日啊。

    李重九细细想着,但薛万述却不放弃,继续道:“陛下,去年洛阳残破,不堪为都,但眼下洛阳已有近三万户,而且百姓对陛下都是十分拥护,这时候陛下在洛阳建都,河南百姓都会十分拥护的。”

    李重九道:“此事多位臣工也有向朕建言过,或者你认为,将洛阳作为陪都如何?”

    “陪都?”薛万述顿时讶然。

    李重九点点头道:“不错,朕有这个考虑。”

    薛万述当下道:“陛下,莫非是觉得高句丽有五京之制,我们也要效仿这东夷小国吗?”

    李重九摆了摆手道:“这是哪里话,不过是两京制罢了,当年武王灭商,为了控制东方而设立了雒邑。而前朝,不是也是实行东都西京二都制,所以朕准备在洛阳设陪都。”

    李重九要建立中央集权帝国,必须要强干弱枝,选择有草原骑兵,以及幽燕精锐的幽京作为都城,虽说地利上不如洛阳,但却是将这股最强大的力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章 问话

    长安宫城的校场上。

    李渊负手而立,双目打量着面前三名赵军俘虏。

    在李渊一旁则是裴寂,李建成,而三名赵军俘虏身旁则是站着几十名大唐的宫廷侍卫。这些宫廷侍卫,几名伺候者一人,以防止他们暴起伤人,伤及李渊和李建成等人。

    李渊,李建成来到第一名赵军俘虏前,眉头一皱对一旁的裴寂道:“这个是奚人?”

    裴寂点点头,随即向这赵军俘虏旁的唐军侍卫使了眼色,这名唐军侍卫会意当下,用刀背朝他腿弯上重重一击道:“陛下问你话呢,刚才教你的规矩呢?还站着手滑。”

    见这名唐军侍卫把手放在腰刀,这名奚人面上泛过一抹怒色,不过只能向李渊半膝跪下道:“回禀陛下,我是室得奚部额托统军麾下,名叫库拔奚。”

    李渊道:“库拔奚,你的汉话说得不错。”

    那库拔奚抬起头看见李渊,心底一凛,心道此人真是有威势啊,似乎比额托统军还厉害一些。库拔奚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是的,我们室得奚人年轻人,都会一些简单汉话,我以前去过怀荒镇卖过马,与汉人打过交道,所以汉话说得更好一些。”

    “卖过马?卖的几何?”李渊停下脚步问道。

    库拔奚当下侃侃而谈道:“好一点的战马可以卖的两三万钱都行,若是一般驮马一万钱,每次到怀荒镇都能卖得掉,除了交给幢主的钱外。自己一家过个冬天不成问题。”

    “好,好。”李渊似与库拔奚兴聊着他的生意经。但突然随意道,“既是你衣食不愁。为何要帮赵国侵我大唐?”

    库拔奚见李渊话锋一转,不由身子一颤,看向左右威武的大唐侍卫,他虽担心一言不合被唐军士卒砍头,但他仍是昂然道:“因为赵国皇帝,也是我们室得奚人的可汗,若是没有他,我们室得奚人早就被契丹人吞并了,我们室得奚部知恩图报。人人愿为他效力,为他流血!”

    库拔奚说完也是一番豁出去了。

    仿佛时间停滞了一会,李渊竟不怒反笑,李建成当下向左右使了个眼色,一旁的几名唐军侍卫同时拔出腰刀。

    明亮的刀子一晃,库拔奚吓得道不要,但是已迟了,几人将库拔奚砍翻在地。

    滋滋!

    就和剁肉一般,鲜血撒了满地都是。还飞溅到一旁几人身上。一旁其余两名俘虏都是吓了一跳,脸色都白了。

    李渊拿过巾帕抹了抹手,点向一名赵军俘虏温和地问道:“不要害怕。”

    “是,是。陛下。”

    “你是作什么的?”

    这是一名魁梧大汉。当下跪下回答道:“回禀陛下,某乃是单雄信麾下踏白军队正柯有弟。某加入赵军不到一年,之前为郑军的旅率。”

    “踏白军的斥候。这么说你很有几分胆识了?”

    那柯有弟看了一眼地上的尸首,回答道:“不敢。在陛下虎威面前,某不敢放肆。”

    李渊的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道:“那好。你是汉人,自是比番人明白道理的。看你懂得几分礼数,读过书吗?”

    那魁梧大汉道:“赵军的规矩是,队正以上要想升迁,就必须能识字一千以上,看得懂调令。某之前在郑军为旅率,所以到赵军才降为队正,所以某要想升迁就必须识字,所以也请人教了半年书,本来今年九月某就要考核的,通过了考核,某就可以升迁了。”

    “哦?”李渊来了兴趣问道,“这是你单将军的规矩,还是赵军的规矩?”

    柯有弟道:“是赵军的规矩,从怀荒镇以来就如此了。”

    李渊点点头道:“料想来也是如此,这单雄信自己也是粗人,怎么会让部下识字。”

    柯有弟连连称是。李渊随即对身旁的裴寂道:“赵军教番人汉话,让低级将官识字,你说这李重九意欲何为?”

    裴寂道:“陛下,我关中府兵,不少子弟都是门阀,豪强家中子弟,自幼不仅习得弓马,还能读书识字,所以我军不缺乏有勇有谋的旅率,队正的将领。而赵军不一样,他们的兵源,多是苍头庶民,故而李重九想让士卒识字,是想将来栽培他们吧。”

    李渊点点头道:“裴卿的话,朕深以为然,李重九这厮果真眼光长远,你说如刘黑闼,窦建德,杜伏威之流几人能想到这一层,为将有勇无谋是莽夫,有谋无勇是懦夫。”

    说到这里,李渊看向最后一人问道:“你是何职?”

    那人看见李渊畏畏缩缩地道:“回禀陛下,某是屯卫军步弓手。”

    李渊问道:“弓手?可以开几石弓?”

    那弓手道:“差不多两石!”

    李渊脸色变了下来道:“两石?”

    那弓手当下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道:“回禀陛下,确实是两石。”

    “取两石弓来给此人,让他在校场上射之!”

    “诺。”

    当下就有唐军侍卫将弓取给这名赵军弓手。这名赵军弓手吓得不行,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唐军侍卫恐吓道:“射不中,就砍你脑袋。”

    听了这话,这赵军弓手这才明白,当下手持弓对着校场上五十步外的靶子,连射三矢,竟是皆中靶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