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5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完这些后,周洲亲自走到平平的屋前,敲门道:“公主殿下,辽东郡郡守周洲,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

    当下屋门打开,屋内平平的侍女们都是一脸惊魂未定。

    周洲见了平平,当下急忙上前言道:“公主殿下,方才那一伙人乃是冒名顶替之人,他们冒领了皇后懿旨前来是为了要劫走公主。”

    “一派胡言!”

    周洲见了原来宫里派来的那女官来搅事。周洲将房门关上隔绝了外面声音,屋内只余下他们三人。

    周洲进一步道:“公主殿下,微臣不愿意你去和亲,远嫁突厥,故而出此下策,还请公主殿下见谅。”

    平平听了顿时瞪大了眼睛,那女官怒道:“周洲,你好大的胆子,身为一方郡守居然敢知法犯法,擅自扣押临朔宫的使者,你这样做意图何为?”

    周洲听了昂然道:“就凭我周洲想娶公主为妻,这个理由行不行?”

    此言一出,平平身子一颤,顿时站立不稳。而女官的表情也是惊呆,过了半天这才恍过神来,手指着周洲道:“放肆,放肆,你太放肆了!”

    周洲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何不可,既是突利可汗替其子向我大赵求亲,那么我周洲替自己向陛下和皇后求亲,又有何不可?”

    “太大胆了,你难道不知婚姻之事,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更何况吾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婚配之事更需通过陛下皇后钦定,哪里有你这般私自决定的?”

    周洲闻言冷笑道:“你这话问得好,这话问他人,我尚不敢这么理直气壮,但是天子嘛,他当年尚且为娶李渊之女,不惜与李渊反目,敢问他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吗?他都可以如此,我周洲为何不可。”

    这女官被周洲问得顿时语塞。

    周洲大步走到平平身前,见她将头垂得低低的,脸上早已通红,一双小手绞得紧紧的。

    周洲作了一个他这辈子认为最男人的动作,一把将平平的手牵起。

    平平脸颊这时候更是晕红,但却没有半点拒绝之意,任由周洲。到了这一刻周洲心道,这就是所谓的执子之手吧,不管了,就算滔天巨浪袭来,大山覆顶而压,自己也不管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

    雨雾缭绕在山间,绵绵崇山峻岭上,一道从头望不见尾的长龙滚滚行进着。赵军火红色战旗,插满了整个山头上,赵军士卒在路旁脱下牛皮靴子,将其中的泥泞挖去,再重新穿上,继续跋涉前进。 路途上战马奔驰雨雾之中,不时后方有传骑经过,向坐在林间士卒高呼各队番号的名字,这些士卒休息过后就继续前进。 李重九穿着蓑衣,高坐马上,与士卒们一并冒雨前进。 前方军情如火,这几日虎牢,偃师,洛口仓同时遭到唐军南路军团猛攻的消息,已是传来,所以赵军必须加速前往解围方可。 唐军南路大军攻势之猛烈,可以说超出了他预料范畴。以李重九布置在洛阳,虎牢,荥阳一线的两个府军,数郡郡兵,乡兵,以及王薄,孟海公辅助军团协助下,一共七八万兵力仍是应对十分吃力。 特别是李靖兵出武关,抄袭虎牢后路,更是令赵军十分被动。

    不过就算山间行进,赵军也并非轻松,大半个河南现在都是李唐的地盘。赵军侦骑必须散得老远以提防唐军的袭击。

    不过唐军的兵力却十分畏惧赵军,只是谨守城池,并没有出城袭击赵军的勇气。

    除了盘踞各地的唐军乡卒之外,一路行来还有不少宗族豪强势力,河南一直是秦汉以来就是人口聚集之地,如颍川等郡自秦起就是人口破百万的大郡,河南各郡的人口也要远胜过关中河北。

    隋末大乱时,颍川等郡的强宗大姓都自筑坞堡。闭起门来隔绝于外自守家门。

    待赵军路过这些强宗大姓的地界时,却收到料想不到的欢迎。

    李重九此刻犹记得。当时那些宗老们,拉着自己的战马道。隋末以来,我等苦战乱已久,闻陛下行仁义之师,破城而不扰民,与百姓秋毫无犯,老朽等都是不胜仰慕,祈陛下能够留在河南,救吾等黎民于水火之中。

    李重九听老者这么说,不胜感慨。这算是自己多年来攒下的人品终于爆发了,大军入河南受到此箪食壶浆的待遇。这终于已不是论出身,看阀阅的时代了。

    姬川却向李重九泼冷水道,当年名臣赵广汉署颍川郡时,曾苦当地百姓高仕宦,喜争讼,好朋党,故而我看百姓们倒履相迎是怕我军与唐军交战时波及他们,才提前来卖好。典型的小民智谋罢了。

    张玄素笑着道。陛下,别听姬兄这一番酸腐之言,我军自平河北以来南征北战,军纪严然。论人心向背,实已不输给于李唐。李渊不过有关陇门阀,代北贵戚的支持。但河北和河南,大半个天下的民心都在我们一边。此中谁轻谁重,谁能夺取天下。天下英杰心中自有答案。

    李重九听了欣然点头,当下安抚了夹道欢迎的百姓,一路上进发,百姓迎接络绎不绝于道。李重九几乎以为河南现在已是自己的地盘了,而不是属于李渊。

    连姬川后来也不得不改口道,以河南民心背向来看,只要这次我军能守住洛阳,河南早晚为李重九的囊中之物。

    黄河边,虎牢上,大雨倾盆! 大雨冲刷着虎牢关上每一处角落,却洗不去夯土城墙上斑驳干涸的血迹! 赵军士卒依墙而立,不少士卒头盔早不知去了哪里,脸色烟熏火燎般乌黑,手中长刀已是砍了卷刃,铠甲上扎着未取下的箭羽。 虎牢关被唐军围困五日以来,遭到唐军最猛烈的一次进攻,那狂风暴雨的攻势,令数处城堞一度失守,若非最后赵军主将罗士信手持铁枪杀出,连挑唐军数名勇将,兼之突然大雨倾盆而来,导致攻城的唐军一方弓弩失灵,否则虎牢关就极度危险了。 唐军士卒望着城头上,也是充满了无奈之色。 “可恶就差那么一点。”李唐梁州总管程嘉会恼怒地言道。 左右唐军士卒皆是满脸疲惫,尽管程嘉会让他们重整旗鼓,待雨停后再攻城,但唐军士卒望着这填埋了无数性命的虎牢坚城,却是望城兴叹。 “这可是虎牢关啊!哪里有那么好攻的。” “是啊,还有这些赵军,也太顽强了吧,我们都以为快要赢了,都被他们赶下城头了。” “催锋营三百死士都是填进去了,这一战太伤士气了,我军还能再发动这样一次猛攻吗?” 唐军士卒慢慢的挪动脚步,整个营内士气低迷。 程嘉会见了这一幕当下大怒,正要上前喝骂,这时候一个声音从旁传来:“梁将军,还是算了吧。” 程嘉会听了声音,转过头连忙抱拳道:“李长史,方才就差一点攻破了城池,只要再来一次,末将就可以攻破虎牢了。” 那李长史,自是行军长史李靖。李靖摇了摇头道:“已是不必了,赵国天子率领援军已是出现在开封附近,我军若是再不走,就要腹背受敌了。” 程嘉会听了一愣道:“怎么赵军竟来得这么快?” 李靖道:“该来得还是要来。设法知会在西面攻城的盛彦师,也退兵吧!现在也无牵制的必要。” 说到这里,李靖看向在大雨之中的虎牢关道:“我军已是尽力了,就算是破了虎牢,也不一定能扭转战局,何况又拿不下呢?所以没有意义,再添无谓的伤亡了,就让多一点的儿郎能够生还家中,看看自己的父母妻儿吧。” 听李靖这么说,左右唐军士卒皆是陡然心底一酸,不少人想起战没在沙场上的袍泽,都是呜呜地哭出声来。 程嘉会讶然道:“李长史的意思,是要收兵了。” 李靖收回了方才那一副悲天悯人的感伤之情,笑了笑道:“程将军,不错,我就要从虎牢前线,退兵回伊阙了,而且若我料得不错,这一战可能也是我大唐攻赵之战中最后一场大战了。” 听了李靖这么说,程嘉会道:“李长史,何出此言,昨日陛下才是亲至河阳前线,我看他马上就要督师强渡黄河了。” 李靖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四章 当今战局

    李唐河阳大营,营门大开。

    李唐最精锐的北衙禁军的人马,鲜衣怒马的站在门外,唐军士卒竖立如山。

    明黄色的御旗,飘扬在河阳大营,从营门至辕门这一条道上,早已是清水撒道,黄土铺地,而大唐皇帝李渊的座驾,刚刚才是行驶过了中军辕门。

    御夫吁地一声,拉马将御车停下。

    李建成,李元吉,屈突通等大将一并跪在地上,向辕门前的李渊座驾参拜。

    李渊在近臣裴寂的搀扶下走下车,看向跪在地上的这两个儿子,淡淡地道:“尔等甲胄在身,免礼吧!”

    李建成,李元吉闻言没有敢起身。李建成垂泪道:“儿臣有罪,儿臣在河阳师老无功,不能过黄河一步,有负父皇厚望,儿臣愧对父皇,儿臣不敢起来。”

    李元吉亦道:“儿臣也是,没有面目见父皇,还是让我等跪着不起吧。”

    李渊看向这两个儿子,双目一眯,负手而立。帽檐下李渊两鬓的白发十分醒目,满是皱眉眼皮下的双目透出一种令人畏惧的威严。

    左右大臣见李渊如此,都是心底一凛,这几年来大唐高歌猛进,屡战屡胜,都没有吃过败战。众将已是很久没有将领看见李渊是露出这样的表情了。

    恍然间众人想起了五年前,晋阳起兵时,李渊揭竿而起时的那杀伐果断,这一次他会怎么处置他两个儿子呢?

    李渊没有理会这两个儿子,而是看向屈突通问道:“屈突将军,朕去年送你的驼毛被。还在吗?”

    屈突通上前道:“回陛下的话,还在。”

    李渊道:“很好。立即带上你的驼毛被去白兰道,朕以后不想再看到你。”

    屈突通身子一直。抬头深深看了李渊一眼,当下又重新拜下道:“多谢陛下恩典。”

    当下屈突通站起身来离去,背影仿佛瞬时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