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语。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赵军大舰忍受着高句丽的弓弩打击,却没有还击。站在船舷两侧抛石机,弩机旁的赵军士卒如同摆设一般。整艘赵军战舰上只有甲板下两侧伸出的船桨,飞快地划水。

    大舰硬生生顶着高句丽人的攻击,却是一头扎入了港内,朝高句丽人的阵中杀去。

    高句丽舰队虽不知道赵军的意图,但却不会让对方这么靠近自己的船阵。但见靠近的高句丽战舰,纷纷向赵军战舰逼近,显然是一副要准备跳帮战的打算。

    见到这一幕,程名振脸上却浮现出冷笑,骂了一句寻死。果真只见赵军战舰上拍竿一并砸下,接近的高句丽战舰连毁了数艘。

    瞬息间赵军战舰已是深入了高句丽战舰的阵中,而这时候十艘赵军战舰舰弦两侧的弩机,朝船下的高句丽舰队一并攒射!

    狭长的战舰船身两弦,布置的十多部弩机,肆无忌惮的朝两侧的高句丽船只飞射。

    这是全火力打击,赵军战舰依靠着自己坚固的船身,深入高句丽舰队的腹心中后,再施展全力一击,全面开花。所有高句丽战舰几乎都覆盖在赵军弩机的射程之内,弩箭轻而易举的洞穿,高句丽战舰薄薄的船身。

    站在甲板上的高句丽士卒被船头上方赵军的弩手压制,如同下饺子般一个接着一个被射落水中。桅杆上,船板上,甲板上,赵军的弩箭一波又一波的覆盖下都是扎满了箭矢,高句丽士卒要么被钉在了船上。要么被射落了船下。

    靠近赵军战舰几艘高句丽船,甚至直接被弩机扎了十几个大洞,在海面上一翻,沉入水底。

    这时候赵军战舰上的抛石机,开始逐一对高句丽战船点名,近在迟尺内一颗颗巨石飞过,将高句丽战船砸入了水中。

    水面上激起一滩血雾,浿水瞬间被鲜血染红。

    “杀进去,水面上不能浮着高句丽人一艘船!”

    程名振一声令下后,赵军舰队驶入了港湾中,堵截着漏网之鱼,一艘艘试探要杀出重围的高句丽舰队被打沉在江面上。

    赵军不仅堵截战舰,还进一步扩大战果,抵近岸边后,船头上的抛石,床弩,扫荡着岸边高句丽军的建筑。房屋一座座被抛石轰塌,床弩的箭矢,轻易割取着岸头上试图用弓箭反击赵军的高句丽士卒。

    眼见高句丽军战舰大半被击沉,赵军艨艟战舰开始驶入港内。满载着赵军士卒的艨艟快船,一面清剿着落水的高句丽士卒,一面登陆。不过半个时辰,浿水入海口这名为南浦的港口被攻陷。

    南浦港口上,五六处烽火台上的烽火已是被熄灭,但远处的烽火台上,却依旧是烽烟燃起。

    大股大股的烽烟烧起,指向了平壤城的方向。

    这一刻平壤城上下已是得知了赵军来袭的消息,而现在赵军距离平壤只有五十里。(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罗援军(第一更)

    赵字的战旗猎猎而动。

    巨大的赵军旗舰,缓缓驶入港口之中,李重九站在船首,遍目所及都是方才战斗后所留下的残骸,尸体。港口,码头上呈现出一种被风暴肆掠后的景象。

    李重九从旗舰上下船,程名振已在岸边恭候。

    程名振向李重九道:“已是拷问高句丽人俘虏得出的消息,这处乃是浿水河口南浦,附近拥有镇城一座。港口内共拥有高句丽水军三千余人,大小战船百艘,现在三千余人已尽是全军覆灭。战船多被击沉,也有二十余艘被俘。另外港内有还有八千多百姓,各种渔船两百艘,无一艘船只漏网,在码头上的货栈内,发现鲜鱼数百担,皮货,粮秣,陶瓷等物,尚不及清点。”

    李重九道:“朕知道了,将鲜鱼赏赐给水军将士们。俘虏一律押到船上,不要在此浪费时间,对了,平壤方向动静如何?”

    程名振道:“高句丽人的烽火台已是传讯了,实在阻止不及。想必现在平壤城上下已是知道我军来袭的消息。”

    李重九点点头道:“这是无法阻止之事,眼下必要速战速决,立即攻陷平壤,否则一旦高句丽反应过来,各地人马率军勤王,我军就失去战机了。”

    “是,陛下。”

    正待说话之间,这时候张玄素快步前来,脸上都是喜色。

    李重九调侃着道:“张爱卿素来处变不惊,有什么喜事,能让你如此高兴啊?”

    张玄素笑道:“陛下确实是大喜事啊。方才新罗使者已传来空山,元晓两位大师的消息。新罗王已派出一万兵马,已是乘船赶到浿水河口。配合陛下对高句丽的战事。”

    李重九,程名振都是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程名振道:“这实在是出乎意料,本以为新罗王不会答允,但没料到竟派了这么多人马。”

    一旁的金春秋,金庾信也是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不久新罗舰队已是抵达,李重九得见到元晓后得知,原来新罗出兵,是得到了德曼公主的支持,原来谨慎保守的新罗王病重。朝政之事尽数由德曼公主署理。按照元晓的话,这位德曼公主虽是一介女流,但见识却十分过人。

    这一次支持新罗联合赵国一并攻打高句丽,得到了新罗国内上大等毗昙,大等廉长,阏川,前花郎国仙僧人虎林的支持。德曼公主当下授意,让上大等毗昙,大等阏川率军从党项城出击。

    李重九得知情由。不由十分高兴,而金春秋却是露出黯然神色。如果德曼公主对赵国保持一种不合作的态度,那么他在李重九心底的地位就会提高,但是如果德曼公主倾向赵国。那么李重九对于他的需要就可有可无了。

    与新罗援军会合后,李重九对于攻下平壤城的把握,又是更多了几分。当下李重九下令舰队从浿水攻打平壤。

    高句丽的国土。西面是辽水,是高句丽与汉人的分界。北面是契丹靺鞨的蛮荒之地,南面向海都失去发展空间。唯有西往东一路可以拓展,这里虽多山峦阻隔,却有鸭绿江等河流贯通,方便穿行。并且以长白山为主的山脉,因山峦阻隔对于交通虽是不便,但是却是上天赋予高句丽人的屏障,高句丽在此修筑山城,多次阻止了东胡民族以及汉人势力对朝鲜半岛的入侵。

    从中部山脉向东,地势渐渐平缓,今日朝鲜半岛有名的大江多起源于此,如浿水起源于高句丽北部山脉,而清川江(萨水),以及现在新罗所据的汉江都是发源于中部山脉。

    赵军沿着浿水溯流之上,往北五十里就是平壤城,中途有载宁江从西面而来与浿水合流入海。

    浿水平原,也就是后世的大同江平原。这里一直是高句丽的富裕殷实之地。从辽东进入高句丽,犹如入川蜀,同样是经过了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富庶的地方的过程。

    高句丽人沿着河流修建了不少水渠,灌溉引水,沿着河流一路上还见到不少村庄农田,以及谷仓。秋收过后,高句丽人显然囤积了不少粮草,如果现在沿着河岸派出轻骑搜刮,肯定是大有收获。

    赵军,新罗的将领都是蠢蠢欲动,向李重九提议清剿附近村落,但是李重九拒绝了,他告诉众将此来远征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平壤。

    烽火台的烽烟一路向北,沿着河岸的高句丽百姓们看见庞大如山的赵军舰队进入浿水后都是惊慌不已,随处可以看见人群仓促地向山中逃窜。

    事实上在赵军袭击南浦港不久,平壤王城内的高句丽人也已是从边境的烽火台上,发现了南浦遇袭的消息。平壤城位于浿水北岸,自迁都后高句丽人在此经营多年,早已将此城打造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安鹤宫内,现在高句丽的国王称为荣留王,是那向杨广自称辽东粪土臣元,又抵御了杨广百万大军的雄主婴阳王高元的弟弟。婴阳王高元去世后,就由他的弟弟荣留王继承王位。

    荣留王名为高建武,自小勇武过人,当年来护儿攻打平壤与高句丽军决战时,高建武自告奋勇率数百名敢死之士为高句丽军前阵,与隋军名将费青奴,来整都交战过。

    高建武上位五年后,继续执行父辈东面防守,西面进攻的策略。高句丽在东面修筑千里长城抵御日益崛起的赵国,而在西面则是与新罗交战,以争夺当年失去的汉江流域。

    高建武上位后励精图治,西与突厥为盟,东面联合百济,一面牵制赵国,一面对高句丽进攻。数年后高句丽已是从当年隋军征讨后的虚弱状态中恢复过来,国内坐拥雄兵三十万,再现海东大国的强势。

    现在安鹤宫内,高建武听闻南浦港口遇袭的事,不由皱起眉头,看向下首大对卢,也就是高句丽的国宰乙支文德问道:“南浦的烽火台,只燃烧了半个时辰就熄灭了,大对卢你怎么看?是倭盗,百济,新罗还是谁干的?”

    ps:今天两更啊哈,这周都会努力更新,保持两更,大家能不能点个赞支持一下。先拜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马(第二更)

    乙支文德,当年的高句丽第一名将,在萨水边他坚壁清野,又诈降到隋军阵中,观看隋军虚实,对于隋军名将于仲文,不断示弱,甚至还送了一首诗给对方。

    最后乙支文德坚韧和忍耐得到了回报,追击至萨水的隋军又累又饿,乙支文德在此水淹隋军,大破隋军主力。三十万隋军生回辽东着,不过两千七百多人。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的婴阳王,下令将斩下隋军士卒的首级,沿着大路竖立了数座万人京观。这一情景历史上几十年后,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时,一路仍然可见。

    而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乙支文德,却成为了高句丽的民族英雄,还晋为高句丽的大对卢。

    现在的乙支文德已是满头鹤发,他捻须道:“南浦的守军虽不多,但也有三千之数,不论是倭盗,新罗,百济都不可能有此实力断断时间内取胜。”

    高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