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5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重九一旁姬川开口了:“唐主自晋阳起兵来,横掠关中,恐怕令田园毁于战火,百姓流离失所,死于非命是唐主本人吧,怎么现在又好好提及议和来了。”

    姬川一开口就是嘲讽起李渊来。

    刘弘基倒是没有半点怒色道:“当年炀皇帝失德,不能守器。吾皇不能见如薛举,刘武周,李轨之流在割据一方,故而起兵讨伐。赵王陛下不是也是如此吗?而今天下诸侯非臣于唐,即臣于赵,若是两家可以议和,那么天下将重现太平。”(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六章 乱棒打出(第一更)

    面对刘弘基的话,在场的赵国臣子都是一笑。

    包括李重九上下都是不信,李渊为何突然议和。议和也是赵国惯用的诏书,不就是缓兵之计。

    刘弘基道:“陛下说,他与赵皇都是有天命眷顾的人,但这个世道就是这样,中原连绵大战,王世充祸害一方。这都是不得已的事情,中原百姓早就思安,不愿意再打战了。这个时候如若再陛下打打下去,那么无疑就是背弃了人心,为万民不耻,背上一个穷兵黩武的名声。陛下当然不是怕了赵主你,只是为了天下苍生求一个安稳罢了。”

    刘弘基不愧是一名优良的说客,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说下来,一旁姬川正要反驳,李重九将手一止道:“朕也是很愿意相信唐主议和的诚意的。只是诚意不是随便说说的。李渊是要我停止对山东的进攻吗?”

    刘弘基听了哈哈一笑道:“不错,正是如此。”

    李重九笑了笑没有开口。裴寂道:“唐主这么就不应当了,说是议和,但只是要我们停止攻打山东,谁不知道这是缓兵之计,这也太儿戏了。”

    刘政会在一旁道:“裴公,你老德高望重,与吾主当初并殿为臣,难道不知吾主并非言而无信之人吗?这一次吾主真是有诚意来与赵王议和的,但望切莫辜负这一番好意。”

    姬川冷笑道:“我军攻打山东的大军,已是数路进发,兵临城下。如果唐公真有意言和。不妨等我们山东之战打完了再说。到时候怎么谈都行。”

    刘弘基正色地上首李重九说话道:“赵王陛下,你可是辜负了吾主一番美意啊。但凡大国相争。都讲求一个道字,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若是陛下继续穷兵黩武,一意孤行,攻伐大唐之地,我们大唐百姓迫不得已也只有奋起而战了。”

    裴矩道:“此言差矣,老夫听闻唐公在川蜀大造水师,似乎是有意顺流而下讨伐萧铣吧,唐公如果真的不想打战,又何必攻打梁国呢?”

    刘弘基道:“这不一样。比如江淮杜伏威,虽是也是桀骜,但是只是称王,而没有称帝。但萧铣不过一介县令,窃以帝号,还改元开国,此悖逆狂徒。”

    裴寂哦地一声,反问道:“若是萧铣肯去帝号,唐主是否肯歇兵。不再攻打梁国?”

    刘弘基道:“废帝号,但野心仍在,岂可宽容。当年高句丽王上书自称辽东粪土臣元,但叛乱之心犹在。这等人必要剿灭,以绝后患才可。”

    裴寂道:“这么说李唐非要讨伐梁国了?”

    刘弘基道:“吾主是伐梁,而并非伐赵。若是萧铣肯去帝号,归附大赵。那就是大赵之土,吾主断然二话不说立即收兵。”

    说到这里。连一贯言辞给便的裴寂,姬川,也是不由不佩服刘弘基这三寸不烂之舌。若李重九要萧铣暂去帝号,这事都还说不准,何况让萧铣举旗归附赵国。萧铣的梁国现在怎么说也是拥兵四十万,地有江汉之险,尚且未到这种地步。

    刘弘基也算处处占了一个理字。

    刘弘基见驳倒裴矩,姬川二人笑了笑,当下看向李重九道:“不知陛下意下如何呢?”

    说到这里李重九哈哈一笑道:“弘基多日不见,令人刮目相看,不过你要讲理不妨去找苏秦,张仪,朕身为一国之君,只讲利弊二字。唐公要言和也可以,割让山东,我就答允议和,否则一切免谈。怎么样朕够有诚意的吧。”

    李重九的条件开出,顿时令刘弘基色变。这是不讲那么多虚话空话,一剑直指本心。到了李重九这个份上,当然一位帝王再与外国使节,争论个面红耳赤的实在没有必要。

    刘弘基听了硬着头皮道:“山东并非大赵之土,陛下一句话要了整个山东,会不会胃口太大了点。”

    裴矩反驳道:“可是山东原来也并非是李唐之土啊,唐公之前不是说了与陛下东西并立,那么老夫敢问一句,山东在东啊,还是在西?”

    “你。”刘弘基一时语塞,这裴矩果真是老狐狸,杀人不见血,关键时候捅了这一刀。

    刘弘基没说话在酝酿说辞,一旁刘政会见刘弘基不能言,却拍案而起道:“赵王你这太过分了,当年尔不过是一个山贼,若非唐公收容,你焉有今日,眼下居然不念旧恩,以怨报德。”

    “放肆。我天子面子也容得你出言不敬,”姬川怒着站起身来向李重九道,“陛下,此人狂妄,恳请打出宫去。”

    刘政会冷笑道:“是啊,我有什么不可以说,当初赵王未称帝时,还是托我向唐主上门说亲的,我也算你半个长辈,难道说不成吗?”

    李重九道:“朕只听说过血缘之亲,师长之恩,可以为长,却没有听说过媒人为长。不过唐王当初对朕有提拔之恩,但此后他于晋阳宫辱朕,并下手害朕。朕与他早已恩断义绝。故人有云,以德报怨,又何以报德。”

    “汝仗着有几分资历,倚老卖老,朕最恨你这等人,本待要杀了,但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且饶你一条狗命。来人给朕乱棒打出临朔宫。”

    “你敢!”刘政会大怒。

    “给朕打出幽京城门。”

    李重九话音落下,随即殿外虎贲卫兵拿起棍棒入内,举棒就打。刘政会当下被打得抛头鼠窜,发冠都被打落。

    “陛下,恳请你莫要如此,此有损两国之交。”

    李重九看向刘弘基道:“刘政会无礼,朕才小惩大诫,弘基,你没有冒犯朕,不必担心,你就回去回复唐公,山东之地,我必取之,若他真有议和诚意,就按照我方才说的两条办吧。我不仅会答允,停止对唐国的战事,还会放开长安水禁。”

    刘弘基神色淡淡地道:“陛下,请恕微臣直言,山东之地,吾主必然不会给的。我不妨言之,山东唐军有数万之雄,赵国不说要攻下山东,就算是胜负也只是五五之数,当然除非陛下肯亲自率主力,从幽京南下亲征。但是如此空国而出,突厥,高句丽又会作何之想呢?吾主也不会坐视山东被赵军攻陷的。”

    ps:恭喜书友方平成为本书舵主。(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战乌骨岭(第二更)

    郭孝恪以鹰扬郎将诱惑王实时,王实着实想了一个晚上转辗反侧。他询问两个家丁的意见,要不要去乌骨岭执行这九死一生的任务。两个家丁毫无意外一并反对。

    最后王实决定将此事求于苍天,占卜问卦,去还是不去。于是次日王实就已是率军前往乌骨岭的路上。

    王实不是傻瓜,当下也向郭孝恪狮子大开口,要了斛律宏以及五百丁零部车兵,奚族游骑三百骑,靺鞨敢死先登两百,加上赦免的五十名汉军死囚组成了这一次偏军挺进乌骨岭。

    郭孝恪一一满足,没有偷奸耍滑地给王实老弱残兵充数,而给了他精锐士卒,并且还命令军需参军在装备上尽力满足王实。

    结果王实毫不客气地从郭孝恪取走了五十领铠甲,两千弩箭,精铁箭矢三千支,还提前去度支参军那领取这一次出兵的犒赏。郭孝恪待听说消息跑到军需参军那时,一副被人洗劫的模样。而这时王实早就扬长而去。

    事实上王实行军速度并不快,郭孝恪只要他攻陷乌骨岭,又没有说什么时候攻陷。在乌桓山正面有郭孝恪的主力大军,此外郭孝恪还派出敢战的精锐,分兵数路,也不是只有王实一路孤军。

    所以王实稳扎稳打的前进。乌骨岭。位于乌桓山东侧十里。

    虽是初秋,草原上日头还是毒辣辣的,前方有一条河,阳光把它晒成了一条晃眼的白带子。前方的乌骨岭。巍峨高耸。河水和山之间,是一处大致开阔的地带。平坦地带上覆盖在草丛。偶尔几丛灌木,还有点高低不平的丘陵。此外一棵树也没有。

    战马喘着粗气。奚族骑兵先将战马牵至河边饮水。人马早都是都是渴了。这时候一匹战马嘟嘟地奔驰而来,乃是前方的奚族侦骑,对方翻身下马对王实禀告道:“校尉大人,契丹狗过来了,有一千五六百呢,还有一百多箭的距离。”

    知道了,王实看向远方。

    “骑兵归建!”

    王实一声喝令,在河边的三百奚族骑兵尽数将马牵回,尽管马还依依不舍地望着河边的青草。

    王实当即召集斛律宏。两名家丁,奚族骑兵将领一起商议,至于靺鞨将领就算,他反正只会厮杀。

    “敌军是我们的两倍,后面就是乌骨岭了,后面还不知有没有后援,你们说要不要打?”王实问道。

    众将左看看右看看,最后一并望着王实抱拳道:“我等都听校尉大人的,你尽管吩咐便是。”

    “这简直一点意思也没有嘛。”王实摇了摇头。

    王实当下道:“糊涂将军打糊涂战。实话给大家说了,我这一支轻兵冒进,没有后援,没有接应。说白了就是投石问路,万一遭遇契丹主力骑兵,不要说主力骑兵。就是几千骑都够将我们灭掉的。你们还要不要打?”

    众将仍是左看看右看看,斛律宏道:“好像我们没有回头路了吧。”

    “将军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们不后悔。”奚族将领开口了。

    “你们真不后悔?”王实又反问了一句。

    “不后悔。”众人一并答道。

    “好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