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兰放下了手中史记,大笑道:“明公在说笑吗?李重九北扫契丹,东镇高句丽,西压李渊,南破王世充,其兵马乃是百战雄狮,又有徐世绩,薛万彻这等名将佐之,岂是我们一个区区北海郡能够阻拦的。”

    綦公顺被刘兰这一番调侃后色变道:“那如何是好啊?我既已听你之劝投了李唐,早知如此不如投李重九好了。”

    刘兰笑道:“明公莫惊,我话没有说完呢,以我们一军是难抗衡赵国的虎狼之师,但若是联合臧君相,淳于难二人,事情仍有可为。”

    綦公顺听了这才松了口气道:“你倒是吓坏我了,不过要联合抗赵,我看这二人,未必肯真心助我啊。”

    刘兰道:“淳于难好办,赵军夺了他登州,两边早已结下梁子,要他助我军破赵,必会答允。”

    綦公顺还是一脸苦相道:“可是只有淳于难一人不好办啊,臧君相,你别忘了他与你可有一箭之仇啊。”

    綦公顺指的是上一次臧君相率五万大军袭击北海郡,声势浩大,刘兰向綦公顺献计道,臧君相远道而来,必不为备,请将军倍道袭击其营。綦公顺听从刘兰的计策,率五千精兵,秘密兼程前进,在接近臧军几十里时,突然夜袭大破臧君相。

    刘兰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臧君相,他不会不懂。何况明公可以向唐主请示,让他授予一人节制山东大权。”

    綦公顺抚掌笑道:“对啊,我怎么忘了,可以令陛下出面,这样我就有权力调动臧君相的人马,来保北海郡了。”

    刘兰听了笑着摇了摇头道:“我的意思,不是让陛下将大权授给明公你,还是授给臧君相?”

    “什么?”綦公顺听了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与美人

    听到刘兰劝自己向李渊上表,将节制山东的大权授给臧君相,綦公顺横起了脸,手抱着胸道:“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依你,但这事免提,臧君相这厮,我老綦岂能居于的他下面,看他脸色。此事你不要劝我,没得商量。”

    也难怪綦公顺动怒,无论今日的势力兵马,綦公顺都在臧君相之上,何况臧君相还是他的手下败将。要綦公顺听臧君相的差遣行事,如何受得了这口气。

    刘兰听了抚须笑着道:“好吧,不行不就行,那就依明公的意思来办,请陛下将节制山东之权交给明公,明公到时候再差遣臧君相好了。不过徐世绩的大军就驻扎在兖州,若是他来犯,是会先攻打近在咫尺的北海,还是攻打隔着一琅琊郡的东海臧君相呢?”

    听刘兰这么说,綦公顺神色一变道:“徐世绩必来攻我,如此臧君相绝不会倾力来救。”

    “不错,若是明公身有大权,北海郡有失,臧君相毫无干系,甚至还巴不得李重九铲除北海才是,但若是陛下将节制山东的大权,给臧君相,那若是北海郡有失,就是臧君相的责任了。”刘兰言道。

    綦公顺重重一拳砸在桌上。

    “明公是做大事的人,考量需慎重。”

    綦公顺看了刘兰一眼道:“我只是不甘心与臧君相斗了这么久,竟要给他低头。”

    刘兰在一旁劝道:“明公,一时意气要不得,人握有多大权。身上就有多重的担子。若是担子太重,就给别人担。自己不要压垮了身子就好。”

    綦公顺听刘兰这么说,气稍稍顺了点道:“那你看我们要给臧君相保举何职才好?太高还真便宜了这小子。”

    “官位低了臧君相不会放在眼底。反正也是顺水人情,不送白不送,就向陛下保举臧君相为山东道大行台兵部尚书。”

    綦公顺听了牙齿咯咯直响:“卖着我老綦的面子,反而结果便宜了这小子了。”

    “不,我相信陛下反而看到的是明公你的气度和胸襟。”刘兰成竹在胸地道。

    洛阳宫内。

    一副山东地图在地上摆放开来,这就是攻取洛阳的好处,无论哪个地方郡县的山川图册,都是府库之中,随手取来就好。

    李重九身穿龙袍站在。有两张床榻那么大的地图前,左右薛万述,张玄素,虞世南一并侯立。

    内侍给李重九献上了竹杖。李重九将竹杖向前一划道:“眼下山东王薄,孟海公已降,徐圆朗伏诛,山东群雄,尚有济北郡的张青特,齐郡的李义满。綦公顺据北海,高密二郡,臧君相有东海郡,琅琊郡。淳于难据东莱郡一部,鲁郡任城徐师顺。张爱卿,你将这几人的底细。都好好说说。”

    张玄素道:“诸雄之中,张青特去年从于刘黑闼。其主力在我军平刘黑闼之战中,大部被歼。眼下不过苟延残喘。任城徐师顺仅据一城之地,城小兵少,当初就只能依附徐圆朗,现在兖州被破后,徐师顺孤立无援。”

    虞世南道:“此二人皆不足道之,可以遣人说降,若传檄不能定,灭之也是在反掌之间。”

    张玄素接着道:“齐郡李义满此人倒是有勇有谋,他原来是齐郡乡人,隋末时纠合宗族,自保村闾,故而为朝廷授齐郡通守。河东山东一直是乡党豪杰为患,齐郡李氏一族也是如此,李义满还提拔了其子李君球,侄儿李武意;李行均为将,上下甚是齐心。不过李义满此人倒是没有什么大志,眼下只是依附于綦公顺。”

    “这么说,山东值得我军看得上眼的,也只有綦公顺,淳于难,臧君相了。”薛万述听张玄素这么分析得出了这判断。

    张玄素道:“眼下綦公顺据三郡,臧君相据两郡,淳于难半郡。三人中臧君相人马众多,却多是乌合之众,淳于难倒是骁勇善战,只是兵马不多,登州一失,又没了钱粮,所以最强的还属綦公顺。”

    “綦公顺此人如何?”李重九开口问道。

    张玄素道:“此人最初揭竿而起的初衷已不可知,原先也不过是山东几十路义军之一,但得了北海儒生刘兰之助后,势力逐渐壮大,不仅攻下了北海,还击败了臧君相,连李义满,高密郡豪杰也向此人投靠。”

    “刘兰此人名字,我在奏折上看到他的名字已是多次,此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李重九问道。

    张玄素道:“微臣也调查过,从綦公顺部下所述,若无此人,则没有綦公顺的今日。据我所知,綦公顺虽是一个莽夫,但对于刘兰却是言听计从,而李义满等人投靠綦公顺,也是因为有刘兰从中说项。至于投靠李唐,也是刘兰向綦公顺建议的。”

    “綦公顺真对此人真如此言听计从?”虞世南难以置信道。

    “是的,与其说綦公顺任人摆布,倒不如说这是綦公顺过人之处。”张玄素又将刘兰经历细细说了一遍,李重九不由点头道:“千军易得,而一将难求。綦公顺不是笨人,而是有自知之明的人。”

    虞世南道:“陛下,这么看来,若是这三人联合起来,还真是大难题了。”

    薛万述道:“何止是难题,眼下兖州我军屯卫军不过万人,王薄孟海公人马不过两三万之众,就算收编徐圆朗的人马,也只有万人,虽有五万大军却多是乌合之众。要靠他们平定山东六郡谈何容易啊。我看只有从别处再调人马前来了。”

    “可是眼下我军兵力捉襟见肘,又从哪里调兵才是呢?难不成再调薛万彻武卫军,但如此京城就只剩下翊卫军。”

    “徐世绩是怎么说的?”李重九问道。

    张玄素道:“徐将军请陛下给他半月在兖州休整,收编徐圆朗的降军。说若是陛下要平山东,则需给他另调东莱郡五千水军。渤海郡五千郡兵助战。”

    “朕给他,”李重九断然道。“立即传朕的诏令,令渤海郡郡守李德逸,东莱郡郡守赵欣二人皆归于徐世绩节制,助他平定山东!”

    长安骊山离宫。

    大唐皇帝李渊为避暑热,命太子李建成监国,自己带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从长安来骊山离宫避暑。

    年过半百的李渊与李世民,李元吉二子登山,边走边道:“骊山自秦汉以来。即帝王游幸之地,你看这满山离宫别馆的,不知费了多少百姓心血。这一次朕避暑于骊山,只吩咐随意修缮几个宫馆即可,但下面的人逢迎圣意,哼……”

    李元吉道:“父皇,天子富有四海,理应受万民敬贺,所居自不能太寒碜了。父皇,这也是臣子们的一番心意啊。”

    李渊看向李元吉道:“朕可不能考虑一人啊,夏粮已是丰收,但是长安米价居高不下。朕食不能下咽,睡不能安寝。纵然华厦美宅又如何住得下?”

    李世民在旁道:“父皇还是保重身子为好,龙体为重。这些事太子和群臣会为你分忧的。”

    “但愿如此,”李渊咳了两声道。“朕已下令裁减无极宫内的宫人了,不日除了北衙禁军外。十六卫的南衙禁军,还有太子的长林军,还有你们几个王府的护军,人都是裁减三分之一。”

    大唐禁军分南北两军,北衙禁军指得是驻扎在宫城北门,由李渊太原起兵时元从军卒充任,而南衙禁军则是从地方冲折府番上的士卒组成,属于尚书省兵部直辖。

    李建成自为储君后,也是选精锐充入东宫卫士,因其军分屯于左右长林门,所以号长林军,由大将可志达率领。

    而秦王府与齐王府王府护军也是不小,特别是李世民,被封为天策大将后,天策府中实是护卫扩充了不少,人马之众甚至不逊色于长林军下。

    李渊透露出裁减诸军的意思后,似增求二子的意见,李元吉先急着道:“父皇,王府内的护军,都是跟随儿臣多年,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过的,你要裁撤了他们,让他们何处去安身啊?”

    李渊淡淡地道:“这还不好办,抽他们充实地方的冲折府,长安人口太多了,难堪重负,如此粮价只能一直居高不下,朕不是也将南衙禁军裁减了吗?秦王你意下如何?”

    李世民平静地道:“儿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