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检阅了一番,高句丽人因为长期节食缘故,身体不甚健壮,但长年为了抵御外敌,高句丽的武备还是相当不错的。

    至少每个高句丽青壮都可以开弓,并且射得一手不错的箭术,这与高句丽历代国王都重视弓术有关。

    除了箭术之外,高句丽人就是擅于筑城,当然他们骑术也不错。高句丽人一般骑乘战马,乃是果下马,之所以叫果下马是因为此马十分矮小,最多只能够着果树底下,尽管不高不适合作战,但此果下马却十分适合山地行军。比如中国后世的云南马,鼻祖就是果下马。

    李重九与众将分析了一番,高句丽军虽不如草原番骑耐战,更不如靺鞨骑兵那般冲击力,但是弓术和筑城都是十分不错,如此可以用于战时守备,或者是行军时的辅军都不错。至于果下马,虽不适合正面战场使用,但对于朝鲜半岛,以及太行山如此,将来山地地形作战却有十分的好处。

    李重九打算向新罗贸易,将果下马大量引进繁殖,配给高句丽府军,将来高句丽军可作为李重九山地作战部队使用。历史上唐军将高句丽人,就是驻扎在多山的营州,防备契丹奚人,故而后来才有了营州高句丽武人集团,成为唐末一个独特势力。

    于是李重九交代高句丽,汉人将领,在农闲时要好好操练高句丽府兵。

    二人见李重九对于高句丽府军如此重视,皆是大喜。在李重九眼底,高句丽人如此下去,会逐步为汉人同化,相信不用几年,他的麾下就会出现,如高仙芝,王思礼般的高句丽名将。

    当然为了鼓励高句丽人汉化,李重九也决定让高句丽各将领子弟,或者氏族贵人,皆可入怀荒镇,御夷镇的县学读书。

    说到县学,李重九回到御夷镇后,即将周旭从怀荒镇唤来。

    周旭见李重九后,当下一拜,眼下他为教谕多年,早有几分大宗师的气度,早不复当初来怀荒镇仕官时,那副沉默木讷的样子。

    李重九十分满意地看着周旭的变化,言道:“周祭酒;此来是询问你县学之事。”

    周旭言道:“依据上谷公之前布置,这几年来我们在怀荒,御夷二镇,皆开始了县学,怀荒镇县学已有两年多,到了今年六月即可肄业学生五十人,到时这些人部分可升至郡学,至于御夷镇,以及上谷郡各县学,都只有一年,尚不足以肄业。”

    因为之前李重九觉得蒙馆,县学,郡学三级跳的路程太长,故而截短,只需两级,也就是蒙馆即取县馆,三年肄业之后,择优者可入郡学。

    郡学,蒙学之策,也就是当初温彦博给李重九献计三策中的一策,也就是王道当以教化为主大务,刑法为辅。

    当初也是董仲舒的名言,但任谁都知,中国历代帝王一直都是外儒内法,李重九设立蒙馆,郡学的目的,乃是为了选拔寒门子弟,以分士族之势。

    现在第一批县学肄业的学生,已有五十人,他们中二十人升入郡学,将来郡学肄业后,可直入为郡官,但其余三十人,李重九亦决定将他们分派到各县为吏。

    县内县令,县丞,县尉,主薄皆是由流品的,称为官,乃是朝廷吏部任命。接下来如县内六曹,以及县学博士等,纵然权力不小,也是要职,但一般都是县令征辟的,之后给吏部备案就可以了。

    至于六曹下的书办,捕头,这些人连备案都不需要,属于编外人员,书办一般由六曹找自己贴心的人使唤,至于帮闲,弓手等都直接由捕头自己招募。至于书办,帮闲,弓手能有多少人,多大规模,则就要全凭该县是否有油水可捞了。

    越肥的县养得越多的吏,越贫瘠的县,当然僧多粥少就不够分了。

    这等吏制,是任谁都看得出毛病来,但却是千百年来萧规曹随的规则。原因无二,县令,县丞等朝廷下派的官吏,必须要征辟出身县内豪强之家,来管理一县,否则他们作为空降兵就要被架空,而豪强之家的六曹,一面和上官打交代,自己也养着如书办,帮闲,弓手这样爪牙,来替他们到民间跑腿办事,依靠这些人来鱼肉百姓。

    如此一级一级下去,从朝廷至地方百姓,就可以管辖妥当,大家皆分得利益。但如此对于李重九则是不利,一方面老百姓作为最底层一直被鱼肉着,另一方面地方士族和豪强权力太大。

    如卢家这样的士族,不仅是涿郡地方上如此,到了朝廷里,更有本家为官的大员,以及世代联姻的姻亲照拂着,故而是一个从上到下的体系,除了有黄巢这样的二杆子,来个连根拔起,否则很难撼动卢家这等士族。

    所以李重九要挤压卢家的势力,作为军阀,最大的优势,还是自己手中军权,有自己大军镇着,士族不敢反对自己。

    之后李重九扶植商人,工人等势力,来削弱士族的势力,最后李重九再用从郡学,县学培养出的吏员,从低层改变,县令必须依靠豪强官吏,才能治理地方的陋习。

    不过县学肄业后,让这些学子一下为六曹等这样的吏员是不可能的,当然必须一级一级的做起。

    当下这三十人,皆被分配到各县,先充任书办,捕快之职,让他们逐步适应。当然李重九也不想一下太过激,所以也没有禁止士族豪强为吏。

    李重九特意从上谷郡,涿郡,安乐,辽西四郡之中,筛选了一番。将这三十名学子,分配十五名至安乐郡,这安乐郡李重九去年刚才高开道手里夺得,乃是刚刚从战乱中恢复,百姓不过两万多人,百废待兴。

    李重九要恢复生产,必须依靠有力的官吏,但当地官吏极端缺乏。

    李重九将这十五人,皆分作书办,捕头,至安乐郡任官,其中学校成绩最优异者,则至安乐郡火线提拔为户曹,负责将涿郡部分粮食调去赈灾之事。

    剩下十五人,李重九将其余三郡之中,老弱以及任事实在太过不利者罢黜了一些,当然将他们填补上去,让他们直接到一线历练,至于将来能走到什么地步,就看他们自己造化了。

    注一:出自隋书列传四十六(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八章 新罗动向

    周旭听李重九之言,当下言道:“回禀上谷公,这十五名学生,我会尽快安排至安乐郡。”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安乐郡郡守我已决定,将由刘易担任,这十五人人选之事你可与他商议。”

    周旭听昔日的同僚刘易今日都添为一方郡守,既为同僚感到高兴,心底同是有点失落。

    见周旭的神情,李重九笑了笑言道:“御夷镇县学之事,你暂时卸下,现是该是到了筹备郡学时候了,我就任你为郡学教谕吧。”

    郡学教谕就是一郡之内,教育最高官长,位于郡司马之下,而在六司之上。周旭将来就身为上谷郡,怀荒镇,御夷镇三地的教谕,相当于教育部部长。

    周旭听了当下却连忙,言道:“回禀上谷公,教谕之职,非宿老名士不能担当,旭出身寒门,学识亦不过县学出身,四科举人都不能考举,恐怕才能不能胜任,还请郡守另请贤能才是。”

    李重九笑道:“我亦是寒门出身,岂会以门第视人,用人在乎唯才是举,君不见刘易,林当锋等皆是商贾,眼下皆为高官,周祭酒,你三年来在县学勤勤勉勉,此事我会不知吗?若不提拔你,我也是怕寒了县学士子之心。”

    周旭听了当下肃容拱手言道:“多谢使君栽培之恩。”

    李重九见周旭答允后,这才言道:“不过郡学除了汉人士子之外,我还需选拔番人之中,倾向于我们汉人。以及见识出众的进入郡学。”

    周旭听了言道:“郡学乃是最高学府,番人若要就学。可往各县县学。现在我怀荒,御夷二镇县学。皆有数十番人就学,为何还要去郡学呢。”

    “还不够,”李重九言道,“郡学同样必须让县学中学习优异的番人入读,将来我们也可以让就学县学,郡学的番人为官。这些番人久慕汉化,回部落后,我们可优先让其担任幢主,军主。甚至成为郡县之中的官吏也未必不可。”

    周旭听李重九如此打算,当下答允下来。原先县学郡学只有室得奚人,靺鞨人可以就学。但从此以后李重九麾下的高句丽人,丁零人,木昆奚人,都可以入县学,郡学就读。周旭担心恐怕会有不怀好意的番人就学,是来一窥,怀荒镇虚实的。

    李重九则让周旭她们郡学。县学内多教些儒家文学,就算是来刺探军情的,先让他们读了一肚子孔孟之道再说。

    就在李重九与周旭商议的招纳郡学学生时,就在一海之隔的新罗国国都金城。却起了一番影响国本的争执。

    新罗,取意新者德业日新,罗者网罗四方之义。

    新罗国原先出自三韩中辰韩一族中的斯卢国。后新罗一统了辰韩诸部,成为朝鲜半岛之中。三强之一,与高句丽。百济并列。

    新罗国自古以来一直处于四战之地,北面的高句丽,西面的百济皆是劲敌,而海上还要面对隔岛的倭人袭扰。故而新罗一直民风强悍,真平王创立花郎军,作为拱卫国内精锐。

    现在空山,元晓坐在海船之上,随着海流,缓缓的泊入金城港之中。一旁纤夫拉拽着海船入港。空山元晓见到久违的家乡景色既是不由脸上都是露出大喜的神色。

    二人登岸后,一路行来,无论是身着褐裤的路人,还是纤夫皆是一并避道在一旁下跪,并还以手据地,作为恭敬。

    在新罗佛教为国教故而僧人地位很高,特别在新罗这等等级森严,以骨品划分阶层的国度。空山元晓换乘上马,才行了不久,这边路旁就钟鼓齐鸣。一名穿着白衣的男子,乘着修饰以金边的高马,缓缓而出。

    空山元晓二人见了,当下下马,一并上前跪拜,言道:“参见王子大人。”

    这白衣之人上前搀扶二人,笑道:“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