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西北卢家府内。

    从明月楼归来的卢承庆,正垂手站在一名中年男子身后,言道:“叔父,事情就是这样,小侄想近来李重九于北地塞外,声势很大,确实不容小视。”

    那中年男子双手负后,皱眉言道:“为何会这般巧,这薛世雄刚有南下之意,这李重九就打算入涿郡。这李重九难道能未卜先知么?”

    “那叔父你的意思?”

    这中年男子将手一止,言道:“今日在明月楼,薛世雄已明言不日就要南下,于是我问他争取了我卢家还有几个士族,可以在涿郡募兵自保之事,他已点头答允了。”

    “叔父,薛世雄连这都答允了,以往杨家对我们这般当年投靠过高齐的河北士族,可是十分忌惮的,可见眼下朝廷局势已到了何种地步。”

    这中年男子点点头,言道:“昔年汉末黄巾之乱,朝廷不支,以地方豪强自行募兵,平黄巾,最后群雄割据。眼下天下大乱,这一幕与汉末之时何其相似啊。”

    卢承庆浑身一颤,问道:“叔父,你莫非有让我卢家涿鹿天下之意,这可万万不行啊!”(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七章 卢家顾虑

    卢家虽然幽州最大的士族,范阳卢氏自持家门渊源,不将崔,王,郑三家,以外的士族放在眼底。甚至朝廷地方官吏,亦要听他们喝令。

    但是权力虽大,自己却必须谨守着一个底线,不能越界,就是不出头争霸,窥视于帝王之位。争夺帝王之位,等于是将身家性命一并赌上,成功自不说,若是一失败,幽州卢家合族必会遭到清算。卢家传承百年,除了长房之外,分支偏族无数,他们自然肯定都是反对割据称霸一事的。

    所以中年男子听卢承庆如此说,停下脚步,言道:“你说的为叔如何不知。当今天下乃是大争之世,强胜弱,力胜柔,弱肉强食,我卢家屹立两百不倒,所以一步都不可差池。我卢家募兵,并非为了割据,而是自保,待到那时有选择的权力。否则若是高开道之流,打进涿郡,你说我们卢家从还是不从啊?”

    卢承庆笑着言道:“叔父所虑甚是,那么李重九那边呢?”

    中年男子摇了摇头,言道:“李重九也是寒门出身,这样还是少打交道,但也不能得罪。他若是要先礼后兵,我们也不妨如此应对。”

    卢承庆听了当下答允,言道:“我这派人,让他们明日来府中一见。”

    “也好,”中年男子将话题一转言道:“听闻你父亲自为河东令,一直与李渊走得很近,我看他眼下心底是很有数才是。”

    卢承庆听了,当下低下头,言道:“我知道。父亲和叔父都是为了我们卢家奔波。”

    中年男子点点头,言道:“你明白我们的苦心就好了。”

    次日一早。卢家一名管事就来到李重九所住之地,来请过卢府一趟。

    此乃是意料之中的事。李重九与温彦博早就收拾整齐,当下就坐上了卢家的乌棚马车,一路往卢家而去。

    马车前挂着卢府的标识,一路畅通无阻,一炷香功夫,李重九与温彦博闲聊。

    有外人在侧,自不可能说些深入话题,于是就聊起了卢承庆的祖父卢思道。

    卢思道年少成名,才高八斗。在北齐时就与薛道衡与齐名,二人一并侍齐为官,交游颇深,后来齐灭,薛道衡,卢思道就一并降了。二人一并同朝为官,渊源很深。但杨坚对范阳卢氏一直打压,卢思道虽才华出众,但始终郁郁不得志。托名守孝回了涿郡。

    卢思道回老家寄情于山水,因见识长安洛阳人物,心中就有与陇西士族有一较高下的念头,于是大兴土木就在蓟县城北修建了卢家这大宅子。

    二人说说聊聊。突然周遭似安静了下来,马车像是碾着了什么颠簸了一下,随即又驶了一段路。外周的人言道:“两位贵客到了!”

    说罢李重九,温彦博二人一并下车。见四周红墙青瓦,原来人已是身在了卢府之中。

    一名管事上前言道:“小人内府中车驾管事。两位贵客,二老爷已在恭候,还请上车。”

    接着李重九与温彦博又换乘了一辆青骡拉拽的小油车。小油车咕噜咕噜碾着石道,从车帘中看去,车子依旧行走在重重粉墙黛瓦,望之不尽的广厦之中。

    李重九当年入过洛阳齐王的府邸,当时齐王宜人坊对李重九而言,已是华美无比了。但宜人坊不过只占半坊之地,但若论屋舍之多,庭院之深,远不及眼前卢府了。

    车内李重九压低声音,对温彦博言道:“才想的人人都羡广厦深宅,我想我若是攻下涿郡,也想以此为殿了,再养几房美妾了。”

    温彦博倒是一醒,言道:“莫非使君,有以蓟为都之念?”

    李重九笑了笑,没有答话。

    不久马车在停下,李重九温彦博踏着脚凳下了马车,眼前一处两头人高石狮子,立于朱漆大门前。二人当下拾阶而上,入府后从抄手游廊进了穿堂。

    接着又走了二进,三进的院子,入了后院的庭院。庭院之中,一条垂桥横贯满是荷花盛开的池塘而过,池塘碧水之中几节粉白细藕尖尖露出。二人走过垂桥,一间面水而建的水榭之外,卢承庆和一名中年男子向他们遥遥拱手。

    李重九与温彦博入内后,各自施礼,卢承庆当下介绍言道:“这位乃是吾叔。”

    李重九,温彦博心知对方就是卢赤松之弟卢子迁,一并言道:“卢公。”

    卢子迁笑了笑示意二人坐下,当下言道:“仓促相邀,相待渐慢,还请二位不要介意。”

    温彦博当下言道:“哪里,久闻卢府来燕地一绝,今日来一见,总算是大开眼界。”

    当下卢子迁与温彦博先聊起,这也是国人老规矩,先是攀交情,说些无关紧要的事,待气氛差不多了,待将话题抛出,如此不显得唐突,也不会有开门见山的直率。

    李重九暗暗打量这位卢子迁,见他虽没有官职在身,但与温彦博交谈时,却老而弥辣,说话不露山不露水的。

    这样的人物,一般都是足够自己见解,轻易不肯服人,自己一个二十多岁出头的青年,又是区区鹰击郎将,若是与他大谈天下大势,权衡利弊,对方不问候你一句你妈贵姓,已是难得了。

    而卢子迁也听过李重九身份,见对方年轻,又没听说过什么来历的,当然将早就才名在外,士族出身温彦博当作这次主要的对手,没拿正眼看过李重九。

    尽管不屑,但卢子迁却不敢怠慢,他知道尽管如窦建德,杜伏威,李重九这样人根基很浅,若骤然起事很难与士族大阀那些相较。但他熟读历史,阅历丰富,也明白世上许多事情,都是由这些敢想敢干,将脑袋系在腰间的草民,脑子一热干出来的。

    反观他们这些士族子弟,左思右想,前怕狼后怕虎,牵一发而动全身,方方面面要顾虑很多,如同一个阅历很深,家产万贯的聪明人,这时候早已褪去了年轻的激情,这时求稳,为后人铺路,而不是冒冒失失地将赌注压下冒险。

    所以卢子迁正思量着如何不伤及颜面的,打发了对方。(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八章 干大事不可惜身

    温彦博沉吟了一番,当下问道:“卢公可知眼下天下大势否?”

    天下大势,是一个大论题,下至黎民,上至大夫,人人都有兴趣,但是非名士不足语。这里面温彦博是有资格,在卢子迁面前谈这话题的。

    卢子迁当下言道:“温兄试谈一二。”

    温彦博言道:“现在李法主攻东都甚急,若是东都一下,则朝廷覆灭指日可待,到时幽州之地如何,卢公想过吗?”

    卢子迁笑着言道:“此话,温兄应当问在幽州主事的薛将军?何必来请教我这布衣之身呢?”

    温彦博笑着言道:“薛公乃是天子麾下大将,东都有难,必然南调,到时幽州谁属,薛世雄没有资格过问!”

    卢子迁心道果真李重九已知薛世雄要率三万大军南下的消息。当下卢子迁明知故问般言道:“温兄你是如何知之的?”

    这是李重九的判断,李重九是以穿越者的眼光先人一步。而温彦博也深深附和之,当下言道:“当年朝廷三十万府兵讨辽,十二大将军,现仅存薛公一人,眼下朝廷精兵猛将折于李密手下无数,朝廷除了薛公之外,河北已无兵可调。”

    卢子迁双眼一眯,心道原来是猜的,我还道他们已掌握其中内幕,不过能恰在此刻判断时机,这温彦博还真有几分眼色。

    卢子迁脸色温和了几分,言道:“那么李使君的意思,是想乘薛公南下之际。乘势夺取涿郡对吗?”

    “不错,涿郡之地乃重镇。西控草原,北联辽东。东临辽海,有盐铁之富,南面黄河以北,皆是一马平川,乃是用兵之地。但是西面与北面辽东,皆是狄夷之地,非名将不可守之。”

    “薛世雄一走,若是突厥,契丹。奚族来袭,敢问涿郡如何据之?”

    卢子迁闻言点了点头,心道温彦博倒是一个好说客。卢子迁言道:“这倒是不饶担心,我涿郡子弟,临近狄夷之地,人皆劲悍,习于戎马,若外寇来自当抵御。”

    温彦博道:“不提突厥,高句丽。仅说是奚部,契丹各有十万游骑,涿郡难道可以抵御?”

    卢子迁成竹在胸地言道:“这倒是不用担心。”

    温彦博见卢子迁这幅样子,显然十足把握。不由暗暗诧异,他这倒是哪里来的自信。

    卢子迁言道:“实话与你说了吧,薛公确实有南下之意。但早已交代了我们,涿郡两万郡兵不动。而我卢家曲部,庄客也有三四千人。再合幽州各士族之力,募个两万乡兵。如此足以自保了吧。”

    温彦博恍然大悟,卢子迁此言不是坦诚相告,而是敲山震虎,言明涿郡并非是没有自保之力,李重九不要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