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柯木伦听了睁大眼睛,满是不可置信的样子,言道:“这是真的吗?你以长生天发誓,说这一切都是真的。”

    乞阿术没好气地言道:“谁还来骗你,到时候就知道了。对了,你那心爱的姑娘,还准备向她求亲,嫁妆是够了,就怕你晚了一步,姑娘就是别人的了。”

    柯木伦听了顿时人如飘荡在云雾之中,一时分不清东西南北,那姑娘的身影在眼前越来越清晰。

    就在柯木伦沉浸在幻想之中,这时辽东郡遭遇了巨变。(未完待续。。)

第两百四十章 辽东之事(第二更)

    柳城太守府内,李重九将辽西郡内归附的丁零族各部族长一并召集,并设宴款待。而丁零各部族长应邀之后,无不听从,十几个部族长全部出席。这辽西的丁零各部也是有来历的,渊源也要从五胡乱华说起。

    当年丁零人翟辽在河北建立称帝,国号为大魏,后人皆称为翟魏。

    翟魏当时得到了清河崔氏的支持,如后世北魏名臣崔宏,崔逞,当初皆为翟魏大臣。只是后来翟魏为刘牢之,慕容垂所灭。翟魏的丁零诸部几十万,被鲜卑慕容一口气杀了个大半,而国破家亡后中原内迁的丁零人幸存之人,就迁至辽东。其中辽西郡的不少丁零人,都是当初翟魏后裔。

    现在辽西郡内,丁零各部早已不复当初迁入汉地时的兴盛,他们几乎又退化到结绳记事,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他们各部各自为生,只有一部临海甚好一些,可以煮盐为食。而这一部族长,自称汉名为崔序,说自己祖上乃是当年崔魏皇帝翟辽的后裔。

    宴中,李重九以开放盐,铁,布帛贸易互市为条件,让丁零各部整合为一部,效仿辽西靺鞨那般,成为汗国的一部。另外还挑选选丁零各部族长之子,或族中贵人三百人,选拔为李重九亲军。各位长老都面露怀疑之色,踌躇不肯答允。最后倒是崔序以及几名族长出面支持。李重九当下让崔序担任统军,作为丁零部的统军。如此一来辽西郡内的丁零部,也正式纳入了汗国之中。而辽西靺鞨也是如此。也是挑选了三百人,选拔入李重九亲军。

    而李重九这支亲军就命为万胜军。都是丁零靺鞨之中的骁勇战士,给与优厚的俸禄生活。可以选择在汉地成家,若是他们族中父亲病逝之后,也有资格返回族中继承父亲手中部落的权力,并且是优先继承权,若是族中不从,可以向可汗李重九申述,李重九若是认可,就可以介入。

    完成此事后,李重九心知总算将辽西郡吞并入自己的版图了。

    “恭喜太守。一举收服靺鞨,丁零二族,如此我辽西郡无忧了。”杨林甫向李重九道贺言道。

    温彦博一旁捏须赞道:“太守,此乃是帝王之术,将丁零,靺鞨两部贵人子弟收编为军,既可为人质,又添一支强兵,真乃一箭双雕。”

    李重九笑了笑。问道:“辽西已定,现只余下辽东一郡,林甫,通定。怀远两镇招降之事如何?”

    杨林甫有几分忏愧言道:“回禀太守,尚且未回音。”

    温彦博奇道:“这一去已有十日,无论如何这时也该有回音。为何却迟迟不见消息。”

    李重九安慰杨林甫,言道:“就是不答允也无妨。我们大军休整已毕,克日可以去取辽东。我想来区区两城旦夕可下。”杨林甫点了点头,脸上却满是忧色。

    半夜李重九刚要入睡,屋外侍卫却禀告有杨林甫有要事禀告。李重九当即召杨林甫入内,杨林甫一见李重九就言:“太守,辽东出大事了!”

    次日,李重九安排赵又庭率领一千五百人守卫柳城,自己率领调集丁零,靺鞨,奚族,苍头军各部,出动一万六千大军沿着白狼水(即大凌河)河谷大道行军,直扑辽东郡而去。

    沿着白狼水溯流直上,李重九沿途多见山间河谷,有一股或者数股的契丹骑兵在其中出没。这里虽是已经接近契丹领地,但却不是他们的放牧地,而手持弓箭刀剑的契丹骑兵突然出现在此有几分怪异。而这些契丹骑兵甚至大胆,似在侦查李重九大军的数量,乘着大军驻营时,竟然夜袭。李重九当下下令部众反击,杀了几十人,这才吓退契丹人。

    之后出了白狼水河谷,来到医巫闾山下。这医巫闾山,乃是五岳五镇之一。周礼中称,医无闾山乃是北方幽州的镇山。杨坚还在山下建北镇庙,以祭山神。而医巫闾山也辽西,辽东郡的分野,李重九经过两日行军,来到此山下算是进入了辽东郡境内,这时沿路契丹骑兵已少了许多。李重九于山下驻营,而北镇庙中庙祝见有大军经过骇然不已,当下带着几位徒弟一并来军营来见李重九。

    北镇庙乃是帝王祭祀山神所建,故而庙祝也是朝廷所遣。帝王如经五岳四渎如此名山,都要依礼祭祀。这名庙祝听闻眼前乃是李重九这位叛隋大将,惊得都呆住。李重九好言安慰,被送了十羊给与庙祝。庙祝千恩万谢的接受了李重九的供奉。

    次日李重九大军抵达怀远镇,大军前锋一至,怀远镇当即四门齐开。镇将率着镇内上下八百守军一并出降。

    镇将向李重九言道:“本镇五六日前,遭到高句丽三万大军围攻,本以为不支,可是激战一日后,高句丽大军却尽数退去,我想应该是太守威名震慑住了高句丽人,否则他们不会退兵。”

    “末将替城中百姓感激太守来援,否则城破之后,合城百姓性命皆是不保。”镇将说的不假,三度征辽,隋与高句丽两边都是结下深仇大恨。

    李重九向镇将问道:“不是说,高句丽一直向百济用兵吗?为何突然渡过辽水西侵。”

    镇将言道:“末将也是不太清晨,听说高句丽共分五部,半年前西部老贼酋战死,其子即位,此人野心勃勃,已派军渡过南岸挑衅多次了。这一次率大军来攻辽东,恐怕也是早有预谋了。”李重九双眼微眯,自己刚打辽西郡,高句丽人就来凑热闹,收拾辽东郡,显然就是趁火打劫,想要从自己嘴边夺食。

    任谁都知道,辽东郡乃是当年大隋征辽前沿,军粮剩余必然不少,高句丽此来是打自己的秋风。

    “通定镇有消息吗?”

    “自十日前高句丽出兵以后,通定镇即已与本镇失去联络。”

    李重九心底一凛,心想通定镇必然凶多吉少,于是点点头言道:“好,立即出兵通定镇!”

    、(未完待续。。)

第两百四十一章 盖牟城下

    军情如火。李重九当下稍事休息一下,即命步军先在怀远镇驻扎,自己则率领靺鞨,奚部,苍头军三部一万骑兵,向通定镇而去。铁骑奔驰,一路已是可见沧浪的辽水,拍击河岸。而随着不断的逼近通定镇,李重九看见,远处一道笔直的黑烟直卷上天。

    李重九已知此事十分不妙,却拒绝了部下要他快速行军的打算,因为道路两旁都是密林,高句丽擅于设伏,骑兵在密林中疾驰,很容易遭到伏击。

    万余骑兵在阴森的林间,徐徐行进,远处的黑烟却是清晰可见。想到高句丽人或许就在眼前,众人的心情这一刻都便得沉重起来。三度征辽,大隋丧师百万,这汹涌的辽水,辽东的泥泽,不知埋葬了多少大隋男儿的尸骨。

    转过林角,远处灰黄色的城郭已是可见,而这黑烟正是从城郭之上而出。李重九双目看向通定镇的城郭,下令备战。通定镇不过一千驻军,不足五千百姓,若遭到高句丽大军围攻十日,则凶多吉少。

    李重九当下喝令全军戒备,从林外平原布阵,准备迎战高句丽了。骑兵们皆换了马,保持最充沛的体力,而苍头军骑兵也在从辅马驮着的甲床上取出铠甲头盔,穿戴整齐,再重新上马。

    靺鞨奚族战士,则是准备好弓箭,刀剑,长枪,骨朵,一万铁骑在平原上瞬间摆开阵势,一时肃杀之气充盈遍地,朝通定镇逼近而去。大军来到通定镇后。却发觉一个人影也没有,而城墙之上却充斥着刀劈斧砍的痕迹。折断的云梯,焚毁的城楼。

    “禀告可汗。城中似一个人一没有。”李重九点点头,心想有可能高句丽应是破城之后,将百姓皆押走了。

    李重九还未下结论,突然王马汉从城墙外策马而来,奔到李重九面前,跳下马后一言不发,手指城西方向;脸色惨白;嘴唇上下颤抖。

    “人!人头!人头!”

    李重九闻言眉毛一挑,与王马汉一并策马向城西行去,远远地看见城西那一排汉军士卒。围拢在外,人人都似乎呆滞了一般,站立着不动。李重九与亲卫们从人群中挤入,换做平日,这些将士早就为李重九让出道来,但今日他们却丝毫反应没有。

    辽东的六月气候已是渐渐热了起来,无数苍蝇聚集在一处,嗡嗡地漫天乱飞。李重九挤开人群,两座如同佛塔般堆砌的人头冢。高高竖立。数百个堆在一起的人头,双目圆睁,满是不甘地盯着西面的残阳。

    越来越多的将士闻知消息,来到此处。有的愤怒,有的恐惧,有的大声咒骂。但是更多的则是沉寂,死一般的沉默。

    李重九绕过人头冢。只见一杠旗帜孤伶伶地竖立在城门中间,这旗帜向下插进地里。赤红色的战旗没有高高飘扬,而是垂在地上,而旗杆尾端则是挑着一颗人头,白发凌乱的空中飘动着。旗杆下用鲜血涂抹着一行汉字上面写着‘汉狗滚出辽东去’。

    当年大汉设辽东四郡时,高**的爷爷都没有出生,到了现在这连文字都还在用汉文的国家,已经开始让汉人都滚出辽东。

    守军的无头尸首坑,在城北被发现。李重九来到坑前,看见每具尸体双手都被反剪,并用草绳捆住。高句丽人当然不可能杀完人,再把人双手反绑多此一举的。这样只说明了一件事,他们是杀俘的。

    见到这一幕跟随过杨广三征高句丽的突地稽,摇了摇头,言道:“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