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6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中央刑部决定的,地方行政长官的意见只占三分之一的效力。各地刑曹的职责约等于后世警察局、司法局的合体。各地刑曹接到报案抓人,然后审讯,再交给地方法庭审判,再由地方御史审核案件,若是罪犯不上诉,则结案,若罪犯上诉,可上诉到廷尉。

    对廷尉、御史台、刑部做了改组以后,让法律人员独立于行政权力体系之外,自成体系,让法律不再成为权贵们欺压穷苦百姓的工具,而是成为调整阶级矛盾的法宝。

    所以吕布才可以踌躇满志地说:“第三个法宝便是律法,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则天下秩序大定,百年内当无可虑。”

    吕布用田丰执掌御史台,用徐庶执掌中情司,御史台和中情司一明一暗,监控着大汉所有官吏的一举一动,所以吕布可以放心地说:“本公有第四个法宝,监察权,监察各级官吏,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徐庶笑问道:“主公,您的第五个法宝呢?”

    吕布笑而不语,议院制度的全民监督确实是一个终极**宝,可惜现在时机不成熟,不能祭出来。(未完待续。)

第764章 陶谦之死

    徐州那边尚未传来陶谦死亡的消息,陶谦还活得好好的,还把驻扎在郯城附近的刘备调到小沛城,以抵挡吕布从西边对徐州展开的进攻,小沛城之前曾被曹操屠过城,人烟稀少,陶谦把刘备调到小沛,摆明是不相信刘备,不想让刘备发展起来。

    不论是从安插在徐州的军情特工那里,还是从岳父曹豹那里,吕布都没有得到刘备有实施阴谋的消息,刘备接到陶谦的命令后,没有半点抗辩,直接领着麾下五千人马去了小沛,开始修补城墙,屯田,兴修水利,摆出一副在小沛安顿下去的架势。

    吕布麾下文武众将纷纷劝告吕布:“主公,我们不能在坐着等徐州内乱,要打徐州就赶紧打,不然等徐州恢复过来,就很难打了。”

    吕布摇头笑道:“诸位,现在陶谦已经上表认错,并补缴了所有税款,在朝廷诸位大臣看来,陶谦已经改邪归正,算是我们大汉朝廷的忠臣,如此一来,我们有何理由去打徐州,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从!”

    帐前校尉马超拱手道:“主公,既然陶谦无法讨伐,那就去讨伐刘备,主公屈尊降贵,与此人结拜为兄弟,主公又保举此人从平原县令升任泰山郡太守,此人不知感恩,反而勾结陶谦,攻打青州,若非主公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恐怕青州便会被此獠占据,如此背信弃义、有负朝廷重托之辈,讨之名正言顺!”

    吕布微微一愣,马超在那一世是刘备麾下五虎将之一,现在对付刘备之心竟如此坚决,细想一下,那一世刘备是有些对不起马超。得到马超以后,只是给虚职笼络,并未给予重用,反而百般猜忌,终于使得一员虎将四十多岁就郁郁而终,马超死后以后。马岱才开始被蜀汉朝廷重用。

    吕布不置可否,转问赵云:“子龙,你怎么看?”

    赵云亦拱手道:“主公,末将赞同孟起之言,刘备乃背信弃义之辈,若不讨伐,有失朝廷法度!”

    吕布又问黄忠、马岱、李严、邓芝等在历史曾从属于刘备的文武将领,要不要讨伐刘备。

    黄忠等人的回答跟赵云一般无二,看样子他们跟刘备在这一世已经无法缔结那一世的孽缘。

    刘备既然已经无缘得到这些精猛属下。现在他手下除了两个结义兄弟关羽、张飞之外,只有简雍、孙乾、糜竺、糜芳等平庸之辈,若不依附于陶谦,恐怕他早就被吕布灭了,可笑的是刘备到此还不放下勃勃野心,妄想着鸠占鹊巢,害了陶谦,做徐州之主。他就没有想过,他除掉陶谦以后。他能坐得稳吗?

    吕布见诸葛亮、法正两人皆笑而不语,便笑问道:“亮儿、孝直,你们如何看?”诸葛亮现年已经十五岁了,跟二十岁的法正一起在吕布军中参赞军机,诸葛亮做沮授的副手,二十岁的法正作贾诩的副手。他们现在虽然年轻,却已经隐隐显露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诸葛亮、法正相视一笑,诸葛亮抿嘴不语,由年长的法正发言:“主公,单单讨伐刘备。只能得到小沛孤城一座,绝非主公本意。便如当年韩遂依附宋建一般,刘备这条毒蛇,早晚必然反咬收留他的陶谦,到时主公可借陶谦之死,以正讨逆,名正言顺,既可壮我军士气,又可消徐州军民抵抗之心,胜之必矣。”

    众将这才恍然大悟。

    吕布笑着点点头:“孝直言之有理,刘备此人乃一代枭雄,绝非久居人下之人,早晚必害陶谦。”

    吕布十三岁的义子陆逊坐在一旁,心里对刘备充满了莫名的反感,皱着眉头问道:“义父,陶谦若死,那些徐州世家必定扶持刘备为徐州新的主人,到时刘备若快速收买人心,我们就被动了,不知义父任何破解刘备的假仁假义?!”

    吕布微微一笑道:“逊儿,拭目以待吧。”

    吕布一边稳健地推行着各项改革,一边静待徐州那里传来的消息。

    汉光熹七年眼看就要在波澜不惊之间过去了,这年冬天气候异常寒冷,惨遭曹操、吕布连番进攻而只能委曲求全的陶谦终于耐不住严寒,病倒下来,他毕竟六十三岁了,一旦病倒,便一发不可收拾,怎么医治都治不好,病情反而越来越重。

    刘备每日都来陶谦府上探病,常常端屎端尿,亲自为陶谦喂药,三十四岁的刘备侍奉起六十三岁的陶谦,活像陶谦的亲儿子,而在陶谦身边的亲儿子陶应反倒不能近陶谦的床前。

    就在刘备殷勤的照顾下,陶谦的身子似乎渐渐好转,刘备在徐州的名声便越来越好。

    刘备见陶谦身子渐好,便说小沛军务紧急,便离开郯城,回到小沛。

    刘备离开郯城几日后,陶谦本来见好的病情忽然沉重起来,尚未过得一日,便奄奄一息状。

    陶谦便请别驾糜竺、陈登、曹豹等人前来议事:“本公身体每况愈下,恐怕很快就会撒手人寰,为了徐州的将来,希望诸位能够举荐贤士以继本公之位,以报徐州太平。”

    陶谦这次不同于历史演义上提出让刘备继承自己的位子,因为形势跟历史不一样了。

    历史上徐州直面残暴不仁的曹操,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主人才能保全徐州,现在徐州面对的敌人是吕布,吕布挟天子以令诸侯代表的是正朔朝廷,吕布对民众向来宽仁,关键的是吕布击败了在徐州屠城的曹操,博得了徐州民众的一致好感,所以陶谦稍加判断,就看得清楚,徐州早晚都会被吕布收为朝廷治下,吕布治理下的徐州只会比自己更好,因为吕布不会像自己这样纵容徐州世家下邳陈家、东海靡家、琅邪王家等家族。

    陶谦想,既然徐州早晚都会被吕布拿走,又何必把刘备扶起来做徐州之主呢,以刘备的才能和班底,根本不可能跟吕布争锋,但以陶谦观察,以刘备的心性,若战胜不得吕布,刘备必然挟持徐州军民一起对付吕布,到时徐州必定生灵涂炭,所以陶谦属意让自己儿子陶商做徐州之主,以陶商的能力只能归顺朝廷,到时朝廷为了鼓励各地独立势力归顺,必定不会亏待陶商,如此可保全陶家的长远。

    陶谦虽然这么想,可架不住他麾下那些世家人物做别的打算,糜竺根本不去理会陶谦话语里面的深意,直接说道:“主公病重,州事无人执掌,属下唯恐吕布乘隙讨伐,不如请玄德公权掌州事,以抗吕布,待主公痊愈后,再让玄德公交权回归小沛。”

    陈珪、陈登父子附和,从颍川郡前来徐州躲避司隶战乱的陈群现任徐州治中,也附和糜竺之意。

    陶谦见几乎所有的世家人物都附议邀请刘备任徐州刺史之意,心中非常失望,这些年对这些世家百般忍耐,还是被他们弃之如敝屣,便用求助的目光投向他亲信大将曹豹、曹宏兄弟。

    曹豹、曹宏兄弟躲躲闪闪,不敢直面陶谦那无助的眼神,而吕由等其他部将则开口附和糜竺的提议。

    陶谦心里哀叹一声,看来刘备之前做了很多功夫了,看来刘备鸠占鹊巢已经是定局了,若是自己强烈反对,真不知刘备下一步会做什么,算了,为了自己能苟活一些时日,为了儿子陶商能平安活下来,还是把徐州让给刘备,到时吕布打过来的时候,恐怕自己已经死了,到时徐州如何涂炭都不是自己能够担心的了。

    陶谦便派从事孙乾前去小沛邀请刘备来郯城一趟。

    刘备便带着两位义弟关羽、张飞,跟着孙乾去了徐州现在的治所郯城,陶谦躺在卧榻上召见了刘备。

    刘备假惺惺地问安完毕,陶谦见大局已经被刘备掌握了,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现在只能按照之前想好的台词说道:“请玄德公来,不为别事,只因老夫病已危笃,朝夕难保,万望玄德公以汉室基业为重,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

    刘备假惺惺地说道:“使君有二子,何不传之?”

    陶谦心中暗恨,但面上却不得不说:“老夫长子陶商尚在朝廷处为质子,次子陶应才德微薄,不能胜任。老夫死后,望玄德公能对陶应多加教诲,切勿令掌州事。”

    刘备假惺惺地一再推脱,陶谦无奈,只得一遍遍地恳请。

    一直等到陶谦心中恼恨得无以复加,以手指心而死,刘备的表演才宣告结束。

    众人假惺惺地嚎哭一阵子,糜竺、陈登等人再次捧着牌印交给刘备,刘备依然装模作样地推辞。

    陈登明白刘备的心思,便和糜竺一起把家族所有佃农、奴仆召集到郯城,近十万人拥挤在刺史府前面齐声哭拜:“刘使君若不领此州,我等皆不能安生矣!”

    刘备笑看陈登,眼神里颇为赞赏,口中高声道:“民意如此,不可不从!”便权领徐州刺史,封陈群为治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