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扫视了一下在场的诸侯,发现颖川太守王匡果然不在,不由得一拍大腿:“盟主啊,镇守中年的乃是董卓麾下宿将徐荣,徐荣深通兵法,用兵谨慎,恐怕王匡偷袭不成反被徐荣所来!”

    真实历史上的徐荣不是废材,那段历史上,孙坚领兵讨伐董卓时,董卓先派徐荣、李蒙出击,徐荣在粱人城跟孙坚对上,不仅大破孙坚,还生擒顿川太守李显,还把李显放到锅里煮了,孙坚赶紧转移到粱东,却又被徐荣击败,孙坚只得收拢散卒进屯阳人。曹操、婉信等人带兵西进,在泉阳汴水,遇到徐荣,被徐荣大败,曹操得曹洪拼死相救才得以逃脱活命,但婉信的弟弟和曹操的老在卫兹全都死在汴水。徐荣能够两次击败孙坚,能够大败曹操,足见其将才非ps:

    袁绍如冠玉一般的脸上泛出一广青色:“孟德,何必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王匡统领泰山乡兵五千强弓硬弩,锐不可当,徐荣乃一军中老卒出身,懂得什么兵法!”

    曹操和吕布碜视一眼,眼神里都流露出对袁绍的不屑,人家徐荣从军中老卒爬升到中郎将的位置,正说明人家的本事,袁绍以出身论定本领,真是愚不可及。

    袁绍嘀咕了一句:“昨天派王匡出战,实在应该有战果回报才是!”

    袁绍嘀咕未停,便听到帐外一阵哭声,袁绍心里一沉。

    从帐外腾腾地跑进来一个士卒,正是王匡的亲兵,这个亲兵身上还插着箭羽,一身血污,跑进大帐,大叫一声:“盟主,我们中伏了,全军覆没,王太守当场被射死!”传报完毕,那士卒朴通一声,倒地不醒。

    泰山那里民风彪悍,从那里征召的弓箭兵战力极强,算得上是关东各路请侯里面战力较为强健的,竟然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没,王匡最被人称道的劲射弓兵竟然被西凉兵全部射杀,当真是极大的讽刺。

    吕布眼观鼻,鼻观心,一句话都不说,曹操看自己的嘴巴成了乌鸦嘴,也只好闭嘴不言。…;

    大帐里顿时鸦雀无声,只有袁绍喘着粗气,拼命地压制自己的愤怒。

    袁绍心里很恨,都是这个王匡太过废物,让他在这么多请侯面前丢了面子,一向爱面子的他忍耐不住,一拍桌子:“王匡匹夫,真是个废物!”

    关东请侯脸色都刷地阴沉起来,不是你让王匡躁进,王匡焉能落得现在的下场,有些袁氏故吏心底发寒,袁绍竟然是这样推卸责任的主子。

    济北相婉信腾起站了起来:“盟主,某愿去中年,迎战徐荣,为王太守报仇!”

    王匡是泰山人,婉信也是泰山人,王匡曾在大将军何进麾下任大将军府操,婉信在何进麾下任骑都尉,两人交情莫逆,自然要当仁不让地跳出来为王匡报仇。

    婉信乃是司隶校尉婉宣的后人,婉家在泰山乃是世家大族,所以婉信在家乡招兵是应者云集,短短几个月,就招募到了两万人马,里面还有骑兵两千,运载粮草物资的车辆五千多辆,可谓兵精粮足,在关东请侯里面战力名列前茅。

    袁绍正想找个台阶下,见婉信跳了出来,顺口说道:“婉将军义气深重,吾深感佩服,就从鲍将军之请,你就统领本部人马迎战徐荣去罢!” 鲍信鲍允诚脸色一沉,怒气冲冲地冲出大帐,前去自己的齐北军营盘,整顿兵马,准备独自带领济北军,迎战徐荣。曹操跟王匡的关系一般,却跟婉信的关系很好,见婉信怒气冲冲出了大帐,连忙追了出去:“允诚贤弟,莫要因怒而兴兵,如此太容易中了徐荣的圈套,不如我们再做斟酌!”

    婉信怒气冲冲道:“孟德兄,盟主刚才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想重演秦末请侯讨伐秦军那一幕?!”各国请侯到了巨鹿,面对章邯率领的四十万大军,都躲在后面看热闹,就看项羽的西楚军一家在前面拼命!

    曹操苦笑道:“q诚,你没看他此番过来,托辞说汝南黄巾余党甚至,地方不宁,麾下悍将颜良、文丑一个都没带,只带了一万新兵,他的心思走路人皆知,不就是想保全自己,让我们的兵力多多消耗,等董卓败亡以后,他兵强马壮,便如同灭秦之后的项羽,我们这些请侯好向他俯首帖耳!”

    婉信哀叹一声:“如今该如何是好!徐荣乃董卓军中宿将,麾下有三万多西凉劲卒,皆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而我们两人麾下皆是成军才数月之久的新兵,纵然泰山兵彪悍,但少经训练,未曾经历战阵,实在不堪一击啊!”

    曹操苦思片刻,笑道:“我看那征北大将军吕布此番带来四万精兵,他麾下中央军训练严格,军纪严明,装备精良,又在最近四五个月里曾经跟白波贼、黑山贼、南匈奴、董卓麾下午辅杨定等部都忠战过,若邀他一同进击,一定可以击退徐荣!”

    书中暗表,荣阳汴水实际上是在洛阳六边,靠近陈留郡,正史记载曹操汴水之败以后,孙坚才击败董卓,收复洛阳;罗灌水写演义的时候不看地图,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吕布生活的三国时空偏向正史,便以正史为主,演义为副。

    婉信大喜:“我早看出,吕大将军对袁本初亦甚为不满,吕大将军扶持汉室,精忠报国,此次讨伐董卓联盟便有他首倡,只是因为请侯中袁氏门生故吏众多,才不得不把盟主之位让给袁绍,不然以吕大将军对朝廷的功劳,哪里轮得到袁绍做这个盟主!”…;

    曹我点点头:“我想,吕布将军一定会出兵,另外我看陈留太守张邈是吕布好在,同时也对袁绍甚为不满,袁绍从汝南招揽的一万人马原由黄巾贼改编而成,贼性不改,荼毒陈留,张邈三番两次直言劝告袁绍约束下属,袁绍深恨张邈,曾经密告我说等讨伐董卓之后,便杀张邈!我前去相劝,张邈亦必定出兵,联合我们四家兵力,足以对付徐荣。”

    曹操跟鲍信来到中央军营寨,求归吕布,门卫进去禀告,曹操和婉信看着中央军的营寨,壁垒森严,防御紧密,不由得叹服:“难怪吕布能够连续击败白波贼、黑山贼、南匈奴,堪比古之名将,有周亚夫之风,朝廷有此大将捍卫,真是汉室的鸿福!”

    过不多时,吕布亲自迎出门外,拱手笑道:“婉国相不是正在整军备战吗?不知找在下有何要事?”汉代封为王爵者,没有王国的一套职官,重要的职官有傅及相,傅、辅佐国王个人的行动;相,管王国内的民事,其职权相当于郡之太守,均由朝廷任命,婉信就任济北相,便相当于济北郡太守。

    曹操和鲍信把来意说了一下。

    s布苦笑道:“我统领大军刚刚到达几留,人困马乏,须得休整几日,方能出兵,更何况我军中粮草匿乏,后方粮草接济缓慢,要出兵也要等到后方粮草运上才能出兵。”

    吕布说的第一个原因,确系实情,第二个原因嘛,意有所指。

    曹操明悟,吕布跟婉信素无往来,人家吕布凭什么帮忙呢,便笑道:“粮草对奉先是问题,对q诚就不是问题了,q诚从济北运来五百大车粮草,还未交给袁术,可以拨给奉先一百大车粮草嘛。”

    婉信笑道:“大将军,我愿拨给中央军一百大车粮食,还请大将军能仗义援手。”

    一大车勉强有一百石黄米,一百大车勉强有一万石,只能够吕布四万人马吃上十天而已,吕布并不放在眼里,他另有所求。

    吕布拱手笑道:“婉国相,除了粮草之外,吕某还有一事相求。

    婉信连忙笑问道:“不知是什么事情,能让大将军为难?”(未完待续。

    ps:再次重申,讨伐董卓这一段其他人物地点设定尽量按照史实来写,部分参照演义,当然最关键的走向还是吕布说了算。

第348章 讨董之得大将于禁

    吕布笑道:“刚才我从盟主帐中出来,路过鲍国相的营寨。看到一人,唤作于禁,看上去似是一个将才,我中央军中缺乏良将,我有心招他入我中央军,不知鲍国相舍不舍得割爱?”

    鲍信用力想了想:“哦,大将军您说的于禁是那个泰山巨平人于文则吧,中平元年,我募兵讨伐黄巾贼,于禁当时就领一些人跟随与我,现在他在我军中做都伯。他整天沉默寡言,不好交游,我倒真的看不出他有什么将才,大将军您若想抬举他,我这就派人把他叫来!”

    都伯,约相当于百夫长,等同吕布麾下队长,手下只带一百来人,可见于禁在鲍信手下并不受重用。

    吕布拱手谢道:“我就谢过鲍国相割爱了。”

    过不多时,于禁来到,年近三旬,身材中等,相貌平常,可谓貌不惊人,但他听说鲍信的意图,眼神亦是非常镇定,非常平静地接受了自己被老主公鲍信赠与新主公吕布的命运。

    曹操一直不说话,一直用眼睛打量着于禁,等吕布答应出兵,鲍信和曹操离开吕布的营寨,曹操一路上叹息不已:“允诚,你失去一员大将矣!”

    鲍信不以为然:“于禁在我麾下五年有余,一直不显山不露水,果真是大将之才,早该脱颖而出!我看他充其量就是一个只能统领几百人马的一般将领而已,不可委以大任!”

    曹操见鲍信如此见识,遂不多说什么。

    曹操不知道,鲍信失去于禁,实际上便是他在失去于禁。

    鲍信现在的地位跟曹操一样但鲍信非常钦佩曹操,此时袁绍声望很高,天下诸侯都推崇他,只有鲍信对曹操说,只有他曹操才能统领天下群雄以拨乱反正。若干年后便是鲍信与兖州吏万潜等人到达东郡迎接曹操担任兖州牧的,随后鲍信在讨伐黄巾时战死,他的势力尽归于曹操,连同于禁。那时的于禁还是都伯,在王朗帐下。王朗看出于禁有才,向曹操推荐于禁之才可任大将,曹操召见于禁,拜军司马。

    吕布知道这段历史便先下手为强,利用鲍信有求于自己,乘机索要于禁。现在算起来,曹操史上的五子良将,除了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