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世界都是镇海军的山呼海啸:“万岁,万岁!”
太阳已经落下山去,天上红色的晚霞已收。但大地却是红的,到处都是奔流的热血,只不过这血属于建奴。
胜利则属于扬州镇海军陆战队,属于镇海军,属于大明朝。
从大胜关到采石,从牛首山到长江,敌人的尸体如同落叶铺出去几十里。
这一战从早晨打到现在,一整天过去了。到现在,明军还在追击。
抬头看去,头顶那蓝色的近乎透明的天空上升起一轮圆月。
放眼四周,明军点起了火把,一片又一片,连成火的海洋。
大方:“看样子郑森还是不肯罢休,要连夜追击。干得好,郑家小子倒是看得明白,绝对不能让建奴缓过气来,这一战还没有结束。”
1122。第1122章 还没有结束
一个部将笑道:“司令官阁下,建奴主力已经崩溃,这一仗打下来,阿济格损失惨重,还能翻出天来?如果属下没有看错,建奴的主力战兵已经尽没于此。此战,南京安,江南安,天下安。”
没错,建奴阿济格大军总数也不过八万。他们一路从陕西而来,非主力非战斗部队分驻在这条万里长的漫长后勤线上。抵挡大胜关的不过五万人马,其中的绝大部分还都是汉奸部队。
这一战阿济格毕尽全力,手头的建州兵都投入了战斗,可即便如此,总数也不过五六千人。看眼前的情形,估计已经全部被镇海军和陆战队消灭了。就算侥幸不死,难不成他们还能在两军的前后围堵中插翅而逃。
所以说,这一战,其实已经结束了。
“是啊!”其他人也都大笑起来。
方惟却又摇了摇头:“没错,建奴的主力是被我吃掉了,可你们别忘记了关宁军。吴三桂手头可是还有两万人马的,扣除辅兵和民夫,怎么着也有五六千战兵吧!这可是一支成规模成建制的战斗力。今日之战,从头到尾吴三桂就没有出现过。如果关宁军先前投入战斗,这一战我军就算能够获胜,也要耗费不少力气。”
就有一个陆战队的军官不屑地冷笑一声:“咱们还嫌没杀过瘾呢,吴三桂不来还好,若来,也一并消灭了。司令官,你也太高看关宁军了,那些混帐东西究竟是什么货色,难道咱们还不清楚。”
他本是边军出身,又是宁乡军的老人。海军陆战队成立之后,被方惟从陆军要了过来。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骁将,不但对于建奴,对于明军他也是一清二楚。
“对,说得是,关宁军,垃圾!”众将纷纷点头附和,然后轰然大笑,显然是对关宁军不屑一顾。
大方:“话不能这么说,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战术上却不能大意。侯爷曾经说过,大明朝的边军大建奴的时候不成,可一旦投降了清庭做了汉奸调过头来打汉人的时候,却像是换了一个人,战斗力非常出众。就拿今天的事情来说,镇海军可是经过秦易他们训练了半年的,在明军也算是能打的精锐之师。可对上尚可喜的汉奸军,好象也没占多大的便宜。这些汉奸啊,就是一头吃里扒外的恶犬。一旦做了人家的走狗,为了在新主子面前表忠心,反咬起旧主,分外凶狠。而且,以前的大明朝,边军跋扈,为所欲为,朝廷的命令和军法对他们毫无用处。长此以往,部队腐烂下去也不意外。可建奴却不会放纵他们,走狗不肯出力,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杀了吃肉。”
说到这里,他不禁一阵冷笑:“好好的人不做,偏偏要去做狗。”
既然是侯爷的话,大家自然不在多说什么了。
一个将领道:“司令官,既然如此,咱们就不废话了。下令吧,咱们追击溃敌。”
“对,司令官,下令吧!”众人都是一阵摩拳擦掌,的确今天一战实在轻松,大家都还没过足瘾呢!
大方却道:“舆图!”
一个卫兵从小牛皮公文包里掏出一张巨大的舆图,四个人牵伸展开来。
大方和部将军围了下去,看了半天,他才道:“传我命令,陆战队结束战斗,战场也不用打扫了,尽数登舰,好好休息。让伙房加菜,给士卒们吃顿好的。罐头什么的就别弄了,上新鲜菜。”
“啊,这就回去了?”众人瞠目结舌,前番方司令官还说要追击,现在却要退出战场,连战利品都不要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蠢货!”方惟一向不是个好亲近的人,同人说话的时候都是见面无表情,说话也难听:“陆战队只有一百骑兵,剩余的都是重甲步兵、火枪手,穿着这么重的铠甲,怎么走路,你们不累,我还累了呢!从这里到采石还有不短的路要走,而且,阿济格很有可能一路西逃。这里……”
他点了点安庆:“只有跑到安庆,他才能依靠城墙从容恢复。还有,咱们明明有船,明明可以走得更快,为什么偏生要腿儿着去,你们是吃米长大的还是吃草长大的?”
“丝!”众将军都抽了一口气,皆恍然大悟:“司令官高明。”
他们瞬间明白过来,方司令官这是又要复制一场在敌后方登陆的好戏啊!
实际上,阿济格一路急奔,想要和多铎两军在南京汇合灭亡弘光政权,根本就没工夫经营后方。而且,经营后方,设立政权这种事情实在太麻烦,阿济格不过是一员战将,这种事情根本就做不来。况且,要想将湖广纳入清朝版图,还需要大量的文官、士人和地方豪强维持,这种事情需要很多年才能弄妥。
因此,阿济格从武昌打到大胜关,真正控制的地域也就是九江、安庆等少数几个沿江城市。而且,这些城市中有大量的人口和资财可以补充败军,恢复力量。
当下,就有一个将领道:“好,咱们就先一步去安庆,将那座城市抢到手头。嘿嘿,安庆可比侯爷手头的任何一座城市都大,这会落到咱们手头,司令官你的功劳可就大了。”
“蠢货!”方惟还是不客气地骂了一句娘:“拿下安庆有个屁用,孤悬内陆的一块飞地,扬州镇怎么管辖?咱们现在的主要目标是砍下阿济格的脑袋,一个建奴也不放过。从这里去安庆,我军舰队至少要走两天,况且这一路江中水情不明,能不能走大战舰鬼才知道,又得耽搁些日子。与其费这工夫,还不如半路上就吃掉敌人。”
吃他一通骂,再没有人敢乱说话,都静静地就目光落到方惟脸上。
大方看了半天地图,才在地图上的某处点了点:“就在这里,后天一大早我就在这里亲手砍下阿济格的脑袋。给郑森和秦易去个信,叫他们务必将敌军赶去此地,围在江边。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扬州海军。”
大家定睛看去,方惟的手指落到太平府一个叫博望山的地方:“天门中断楚江开,就是这里,天门山!”
“是。”一个传令兵飞快地跑了出去。
方惟;“骑兵今天就不要休息了,登船之后先兜到博望山的前头,布置疑兵,让阿济格以为去路断绝,不得不驻下来。各位,马上登船,好好休息,养好力气准备下一场大战吧!”
1123。第1123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一)
战场上到处都是镇海的“威武!”之声,骑着马被众人簇拥着,缓缓前进,朱大典此刻才是真正的意气风发了。
他也不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战场新人,想当年他在山东做巡抚,平定登莱之乱的时候,什么样的大战没有见过。后来做河、漕总督,收拾凤阳之变以后的乱摊子,也带过部队。
只可惜,他做统帅以来,好象就没有打过胜战。不是他老朱不肯实心用事,实在是这大明朝的军队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如今,总算获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空前大胜。
眼前虽然天光依旧大亮,但镇海军还是点燃了火把,提着兵器踩着遍地血泊大声呐喊着向前追杀着已经溃不成军的清军。看他们的模样,不将身体里最后一丝力气用尽是不肯罢休了。
这些士卒们面上都闪烁着凶悍的光芒,不少人浑身都是血,衣甲已经破碎,可还是不肯罢休。不少人腰上挂着敌人的头颅,有的人因为收割的性命实在太多,战利品都没处挂了,遇到没有剃头的汉军脑袋,唾了一口,直接踢到一边。
什么时候我大明朝的军队也如此嗜血好战了,打了这么多年仗,总算是见着一支如同太祖成祖开国时那样的虎贲之师。
咧开嘴笑了几声,朱大典突然失声痛哭起来。
旁边的郑成功大惊:“总督,总督,你……”
“别管老夫……”朱大典朝他摆了摆手,悲啸一声,指着堆在路边的建州士兵的人头,热泪滚滚而下:“崇祯天子你在天之灵看看吧,臣……臣胜利了,大明朝胜利了。屡战屡败,丧师失地自今日起一去不复返了!”
众人听他这么说,一想,是啊,朱总督自入仕以来运气都没有好过。在山东,被孔有德虐成狗,在凤阳被贼军闹得头大如斗。在他做官的期间,大明朝国势一落千丈,堂堂中央大国,屡屡被外敌入侵,到如今已经到了国破家亡的地步。今日这场胜利当真是来之不易啊!大家心中都是一阵唏嘘,劝慰了他半天,才让老朱不好不容易止住悲声。
有一个军官正拿着册子忙碌地登记斩获,他已经写得手都麻了。
见朱大典、郑成功和秦易骑马过来,连忙上前施礼:“见过总督、指挥使,见过秦教官。”
郑成功:“战果可清点出来了,斩首几级?”
那军官:“禀告指挥使,没办法统计,实在太多了。就我手头所登记在册的真鞑的脑袋就有三百多级,至于汉军……”他笑了笑:“嘿嘿,谁耐烦去写,等下来再说吧!”
“等等。”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朱大典喝住那个军官。
军官:“请总督示下。”
朱大典深吸了一口气,故意用平静的语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