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元:“公公谦虚了,谁不知道你的文笔。”原来,就在上个月,田成被补入司礼监,做了秉笔太监,排在卢九德、韩赞等人之后,位居第五。再加上他是皇后的心腹,在内宫中也算是个有话事权的大人物。
田成听到孙元的恭维,意气风发,咯咯地低笑了一气,神秘地叮嘱孙元道:“颖川侯乃是天子龙潜时的旧人,从龙第一功臣,原本不用如此担心的。万岁爷知道颖川侯之所以不出兵,肯定有道理,你也无须担忧圣眷。”
至于自己在弘光那里的君臣情分究竟如何,孙元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当下就道:“如此就多谢公公提醒了。”
说着话,很快,孙元就随田成来一处僻静的宫殿。
宫殿附近之点了少许灯烛,显得深沉。
孙元在穿越之前,作为一个军史爱好者,也研究过北京故宫,以前也曾经买票去过许多次。可南京的皇宫究竟是何归置,却是一无所知,随着田成在宫里转了半天,直将他都转糊涂了。
一时间,竟不知道自己究竟到了什么地方。
“到地头了,颖川侯,请随咱家进去吧。”田成朝孙元又是一笑,推开了偏殿的门。
里面还是没点多少灯,光线也不太好。
孙元突然感觉有些不安,绷紧了身子,心中莫名其妙地想起《鹿鼎记》中康熙和韦小宝设伏生擒鳌拜一幕。只不过,自己变成了鳌少保,而弘光则在其中扮演康熙这一角。
进了偏殿,田成又推开右手边的一扇门,里面灯光大亮。孙元偷眼朝里面看去。却看到里面两面墙都是书架,上面摆满了经史子集,原来是皇帝的书房,里面不大,静悄悄地也看不到一个人,在正对面摆着一扇丝绸屏风。
屏风上绣着花儿、蝴蝶和蜜蜂。在灯光下,那些蝴蝶和蜜蜂就好象是活过来一般,正在采食花蜜。
果然是皇家的东西,这绣工真是了不起,孙元心中不觉赞了一声。
屏风后面好象坐着一个人,因为隔得远,也看不真切,想来弘光皇帝应该坐在后面。
孙元心中奇怪,弘光小儿这究竟是在做什么,怎么躲在屏风后面?
在书房正中放在一口蒲团。
进书房之后,孙元正要上前拜见,田成示意他坐在蒲团上。
孙元自然不好造次,就将一只脚跪下,另外一只脚伸在前面,打了个金刚坐。
他正要开口,田成朝他摆了摆手,然后快步走到屏风后面禀告道:“颖川侯到了。”
因为是正对着光,孙元也瞄不真切,只依稀到到后面那条影子点了点头。
田成就清了清嗓子:“孙元,问你,宁乡军为什么不过江讨伐左逆,你是否怀有二心?”
诏对正式开始了。
一来就是极其严厉的指责,让孙元悚然而惊。
他斟酌了片刻,思索该如何解释。可一想,无论自己如何解释,那都是严重的政治不正确。不管自己说破了天,说得再有道理,只怕都不能打消弘光心头的怒气。
不,不能按照寻常套路出牌,否则就会糟糕。
可屏风后面的弘光皇帝好象并不给孙元思索的时间,田成有开口了,语气咄咄逼人:“你这奸贼,如今还有何面目来见我?”
连奸贼这个名词都用上了,孙元知道弘光这是要和自己撕破脸皮了。当然,立即就叫人将自己缉捕下狱也是不可能的,堂堂一镇总兵官谁敢抓。就算要抓,直接派兵过来围侯爵府就是了,用得着这么麻烦吗?
他故意装出一副惨然的样子,叫了一声陛下,道:“孙元这次知道陛下是断不肯原谅臣的,臣也不想解释。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请陛下责罚。”
田成继续复述皇帝的话:“孙元,你还敢进宫来,你这个胆大包天,心如铁石之徒,难道你心中就没有一丝热气,没有一点人味吗?”
弘光开始大发雷霆了。
孙元:“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大明朝,为天下的百姓,陛下诏臣进宫。臣心中坦荡,自然无所畏惧。”他也有些气恼,如果换成两年前的他,被一个皇帝如此呵斥,或许还有些害怕。
如今,嘿嘿!
980。第980章 屏风后(求月票)
说完话,他捏紧了拳头,几乎忍不住要跳起来。
如果那样,自己还真成了《鹿鼎记》中面对着康熙大声咆哮的鳌拜了。在明亮的灯光下,自己的的面容想必也是狰狞难看的。
显然,田成也被孙元这么激动的表现吓了一跳,急忙递过去一个眼色,然后有将身子缩到屏风后面。
屏风里那人似是呆了呆,半天才动了动。
田成又跳了出来,复述弘光皇帝的话,呵斥道:“大胆孙元,你这是要做跋扈权臣吗?再问你一声,你和左逆究竟有什么勾结,怎么不出兵?”
孙元心中哼了一声,道:“有黄总兵的凤庐军,再加上方定国的部队,剿灭左良玉当不在话下。陛下,建奴三路而来,徐州已经失守,江北危急。这个时候,对左良玉只能抚而不能剿。否则,就是亲者痛,仇者快。臣以为,调黄得功过江甚为不妥。若凤庐军过江,一旦和左部胶着,凤阳庐州空虚,一旦多铎大军前来,可直接打到长江边上。依臣看来,黄得功不能动。左良玉,只能抚。”
“果然是你,好大胆子!”田成继续一字一句地说着话,就好象是一个翻译机,其中不带半点个人情感。但还是听得出来这话中带着强烈的愤怒,这愤怒让田成的身体微微颤抖起来:“朝堂中主抚之声果然是你指示,孙元,你的良心究竟去哪里了?左逆究竟给了你什么好处,又或者你又有什么企图,值得你闹出这么大阵仗?什么亲者痛,仇者快,我想问问孙元,你与马阁老、左良玉二人之间,谁亲谁疏?马阁老究竟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你,让你下这样的杀手。一旦左逆大军进京,清君侧,第一个要害的就是马阁老。”
“马阁老公忠体国,乃是一等一的忠良。孙元,他老人家又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你说,你说,你说呀?”
这一通雷霆,刚开始的时候直说得孙元怒火熊熊,心中大为不满。可听着听着,却感觉有点不对味。
弘光虽然是个傻子,可在面临这种大事的时候,思路一向清晰,也有不错的手段。可今天同自己却说了这一通逻辑混乱的话,根本就是抓不住重点嘛!
真若比拟,倒像是街头妇人骂街,有些纠缠不清了。
屏风后面是弘光皇帝吗?
孙元心中大疑,忍不住朝前伸了伸脖子:“陛下若有话,可当面同臣讲,万岁你是不是病了?”
看孙元这模样,田成突然紧张起来,喝道:“颖川侯,休要君前失仪。陛下……陛下今日面上生了火芥子,不能见你,坐下回话。”
脸上长了青春痘就不肯见人,诏对大臣的时候还坐在屏风后面,让太监转述,这事不对劲啊!以弘光那糊涂性子,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容颜究放在心上。
而且,他不过是脸上生了痘痘,又不是声带出了问题,有什么话直接说就是了,犯得着这么麻烦?
还有……不对,刚才田成转述皇帝的话时一只用“我”而不是“朕。”
“他娘的,这玩笑大了。”
孙元猛地站起来,大喝一声:“田成,你耍我!”就冲上前去,一把将屏风拉翻。
田成措手不极,只来得及大叫一声:“不可!”
“轰隆!”一声,屏风倒下来了,烟尘斗乱,接着是一个女子的尖叫。
这一声尖叫让乱成一团的书房瞬间平静下来,孙元也呆住了。
就看到马皇后正盘膝坐在地上,手中正捏着一支毛笔。她身前的小几上摆着文房四宝,纸上写着几行字:“问他,为什么不出兵?”
“问他,要做跋扈权臣吗,还是同左逆勾结?”
“措辞必须严厉!”
“吓吓他!”
……
原来是这样,孙元什么都明白了。方才是马皇后坐在屏风后面,用笔指示田成问话。
其实,皇后要见自己究竟是什么原因,孙元心中是非常清楚的。
在这片时空里,只有他孙元一个人知道左良玉叛乱一事根本就不足为屡,什么都不需要做,左部叛军就会烟消云散。因为,左良玉病得厉害,马上就要死了,大约就是这几天的事情。
作为先知先觉的穿越者,按说,孙元在接到朝廷出兵的圣旨之后应该很爽快的答应出兵平叛,如此,大家都高兴,自己也不会有如今这样的烦恼。
但问题是,大军调动何等烦琐。宁乡下军如今已经向北开拔,若是调往南方,战局瞬息万变,因此失去了战略上的主动,问题就严重了。
更何况,如果答应出兵讨伐左良玉。左部在左良玉死后,很快就会分裂。如此一来,不但明朝会失去一支可用之军,南京西面的门户也会洞开。
所以,招抚左部的工作现在就必须得做,还要先将舆论造起来。如此,左昆山死后,左梦庚和惠登相知道朝廷有意招抚之后,才不会分裂,不会投降建奴做汉奸。
有的事情,军事手段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将问题变得更糟。
在真实的历史上,南京之所以陷落有两大原因。一是高杰被杀,秦军覆灭,徐州陷落之后,江北再没有守住的可能;二是左部烟消云散,长江水运通道尽落敌手,建奴可以很轻易地将士兵和给养经长江运往江南。
两路夹击,南京自然不保。
不过,马皇后是古人,自然不知道这一点,也看不到招抚左部的重要意义。
在她眼中只有马士英的安危,左部势大,如果宁乡军不出兵,左良玉有很大的可能杀进留都。
到时候,她的丈夫,她的父亲只怕就要死在叛军手里了。
已经有一年多没看到这个女子了,如今的马皇后头带珠翠,遍身绫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