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7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易微笑:“少将军是我扬州镇的客人,又是左都督,若有吩咐,请说就是。”

    “什么客人,什么左都督,你是在埋汰我吗?”刘春喷着口臭,怒道:“我现在是你们的人质,现在又是你的副手。可我怎么到了镇江之后,秦将军却没有任何将令于我,甚至没有一句重话。嘿嘿,分明就是瞧不起人,当我是废物点心?秦易,我敬你是军中前辈,今日好心过来讨教。若你再说这种废话,咱们另外寻个地方好好打一场。”

    秦易收起了笑容,坐直身子,神情严肃起来:“刘副官有事就说,如果你真当自己是教导团的一员,就那出我宁乡军军人的模样来。刘春,你虽然是山东军少将军,可现在,就在在这里,你是我的副官,你是我宁乡军的一员。我宁乡军是什么军队,天下第一军,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天下第一军!”

    见他将自己当成宁乡军一员,有听到天下第一军这五个字。如同一道寒流从脊梁骨下升起,直冲头顶,让刘春浑身上下的寒毛都竖了起来。他学着教导团的军官们的样子啪地一声立正:“报告长官,副官刘春有话要问,还请长官解疑。”

    “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楚。”

    “报告长官,副官刘春有话要问。”刘春大叫。

    “太小声了,我听不见!”秦易站起身来,对刘春喷着口水:“副官刘春,你没吃饭吗,你是娘娘腔吗?”

    “报告长官,我不是。”

    “大声点,你不是什么?”

    “报告长官,我吃过饭了,我不是娘娘腔!”刘春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侮辱,用尽全身力气吼着,直将脖子上的青筋都吼出来了。

    “很好,稍息!”秦易:“副官刘春,你有什么问题吗?”

    刘春:“报告长官,副将刘春不明白,你身为教导团的指挥官,为什么要亲临一线,亲自带兵?每天除了跑步、吃饭、睡觉,就是走队列、反复装填火药。这种事情虽然重要,可咱们做军官的,学习的应该是韬略。”

    “副将刘春,我先回答你后面一个问题。什么叫韬略,嘿嘿,别以为敌人都是蠢货,也别以为所谓打仗就像是演义书上,设一个埋伏,水淹、火攻什么的,敌人就溃了败了。好象咱们做大将军的,只需要将《孙子兵法》什么的背个滚瓜烂熟,就能打胜仗。现在我告诉你,这就是一个屁!”

    秦易:“怎么韬略,战略,其实说起来他娘的非常简单,你能看出来,敌人也能看出来。比如秦末项羽和章邯的背水一战,项羽知道只要打败了章邯,就算是歼灭了秦朝最后一支野战军团,就能轻易进关中。而章邯也知道自己不能败,一败,秦朝就灭亡了。可如果打败项羽军,各地义军就会丧胆,传檄可定。这就是战略,任何人都能看出这一点。”

    “像这种几十万人马的大会战,从开头到结束,为期十天半月都算是短的。战场铺出去,上百里,双方都派出成百上千的探马,方圆几百里内的态势对敌我双方都是几乎透明,这个时候还谈个屁的计略?反正一句话,冲上去,大家拿人命来扛,拼的是谁的士兵谁跟勇猛,谁更不怕死,谁更会杀人。”

    “而这一切,都需要在平日间训练。”

    “剽悍的士卒不是天生,人都是肉长的,谁都怕死。可你只要不停地训联不停的训练,用机械的手段折腾士兵,将他们训练得彻底麻木了,麻木到上了战场之后只知道听命行事,而不知道害怕为止。”

    “有或者,让他们比畏惧死亡更畏惧军官的命令。让怎么平日间不断被军法处置,知道害怕,形成下意识的动作。”

    “当然,这样训练士卒,在开始的时候难免让士兵不能接受,甚至哗变。可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士兵在训练的时候,你也参加同样的训练。比如你叫士兵跑两里路,你也跟着跑。你让士兵反复装填弹药,你也跟着反复做同样的动作,士兵们自然不会有任何怨言,反在内心中将你当成自己人。如果你比他们做得更好,士兵们对你就只有佩服了。”

    “否则,若你在一边起骑着马逍逍遥遥地看热闹,士兵们一定会以为你是故意折磨他们取乐,上了战场,不打你黑枪才怪。”

    “没错,你一个军官,如果不能与他们同甘共苦,不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又凭什么叫他们心服?”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秦易依旧是气息平稳,凛然道:“这就是我们宁乡军的练兵之道,就是这么简单。一个合格的士兵,并不需要他多强壮,武艺有多高强。只要上了战场,能够不折不扣执行军官的命令,畏惧军法甚于畏惧死亡,那他就是无敌虎贲。副官刘春,我的回答你可满意?”

    刘春一个立正:“报告长官,刘春今日带来一百一十六名手下,都是不成器的废物。他们也想做无敌虎贲,他们也想成为天下第一军的勇士,请长官整训。”

    秦易:“就我个人而言没有任何问题,不过,此事还得禀告颖川侯。副官刘春,你下去等消息吧!”

    “是,多谢长官!”刘春大声说。

    ……

    不几日,孙元的回信以飞鸽传书的方式带到镇江,上面只有一个字的批示:准!

898。第898章 革故鼎新之举

    “黄兄,公务员考试准备得如何了,一共有多少生员报名参考?”孙元不想在以军功授田一事上同黄佑继续深入交谈下去,就将话题扯在即将开始的公务员考试上面。

    如今的宁乡军成军已经十年,最早跟着自己的那一批人,如蒋武、温老三等人都已成家立业,儿女成群。靠着以前打仗的犒赏他们的日子还算过得不错,可如果将来天下太平,单靠俸禄,他们未必能够维持如今这种体面的生活。

    一个团体,虽然不能没有理想,可单考理想主义却是无法长期维持。现在是明朝,是封建时代,人性都是自私的,需要用实际的利益喂养。孙元不认为就目前的时代,自己能够建立起一支基于主义和意思形态的现代军队。所以,走北洋的道路或许是他唯一的选择。就算自己不愿意,将来宁乡军也会走这么一条路。

    即便宁乡军不走,高杰、黄得功、刘泽清他们也会走。

    这是现实,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黄佑这人有点理想主义,很多时候看问题有点脱离现实。他是一个古代文人,骨子里信奉的还是君君臣臣那一套,不像傅山这个专攻下三路的阴谋家。

    听孙元问起公务员考试的问题,黄佑回答道:“已经准备好了,就在本月九日举行。考场就设在通州,想来考生都已经到齐了。”

    “这次我镇一共要招募一百多名官员,考生一旦中式,就立即授予官职。遵总兵官之命,为了尽可能地招募人才,在这一百多名额之外,我镇另外还要招收几十名官员充实进军镇各级衙门。就算安置不了,也要招,以方便北伐收复失地时接收当地政权。今次公务员考试就是要定下制度,以此为常例,每三年招募一次。”

    孙元点头:“我大明朝政治的最大问题是皇权不下县,也就是说,朝廷政令最多下达到县一级。至于地方上,则由士绅管理。也就是说,乡里一旦有事,只要不是重罪,宗族族长就能自行裁决。如此一来,朝廷法令对于地方形同虚设,甚至还比不上族长的一句话。所以,如此一来,普通百姓眼睛里只有宗族,而没有国家和民族认同。”

    “一旦外敌入侵,或者内乱,不到敌人将屠杀架到自己脖子上,对于百姓来说不过是县衙门里换了一个县官,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另外,世人一说起崇祯朝的旧事,检讨得士,都认为北京之所以陷落,崇祯天子之所以殉国,那是因为中央财政破产,朝廷拿不出一文钱军饷,对于步入深渊的内患束手无策。究起原因,除了天灾,还有就是官太多。”

    黄佑听了孙元这话,点点头:“我觉得这是重要原因之一,据我所知,我大明朝在万历年之前,每年太仓的数字不过是白银三百万两。到崇祯年后期,竟膨胀到千万两之巨。朝廷的负担实在太重,官实在太多了,确实到了必须削减的时候。”所谓太仓银就是国家每年应该发给官员们的俸禄。

    孙元哈哈一笑:“黄兄,某恰恰以为我大明朝的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崇祯末期这么多太仓银支出的原因,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为尊者讳,就不讨论了。其实,如果天下太平,几百万两白银的俸禄银子支出国家轻易就能承受了。如今,一个县衙门,国家需要承担的俸禄支初不过是一个县令一个县丞。可下面的六房相关人等、衙役和平日派差的夫子这些人的薪水又从哪里来,不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外是朝廷给一点,官员自筹一点。不但是暗箱操作,反让胥吏们把持地方政务,将官员架空了。所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这也是皇权不下县的重要原因。我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潜规则打破,将吏也变成流官。此法只需实行十年,朝廷的政令也将通达到乡里任何一个角落。”

    “某知道黄兄和很多人都对我扬州镇试点的这场公务员考试颇有微词,认为这是在和朝廷打对台戏,是一场闹剧。可谁又知道某此中的深意,某这是在试点,在替朝廷试一试这条路能否走通啊!”

    孙元说到这里,心中突然有些得意了。

    其实,这其中他还有更深一层意思没有说明:就是要尽可能地打击士绅在民间的势力,打击族权,而这些却是东林最可依仗的力量。

    孙元就是要在自己的境内掘了东林,甚至士大夫的根基。

    听孙元将话说得如此之细,黄佑皱起眉头想了半天,这才舒展开来。他站起身,一施礼:“总兵官此举乃是革故鼎新,目光长远,黄佑佩服之极。”

    “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