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高杰一脸的森然:“没错,刚才冒襄说得是,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就得过得痛快,如何能够受制于人。我现在若是降了福王,今后也没有好日子过,还不如奋起一搏。娘子你也不用再劝,此事某就这么决定了。”
邢夫人实在是太了解丈夫了,知道高杰一旦拿定了主意,就是一个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主。如今她所需要做的就是提醒高杰计划中所需要注意的细节:“高郎,你这次要带多少人马过去。若是太多,须防备刘良佐有了疑心,不肯与你单独会面。若是去得少了,未必能接收他的人马,震慑刘良佐余部。”
“娘子提醒得是,我这次准备带三百精骑过去。”
“三百人马是不是少了点?”
“不少了,这可都是追随了某十多年的家丁,军中的老人,以一抵十当不在话下。就算事情不顺……”高杰顿了一下,冷笑:“就凭刘良佐手下那群废物,也留我不下。”
“恩,三百精骑兵倒是合适,不会引起花马刘的警惕。突然发动,使用得当,倒也能派上大用场。”邢夫人点了点头,又问:“杀了刘良佐之后,高郎你准备准备接收他的部队?”
“此事也易,不外是一硬一软两种手段。”高杰森然道:“杀了刘良佐,提他的人头进军营,若有人不服,一概斩了。若是愿意归顺高某,他以前是怎么官,以后还是什么官儿,应有待遇一概不变。且老子还会将大把金银扔出去,只要他们在老子面前磕头认主,都有红包。”
“刘良佐的部将都是闯军老人出身,以前在闯军的时候同我就是旧识。这群丘八的性子,某最清楚不过,眼睛里只要看到好处,都是有奶就是娘的货。”
“有好处不占,难不成他们还想跟我作对,有意义吗?”
高夫人点点头:“倒是周全之策,这次高郎倒是要破费了。”
这个时候,冒襄叫道:“要说收买人心,其实还有个法子。这次晚生过江,随身带着高尚书和张总宪和史部堂开出的几十张空白告身,全是参将、游击将军和守备职务,愿献给将军。将军只需将这些空白告身带去刘良佐军中,岂不比金银管用?”
高杰大喜,一把抓住冒襄的双手,笑道:“如此就多谢辟疆,高某是个粗人,刚才多有得罪,还望不要放在心上。”
818。第818章 未来
盛夏即将过去,天气莫名其妙地冷了下来,并没有下雨。
这一年的秋天来得分外的早。
正值小冰河期最严重的时期,距离冶山刘良佐老营十五里的地方,孙元披着大氅立在一座小山上,放眼望去,突然发现四周都变成了黄色,草木都已焦枯。
冶山位于天长县境内,这里都是连绵的山地。之所以叫冶山,那是因为此地地下埋藏着丰富的铁矿石。当地冶炼历史可以上朔到战国时期。
实际上,直到后世二十世纪,这里还在开采,直到矿脉掘尽,这才被改造成矿业公园供游人参观。
当然,这里的铁矿石的品位实在不怎么样,以明朝人的科技水准,炼一斤粗铁的成本却要大大地超过本身的价值。所以,这地方在两百多年前就停止冶炼,逐渐荒芜下去。
冶山位于天长东南,正好处于南京、扬州、凤阳三府的交界处,又是个高地,乃是战略要点,易守难攻。所以,当初刘春从泰州西逃之后就将老营扎在这里,刘良佐大军东进之后,也选择在此驻军。
孙元所立的山丘下是一片小平地,一条官道从平地上穿过将扬州和**连接在一起。这里实在便宜,官道也有些荒废,在山上等了半天,竟然没看到几个行人。地全是小山丘,树木繁盛,人迹罕见,确实是一个伏击的好地点。
大军急行了一天一夜,终于抵达战场。此刻,在山丘上,三千多士兵正坐在地上假寐。大战之后,部队没有得到任何休整就奔袭百里,部队都有些疲惫了。
此刻,秋日的艳阳从树梢照射下来,班驳的光影落到士兵们满是灰尘的脸上。那阳光落到身上,却感觉不到丝毫的暖意。
在出发的时候,部队已经换了秋装,可所有人还是将身体缩成一团。
一呼一吸,口鼻间隐约有白气喷出。
阳光中,黄色的树叶摇曳不定,士兵身上的铠甲也在发亮,天地之间一片明亮的灿烂。
战马口上都装了辔头,正趴在地上不满地耸动着耳朵,骑兵小心地抚摩着它们的脖子。
看到铠甲的反光,中下级军官们小声提醒士卒在身上套上大氅,以免惊动了敌人。
“这小冰河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长?”孙元苦笑着搓了搓已经被风吹凉的双手。据他所知道,明末这场小冰河期要等到康熙初年才能结束。
现在的北方因为天气实在太冷,农业已经彻底崩溃,地里的庄稼歉收得厉害,大量破产农民逃亡,遍地都是灾民。俗话说得好:无农不稳。
等到清初,天气逐渐暖和,农业得到恢复,国家才安定下来。而入关的满清才得到了汉民的认同,成为中原的主人。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康熙之所以成为所谓的“千古一帝”,那是因为他赶上了一个好时期,老天爷都在帮他啊!
如今,北京已经落到建奴手中,如果没有东南的财富和大运河的漕运,他们在北京也立不了足。
如此一来,满清上层就有两个选择:一,和以往南下入寇一样,抢劫北京,席卷满城的金帛女子退回辽东;二,大军南下,进攻江南。
第一个选择最简单,反正建奴乃是渔猎民族,每次南下打草谷,不过是为了抢些过冬的粮草而已。问题是,随着他们在辽东所占的地盘越来越大,治下的百姓中汉民所的比例越来越大。很快,满族就变成了少数民族。
如此一来,后金很自然地从渔猎变成了农耕,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内无论是土地的耕作程度还是生活条件,都远远好过关外,没有理由再退回去。
而且,这是建奴第一次打下北京这座同时代最大的大都市。城中的繁华已经耀花了满清上层贵族的眼,他们已经没有退回辽东苦寒之地的想法了。
这一点,从他们进北京之后就开始跑马圈地,求田问舍上能够看出来。
满清这一回是真的想做这片东亚大陆的统治者。
那么问题又来了,北方已经破产,别说靠着北方的经济不足以支撑起满清政权。没有江南财富,没有漕运,北京城就会挨饿。
他们要想在北京占住脚,就必须拿下江南。
这就是历史的现实,是经济的力量。
实际上,就真实的历史来说,满清当年攻占北京之后,上层贵族就好象刘姥姥进了大观院,开始迅速地堕落下去,只想留在这座地上天堂享负,对于战争也没有多大兴趣。也许,效法当年的宋金对峙,划江而治是一个好法子。
可是,没有江南,北京就不能单独存在。
小冰河期、江南从唐朝迄今一千多年的开发,已经让长江南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一统观念。
大一统与其说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还不如说是特点生产力下的的产物。
建奴已经进京小半年了,如果不出意外,满清上层的分赃会已经开完。接下来的半年,他们很快就会意识到一座纯粹靠着地方供养的纯粹的政治大都市每天究竟有多少消耗,需要多少物资才能保持这座大到畸形的城市的正常运转。
当年的满清作为挑战者,攻打已经处于财政破产边沿的明朝是容易的。现在他们做了统治者,就知道要想做一个大家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会知道,没有东南,他们也只能在北京城里呆上一年,然后灰溜溜地逃回辽东去。
在真实的历史上,明年夏初,青黄不接,建奴在剿灭了李自成之后,兵分两路攻打南明。这一战关系到满请是否能够在中原立足,出动入关以来的所有兵马,并带领大量汉军和新附军,一战而下南京,终于拿到了南京。
而没有了南京,南明也终于走向了灭亡。
按照真实的历史,福王早在今年四月已经在南京登基了。可历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此事竟然拖延到了现在。
关键是,弘光帝继承皇位的事情虽然延期,可清军明年南下的事情却不会拖延,这就是历史的大势,不是孙元这支闯入明朝的蝴蝶轻易能够改变的。
“时间已经不多了,还有半年!”孙元嘴角上挂着淡淡的苦笑:“江北诸镇之事必须尽快解决,今日无论如何得斩下刘良佐的脑袋。”
没错,孙元是想统合江北所有的军力。要说灭掉高杰他们,其实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时间已经不够。如果战事拖延,等平定江北,整合所有的兵力,鬼知道还需多少日子。
所以,他对上刘春和高杰的时候,并没有紧追不放,只给了他们一点厉害瞧瞧,点到为止即可。因为,这几路兵马将来可是要用在抗清战场上的。若是将他们打残了打废了,单靠宁乡军的一万人马,并不足以挡住建奴十多万大军。
而且,敌人又是两路而来,宁乡军又没有三头六臂。
对于高杰这人,孙元还是很清楚的。此人凶暴成性,自进入江淮地区以来,手上犯下了累累血债,杀他一千次都不为过。可高杰对明朝忠心耿耿,当初清军南下的时候,此人又是第一个带兵奔赴战场,只可惜被汉奸谋害。单就这一点来说,高杰就罪不至死。况且,他的军队战斗力最强,日后也能大用。
所以,对他,孙元准备以拉拢为主。只要杀了刘良佐,就足以震慑和降伏这头野兽。
至于刘泽清,此人胆小懦弱,后来之所以当汉奸,也是形势所迫,并不是主动背叛祖宗的。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