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起潜大约也知道自己有大麻烦了,得到解济南之围的命令之后,一反常态地督促关宁诸军不要命地朝山东赶来,到如今,已经完整成建制地到了地头。
就在这个时候,陕西三边总制洪承畴到了德州,手握尚方宝剑,以德州为中军行辕,主持对敌作战事。
在鲁各军主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动身赶去德州和新任军事主官见面。
孙元也不例外,大战在即,也不是他伤心之时。收拾好心情之后,立即随大学士刘宇亮一道,带着黄佑和几个护卫披星戴月动身。
自从刘宇亮将行辕设在宁乡军之后,孙元好象转了运。有这个可以直接上达天听的阁老在身边,宁乡军中但凡有一点功劳,都会被老刘头夸大十倍,以八百里急递送往京城。
很快,泊头镇大捷就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有圣旨下来了。孙元终于得到升职,他的武勋从从三品的轻车都尉升为正三品的上轻车都尉,军中有功将士也得到了封赏。
圣旨中,崇祯皇帝对刘宇亮和孙元大加赞赏,勉励二人今后要奋勇杀敌,为国家出力云云。
最后,皇帝还赐给孙元一套兵器,刀枪斧钺十八般兵器都齐全了。不过,其中还有一物叫孙元大惑不解,却是一口铜涮锅。
见孙元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前来颁旨的太监才小声说:“万岁爷说了,孙将军你虽然是樊侩再世,可这天寒地冻的老吃生肉却是不妥,须防备伤了身子。就赐下这口涮锅,命将军热食。”
孙元瞠目结舌,又气愤难平:谁他娘造谣说我孙元是吃生肉的蛮夷了,这不是毁我名节吗?
后来,刘宇亮才提醒孙元。孙元这才想起自己以前在宁乡所做千户将军的时候,因为江苏一地靠近大海。这个时代的黄海还没有受到任何工业污染,海鲜也是异常鲜美。他尤其喜欢生蚝和海胆,这两东西一般都是生吃的。后来到渤海所的时候,实在是谗了,就叫人去天津卫购买,估计自己吃生肉的名声就是这么传开来的。
看到孙元气愤的模样,刘宇亮忍不住抚摩着颌下胡须哈哈大笑。老刘这几日也异常开心,他虽然没有得到爵位和皇帝赏赐,可自己的名字却被录入邸报,颁发天下。如今,可谓天下人都知道他刘宇亮知兵善战的名声,自己这个内阁阁老的位置算是保住了。
在孙元看来,在崇祯皇帝的心目中已经将他当成一个纯粹的粗鲁不文的武将了。
其实,皇帝对自己的这个印象孙元并不喜欢。有明一朝文贵武轻,即便是崇祯也不能免俗。自他登基以来,内战外战就没停过。可仔细一想,带兵的统帅基本都是文官,孙承宗、袁崇焕、杨鹤杨嗣昌父子、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莫不是两榜进士出身。武官就算再能打,前程也有限得紧。
但这次崇祯皇帝破格地赐下这么多东西,尤其是那口小火锅,已是十分亲密的表现。这可是极大的荣宠,是天子近臣才有的待遇。
看来,卢象升和刘宇亮所说,夜袭之战之后自己已经简在帝心一事确属事实。难怪当初卢象升当初死活不肯让宁乡军加入天雄军,这也是对我孙元的一种保护啊!
想起卢象升孙元一阵心酸的同时,胸口突然好象有一块大石压着,喘不过气来。武将,终归还是低人一等啊,能够简在帝心的机会是如此难得,一道得到,就得牢牢把握。这也是卢象升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缘故,即便知道有宁乡军和孙元的加入,天雄军的实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督师的深情厚谊,这辈子是没办法报答的,孙元眼睛又湿了。
第一次接到圣旨,第一次受到朝廷嘉奖,让宁乡军上下大受鼓舞。除了孙元,众人都是深深感念圣恩,发誓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粉身以报。
大约是看到朝廷对孙元的态度发生了三百十六度的转变,陈新甲心中虽然不愿意,还是表彰了宁乡军,克扣下的军饷军粮也如数补全。只不过,他现在发下来的这些东西,宁乡军自拿下泊头得了岳托的财物之后,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明军这边关宁、宣大、蓟镇、大同、山东军,清兵入关的全部主力如今都汇聚在齐鲁大地,双方兵力加一起,超过二十万。
泰山以北济南以东区域除了兵还是兵,双方见天都放出去上百斥候,小股遭遇战每日总有发生十数起。
高起潜已经失势,洪承畴一到德州,就全面主持对建军务事。
如今的山东战场这边,明军洪总制统御大局,高起潜负责具体实施,而刘宇亮则监督监察,搭起了一个类似于三架马车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势子。
474。第474章 刘泽清
在路上走了两日,总算到了德州。
德州乃是山东真正的门户,位于大运河山东和京畿连接处,北面是天津卫和京城钱袋子长芦盐场,南边是鲁北粮食主产区。在东,则是登州和莱州两个军镇。往南,则是鲁南山区。有运河之利,又有南北交通便利,德州已是山东第二大城,再加上驻有军队,气象甚是森严。
山东一地,严格说来,无论是人口还是物产,都比河北京畿地区多上许多。不过,经过早年的登莱之乱,如今又有建奴祸害,地方上除了靠近大运河区域,其他地方都已经残破,百姓也面有菜色,精气神都非常之差。
再看看阴霾的天气,颇有一股末世景象。
在路上行了这么长的路,却没有看到多少人。孙元心中奇怪,一打听,才知道,建奴岳托自进入山东之后,劫掠极甚,遇到老弱都一刀砍了,青壮和女子都直接抓捕充实进营中,准备将来带回辽东做奴隶。
正因为建奴暴虐,山东百姓纷纷向南逃入泰山和鲁南山区。
看到这一片萧条景象,孙元简再帝心的喜悦顿时荡然无存,据他说知道,崇祯十一年建奴南下侵略,多尔衮的左翼军共俘获人口二十五万七前;岳托的右翼军俘获人口二十万四千。
四十多万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山东人。
再加上济南屠城中的十一万,以及死这场空前大劫难中的老弱腐儒,孙元估计至少在百万以上。
也就是从这一战起,山东一地在今后几十年内一直没能恢复元气。
崇祯十六年年底,李自成进京,建奴入关的明亡之战时,崇祯皇帝下圣旨命山东总兵刘泽清带兵勤王。结果,这鸟人不但没有出兵,反带着全军直接南逃到江苏。除了这人人品实在卑劣,且胆小如鼠的缘故外。也是因为山东实在是太破败,养不了那么多兵。于是,这个卑鄙的军阀索性南逃以兵就食。
城外到处都是明军营帐,各营旌旗也是五花八门,除了关宁、宣大,更多的是山东各地的杂牌。联营二十里,表面上看起来颇为雄壮,但真实的战斗力嘛,鬼才知道。
德州城墙高厚,又驻了这么多兵,建奴也懒得攻打这座坚城,民心倒也安稳。
此次朝廷解济南之围的中军行辕就设在城中的知州衙门里。
查验的凭信进城之后,刘宇亮和孙元第一件事就是去驿馆安定下来。但两人都是爱干净的,一想到这个年代朝廷驿馆的脏乱差,都大觉头疼。自崇祯初年裁撤偏远地区驿站,并大大压缩各地通讯系统的费用之后,各地驿站简直就是个叫花子窝,背子一年洗一次就算是业界良心。
想了想,两人还是决定先去客栈住上一晚。等到德州军议结束,尽快返回老营爽利。
正要走,突然听到一阵轰隆的马蹄声,就有人喊:“可是刘相和孙元将军。”
刘孙二人抬头看去,就看到一个五短身材,黑壮的将军带着几骑飞奔而来,然后如陀螺一般从马上跃下,直接拜在刘宇亮面前:“卑职山东总兵刘泽清叩见刘阁老。”
一听到是刘泽清,孙元顿时来了精神,这可是个历史名人啊!打仗虽然不成,可这人却是南明时期江北四镇中实力排名第二的大军阀。也因为有刘泽清等人的扶持,弘光帝才能在一众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得登大宝。
也因为此人在清朝大军南下攻打弘光小朝廷时,不放一箭,直接丢掉军队逃去海上避难,这才有后面的南明痛史。
不管怎么看,这就是一个废物。
这人打仗不成,但残虐起百姓起来却是得心应手,心冷似铁,端是恶棍人渣一个。
不过,眼前这个刘泽清讨好起人来却颇有一手。在刘宇亮虚扶一把之后顺势起身,然后又握住孙元的手笑道:“果然是天下第一铁军的统帅活张飞孙太初啊,今日一见,果然是龙行虎步,跟那庙里的关二爷一样。多看太初你一眼,刘某就觉得浑身发热,力气也涨了几分,只恨不得立即提着刀子上战争同建奴拼命。”
按说,刘泽清是山东总兵,而孙元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参将,两人身份相差悬殊,他也没有讨好孙元的道理。
可刘泽清却将这事想得清楚,孙元简在帝心的事情他虽然不知道。可堂堂东阁大学士刘宇亮得圣旨视师之后,就一直呆在宁乡军中一刻也不肯挪窝。这说明,孙太初和刘阁老关系特殊,乃是刘相心中一等一的亲信。如今,刘相刚取得泊头大捷,在皇帝心中有极重的分量,将来搞不好又是另外一个杨嗣昌。讨好了孙元,就是讨好了刘相。
所以,他也顾不得什么体面,折节下交,一口一个太初地叫得亲热。
孙元被他胖胖的湿滑的手一握,浑身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急忙甩开去,淡淡道:“刘总兵过誉,末将当不起。总兵官将孙元比拟成关羽,是说末将要走麦城吗?”
这已经是大大地不客气了。
刘宇亮人老成精,自然知道孙元对这个刘泽清很不满意。
老刘头对刘泽清没有任何成见,可既然孙元要整治刘总兵,他也无所谓,就道:“确实,这话说得丧气,极为不妥。”
刘泽清身后的一个二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