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必如今日这般担忧?
所以,明军要想打赢这一仗,只能依靠偷袭和计策。
高起潜带走了关宁军和蓟镇、京营各路人马之后,卢象升的四路偷袭计划已显得兵力不足。
所以,他也没办法留预备队。
依旧如先前那个计划一样,兵分三路,以孙元和王允成为前锋,先在建奴老营中打开一道缺口,引敌混乱。
而自己和杨国柱的宣府军为中军,在后跟进。
至于第三路,则由王朴指挥,护卫大军侧翼。
没有高起潜做预备队,没有关宁铁骑的机动力又如何?
这一仗,还得打。
现在的卢象升愕然发现,自己心里突然带着一种赌徒的心态,总想着要行险一击,毕其功于一役。
“这样做,真的妥当吗?”
“这一仗,却不知道有多少热血男儿要洒血疆场?”
突然间,他又有些犹豫了。
坐在中军大帐里,看着外面的连天夕阳,和在霞光下那些忙碌的士兵的剪影,卢象升心中突然有一种悲壮之气升起。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卫兵们的惊呼声:“你们是谁,怎么擅闯中军节帐,停下,停下!”
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其中蕴涵无比的愤怒:“让开,叫卢建斗过来见我!”
黄佑的声音响起,呵斥着卫兵:“不可无礼,不可无礼,都退下去,督师可在帐中?”
外面那清朗的声音卢象升实在是太熟悉了,正是内阁辅臣,现任兵部尚书,大明军队的实际掌管者杨嗣昌杨阁老。
前几日,他刚于自己在皇帝驾前大吵了一场,可谓是彻底翻脸。
此刻,眼见着晚上就有军事行动,这个杨嗣场却突然闯进军营里来,难道……
卢象升一惊,大步走到节帐门口,放眼望去。果然是杨嗣场,他身上穿着一袭大红的正二品官服,身后还跟着一群全副武装的卫兵,黄佑着不住地擦着汗陪在他身边。
卢象升拱了拱手,朗声道:“卢象升在此,杨相来我中军所为何事?”
“好好好,好你个卢建斗……”杨嗣昌显然是气得厉害,不住地用手指着卢象升,就要发作。
黄佑忙道:“军机重地,杨相还是先进节帐再说。”
杨嗣昌毕竟是当朝宰辅,自重身份,自然不好当着众将士的面,在大帐前同卢象升争执。当下强忍了胸中的怒气,阴沉着脸大步走进帐篷。
黄佑飞快地命人端了两杯茶过来,分别奉上。
一落座,杨嗣昌浅浅地饮了两口,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倒是卢象升率先开了口:“阁老这么急到军中来,可是听说某与高起潜分兵一事,想来做和事姥?”
既然卢象升将话说开,杨嗣昌将手中的茶杯放在几上,点点头,朗声道:“确实是为此事而来,如今建奴势大。督臣手中的宣大两镇边军和高起潜手中的关宁、蓟镇两军,乃是我朝在北地仅有的可战之兵。时值国家风雨飘摇多事之秋,正该同心合力,为君父为国家效力,怎么可自己先闹起了分家。建斗,你我都是知兵之人,自然知道分兵之后,任何一方已无力对后金建奴发动攻势,却也方便金人各个击破。”
“建斗,这可是我大明最后的希望啊,若是军队有个闪失,你我还有何面目去见君父?”
说到这里,杨嗣昌已经痛心疾首了。
他这人长于运筹,军事经验也极其丰富,在听到卢象升和高起潜分家,并决定要夜袭建奴老营之后,立即嗅到了其中的危险。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自己同卢象升往日的矛盾,以及理念上的重大分歧。不顾个人安危,一路急奔,从城里赶了过来。
连续好几日艳阳天,地上的雪都已化尽,这一年的北京冬季,却旱得厉害。杨嗣昌身上面上,都落满了黄尘。
卢象升对杨嗣昌恶感极甚,冷哼了一声:“阁老今日来我营中,就是为做鲁仲连的?”
杨嗣昌也不否认,点了点头,叹息一声:“建斗,高起潜就算有诸多不是,可国家大事岂能容得咱们斗气。没错,我今日来你这里,就是想说合督臣你和高公公。好望卢督臣以国家为重,立即带兵与高起潜汇合。”
他说得口干舌燥,卢象升却坐在那里面带冷笑:“听阁老说起高起潜,某却忘记问了,那高公公如今却在何处?”
高起潜分营带兵离开昌平之后,一直没有消息过来。如今,就算是卢象升也不知道关宁军和蓟镇军究竟在什么地方?马上就是一场关系到京城安危的大决战,大明朝超过一半的主力野战军团却不知去向,这事也太荒唐了。可见,这个高起潜是何等的龌龊小人。为了私人恩怨,竟至军国大事于不顾。
杨嗣昌没看出卢象升神情的不对,吁了一口气,道:“建斗,高起潜又能去哪里?你与他所领的圣旨乃是拱卫京城,寻机与建奴决战。这京城的防卫才是第一要务。如今,关宁、蓟镇边军主力正驻扎在通州。督臣,前番听你说,宣大军中粮草只敷十日之用。你明日即刻带着大军去通州与高起潜汇合。”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没有粮草,这仗还如何打下去。你若去通州与高起潜合营,有大运河漕运之利,军粮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来的时候,杨嗣昌已经想好。卢象升一意要夜袭建奴老营,在他看来,这一仗根本就是冒险。赢的可能性很低,可若是败了,宣大主力一去,光靠高起潜手下的关宁军和蓟镇军,根本没有可能独立支撑起京城大局。
所以,这次无论如何得说服卢象升打消这个念头,和高起潜合营。
当然,卢阎王性格执拗,为人刚强,同他讲道理根本没有用。没办法,只能许之以利。
他这席话,已经默许卢象升大军开拨去通州之后,可以截留漕运物资以为军用。
392。第392章 争取
黄佑侍侯在二人身边,听到杨嗣昌之话,心中大动,不觉将热切的目光落到卢象升面上,不住地给卢总督递眼色,示意他答应。
说句实在话,黄佑多高起潜这个阉贼也是切齿痛恨。可他也知道,军国大事却不是置气的时候。而且,做为天雄军集团的老人,他的思路自然而然地落到自家利益集团上面。
如今,卢象升究竟穷成什么样子,没有人比他这个首席幕僚更清楚的了。军中确实只有十余日粮草,金银倒是有些。可如今京畿已经残破,百姓逃亡一空,千里无人烟,就算有钱,也没处买粮草。就算是手头的现金,据他所知,也没有多少,左右不过几万两白银。到如今,卢总督还欠着两淮盐运二十万两银子没有归还。
这几年,天雄军在南方与贼军作战,也欠了地方不少帐,到处都是白条。
如果卢总督带兵去通州与高起潜合营,别的且不说了,只需将大运河一封,南方送来京城的粮食,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手中有粮,心头不慌,自可从容布置对建奴做战。
漕运可是关系到整个北京城几十万百姓、官吏的吃饭问题,杨嗣昌敢于开这个口,这份魄力当真是让人又敬又佩。
卢象升淡淡地一拱手:“如此,某还真要多谢阁老了。”
见他说话,杨嗣昌面色一喜,就连旁边的黄佑面上也露出欢喜之色。
杨嗣昌:“这么说来,督臣是答应了?”
“自然,这样的好事,卢某怎能推却。”卢象升点了点头:“不过……”
“不过如何,建斗还有什么事,尽管说?”杨嗣昌忙问。
卢象升悠悠道:“不过,某已下了军令,今夜就要突袭建奴老营。各军兵马已经准装待发,岂能说不打就不打了。移营通州一事,等过了今夜再说。”
说着话,他抬头看了一眼帐篷外灿烂的阳光,神情变得坚定。
“你……”杨嗣昌腾一声站起来,再顾不得宰辅的体统,大声喝道:“卢建斗,你怎么还一意孤行啊?刚才我不是说得明白,你手上的宣大军和高起潜手头的关宁军乃是我大明朝在京畿仅有的战斗力。若是有个好歹,北京城又靠谁来守?夜袭,夜袭,夜袭什么呀?看天气,今夜定然是月圆时分,这么大一支军队又如何瞒得住行踪?”
“还有,你卢建斗为了这次夜袭,又是和高起潜争执,又是誓师,偌大动静,我就不相信建奴会不知道?偷袭偷袭,你现在已经变成强攻了,还如何打得赢这一仗?别忘记了,你虽然是宣大总督,但宣大两镇边军可不是你卢建斗的私兵?”
杨嗣昌心中如同烈火在燃,再也顾不得其他。这一席话暗指卢象升飞扬跋扈,想将宣大两镇变成唐末的藩镇,这却是很严重的指责了。
卢象升脾气本就不好,当即就仰首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大帐中激起了阵阵回音。
“你笑什么?”杨嗣昌一阵愕然。
卢象升指着杨嗣昌依旧笑个不停:“杨嗣昌啊杨嗣昌,某道你那么好心,要让我移营去通州。原来是害怕某在沙场上打败建奴,坏了你的和议美事?堂堂内阁阁老,为了与建奴议和,竟不惜屈尊跑某的军营里来说项,并许与重利,你的心未免太热切了些吧?”
他本是东林党人,东林党一向以清流自诩,做人做事都是从不妥协,只问立场,不懂回旋。卢象升对杨嗣昌本就心存鄙夷,今日弄明白他的来意之后,更是将此人厌烦到骨子里去了。
杨嗣昌听到这不客气的话,一张脸气得通红。
卢象升还不肯罢休,大喝道:“你们想同清军议和,难道就不想想城下之盟是春秋大耻吗?况且,我身负重任,京城口舌如锋,如果一开和议,肯定是袁崇涣第二,即使不畏杀身之祸,那么像我这种重孝之人,现在不去奋身报国,移孝作忠,则是忠孝两失,我还有什么脸面立于人世呢?”
他这话又提到被皇帝夺情上面。
卢象升被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