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冯:“谁怕你,咱们现在就去西门碰头决一雌雄,不去是软蛋。各位弟兄到时候也去,给我和老安做个见证,看看谁是真正的男人。”
“要得,要得!”众人顿时来了精神:“都去,都去!”
然后簇拥着两人往外走。
一个同韶伟相熟的士兵扯了扯他的袖子:“韶兄弟,咱们也跟着去看看。”
韶伟摇了摇头:“不去了。”
“怎么了,去去去,这么热闹。”
韶伟意兴阑珊:“军营里的事情同我又有什么关系,这么回去之后,我就不来了。”
“怎么,韶兄弟你怎么不当兵了,当兵多好啊!”那人一呆,忍不住叫出声来:“是不是因为陆旗总,这个也没什么呀。大不了韶兄弟你受了气,忍着就是了。当兵嘛……条例上不是说过吗,军人以执行命令为天职。凡事你按照条例来,陆旗总也不会拿你怎么样。”
韶伟摇摇头,也不说话,空着手就朝外走去。
出了军营的大门之后,韶伟在街上逛了半天,只看到满大街都是拿着军饷的士兵买酒割肉,然后喜滋滋地回家去见老婆孩子。
既然已经决定三天后不在回来,既然决定了要脱掉这该死的军装,韶伟如释重负之后,心中却空落落地没处着落。
百无聊赖,只得回到千户所官署。
进衙门之后,就看到了孙元。
孙元还是一脸的微笑:“韶兄弟你回来了,已经一个月没回家了,快去看看你姐姐,她前几日就在念叨着你了。”
要知道,在韶伟进军营当兵之后,孙元已经成了他名义上的长官,见了他的面都是一脸严肃地喊“士兵韶伟。”
但现在却是满面的笑容,又换回了当处在凤阳时的“韶兄弟”,显然是不再拿他当自己的部下看待。
听到他这么称呼自己,韶伟一呆,突然发现孙元眼神中有一丝不屑和痛惜。
顿时感觉,这一声韶兄弟是如此的刺耳。
“好的,我这就去看看姐姐。”韶伟沉着脸,闷声闷气地应了一声,想在躲避什么似的,下了头。
************************************************************
看着韶尾的背影,孙元心中暗叫了一声:“可惜。”
韶伟文化高,身体好,性格坚强,而且又是自己未来的小舅子。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是自己一个合格的高级军官人选,在自己手下的人当中,也是是排名第一的人才。他本打算放韶伟在军队里历练上一阵子,就会大用的。
但现在韶伟却选择脱掉军装,躲回韶虞人的小院子继续当他的公子哥儿。
对此,孙元也是非常惋惜。
不过,人各有志,他也不能说什么。
不可否认,韶伟此人是一个合格的军官人选。但性格上有缺陷,就算勉强放在军队里,也会产生恶劣的副作用。与其如此,还不如弃之不用。
再说,孙元要组建的是一支现代军队。什么是现代军队,那就是机器,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令行禁止的机器。在这样的集体里,容不得个性的存在。
只略微有些失望之后,孙元就在不将这事放在心上。
刚才那一场暴雨来得快也去得快,空气潮湿而闷热。
这晚饭也吃得很是难受,厅堂里的门窗即便都全部敞开着,还是没有一丝风,大家身上都是热汗。
“夫人,你擦擦汗。”韶虞人微笑着将手绢掏出来递给孙元母亲。
“我儿,你不也热得满头大汗,别忙了,做下吃饭吧。”孙李氏爱怜地看了未来儿媳妇一眼,招呼她坐下。
自从住进千户所官署之后,韶虞人就以官署的女主人自居,挽起袖子细心照料起孙元和孙李氏的饮食起居。
今天又是韶伟休假回家,韶虞人亲自下厨,给大家做了五道小菜,又站在一边侍侯起孙元母亲。
“是,老夫人。”韶虞人应了一声,坐回凳子。又提起筷子,分别给孙元和孙李氏夹了一筷子菜。
然后回头看了一眼韶伟:“伟弟你也吃些,听孙将军说,你们军营这阵子训练辛苦,天气又热,不吃怎么遭得住?”
“恩。”韶伟闷闷地应了一声,却没有丝毫胃口。
又吃了半天,韶虞人又道:“听人说军营里日子过得苦,这次好不容易有了三天休假,伟弟你想吃什么,尽管同我说。”
她看了弟弟一眼,又多孙元笑道:“将军,伟弟当兵前的那一天你同妾身说,军营是个大熔炉,无论你以前是什么人,只要进你的部队当上一阵子兵,就会被练成一块好钢。当初妾身一想到伟弟就要去当兵吃苦,今日见了伟弟,却是信了。”
孙元微笑道:“怎么就信了?”
韶虞人看了弟弟一眼,目光里全是光彩。
要知道往日桀骜不逊的弟弟走起路来歪歪斜斜,坐在凳子上也是没个人形。可这才一个月不见,韶伟却想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坐在那里,身体挺得笔直,如同松树一般。说话,举止,也是虎虎风声。
韶伟皱了一下眉头,突然将筷子放在桌上,呼一声站起来:“别说了!”
韶虞人微微一惊:“阿弟你怎么了?”
韶伟:“没什么,我吃饱了,先回院子去了。”
“阿弟,阿弟……”
孙元却是一笑:“虞人你别理他,韶伟现在正处于叛逆期。”
“是,将军。”韶虞人温和地应了一声,又用纤纤细指剥了一个虾米,放在孙李氏的碟子里:“老夫人,这下过雨后湿气重。你这几日说腰腿疼,得把细些,要不,请个郎中回来看看?”
孙元也留了神:“娘你病了?”
“没事,没事,以前今天在水田里种地,落下的老毛病,估计是风湿。”孙李氏安慰儿子:“不用叫郎中的,休息一日就好。这马上就是秋收了,还真有点放心不下老家的庄稼,一下雨,这谷子还怎么收?”
孙元笑道:“母亲你担心什么,咱们老家地都是席草,怕什么下雨?”
突然间,他心中一动,感觉到一丝不安。
“下雨……下雨……下雨天……”
这一晚上,孙元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到第二日清晨,他才一拍脑袋:“忽略了,忽略了!”
忙从伙房拿了一快火石,匆匆地朝工匠作坊走去。
143。第143章 火绳枪
如今的宁乡千户所工匠作坊的规模比起往日却要大上许多,孙元未来需要组建一支千人规模的火枪部队。他已经想得明白,以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如果还按照明朝军队那样训练,根本就不是农民军和清兵的对手。
未来,农民军将是孙元的主要对手,而清兵则是整个民族最凶恶的敌人。
要想战胜他们,必须在武器上领先他们一个时代。
刚到宁乡的时候,崔师傅只带了六个徒弟,而他女婿岳路明则只有一个人。
这点人手显然是不够的,于是,孙元就又派了十几个军户过来给他们帮忙,同时又将千户所的木工作坊也放到了这里。
三队人马,足足占了好大一片房子。
半年时间,制作一千条合格的火枪,这个任务在这个时代还是很重的。
刚一进院子,就听到里面的叮当声,炉火烧得很旺盛,几个铁匠赤着上身,正奋力地挥舞正铁锤。
不出孙元的意料,大清早的,崔铁匠就捧着一个茶壶坐在椅子上不住地咒骂着手下的徒弟,污言秽语不绝于耳。
“崔师早。”
“啊,是千户大老爷,不知有何吩咐?”崔铁匠见孙元进来,慌忙放在茶壶,就要跪下去。
孙元一把将他扶起,道:“起来吧,我过来看看进度如何了?”
崔铁匠:“已经锻造了三百根枪管,配套的枪机也做好了。”说着,就恭敬地将一把已经组装完毕的鸟枪递过去。
孙元只感觉手上一沉,心中吃了一惊,心道,这枪好重!
枪长四尺,枪机上还挂着一根火绳,正是十七世纪标准的重型火绳枪样式。
崔铁匠又将一个叉子递过来:“这枪的后座力大,放枪的时候等用叉子托着。否则,一个不好,还真要将人给顶翻在地。”
孙元:“这不是不太方便。”
“是有些,可也没办法啊!”崔铁匠手脚麻利地地给火绳点了火,扭头朝屋中喝骂一声:“姓岳的小杂种,你他妈不看看现在都是时辰了,还不起床?成天只知道日女人生孩子,你他妈就跟头猪一样!千户大老爷来了,你还不出来跪拜?”
“爹爹,你乱骂什么?”旁边,崔铁匠的女儿听到父亲又在骂丈夫,还当着千户老爷的面,气得眼睛里都泛出泪花。
“来了,来了。”不片刻,岳路明就拿着一个油布小包出来,一施礼,将小包递给孙元。满面激动地说:“大老爷若不来,小人正要过去拜见呢。这是我依大老爷的法子弄出出的火药,都用水和了,筛成了芝麻大小。还真别说,发射的时候劲大,烧得也干净。小人这个月已经筛出上千斤来。”
孙元打开油布包一看,果然都已经颗粒化了,心中一喜:“劳烦,你还得抓紧些。再过一个月,士兵就要操枪训练,到时候火药消耗极大。如果你这里人手不够就说一声,我给你派两个徒弟过来。”
“是,如果能多两个帮手自然是好。”
说完话,岳路明就开始给孙元手忙脚乱地装填起来。
孙元手中这支火绳枪据崔铁匠说,重二十斤。发射的时候,要么用一个Y形叉子支撑,要么发射的时候只能架在另一名士兵的肩膀上。
而且,由于过于笨重,装填的时候也异常麻烦。
先是要将火药倒一点进枪膛里,然后再填进去一颗铅弹。然后用一根长长的通条将铅弹顶进去,用木榔头锤实。
再最后,再朝火枪的引药池里倒进去一点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