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整个过程中,侯先生呕吐了。
可是,人为刀俎,我是鱼肉,落到这个久旷的虎狼手中,你又能如何?
精神上的屈辱也就罢了,关键是身子受不了。毕竟是一个快四十岁的书生,四体不勤,平日间走上两里地就喘个不停,根本就不能做剧烈运动。
此刻,他精神恍惚,一身颤个不停,走起路来,仿佛踩在棉花上。
眼前天旋地转,仿佛整个皇宫中的人都在嘲笑自己。这个时候,他在深刻地体会到普通女子在失去贞洁之后是什么样的感受。
侯方域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的皇宫,又是怎么上了车,怎么回到自家的院子里。
靠着前一阵子不断哄骗,侯方域从果园那里弄了好几千两银子,在京城中买了一间精美华宅。是一个两进院子,听说原主人属于嘉定伯周奎,也就是崇祯天子的周皇后的父亲。
嘉定伯周奎极其富有,听说当年他在北京内城和外城有大大小小的宅子三十余间,这里因为在外城,地方又小,估计他一辈子也没来过这里,说不还连自己名下有这处产业也不知道。
可就是这么一个大富大贵之人,在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进攻北京时,上悬令助饷,特遣司礼徐高加奎嘉定侯,多方动员之后,很不情愿地捐出二千两银子。徐高曰:“老皇亲如此鄙吝,朝廷万难措手,大事必不可为矣!”
朝廷封了他一个侯,结果才弄来二千两银子的助饷,这爵位也太不值钱了。
北京陷落之后,周奎及全家都被刘宗敏捉拿,在妻子、媳妇被迫自缢、长子被打死、自己和次子、侄子被严刑拷打几乎丧命之后,不得不交出七十万巨款和全部家产
试想,如果当初他将全部家产拿出来犒赏守城兵士,就算北京最后还是守不住,也强似落到闯贼手中,白白便宜李自成的好。
一片石大战之后,李自成西逃,建奴进京,这个周奎也不知道流落何方,他的所有财产也都自然地成了建奴的战利品。
侯朝宗从一个建奴手头买了这间宅子之后,安了家,日子过得倒也奢靡,反正有钱可着劲儿的花,花光了找果园讨要就是了,工作需要嘛!
见丈夫失魂落魄地回来,李香君急忙叫下人将他扶进书房,又亲自下厨给他熬制莲子羹补养身子。
待到羹汤熬好,送进书房,却见侯方域已经歪在椅子上打起了呼噜,他实在是太累了。
大冷天的这么睡,须防着受了风寒。李香君拿起一件裘皮大氅,刚盖在丈夫身上,侯方域就醒了。
他睁着满是眼屎的双眼:“夫人,为夫刚才睡过去多久了?”
李香君满面心疼:“没多久,也就是一壶茶的工夫。朝宗,你也不用那么辛苦,我这就去打水过来,洗了脚和就上床歇息吧!”
“一壶茶……糟糕!”侯方域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清醒过来,猛地跳下地,就冲出书房。
刚到门口,被冷风一吹,看着满天的血,侯方域却站住了,口中喃喃道:“没用,这个时候去豪格那里已经来不及,估计他已经被多尔衮圈禁了……还有,这不过是他们建奴自己的事情,我跟着参和什么?”
李香君也知道丈夫这次来北京是要干大事业的,她也不说话,朝下人一挥手,示意他们都退出院子,以免得打搅了侯方域的思考。然后,就这么静静地立在屋檐下看着。
侯方域就这么慢慢地在雪地里走起来,在院子里绕起了圈子。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建奴突然起了内讧对于我军来说,自然是一件大好事,如果我能够使计让他们继续这么乱下去,对于收复京城却是大大有利。”
“不过,多尔衮权势滔天,这次又同皇太后联手……说句实在话,豪格此人优柔寡断,就不是个成大事的,只怕他不是这两人的对手。此刻,说不定已经被人家给抓捕下狱。就算某有心搞出动静,也来不及了。”
“所以,这事不太好办。”
“为今之计,得想办法让豪格脱困,最好能够让建奴自己先打起来。”
“问题是,如今的北京城中全是正蓝旗的兵。就算豪格脱困,以他手头的力量也能轻易平定京城局势。最后,建奴是是乱不起来。”
“哎,这事到头来不过是换一个建奴头儿罢了,对于我军却没有任何好处……不对,不对……”
侯方域突然把握到了什么:“以目前的形势看,无论是谁做建奴的头儿,但凡他还有点自知之明,都会放弃北京,由古北口过关,经蒙古逃回辽东,徐为之图。其实,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想办法将建奴主力,尤其是正蓝旗的主力留在北京,以便君侯聚而歼之。对,这个思路是对的。”
“在见识到中原的繁华之后,建奴以非快的速度堕落下去,其实,整个北京城的建奴都不肯放弃手头房产土地逃回辽东去喝风饮雪。我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想办法联络那些不愿意北逃的建奴势力铲除欲迁都辽东的多尔衮一派,救出豪格。”
“豪格被救出之后,被主守派的人胁迫,也不敢率兵出京,这样,建奴正蓝旗的主力不就被我给留下了!”
这个办法好,好得不能再好。
侯方域想到这里,突然来了精神,大步朝外面跑去,一边跑一边喊:“备车,我要出去。”
李香君大惊:“朝宗,你这是要去哪里?”
“肃亲王豪格府。”侯方域回答。
1337。第1337章 时无英雄
入秋以来,寒风呼啸,滴水成冰。
畿南地区,四处烽烟,郑森的镇海军正在攻城掠地,旌麾所向,传檄而定。各地守军连象征性的抵抗也没有,就纷纷开城投降。
自崇祯十七年以来,先是大明,然后是李自成,接着是建奴。如今,我镇海军、宁乡军、山东军、秦军打过来了,又将换一个主人。
战乱经历得多了,士卒们都累了,疲了。京城地区的清朝守军这两三年来已经换过几次皮,明军、顺军、清军,如今开门投降,不过是又重新变成明朝军户。反正无论上面的主子怎么换,都要咱们这些人镇守地方,维持秩序不是?
国家也好,民族也好,也就是那么回事,吃饭要紧。
活着,只为活着。
为了在新主人面前讨好,京南各州、府、县都举行了盛大的热烈的欢迎仪式,真真有点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架势。镇海军进入北直隶以来,仗没正经打过几场,倒成了一场盛大的武装大游行。
同南边的热闹劲儿不同,北京城这边一片愁云惨雾。
严格说来,北京并不适合作为这个东亚帝国的首都。首先这里是北方,粮食产量有限,不足以养活城中庞大的人口数量。城中几十万官民日常所需都要通过大运河,千里迢迢从江南输入。一旦国家出现内乱漕运断绝,这座城市顿成孤岛,守不了多久。
至于外患,明成祖之所以将这里定为首都,那是因为这里是燕王府的势力范围。再此定都,可以最大限度地消解建文帝的政治影响,江南的士绅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美其名曰:天子守国门。
在国家强盛的时候,或许还看不出来。一旦国势衰微,北方的强邻们只要翻过古北口,两日之内就能打到城下来。
因此,抛开明朝不说。其他朝代在定都的时候,按照常例都会选择在国土的正中心位置,比如汉朝的洛阳,宋朝的汴梁,;或者山河形胜之地,比如西汉和唐朝的长安,明初的南京。
不过,表面上看起来,北京居于燕山之南,虎踞龙盘,居高临下,大有俯瞰天下的其实。
可惜,此刻这座伟大到极处的城市如果已经落到建奴手头快三年了。
在入关之初,新兴的清帝国铁骑横扫整个北中国,三路大军南下灭明,大有混同**的架势。
这个时候,明朝的国运好象已经断绝了,北方百姓已经做好了迎接一个如同元朝那般异族王朝出现的心理准备。
时光推延,三年之间,天下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建奴八旗主力在扬州被宁乡军全歼,如今,等待了一年多的明军北伐大军已经打到了保定,可以想象,最多半月就能抵达桥。
建奴的王气似乎是已经衰败了,不可收拾了。
这一段时间内,北京城中却依旧是夜夜笙歌,仿佛比往日还繁华些,这是建州人在最后享受这北京和汉地的繁华。因为他们知道,这座今世第一大城,这地上的天堂,他们再也呆不下去了,都在享受最后的盛宴。
马上就要离开这里回到辽东老家,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皇帝已经下了圣旨,让大家收拾好行装,准备回家。
回家回家,是辽东老家吗?
不,这里才是我们的家啊,我们的土地、房子、奴才都在这里,我们入关之后的缴获也都在这里。难道,真要抛弃这一切,回到苦寒的辽东,继续过在山林里打猎,寒冷的江水中捕渔为生的日子。
不,那样的日子还不如死了。
虽说心中不甘,可恶劣的形势摆在这里,严令之下,谁敢不从。你就算是不走又能如何,难不成要用自己的身躯去喂敌人的屠刀吗?
整个北京城都已经疯了,满城之中,夜夜红灯高照,处处置酒高会。
雪地上,时不时可以看到醉到在地号啕大哭的建州人:“不,不,我不回去,我什么也没有了,什么也没有了!”
“多尔衮,多铎你们这两个浑蛋,看看你们,看看你们把我建州弄成什么样子了?黄台吉啊,黄台吉,你怎么死得那么早啊?你在天之灵,睁开眼睛看看这群败家子呀!”
在这一片自我麻醉中,还是有人隐隐期待着什么。期待着建州再出现一个如同黄台吉那样的英雄力挽狂澜,在皇太极年代,八旗的生活是那么的美好。
多铎死了,阿济格死了,尼堪死了,伊尔德死了,准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