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元抽了一口冷气,这事他还真的忽略了。后世有个伟人说过:没文化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现在整个宁乡卫就算是满编,也不过一千来人,军官都是文盲也是无妨,大不了通讯靠喊就是了。
可孙元不认为自己以后会永远呆在这里,部队也不可能永远只有这点规模,未来肯定是会扩编的。军队人数一多,队伍和队伍之间的旗号通讯、战术演练,战后检讨,都需要有一顶的文化素养。费洪手下的这群中低级军官对自己忠心耿耿,自然是要大用的。难不成,因为他们不符合军队的需要就将其淘汰了?
想了想,孙元就回头问管陶:“管老板,你识字吗?”
管陶:“读过十几年书,自然识字。”
“那好,等新兵入伍,忙过这一阵之后,你和郭道理每天晚上抽点时间办个班,教军官们认认字。”
“这个……”管陶有些犹豫:“小人怕是难以担任这个重任,这人发蒙的最佳年龄是六岁,过了十二在启蒙,也学不出来。且,小人才疏学浅,将军还是另外请个秀才举人什么的来坐馆为好。”
孙元一笑:“我有不是要将军官们都培养成秀才,也就是让他们识得几个基本常用的字,能看懂军令就成。”
管陶还是不住摇头,孙元无奈:“既然管老板你不肯,那这个学校的教授就暂时由本将军亲自担任好了,等以后找到合适的先生再说。”
费洪:“将军才高八斗,能够教大家读书识字自然是我等的荣幸,不过,现在这操典……”
“这个简单,你们不是能看懂吧,就一字一句教他们,叫总旗们先囫囵地背下来,然后遵照实施就是了。”
费洪点点头:“也只能这么着了。”
孙元又问了问木匠的做床的进度,回答说已经做了三百来张,按照目前的进度,两天之后五百张床应该能够做好。
他有看见木工房里间的屋子里放了一屋子的形状古怪的木棍,大约有一米三长,心中好奇,拿了一把在手头比画了半天,这才发现这东西就火枪的枪托。
费洪解释说:“将军,这是用来训练新兵走队列的。火枪手刚一进军营,不能发枪,须防着走火,而且有的新兵胆子小,一听到枪声就会尿裤子。得先将他们训得麻木了,以后再放枪。”
他又道:“再说,将军一心要练火枪兵,如今咱们宁乡所的火枪也就二三十把,根本就不够发的。铁匠那边说是就算是日夜赶工,也得三到四个月才能打造好一千把合用的鸟枪。将军,虽说末将也是火器营枪手出身,可说句实在话。这火枪兵贵不说,上来战场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干脆都训成步卒来得实在。”
管陶也连连点头,他本是个商人,吝啬惯了。做了千户所的大管家,别人每到他这里支一文钱都像是割了他的心头肉。费洪这个提议,自然是正中他的下怀。
孙元:“此事休要再提,练步卒那是以后的事情。对了,费洪,南京兵部不是还拨下来不少火器吗?”开玩笑,这都什么年代了,排队枪毙,火力压制才是未来的战场形态。
靠步兵,就江南兵员那瘦小的身坯,上了战场又如何面队李闯的人海和清兵的八旗铁骑?
费洪苦笑:“当时因为看在银子的份上,兵部倒是给了咱们一百来把鸟枪。不过,都没办法使用,一放枪就要炸膛,索性都交给铁匠回炉去了。至于发下来的铠甲、被服,跟垃圾也没什么区别。”
孙元摇了摇头:“管老板,咱们去看看老费这次从南京购买回来的物资,看看我孙元现在有多少家底子。”
费洪这次在南京将一百多两黄金花了个干净,倒是收获不小。
光生铁就买了上万斤,然后是火药、用来做子弹的铅、帐篷、粮食、常用草药,满满地堆了一个仓库。最妙的是,竟然还买了半库房上好的煤炭,正要用来锻造火枪。
要知道,江南地区可不是煤炭的主产区。而且,煤炭中的磷、硫含量又高,发热量也小,锻造出来的钢铁含有许多杂质。
除了这些物资,
正在这个时候,一阵叮当声传来,孙元笑问:“怎么,铁匠这么快就开工了?”
管陶:“从南京请来的崔师傅和徒弟已经起了一座炉子,知道将军紧赶着要造枪,自然不敢耽搁。”
孙元顿时来了兴趣,一挥手:“走,看看去。”
130。第130章 崔师傅和岳师傅
从库房出来,行不了几步,在位于军营旁边的一条小水渠边上,就有一座破败的大院子。
院中已经用砖石和黄泥搭建了一口小高炉,又搭了一个大凉棚,里面有几条大汉正赤膊提着铁锤奋力地敲打着一根铁棍,身上的汗水如溪流一样流下来,落到通红的铁棍上。“哧”一声,有白色的水气腾起。
一个大约五十出头的瘦小老头端着一口茶碗,翘着脚坐在椅子上,不停地喝骂着那几个正在打铁的汉子:“小二子,你他娘没吃饱是不是,还是生你的时候,把你给夹脱了力,你打起铁来就是个锤子,用力,用力,像你爹******一样用力!”
“喂喂,辛老五,你光有一把子力气管个屁用,得打准了,均匀点。别以为一个好铁匠是那么好当的,再他娘乱敲,老子将这根棍子塞你裤裆里去!”
“你蘸的什么火,都碎了。妈拉隔壁的,千户老爷花这么大价钱请咱们过来,可不是让你来糟蹋东西的。这个月工钱,扣五十文。”
……
这老头显然就是费洪从南京工部请回来的工部大匠作,听口音,应该是湖北人氏。
人年纪虽大,却是姜桂之性,而且一开口就是污言秽语滚滚而来,且都是对着别人直系女性亲属的生殖器问候,直骂得手下的徒弟们面如土色。
孙元前世好歹也是个名牌大学生出身,顿时有些接受不了。
见千户老爷直皱眉毛,费洪喝了一声:“老崔,将军来了,你嘴巴干净些。”
见孙元过来,老崔吓了一条,急忙和几个徒弟跪在地上不住磕头:“见过孙大老爷。”
孙元一把将他扶起:“崔师傅。”
“不敢,小人当不起大老爷这一句喊。”
孙元:“快起来,赶工要紧。”
“是。”崔师傅忙站起身来,又喝骂开了徒弟们:“都听明白没有,马上起来干活,他妈的,都是属猴的,逮着机会就想偷懒。”
几个徒弟听到骂,忙又开始做工,叮当声响成一片。
崔师傅有朝屋里喊了一声:“丫头,你眼睛瞎了,没看到千户大老爷过来巡视吗,快泡了茶过来侍侯。”
“是,爹。”就有一个大约三十出头的妇人,端了一壶茶水过来。这人应该是崔铁匠的女儿,长相很是普通,身后还带着三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大的大约十岁出头,小的不过三四岁模样,三个孩子都搬了椅子过来请孙元等人坐。不用问,这三孩子定然是崔铁匠的外孙。
孙元谢了一声,接过妇人递过来的一碗茶水,喝了一口,问:“崔师傅,来宁乡所后,生活上可还满意?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同管老板说,若他不同意,自可来问本将军。”这可是技术人才啊,必须好好尊重。
听到孙元的问候,粗鲁的崔铁匠一脸的感激。明朝匠户地位低微,像孙元这样的官长,见了他,动则就就一通喝骂。他什么时候被人这么尊重过,激动得身体都在发颤了。
回答道:“回将军的话,都好,都好。小人以前在工部干活的时候,虽说钱也不少拿,可干什么活,怎么干,都是别人说了算,哪比得上在这里自己做主来得爽利。”
孙元:“对了崔师傅,刚才我听费洪说,这一千多把火枪还需两三个月才能造完。”
崔师傅忙回答说:“好叫将军知道,是得花这么长时间。当然,如果将军想如工部那样糊弄事,一个月就可以了。但若要造出合格的鸟枪来,却不能马虎,关键是枪管。”
说着,他就走上前去,推开一个徒弟,提起铁锤使劲锻打起来,将一根铁棍慢慢打成一张细长的铁板。
孙元也是第一次看到古人造枪,走过去仔细地观看起来。
崔铁匠一边打,一边解释整个工艺流程。
原来,在制造枪管的时候,需先将一根铁棍打成板材,然后再在上面放上一根铁棍。然后一点一点地将这张钢板敲得卷上去,将中间一根铁棍抽出,一根枪管就算是完成了。
但这其中有两点非常要紧,首先,枪管必须被锻打得严丝合缝,成为一个类似于后世无缝钢管的模样,不能有一丝空隙。否则,火枪在射击的时候会漏气,子弹也射不远;其次,用来做枪管的钢材质量必须好,不能有太多的杂质,否则枪管在射击时受热膨胀,会炸膛的。听费洪中,因为大明朝工部的枪质量实在太糟,不少士兵都因为这样被炸瞎了眼睛。
最后,士兵们开枪射击的时候,大多将脑袋转到一边,放上一枪了事。这样,自然是没有任何准头可言。
这也是军队不喜欢用火枪手的缘故,火器营拉上战场之后不但起不了任何作用,反扰乱了自家阵形。
要将枪管做得没有半点缝隙,靠的是工匠的手艺和责任心,这一点,崔师傅是没任何问题的。剩下的关键是如何去处钢铁中的杂质。
实际上,以明朝的科技,要想用简便的方法提高钢铁的强度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就用了一个笨办法:不停地敲打钢坯,只要次数够多,时间够长,总归是能将里面的杂质敲打出去的。
反正一句话,百炼成精钢铁。
孙元听完他的解释,点了点头,提议道:“崔师傅,其实说到底,这其中最耗时耗力的就是锤打钢坯这一道工序,只要有力气就成。要不,你再收十几个徒弟,也不用教其他的手艺,只单做这事好了。至于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