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14010605-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饪橛补峭妨舾时叭死纯校颐亲趴矗邪倮抟缓Γ卫侄晃空馐瞧涠�

总之,替南匈奴统一北匈奴,等于拿自己的钱去烧,好处给了别人,害处全要自己来承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算,都不划算,所以南匈奴单于这个建议,千万不能答应啊。

尚书宋意的算盘打得叭叭响,可窦太后一看,怎么都不感兴趣。沉默代表我的心,反对无效。

冬天,十月十七日。这一天,距离先帝刘炟驾崩不过多半年。然而这在这一天,窦太后任命答应窦宪出战赎罪请求,封他为车骑将军,任命耿秉为副总帅,征调北军以及边境十二郡民兵,准备征伐北匈奴。

窦太后动了,汉朝的文官集团也出动了。汉朝三公,九卿全部现身,集体到皇宫上访。他们都认为,我们跟北匈奴有远仇,可没有近怨。人家都答应不来边境抢劫了,我们怎么这样无缘无故要去打人家呢。而且为了虚名劳师远征,不值啊。

众卿劝阻很卖劲,可窦太后就像一块巨大的磐石,任你几路来,她只管一路去,不为所动。众卿集体见上访不行,又集体上奏。奏书像雪片一样飞进皇宫,却如落下深渊,无声无息,什么回音都没有。

窦太后还是那招,任你们怎么闹,她就是不睬你。

前面说过,汉朝文官集团,几乎都反对征伐北匈奴。之所以说几乎,没有说全部,主要还是有个别人也在和稀泥。

西汉王太后派王莽主持大局时,王莽就找了一个很会听话,也很会和稀混的官僚。有人可能想起来了,那人就是孔子后裔,孔光。窦宪上台伊始,也找了一个类似孔光的人物。他的名字,就叫邓彪。

邓彪原来做的是太尉,窦宪看他是可造之才,把他升级为太傅,封关内侯,主管宫廷机要。窦宪宫里宫外跑,累得够呛,说得不好听,邓彪就是窦宪招聘的高级跑腿工。老实话,邓彪很敬业。有会就去开,有混就去和,无论背后多大呛声,他都无怨无悔。

在邓彪背后呛声的,现任太尉宋由也算一个。可这家伙现在有点后悔了,他是这样想的,满朝上下,呛了这么久,却没反对出什么成果来。他作为主管军事的大领导,将来窦太后会不会来个秋后算帐呢?

于是,他越想越害怕,决定退出反对派。就算不能像邓彪那样和稀泥,但至少他可以明哲保身。这吵架也是需要激情的,众卿一看太尉都不玩了,也自觉无趣,纷纷回家,学着高高挂起了。

四、燕然勒石

自高祖刘邦立国以来,汉朝从来没有出现过,像今天这般吵架的场面。当年吕雉专权的时候,陈平周勃那一帮人,都是装孙子地挂捂着自己,从来不敢多顶一句话。到汉朝末期的王太后,老人家没有专权,把权力交给了王莽代理,所以省了很多事。

可为什么这次,窦太后临朝执政,说要出兵,汉朝众卿却像疯狂一样扑上去狂叫呢?我认为,这里面的学问,看似是为战与不战而吵,实则是上为抢权而闹。

汉朝的权力分配,在宦官出现之前,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皇帝宗室为一方,皇后外戚为一方,士大夫为一方。在王莽出现之前,三方权力互相制约工,基本平衡方,而到了王莽以后,一切就变了。这归根到底就在于,王莽是一个特殊的人。

王莽是外戚,同时又是儒家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正因为他代表了双方的利益,所以当他替王太后代理权力时,汉朝那帮读书人都没几个大腕反对。外戚与士大夫力量合流,而皇室宗族力量薄弱,博弈失衡,才导致西汉崩溃。

由此可见,在汉朝,读书人可不是好惹的。皇室马上得天下,想马下治天下,还必须靠这帮人。皇室都惹不起,外戚就更不要说了,大家都不是光脚的,也都不是吃白饭长大的,要干架他们是当仁不让的。

正因为儒家知识分子力量的可怕,凡有聪明的外戚,总要千方百计讨好他们。西汉的外戚代表窦婴、田汀踔恋搅肆醪∫咽贝氖犯咄馄莸龋挤糯厦餮Щ嶙鹬囟潦槿恕�

到了东汉,从阴家到马家,外戚对士大夫也都是客客气气的。可到了窦宪,你看他怎么使用太傅邓彪就知道了。他就是希望,汉朝众卿应该个个都像邓彪学习,吃的是国家的粮食,干的全是窦家的活。

窦宪想法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太傅缺钙,那是太傅的事,像司徒司空这些好斗的公鸡,还坚持在吵架现场为国家大义而战。

我认为,吵架这玩艺,就像大浪淘沙,被筛掉的不一定是沙子,可留下来的,绝对是光灿灿的金子。司徒袁安,司空任隗,尚书令韩棱,就是汉朝宫殿里,最让窦太后头脑的三颗金子。

袁安,字郡公,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孝廉出身,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人是钢,饭是铁。多年的官场历练,汉朝国家的粮食,已经把他喂成了一个不畏强权的钢铁官场战士。

任隗,字仲和,典型富二代。其老爹,就是当年跟随刘秀打天下的任光。这厮好黄老之术,清心寡欲,极是低调。但是,因于黄老之术的息养精神,他是极力反对瞎折腾,征伐北匈奴的。

在汉朝三公中,太尉宋由吵归架,但畏首畏尾,不成榜样。袁安和任隗才是真正的猛人。俩人一起上殿,找窦太后论理,论着论着,都不由激动的把官帽揪下来。那幅架式,摆明就是宁愿被撤职,也要为北匈奴讨个公道。

袁安和任隗冲锋在先,后面的人都替他们偷偷地捏汗。可是袁安和任隗总是豁出去的模样,心闲气定,大有我是三公我怕谁的流氓气势。怕什么呢,他们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们俩的后面,还有尚书韩棱等人在当啦啦队。

但是他们发现,窦太后的确也是一个不好惹的悍妇。他们吵他们的,窦太后不但不停止对北匈奴用兵,没想到,她毫不妥协,又做出了一件让这些男人抓狂的事。

这就是,在洛阳城大肆修建土木工程。而且他们修的不是国家工程,而是窦家豪宅。窦太后弟弟窦笃、窦景,征调差役民夫,大张旗鼓的就盖起楼来。

这戏搞大了。

要知道,袁安和任隗反对征伐北匈奴,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没事。先帝刘炟在位时,实施盐铁专卖等一系列政策,发了不少财。问题是,他赚钱要术,花钱却没有个节制。他心情好的时候,就像个财神爷,到处赏赐,以至于他崩前,国家都虚空了。

国库没钱,对外用兵又要烧钱,钱从哪里来,只能将危机转嫁到天下平民身上。这下好了,百姓就像树根,可是立国之本。要从百姓身上抽血,等于吸他们的树汁。树汁干了,他们这些挂在树上的叶子,还能不随风而落吗?

这是一个很显然的道理,窦太后怎么就不懂,竟然还好意思让窦家修建豪宅,难道败家就是为了赌气吗?

窦太后史无前例的顽固和耍流氓,已经深深地刺痛了袁安和任隗的心。他们在摇头,在叹息,在抗争。可是他们没想到,窦太后用铁的意志,顶住了重重压力,指引着汉朝朝着一条他们谁也想不到的梦想大道走去。

公元89年,夏天,六月。当司徒袁安等人在洛阳城,歇斯底里的和窦太后斗法时,窦宪正率着汉军,分三路向北匈奴方向义无反顾地进军。会师的地点,初步设地涿邪山(蒙古国巴彦温都尔山)。可当他们走到稽落山(蒙古国伊赫巴颜山)时,竟然就发现了猎物。

窦宪对北匈奴的第一次会战,就此打响。

代表窦宪打前锋的,有两个指挥官,其中一个,就是耿秉的弟弟,司马耿夔。出来打猎,也是讲运气的,耿夔很幸运,他碰上的是一只大猎物——北匈奴单于。

自耿况以来,耿家替汉朝培养的将军,几乎是批发式的。然而从耿一代到耿三代耿恭,他们出货多,可从来没有过什么质量门事件。所以不用怀疑,作为耿三代出口产品耿夔,他的斩敌技术会出问题。

此时,耿夔率领的,就是南匈奴骑兵,人数约有万余。我们知道,征伐北匈奴的始作俑者,是南匈奴单于。这些南匈奴人征战在外,个个心中的理想,仿佛不是斩杀建功,而是为解放漠北而来的。所以,双方一交战,个个凶猛异常,北匈奴被打得两眼晕花,拾腿就跑。

接着,各路方面军也及时赶到了。大家凑到一起后,窦宪一声命令,犹如狂风暴雨,席卷着北匈奴追杀。血染的风采,一路风采到私渠北鞮海(蒙古国巴彦洪戈尔城西南本查干湖)。

这是北匈奴的地盘。然而,我的地盘,我却做不了主。北匈奴被斩杀有一万三千人,被拿下的家畜上百万头,俘虏连绵,一望无际,数都数不清。后来认真清点,约有二十万人。

当年,霍去病出一趟祁连山,只俘虏了数万人。窦宪这一次的胜利,却远超前辈英雄。历史证明,窦宪此举既是空前,也是绝后。然而苍天都不相信,建立千古功勋的,竟然是一个洛阳城里最捣蛋的混世魔王。

此时,北匈奴已经逃得没影儿了。窦宪派人携带大量财物,前去找人。不久,他们就在西海(蒙古国科布多城东哈腊湖)上,把北匈奴单于找到了。

他们先是给北匈奴单于送礼,然后才把窦宪的话向北匈奴单于传达道:汉朝很强大,你就算插上翅膀飞上天,也要揪你下来。不如这样,我们给你钱花,你跟我们走一回,回洛阳见见我们的皇帝吧。

北匈奴单于已经无路可逃,只好装做很高兴的样子接受投降,随军南返。窦宪和副帅耿秉终于可以宣布撤军了。在班师之前,俩人却率着众人登上了巍然屹立的燕然山(蒙古国杭爱山)。

当年,霍去病率兵奔袭两千里,深入漠北,追杀匈奴,终于完成了他的巅峰杰作。即以损失一万五千人的数量,斩杀匈奴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匈奴高官八十三人。然而孤独求败的霍去病亦不满足,竟然还一路追杀,最后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方可还师。

今天,窦宪就要学当年的霍大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