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笠常匦刖陶呦瘸ⅲ飧黾际趸睿翟诟刹焕窗 U馐瞧涠�
又过了半天,淳于衍仿佛恶梦苏醒。她吞吞吐吐地对霍显说道:“夫人,您也知道,替皇后治病,都是由很从医生同时会诊的。而且,皇后的汤药都必须由宫女先行喝下,再喝下去的。您说,众目睽睽之下,凭我一人之力,怎么能投毒?”
然而,霍显又说了一句话,吓到了淳于衍。此话如下:“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搞死皇后,但是我相信,你肯定有办法。”
话说到这份上,意思就别提多恐怖了。反正是,话既出口,你不干也得干,怎么干,我可不管。这不仅是是耍赖,更是变相恐吓。淳于衍想逃想跑,想躲想闪,门都没有了。
淳于衍已经骑虎难下了。最后,只见他咬咬牙,说了一句:“愿尽力。”
就知道你会有办法的。霍显笑了。事实上,淳于衍没有辜负霍显期望。很快的,宫里果然传来消息,许皇后崩了。
怎么崩的,过程大约如下:淳于衍回家找出一种毒草,捣碎,携带入宫。然后趁个机会,把毒药渗和在药汤里给皇后喝。许皇后喝下,顿觉头麻,忽然警觉,质问淳于衍。但是已经迟了,毒药攻心,不久就崩了。
消息很快就被确定,许皇后是真崩,不是假崩。在那一刻,霍显觉得,天空仿佛是蓝的,枯木仿佛遇到了春天,病牛又重新抖擞。生命到底充满了多少奇迹,不可能的一切,也变成可能的了。
淳于衍搞定许平君后,迅速出宫,与霍显秘密会面。霍显告诉淳于衍,这事干得好,你该得到的都会有,但不是现在。等过一阵子,长安平静无事,即可前来领奖。
果然,许皇后莫名其妙崩掉,长安犹如地震,汉朝群情汹涌。很快的,就有人上书皇帝刘病已,状告御医失职。又很快的,刘病已批准逮捕所有御医。消息传来,霍显傻了。
霍显之所以傻掉,是因为淳于衍也被抓到监狱。如果淳于衍供出阴谋,那完蛋的不仅是她一个人,霍光首先是她的第一个陪葬品。
这下子麻烦大了。怎么办?霍显想了半天,发现只有一条路可行。那就是自首。当然,霍显不是向皇帝,更不是向中央自首,而是霍光。
然而,当她把那前因后果,全部盘给霍光听时,霍光仿佛只听见一声晴天霹雳,然后他脑门轰的一声,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霍光踏进汉朝这条政治大河以来,从来都是小心行船,几十年如一日,从未出错,更不会让别人给自己添乱。没想到,最后要毁掉他伟大长城的人,竟然是他的老婆。
女人,你的名字就叫愚蠢。愚蠢啊,愚蠢。不在愚蠢中疯狂,就在愚蠢中崩溃。
霍光几乎要崩溃了。更让霍显崩溃的是,几乎崩溃的霍光,权衡良久,做出一个前所未所有决定:揭发霍显,诏示天下。
实在太疯狂了。
在霍光看来,这不是疯狂,而是一种生死搏弈。他奋斗一生,功勋无数,贤名远播。他要告诉全世界,霍光是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的,他不能让一个走火入魔得脑震荡的女人,一日之间毁掉平生所积的高功厚德。
但是,霍光的博弈论却被自己否定了。霍光又发现,丢卒保车,未必是明智之举。在汉朝,霍家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系统,或者说是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政治生态圈。在这个系统内部,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政治生态圈的产物。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果毁灭霍显,等于葬掉女儿霍成君。葬掉女儿霍成君,势必破坏霍光在汉朝的威望,又势必影响到霍家子弟,在汉朝的立足之本和政治生命。那么,这等于说,揭发一个霍显,等于端掉一锅好汤。这怎么行呢?
所谓倒悬之苦,生死存亡,来得竟是如此猛烈。霍光彷徨了。
正当霍光苦闷无措时,他收到了一封奏书。当霍光读完那封奏书时,他不禁吐出一口沉重的郁气,心里不禁暗暗地说了一句:大事终于可以化小了。
那是延尉给刘病已写的奏书。按刘病已先前公开宣言,所有交给皇帝的奏书,必须先给霍大将军过目,先转呈皇帝。于是乎,霍光就在第一时间看到这奏书。奏书内容,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结案。
延尉要求结案之快,原因是他们经过调查,发现许皇后崩一案,没啥查头,只能追究御医侍奉不尽力责任。
我认为,这不是历史真相。在我看来,延尉结案之快,可能是霍光自编自演的一场好戏。延尉速结大案,可能就是霍光暗示他们,要低调处理许皇后崩案。只有这样,霍光才会更加游刃有余。
果然,霍书就在延尉结案书上,做了特别批注。不久,淳于衍被保出狱。
霍显犹如困兽出笼,又活泼乱蹦起来。接着,她再向霍光提出要求,将女儿霍成君送进皇宫。
一切都在霍光掌控之中。公元前70年,春天,三月十一日。刘病已封霍光女儿霍成君为皇后。
一切都是回光返照。
两年后,公元前68年,春天。霍光病重。三月八日,霍光薨。
三、可怕的推手
公元前67年,夏天,四月二十二日。刘病已做了一件大事,封太子,同时任命救命恩人丙吉为太子太傅。此消息一传出,有人马上晕厥,接着绝食抗议,气得大吐红血。
大吐血的人,是霍显。原因只有一个,刘病已封的太子,不是她的人。那位太子,名唤刘姡В衲瓴虐怂辏橇醪∫言缒旰拖惹盎屎笮砥骄陌榻茏鳌;粝砸晕醪∫鸦岚烟幼矢窳舾椿舫删亩樱幌氲交艄獠抛呙患柑欤醪∫丫桶茨尾蛔。狈馓印:陌 �
在我看来,刘病已此举所为,霍显听了何止寒心,简直就是致命打击。这就说明,霍显之前所做一切,白费心机,全都落空。太子不得,皇后位哪坐得稳,皇后位不稳,霍氏家族根据,肯定要被掏空。突然,霍显发现,一股隐隐扑来的杀气,正扑面朝她而来。
祝贺霍显。事实证明,她的嗅觉十分灵敏。
事实上,封太子这事,刘病已不是操之过急,而是早就等于不耐烦了。按规矩,皇帝登基,封皇后和太子,时间快慢,依皇帝心情而定。可是那时,刘病已有这个心,却没那个胆,一切看霍光脸色行事。
之前,许平君之所以被封为皇后,是因为有众卿在忙活,所以顺理成章。或许,经过那次封皇后事件,众卿吸引教训,不再随便叫喊。封太子一事,迟迟未定,一拖再拖。于是,霍光走后,刘病已根本就不需要向谁请示,揪准了一个时间,封推太子,了却一桩心愿。
表面上看,刘病已举动正常,长安水面平静。实际上,对刘病已来说,完成以上动作很不寻常。他之所以反应如此快速,是有一个幕后推手在替他策划着将来的一切。
请问,刘病已的幕后推手是谁?是丙吉,还是张贺?答案:都不是。
刘病已的推手,是一个新面孔。这人不仅是个新人,还是个猛人。此人,是丙吉坚定的老相好,魏相。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魏相少时学易经,写得一手好对策,于是被推荐出仕,做茂陵令。
人在江湖漂,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魏相一当上茂陵令,大施拳脚,做了一件大事。正是这大事,从此奠定他在汉朝官场的威望。
那时,还是桑弘羊当御史大夫的时代。事情是这样的,首先是桑弘羊的一个门客,不知居心何为,竟然诈称御史大夫正在传舍里休息,请茂陵当地有关部门领导务必前来汇报工作。然而,县丞没有按时前往拜谒,搞得那桑弘羊门客倍为不爽。于是乎,反客为主,将县丞绑了起来。
消息马上传到魏相耳里。如果是聪明人,应该反应过来,桑弘羊门客此举所为,就是想给魏相下马威,叫他以后悠着点。事实上,魏相却不吃这一套。
魏相认为,桑弘羊门客简直就是找渣又找抽。于是,他两话不说,派人直接将桑弘羊门客抓起来。再接着,就是审,敲定那狂人的罪名是,敲诈勒索,防碍公务,杀。
然后,桑弘羊门客就被拉到大街上,斩首弃市。刀起头落,魏相从此声名鹊起,茂陵土匪看到他,全贴着墙脚走。一夜之间,当地治安迅速好转。
不久,魏相因政绩出色,被调到河南当太守。魏相当上太守后,烧了几把火后,当地豪强谁也不敢动,惹祸闹事的劲儿,那就别提了。于是,魏相名声越来越大,大到有人一谈起他,提起裤腿直接跑人。
别以为这是夸张之辞。魏相吓到的那个提起裤腿,直接跑掉的人,是丞相田千秋的儿子。田千秋的儿子,身任武库令,时为魏相下属。当时,田千秋刚死不久,田千秋那儿子连个招呼都没打,就弃官跑人了。
跑路的人之所以跑,主要是怕。怕什么?怕田千秋走了,没人罩他,魏相要来找他麻烦。找什么麻烦?天知道。
那时,魏相一听说丞相弃官跑人了,马上跳将起来,派人去追。魏相这不是真找田千秋儿子麻烦,而是怕田千秋儿子要给他惹麻烦。然而,让魏相没想到的是,他派出的人死活拉住田千秋的儿子,人家就是不留,硬是要回长安。
魏相恨直想撞墙。他料定,田千秋那没用的儿子一旦跑回长安,大将军霍光肯定知道,到时候人家肯定就说,丞相才死,就想整丞相儿子,太不厚道了。真是这样的话,就算魏相本人再猛,怎么能逃得出长安满城权贵的臭骂?那接下来,挨整的肯定就是他了。
果真不久,霍光闻听丞相儿子跑路,破口大骂,说魏相浅薄无知,竟敢驱逐丞相子。摆明就是一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货色。
霍光没有白骂,接着马上有人状告魏相,说他乱杀人。所谓乱杀人,不就是前面杀桑弘羊门客吗。不用多说,此时此刻,对方也想趁火打劫,把魏相投到井里,然后再狠狠地朝井里丢下一块大石。
套用阿Q的话,这就叫,你魏相做得,我们就做不得吗?
很快的,上面就派人来查魏相。不久,魏相被投入狱。但是,当魏相被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