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04.命运的抉择-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多尔衮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大哥皇太极为什么千方百计的都要收服洪承踌。不错此人同范文程一样都是大清难得的栋梁。他们的一个计谋往往能抵得上数万人马。汉人或许不善弓马骑射,但在谋略方面他们确实另人叹服。毕竟汉人中曾经出过诸葛亮、周瑜这样绝顶的智将。这让多尔衮不由的想起了以前皇太极曾经同他们说过的一句话:“大清和明说白了还是两个汉人头脑的较量。”那次过后没多久袁崇焕便死在了他曾拼死守卫过的人手上。当时多尔衮还曾为皇太极做法感到不屑。认为作为满州的勇士不应该使用卑鄙的手段陷害对手而是该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打败对手。但现在的多尔衮不再会有如此幼稚可笑的想法了。战争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字“赢”。只要你能“赢”没人会在乎你使用什么方法。想到这儿多尔衮堆起了笑容向洪承踌赞道:“这次我军能平定晋中、晋南洪大学士当记头功啊。” 
  “回王上,这是奴才该做的本分。晋中、晋南能平定不是奴才的功劳。而是我八旗子弟拼死作战的结果。”底下的洪承踌连忙谦虚道。自从多尔衮加封叔父摄政王后满朝文武便开始称呼其为“王上”来。这“王上”虽比“皇上”差了一级却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洪大学士过谦了。本王一向赏罚分明。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洪大学士这次能劝说晋中各县迷途知返归顺我大清。使我八旗将士少流血,少伤命这不是大功一件吗?”多尔衮笑着说道。
  “回王上。这是南明赎典忘祖的结果。南明如今女主乱政,朝纲不振,党朋四起,以下克上。其所作所为均有违三纲五常,倒行逆施定将为天下百姓所唾弃。那些无知百姓或许会一时被妖言所惑。但我大清是上承天命,下应民心。那些百姓能迷途知返也是天意啊。”洪承踌恭敬的回答道。他的话一半是出于奉承一半则是出于真心。洪承踌千算万算都不会算到大明会走到现在这一步。倒不是指南明抵挡住了清军的进攻。而是指现在南明那种怪异的局势。竟然让一个女人出任什么首相。还搞出如此多的有违圣人之道的逆举。他每每与范文程在书信中提起这些都不禁要长吁短叹一番。其实洪承踌清楚所谓的“女主乱政,以下克上”只是让他心里好受些的借口罢了。有些事跨出了第一步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洪承踌的一番话倒让他身后的那些乡绅们感慨万分。他们中有些人或许是怯于清军的武力威胁。但不可否认的是洪承踌等人关于南方的种种说词也是他们改投清庭的原因之一。原本隆武皇帝的登基让沦陷区的士人乡绅看到了新的希望。在大同高举反清大旗后他们更是纷纷响应。然而南明后来的种种所作所为同他们心目中的中兴之朝相差太远。由一个女子出任首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让不少人难以忍受了。而南明之后建立国会、颁布新《土地税法》、给予各地奴仆和雇农以人身自由、废除传统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等等一系列措施在北方儒林看来无疑是违背圣人教化,破坏三纲五常的。如果说隆武朝的新政策有五分是违反儒家理学的话。那么经过洪承踌等人的一番修饰与加工再传到北方各地士人的耳中就成了完完全全推翻万事法则,彻头彻尾赎典忘祖的大逆不道之举。
  “洪大学士所言极是。我等就是受了奸人蒙蔽才会误入歧途,差点铸成大错。南明赎典忘祖,弃君父大仇于不顾,竟然同李闯等人同流合污。真是伤透了秦晋之地百姓们的心啊。”一旁的一个年老的乡绅连忙接口道。其他人也跟着他附和起来。纷纷斥责起南明赦免李自成余部的做法。
  这便是清庭用来瓦解北方反清势力的另一套说辞“弃君父大仇于不顾”。对于北方的地主老财来说再没有比李自成更让他们恨之入骨的人了。与其说他们是要“报君父之仇”不如说是要报复李自成的农民军。当得知李自成被南明被击毙后,所有地主老财都满心期盼着看到李自成被五马分尸,其党羽被凌迟处死。结果隆武王朝再次令地主老财们失望了。李自成被好好安葬,其党羽全都被赦免。朝廷还给予他们土地。如此处理在南方的士绅地主看来算不了什么。毕竟李自成等农民军对南方的影响较小。可北方的地主老财听到后可是痛心疾首,暴跳如雷。加之范文程和洪承踌乘机将“神策门事件”大肆宣扬。原本一场逆反案转眼间便成了粤党勾结奸商暴民强取豪夺土地。至于大同的反清联盟也接收了不少李自成的残部或是以前的“流寇暴民”。这一来二去各地反清的士人乡绅,地主土豪也开始动摇起来了。“土地”是中原的根基,儒家的“万世法”是中原的精髓。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任何妄图动摇这两项根本的人都是中原士绅地主势力的敌人!
  “我等在此肯请摄政王殿下早日救万民于水火之中。”那些地主们连忙跪地高声请命道。那种阿谀奉承的口吻让在场的洪承踌都觉得有些恶心。但他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有道是“攻心为上”,只有取得中原儒林的支持满清才能在中原站住脚跟。既然南明的那个妇人放弃了这一先天条件。那么就由大清来高举“独尊儒术”的大旗吧。
  此时多尔衮则以一种玩味的眼光看着这些汉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太祖努尔哈赤定立八旗制度。命令八旗各部使用满语满文。服装发式亦须一律,妇女不得缠脚,男子皆要剃发留辫。这才使得原先来自不同地区、制度相异、习俗不一的几十万女真人、蒙古人、汉人组成了一个新的族群——满族。如此算来满人的历史不过只有三十年而已。但对满人来说血统的纯正却是异常重要的。“满汉不通婚,旗民不结亲”。而眼前跪着的这些汉人,他们的族群据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可血统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只要能符合所谓的“万世法”那么任何人都能做他们的主子。多尔衮觉得很难理解。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于是多尔衮清了清嗓子宣布道:“诸位放心,本王即刻发兵,定当扫平大同!”


第六章 第二十六节 山西烽火(二)
  位于晋东的五台山以其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而起,巍然耸立,峰顶平坦如台而得名。山上气候多寒,又别称“清凉山”。如今虽已进入六月可清晨山上的天气依然凉飕飕的。薄薄的晨光照在狭窄的校场上。一群士兵正紧张地操练着,头上沁出了汗水,身上散发着热气。校场一旁的点将台上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将领正神色凝重的看着眼前士兵的操练。他便是原明副将刘迁。在姜瓖在大同举事后刘迁毫不犹豫的老家四处招募乡勇以图起事。恰逢当时李虎所率的吕梁义军连克广灵、灵丘两县,清庭急调代州守军前去支援。刘迁瞄准代州守备空虚之机率领自己从五台、代州等地募集的亲兵一万余人围攻代州。只花了一天便攻下了雁门重镇代州。之后又连下繁峙、五台数县。消息传到大同举城欢庆,姜瓖为此特受刘迁为左大将军,略雁门关及代州、繁峙、五台等邑。一时间晋西各地抗清义士纷纷前来投效刘迁。代州义军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大到了五万余人。
  然而轰轰烈烈的反清联盟却在入春之后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随着多尔衮不断的增兵山西目前除了晋北外山西其他府县的抗清烽火均已渐渐被清军压制了下去。让刘迁感到恼火的是本来晋中各县抗清局势一片大好。姜建勋的人马一度还打到了太原城下。将阿济格那胡狗逼得无处可逃。可偏偏就在此时宁武诸县却在是否接受隆武朝节制的问题上产生了争论。大同义军明确表示反清联盟必须奉南方的隆武朝令行事。毕竟南京留都的隆武朝是大明的正统。但晋中以及晋东的有不少乡绅士人、明朝旧臣却强烈要求立在山西的明藩王韩王为帝。理由是南京随立唐王为帝但把持朝政的是一个女子。如此有违三纲五常的朝廷还有何威严可言,更不能代表大明正统。
  刘迁自认是个粗人。虽然没读过几本书但道理还是懂的。三纲五常他也知道。可是他更清楚当年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典故。他搞不明白那些做在地上嚎啕大哭着的所谓的大学士、巡抚大人们想法。靼子冲进自己家门烧杀掳掠了。难道所谓的三纲五常,能比沦陷的国土、遭难的百姓更重要吗。刘迁不知道他们口中女主乱政怎么个乱法。他只知道那些腐儒口中的妖女自己招募乡勇抵挡住了靼子南下的大军,平定了扰乱中原的李闯之乱。凭这点他刘迁就愿意听那孙首相的号令。
  可惜有些时候,事情往往不是向人希望的方向上发展的。随着晋南诸县被清军镇压。晋中的反清义军也出现了分裂。不久之后交城、祁县、太谷、徐沟、平遥、介休等县就纷纷向靼子投降了。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中旬,清军在三日后向晋北地区大举围攻。并号称集结了50万大军围攻大同。(其实清军总共十万不到。)多尔衮一方面命尼堪留守太原坐镇晋中。阿济格、硕塞、瓦克达率镶白旗部围攻大同城。另一方面多尔衮自己则同满达海、岳乐、吴三桂、毕力克图、佟养量率清军主力从东、南、西三面向雁北各县进攻,妄图占领雁北各县,最后孤立大同。
  把守雁门的刘迁部首当其冲的受到了清军的围攻。清总督佟养量借优势兵力率先进攻刘迁所属的代州县城。先后在平刑、雁门连挫败刘迁所率的代州义军。得不到周围义军支援的刘迁不得不放弃了代州城率领部众退入五台山。打算扼险据守等待从大同来的援军。虽然刘迁清楚现在大同城自己都处在危难之中。然而这些日子的战斗却让刘迁越打越心寒。清总督佟养量在义军叛将张勇的指引下翻山越岭逐寨进攻将刘迁部逼到了现在的黄香寨。当初数万人马的代州义军如今只剩下了千把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