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第4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精卫遇刺的消息就像一颗悬挂在混'乱'政坛上空的炸弹,爆炸所产生的杀伤力极为惊人,面积也非常巨大。

    次日,武汉'政府'下面的报纸一致对这种卑鄙的阴谋刺杀行径口诛笔伐,激烈声讨,除了报道汪精卫的一名督察官被误杀、一名侍从官受重伤之外,并没有具体列出死伤者姓名,而是一口认定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针对革命领袖的令人发指的谋杀,隐约间矛头直指李宗仁和白崇禧'操'纵的南京'政府'。

    唐生智再次公开发表讲话,无比愤怒地指责凶手暴行,话音一转,立即猛烈抨击李宗仁的南京'政府'是一个没有法理的新军阀和党内阴谋家纠集而成的利益集团,表示决不屈服于新军阀的暴行,为了党国前途、中山先生遗愿和神圣的革命大业,不惜与南京方面兵戎相见。

    唐生智说得到做得到,第二天即命令麾下各军直'逼'安庆、芜湖,战争危机迫在眉睫。

    万般忍让只求政令军令统一的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接到汪精卫遇刺的消息后非常震惊,宁汉合流已取得巨大进展、期盼已久的合法联合'政府'将会在一两次最后的讨论之后成立,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冒出个轰动全国的刺杀事件,令原本信心满满的李宗仁和白崇禧无比头痛。

    白崇禧当即想到了虽已下野但一直贼心不死而且一贯手段卑鄙恶劣的蒋介石,认为目前走向成功的宁汉合流绝对不是赋闲在家的蒋介石愿意看到的,因此他使用任何的卑鄙手段阻挠破坏都不足为奇。

    李宗仁反复分析之后,非常同意白崇禧的分析,他本不愿对刺杀事件发表什么评论,以免给人落下个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口实,但在武汉方面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和唐生智的公开指责下,全国新闻报纸开始议论纷纷谣言四起,被误导的舆论对李宗仁集团越来越不利,特别是上海的几家小报直接说是他李宗仁、白崇禧幕后'操'纵了这次卑鄙的谋杀,以扫清道路,称王称霸。

    面对如此被动的局面,李宗仁和白崇禧召集众心腹,紧急集合商议对策,最后一致认为,要是再不说点儿什么似乎真的是默认了。

    于是,雄才大略、大公无私的李宗仁立即高调发布公开声明和呼吁,再一次显示出他的宽阔胸襟:

    严厉谴责刺杀党的领袖汪精卫这一无耻暴行的同时,呼吁唐生智将军和全**民擦亮眼睛,不要中了一小撮阴暗的反革命势力的阴谋诡计,同时命令麾下各军退出安庆、芜湖,以避免亲者痛仇者快的同室'操'戈。

    李宗仁声明的字里行间,又把矛头隐隐指向了已经下野的蒋介石,上海各地亲蒋报纸随即反唇相讥,而且理由五花八门,非常充分,告诉天下人要是李宗仁、白崇禧真的问心无愧的话,为何长时间都保持沉默?直到愤怒的武汉方面大兵压境,一场大战难以避免才匆匆诡辩而且百般抵赖,转而陷害他人?如果李宗仁、白崇禧心中没有鬼的话,为何会全线后撤并一再低三下四地对武汉方面求得谅解……

    一时间,整个中国流言四起,宁汉报纸相互攻讦,上海媒体煽风点火,北京、天津、广州、南昌、西安等媒体连续数日大幅度装载各种舆论和报道,正在与奉系打得你死我活的冯玉祥和阎锡山看到情况不对,不约而同停下来向南眺望,本就无比混'乱'尔虞我诈的中国政坛顿时尘嚣四起,一片浑浊。

    下野的蒋介石由始至终没有开口,也谢绝任何媒体的采访,似乎真的是在奉化雪窦寺里修身养'性',超然世外,可暗地里他身边却智囊云集,夜以继日地紧张研判这段扑朔'迷'离混'乱'不堪的时局。

    蒋介石放下手中的报纸,沉思了一会儿,又与张群、陈布雷等智囊展开激烈的讨论,但仍然找不出始作俑者,张群、刘文岛等人坚持认为李宗仁的嫌疑最大,陈果夫却对刺客的精妙策划赞不绝口。

    蒋介石感兴趣地问:“精妙在哪儿?”

    陈果夫立即一点点分析总结:“首先,刺客没有选择在戒备森严的南洋大楼党部主会场下手,而是选择在汉江路团拜酒宴结束之后汪兆铭登车之前这段稍纵即逝的良好时机出手,估计是汪兆铭手下侍卫和高手以命相护,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其次,刺客的计划非常完善周密,在刺杀汪兆铭的同时枪击日租界的日本兵,捅破这个马蜂窝造成了全城混'乱',使得汪兆铭和唐孟潇的军队不得不将绝大部分精力转向可能借机制造事端的日本人,刺客因此而轻松逃脱,将一个很可能引发外交纠纷甚至局部战争的混'乱'残局扔给了汪兆铭、唐孟潇去疲于应付。

    如此精明的策划,处处体现出刺客的凶狠老辣,面面俱到,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啊!不单是如此,连日来舆情沸腾,举国哗然,李邻、白健生疲于应付,不得不在沉默几日后发表声明,妄图转移国人的视线,结果却越描越黑,闹得个焦头烂额,而唐孟潇却充分利用舆情,在此时派出大军东进,轻取芜湖、安庆,接下去恐怕整个时局更为混'乱',未来走向如何瞬间变得扑朔'迷'离了。”

    “这么说来,果夫认定这一刺杀勾当是李邻、白健生二人所为了?”张群含笑问道。

    陈果夫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小弟是这么分析的,汪兆铭与唐孟潇虽然貌合神离,但不管怎么说也属于同一阵营,至少到目前为止,两人仍然需要休戚与共,而除了李邻桂系利益集团之外,谁会与汪兆铭有此不共戴天之仇非要取其'性'命?大家想想看,除掉汪精卫之后,谁人可以从中获得利益?

    我想至少我们不会这么干的,哪怕我们真与汪兆铭结下深仇大恨,此时也不会去为难于他,因为汪兆铭与唐孟潇一样,已经被心比天高、急不可耐的李邻所排斥,从联合'政府'即将成立的各次会议内容来看,李邻、白崇禧之流为了顺利上位不被人横加掣肘,一直明捧暗压、不遗余力地打压老资格的党内领袖汪兆铭,如今竟然让李邻想出个‘通共融共’的罪名予以猛烈抨击,且已引起极其仇视'共产'党的沪派和党内右派的共鸣,这对汪兆铭和唐孟潇而言,无疑是打在了七寸之上。

    因此,两人这半月来百般辩解,甚至恼羞成怒,要不是李邻为了尽快形成共识,组建联合'政府',恐怕仍然会苦揪着不放。

    估计宁汉合流之后,阴险狡诈的李邻恐怕又会故技重施,'逼'迫没有军队支持的汪兆铭下野,以保证自己的稳固地位不受挑战,毕竟,李邻和白健生二人在党内的资历太过浅薄了,如今他们手握重兵空有杀生之大权,为了成功上位却不敢轻易举起,他们活得也很累啊!”

    众人听了会心一笑,蒋介石也极为欣赏地点了点头:“不错,看得出来果夫是下了一番功夫研究的,把李邻和汪兆铭他们的心思'摸'得比透彻,非常难得啊!

    只是,这中间有一点你没看到,那就是李邻如今早已是捉襟见肘,度日如年,要执掌权柄,除了十几万军队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得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可是他李邻没有,广西穷山恶水,数年来穷兵黩武,每年除了与贵州、云南大肆走私鸦片以充军资之外,再没有别的经济来源了,因此,富庶的两湖地区就成了李邻、白健生志在必得之地……”

    蒋介石的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不约而同屏息静气,认真倾听,房间里除了蒋介石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外,再也闻不到任何声响。

第三六七章 连锁反应(第一爆!)

    PS:这是今天冲榜爆发的第一更!大家有推荐票请尽管砸来,我还想最后一周上周推、周点榜呢,呵呵!

    “加油干——啦嘛呵嘿,

    死了算——啦嘛呵嘿!

    你不干我不干谁来干呀?

    不干就滚蛋——啊!”

    站在山道石岗上的工兵营长邝世民用手搭上额头向前眺望,对身边的政治指导员杜正宽问道:“恐怕有一公里远啊,你看清楚了?”

    中等个子、体态偏胖的杜正宽中校乐呵呵地说道:“肯定是安毅手下那帮痞子唱的歪歌,全营就他三连啥事儿都敢干,半个多月前在韶关下火车,他手下二排一个弟兄被五军一个连长煽了一巴掌,安毅这小子就找到人家营部去,结果一看那连长是他三期的弟兄,安毅没办法只能把胡子几个赶回来,自己留下硬是诈了人家一条烟才肯罢休。醉Ω露Ω网\Dz88。COm\这家伙也挺有意思,回来把被打的士兵叫过来,当着两百多弟兄的面一顿臭骂,还把新分下去的二排排长教训了一通,说什么以后再挨打不还手就别回来叫疼,随后把烟全发给和他一起去打架没打成的七八个人,只给了被打的那个小兵一支,还说就算医药费吧,哈哈!”

    邝世民嘿嘿一笑:“这小子绝对不吃亏,哈哈!老杜,有安毅在,咱们可省心多了,一连二连两个连长都是他的学长,看到安毅干得这么起劲谁也不愿落后,根本不用我去做什么工作,接到师部命令一传达就抢着干,哈哈……等你熟悉了就明白了。有个事我得和你说说,不用给他们上政治课,没事过去走走,和他们聊一聊,碰到吃饭就坐下吃,三连的几个厨子人长得歪瓜裂枣的可手艺不错,就连师部最好的两个厨子也是从三连硬抢去的,哈哈!”

    “怪不得一到中午吃饭你就去三连检查工作,原来是这样。”新来的营教导员伸出两手指点点邝世民。

    “小声点!告诉你啊,三连中午那餐特别丰盛,早晚你就别去了,早上那餐开饭太早,晚上那餐又没个定时,哈哈……哟!好像是王副军长来了?师座和几个长官陪着,我们得下去迎一迎。”

    邝世民手脚并用趴下石岗,一面整理军容,一面和老杜一脚高一脚矮地下坡。

    三连的施工现场高处插着一面军旗,这是广州妇女联合会特意为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