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嗖嗖嗖——”
夜色中的三亚湾,乱成了一锅粥。
日军方面,为了打通各部之间的联系,位于两王岭、乌石岭、荔枝岭、抱坡岭的日军,向近卫五团、四团和二团据守的阵地发起猛烈进攻。而在三亚港,新占领河西地区和鹿回头高地的安家军,再接再厉。向日军盘踞的河心岛及三亚河北岸、东岸地区发起猛烈进攻。
趁着夜晚安家军空军无法出动。少数的舰载机无法左右大局,日军沉寂已久的炮兵终于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各种口径的加农炮、榴弹炮和曲射炮。从高处山岭上向着下方的谷地疯狂发射炮弹。
面对蝗虫般从天而降、呼啸而至的的绵密炮弹,近卫官兵不得不撤入日军遗弃的防炮掩体中,苦苦煎熬。
有赖于日军数年的辛勤工作。各个防炮洞修建得异常的坚固,日军居高临下的炮火大多做了无用功。不过,也有部分掩体和工事在连续轰击中坍塌,给防守的安家军官兵带来一定的伤亡。
在长达一个小时的火力覆盖后,大批鬼子兵嚎叫着,从各个山岭上现出身影,向安家军阵地进行突击。
“卟卟卟——”
安家军官兵通过交通壕前出至一线阵地,等到日军进入射程,撕裂布匹的通用机枪射击声率先响起。
夜色中。不计其数的暗红色光点密密麻麻闪现,部署在日军构筑的机枪掩体中的通用机枪,还有作为支撑火力的少量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机枪。犹如嗅到了血腥味道的鲨鱼一般。喷射出稠密的弹幕,若死神的挥舞的火鞭一般扑向阵地前方。
安家军各级部队装备的通用机枪数量。稳居世界第一,再加上从日军手中缴获的大正十一年式、九六式轻机枪齐齐开火,中间还掺杂着明治三八式、大正三年式等日制重机枪。如此绵密的火力,哪怕是按照最慢的速度发射出去,每秒钟也有上万发子弹从阵地前方横扫而过。
在迫击炮打出的成片照明弹照耀下,那些刚刚冲下山来的鬼子兵,无所遁形,如同农民镰刀下的成熟稻穗一般,成片成片地倾倒在地上。
随着各种各样的机枪撒欢,隐蔽在防线各处的迫击炮也迫不及待地登场表演。各种口径的高爆弹在阵地前方炸开,哪怕是50毫米口径迫击炮发射的经过改良炸药并添加弹珠的高爆弹,其最大射程上的散布直径也高达15米!
于是,阵地前方的每一次爆炸,都会在一定面积的圆形区域内掀起阵阵血雨腥风,不断有缺胳膊少腿的鬼子兵被掀入空中,以几乎完美的角度展露他们那尚未进化完毕的毛茸茸的身体。
夜幕中,呈“W”形切入日军腹地、截断环海公路和铁路的安家军三处防线上,机枪、迫击炮还有大量的自动步枪,各式各样的武器以极高的射速,倾泻着可怕的金属风暴。
置身于一线阵地的官兵,一分钟时间不到,他们的耳朵都被巨大的响声给震得嗡鸣起来。
随着自山上冲下来的日军被收割殆尽,那些还在半途的鬼子兵也跟着遭了秧——当安家军的机枪弹雨自下而上扫过山脊时,到处都掀起血雨腥风。由于数量上处于劣势,日军占据地利、居高临下的轻重机枪根本无法彻底压制他们的对手,而随着安家军迫击炮组完成射击诸元的调整,迫击炮弹一枚接着一枚地落到山上,随处可见掀飞的鬼子的残肢断臂!
眼见着首次攻坚失利,日军的炮火再次奏响,安家军官兵迅速通过交通壕,进入防炮掩体,继续默默地承受。
日军的炮弹快速而精准地落到下方的谷地上,几个原本还矗立在安家军防线上的碉堡终于不堪重负,轰然倒下,炮火还引燃了一处掩体下的食品储藏仓库,牛羊肉罐头受外力挤压破裂,浓郁的食物香味在阵地上空来回飘荡。
那些曾经迸发出密集火力的机枪掩体,毫无疑问成为了日军炮火重点关照的对象,在九九式105毫米山炮、明治三十八年式野战榴弹炮这样的大口径重炮发射的炮弹面前,那些机枪掩体根本挨不了几发就崩塌下来。
密集的炮弹如同冰雹一般疯狂砸落,散落于阵地各处、自然形成的的碎石堆成为了可怕的存在,一发炮弹在上面炸开,掀飞的数百枚碎石片顿时成为犀利的杀伤武器,数十米范围内只要被激射的石片命中,非死即伤,全力后撤的安家军官兵不可避免地遭受一些伤亡。
而在大量炮弹中,夹杂有部分射偏的炮弹,这些炮弹落在阵地前面,把日军遗留的尸体碾得粉碎,扬起的肢体碎块和内脏器官,让人不忍乍睹。
估计是看到第一波突击遭受了异乎寻常的惨重损失,鬼子的这一波炮击持续的时间比之前的火力准备还要长得多,经过近两个小时的不间断轰击,到凌晨时分日军的炮火才逐渐稀疏下来。
夜色中,成百上千头戴钢盔、手持上了刺刀的三八式步枪的鬼子兵,如同搬家的蚂蚁一般,从山岭上密密麻麻向山下的安家军阵地扑了过来,阵地前沿从高到低满地的血腥场面,丝毫也没有迟滞他们前进的脚步。
鬼子炮兵狠下成本的炮击,虽然没有给躲进防炮洞的安家军官兵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但在战术方面的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一线二线的阵地几乎被夷为平地,安家军不得不在距离山岭更远的地方布阵。
这样一来,大批鬼子兵至少不必和他们的袍泽那样刚刚冲下山就遭到疯狂的扫射,他们很快就在山下占据了一块地盘,并且利用弹坑、碎石堆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掩体,配置起严密的机枪火力。
接下来,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的鬼子兵,以松散的队形,向安家军纵深防线快速推进。
这个时候,利用日军自上而下冲锋的时间间隙,安家军的机枪和迫击炮火力已经就位,于是,如同先前那场作战一模一样的场景再次上演。
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以日军遭受大量伤亡、不得不后撤固至临时阵地而告终,当山上的日军再次以火炮覆盖安家军阵地时,前线的安家军指挥官们又果断将麾下的部队后撤,就这样形成了一步步拉锯的态势。
激战持续到清晨,日军总共才先前推进了不到一公里的距离,但随着太阳在东方的海平面上升起,普天盖地的机群从西方的天空中出现,日军苦战一夜的战果,迅速化为乌有,待上午十点,安家军一举收复夜里丢掉的阵地,再次稳稳地把日军各部割裂开。
而此时,三亚港那边已经尘埃落定。
~~~~~~~~~~~~
PS:谢谢jerryw1975、小胡子48、拿枪的人、袁yh1234567、南谯竹叟、淡看历史大大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订阅、推荐和月票!
这两天家里、医院来回跑,更新不稳定,天子请大家原谅!这个时候只能做到尽量不断更了!
最后再次请朋友们订阅等一切支持!感激不尽!
请假条
才从医院回来,又累又饿,今天没办法更新了,明天恢复吧。实在抱歉!
第二一四三章 三亚光复
三亚港。
夜色中,一批挂载凝固汽油弹、执行“照明任务”的舰载轰炸机飞了过来,三亚河入海口的河西、鹿回头角、中心岛和河西地界,到处都燃起熊熊大火,已经抵近港口附近海域的巡洋舰队和驱逐舰队的炮击,更加急促,战舰上的了望员直接为炮手提供坐标参数,这要比由水上飞机提供射击诸元要迅速得多。
晚上十点,一批舰载轰炸机刚刚飞离三亚河口上空,十余艘驱逐舰直接驶入港区,开始对三亚河的河心岛和河口东岸的日军火力点进行压制。夜色中视线受阻,无法进行精确定位,水上飞机便为舰队提供一定范围内的炮击数据,每艘驱逐舰负责对三亚河和临春河各处日军河滩阵地进行反复的炮击。
与此同时,近卫三师第一团、第三团和两个坦克营,在舰炮的掩护下,成功地夺取对连通东岸与河心岛、河心岛与西岸之间的铁路大桥的控制权,顺利过河,整个三亚镇河心岛地区,到处都被曳光弹的残影所笼罩。
日军在河口西岸河滩后面的防守力量非常薄弱,尽管从河滩到腹地一两百米的地方到处都是木桩、铁丝网、壕沟和战壕,但这些防御工事不仅在轰炸机和舰炮的连续打击下损毁大半,而且躲在里面进行抵抗的鬼子数量也严重不足,显然日军指挥官也意识到在安家军占据绝对优势的海军和空军面前,这些防御工事起不了多少作用。
给进攻中的安家军官兵造成最大伤亡的不是正面的步兵之间的对抗,而是那些躲在河心岛和河西地区建筑物后面进行炮击的日军炮兵。
由于日军装备的九二式步兵炮和迫击炮的弹道是弯曲的,直射的舰炮根本无法威胁到像老鼠一样四处躲藏的鬼子炮兵,除了针锋相对地用迫击炮迎击外,近卫官兵只有越过那些建筑才能清理这些令人厌恶的毒蛇。
在这个过程中。不时有官兵倒在不断落下的榴弹炸开的弹片下。幸好日军在临春河东岸制高点的大真岭和龙岭上没有部署重炮,否则从山丘后面用散榴弹进行射击,进攻中的安家军官兵的伤亡数量还要大。
凌晨时分。由坦克和步兵组成的主力已经顺利攻占并通过了河心岛,战事向三亚河北岸和东岸纵深进展。
一个负责善后的海军陆战营,来到河心岛。当官兵们以为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的岛屿上不可能会有日军存活的时候,竟然遭到幸存日军的冷枪袭击。
原来,一部分鬼子兵,躲在诸如枯井、地下室等阴暗的角落,待安家军坦克和主力部队过去,重新活跃起来,准备在安家军的腹背发起反击。
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就这样爆发,安家军海军陆战队组建的时间不长,但骨干大多由安家军主力部队抽调。新兵在新兵营时接受了系统的安家军步兵操典的严格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