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第1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各种测试,一年多来,已经有四名宝贵的校官级资深试飞员因飞行故障牺牲,六人在驾机降落或跳伞中致残,但这个团队仍然是安家军空军将士们梦寐以求的团队,只有加入到这个团队,才能学到更高深的知识,才能拥有驾驶所有型号战机的资格,才能通过中校这一道坎,成为空军部队中最令人尊敬的特级飞行员,也就能获得安家军司令部配发的别墅和专车,直系亲属因此而获得最优厚的福利待遇和令家族无比自豪的荣誉。

    蒋介石听到这里,心中感叹不已,几年来,他对安毅层出不穷的治军方略已经没有半点儿惊讶,逐渐变得很适应了,但安毅的这一番介绍,还是让他深为感动和震动,蒋介石知道飞行员的宝贵,正是因飞行员的制约,中央空军至今都无法按照原定计划步步壮大,为此蒋介石才不得不同意将黄埔军校中的航空专业分出去,与杭州的航校一起组建了直属航空署的中央航空学校,可是,在经费匮乏的制约下,航校学员一年中获得的升空飞行训练时间不到三十个小时,不及叙府航校的五分之一,与安毅麾下四个飞行团更是没法比,而且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装备设施等各个方面,也远远落在叙府航校后面。

    制约中国空军发展的系列问题,一直是蒋介石和航空署所有将领企图收回叙府航校的重要原因,但是,叙府航校是安毅自掏腰包从无到有一步步建立起来的,中央和航空署没出一分钱更没出一分力气,当初安毅提出要办叙府航校时,航空署那些资深的权威老将还一个个笑话安毅不自量力,可如今,叙府航校的规模、教学质量、知名度、所设置的专业和师资水平,远远超出了中央航校、防空学校、测绘学校和军需学校加起来的总和,而且专业设置科学、教导有方,优秀得令蒋介石不忍伤害到叙府航校的半点儿利益,加上安毅面对航空署图谋将叙府航校并入中央航校时那副横眉冷对的样子,谁也不敢当着安毅的面提出来,因此这事一直拖到现在,蒋介石也没有再提了,反而从刚才安毅毫无保留的低声汇报中,看到了安毅的满怀挚诚,意识到安毅的潜在意思是什么。

    “兵工厂就不去了,去试飞团看看!”

    蒋介石一句话,整个行程随之改变,车队开出飞机厂大门,越过气势雄伟的岷江大桥,很快来到安家军空军基地对面的山谷,车队经过一条上方覆盖着伪装网的四十余米宽的水泥大道,终于来到建立在山脚下绿墙绿瓦的总装分厂两层办公楼门前,众人下车,簇拥蒋介石前进,终于来到被挖空的厚重山体之前。

    走到巨石和钢筋混泥土垒砌的山体大门口,蒋介石情不自禁停下脚步,抬头观望三十余米高四十余米宽的拱形大门,好一会儿才在一阵阵惊呼声中询问安毅:“这个总装车间花了多少时间建成?耗费了多少资金?”

    “全部工程竣工,两个工兵团五千八百将士足足花了一年零三个月,仅是修建费用就耗费资金四百八十余万,如果加上后期辅助工程,山顶和周边的防空工事、永备警戒哨位和观察哨、雷达站等等,耗资上千万。”安毅低声回答。

    蒋介石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才知道江北的飞机厂的核心是在这里,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南昌飞机制造厂已经不值一提了,安毅费尽心思大笔投入建立的这个总装车间,无疑是对未来战争可能发生的危机有了充分的认识与准备,真正地做到了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使得蒋介石对安毅的智谋和远见有了更深的认识。

    “好啊!好、好、很好!”

    不善辞令的蒋介石连续四个“好”字,已经完全表明了他的态度和此刻的心情,听得周边文武大员个个侧目,暗自感慨。

    安毅低声询问:“校长,我们是不是先进去看看?看完还能有时间去一趟兵器研究所。校长明天飞贵阳,兵工厂暂时看不成了,就看看兵器研究所吧,那里可以看到现代兵器的一些研究和发展方向。”

    蒋介石点点头:“好!抓紧时间,你带路吧。”

    “是!校长请,诸位请……子文先生,看什么呢?请吧!”

    安毅最后喊了一声仍然望着山门顶部满脸震惊的宋子文。

    宋子文闻声望向安毅,看到安毅一脸得意的坏笑,顿时板起脸,背着双手走向蒋介石,一旁的孔祥熙和葛敬恩暗笑不已,心想安毅这家伙怎么这么喜欢和国舅爷宋财神作对?

第一〇八〇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一)

    第一八章我的地盘我做主(一)

    一夜好雨,第二天破晓后雨停了下来,不过天空依旧阴沉沉的,眼见着又有新一轮的降雨来临。

    蒋介石和他的随行文武带着巨大的震撼,抓紧难得的雨水间歇,乘坐“大容机”从叙府岷江机场起飞,前往贵阳指挥中央军和滇黔军队围剿***红军。财政部长兼央行行长孔祥熙和即将就任经济部长兼中国银行行长的宋子文留在叙府,继续商谈币值改革和统一税政等事宜,而且就住在安毅的西苑宾舍里。

    安毅的西苑今非昔比,热闹非凡,冯洁云的母亲非常喜欢叙府的秀美山'色'和气候,以照顾外孙为名,就此留在了叙府;欧楚儿和安毅的二儿子已经牙牙学语,在马大婶的宠爱下开始蹒跚学步,掌管着安毅经济大权的楚儿开始为整个集团的利益没日没夜地忙碌;劳守道去了滇南,二婶却留在了叙府,整天和吴妈以及龚茜的“养子”待在一起,整个西苑已经是老幼咸宜颐养天年的人间乐园,充满了生活气息,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家。

    宋子文和孔祥熙对西苑的一切充满新奇,他们的家庭也温馨甜蜜并井然有序,不过却拥有繁琐的礼节和严格的规矩,总有种束缚的感觉,怎么也体验不到像西苑这样到处洋溢的舒畅笑声和孩子肆无忌惮的哭泣声,没有那种只有在寻常人家或者底层社会才有的真挚情感表达,没有那种老少间自然而然的情感交流,因此孔祥熙和宋子文耳目一新,也从中感受到安毅乐观自然的天'性'和西园中不受压抑的所有情愫表达。

    推己及人再反而行之,两人低头沉'吟',感慨万千。

    但是不管怎么感慨,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去做,孔祥熙需要做的便是与安毅统一步伐,在相互合作的矿产能源和经贸领域中达成一致,携手共进,在国家民族面临的危急关头,在敏感而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之下,力求保证民族工商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其他“不听话”的、亲日派的工商业势力进行有效打击和持续排挤,尽可能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则下,赚取最大的利润。

    宋子文却又有不同,与孔祥熙相比,宋子文更执着于整个统治阶层及政权的利益和前途,拥有更为远大的***抱负和满腔热血。在国家民族的利益面前,他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局部利益,而且自视甚高的宋子文每一件事情都力求完美,中国传统的那一套“哼哼哈嘿”和“拐弯抹角”是他最为厌恶的东西,他所希望和极力倡导的,是最直接的意见表述和最坦率的态度展示。

    可惜的是,孔祥熙和安毅都不是美国牛仔,都是在中国官场和传统文化这个大染缸里蹉跎了许多年的人精。

    孔祥熙非常精明地理解了蒋介石现在对川南所持的态度,对安毅治下的所有地盘不但毫无所求,反而因为自身利益和全局利益,给予更多的支持。

    但是宋子文就不同了,这个理想主义者对“擅自开辟通关口岸、拒绝中央'政府'监管”的安毅意见很大,哪怕没有汪精卫在一旁煽风点火,没有国家财政的捉襟见肘,宋子文也不喜欢看到安毅这种超越权限的******行为继续下去,可是经过下午对叙府飞机厂的参观,再看到兵器研究所两百余名名欧美各国专家和近千名中国年轻科技人员的努力成果,宋子文犹豫了,他终于看到了安毅不计成本的科技投入和领先世界的诸多科技成果。

    从与各国专家的交谈中,宋子文清晰地看到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力量和安毅无怨无悔坚持下去的原因。

    因此,这一刻宋子文犹豫了,安毅比他所认识的那个形象更为高大,比他所估计的精神境界更为高尚,仅仅只是在世界科学领域身居泰斗地位的尼古拉。特斯拉主持的一个无线电即时通讯设备的研制项目上,就让宋子文明明白白地看到安毅在国防工业上面的巨大投入和高瞻远瞩,是当今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军阀所没有的觉悟和崇高精神的体现,而且安毅所作的这一切,说到底全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全都是为了在即将发生的对日战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和主动。

    一句话可以概括:安毅把无所不用其极所赚来的金钱,几乎全都用到了关系国家民族前途的诸多高科技领域方面,用到了军队建设和巩固基础设施等方面,而不是居心叵测的自我膨胀和沽名钓誉,否则,仅仅只是一个雷达技术,就足以让安毅享誉全球,财源滚滚而来。

    宋子文静静地站在宾舍二楼的阳台上,透过绿树间隙,凝视安毅的孩子和家人在花园里无拘无束的嬉闹,身子一动不动,似乎看得呆了,但是他的思想并没有关注花园里孩子们的身影和不时传来的爽朗笑声,他那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脑子,犹如一匹奔腾的野马无法控制,想到的和眼前的任何景物毫无关系。

    “子文,你说下午咱们怎么安排?要不,我和你再去一下安毅的司令部?”孔祥熙端着杯热咖啡,走到宋子文身后。

    宋子文停顿一会儿,转过身来,摇摇头道:“不用了,我们还是回南京去吧。委座走了,我们没必要继续待在这儿浪费时间,南京还有许多事务等待我们处理。”

    孔祥熙心里微微吃惊,脸上却是轻松的笑容:“行啊,我现在就去给小毅打个电话,否则肯定回不去……叙府的航班不预先订票,肯定没座位,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