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出现,劳师日久,损兵折将,他能不气晕么?
医生未到,蒋介石自己已经恢复了平静,翻出刘一民的两封电报,又仔细地一句一字看了半天,这才喊来机要参谋,给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去电报:“**对南昌之攻击兼旬,师久无功,屯兵坚城之下,敌已有备难以奏效。令第三、第九两战区停止对南昌之攻击。”
就在蒋介石下令结束反攻南昌战役行动的当天,19集团军在敌后游击的终于打到了赣江边,攻占牛行车站。
这一下南昌城内的日军慌了,以为中**队又起攻击了,急忙由城内开炮轰击牛行,并以一个大队渡江逆袭。
预九师师长张言传虽然已经冲到南昌城前,但是眼见后续无援,而第三十二集团军此时也已经放弃进攻,第一o一师团可以自由转移兵力,只有忍痛撤退。预九师派往赣江沿岸游击的tǐng进部队也被日军第一o三联队一个大队追击,不得不向师主力靠拢。
南昌反攻作战历史半个多月,终于以我军失败结束。
整个南昌会战,我军伤亡53178人,牺牲军长以下官兵23242人,付出了沉重代价。
薛岳战后总结得失,认为刘一民分析正确,南昌反攻作战本来就不应该这个时候打,就是打也应以奇袭为主。到了4月27日,79师袭城失败,就应该果断停止战役行动。薛岳由此联想南昌保卫战,痛批一线式防御战法,反复琢磨刘一民提出的后退决战,并给刘一民报,对后退决战进行进一步探讨。两个长征路上的冤家为了抗龘日竟然研讨开了军事问题。还别说,在以后的抗战历程中,薛岳把后退决战运用的炉火纯青,比原来历史上的后退决战战法还要成熟的多!
各位书友大大:熬夜码字,一夜双更,见过这么勤奋的作者么?多订阅、多投票,就是对山人最大的支持啊!谢谢大家!
第七三五章 军事论坛
在**反攻南昌的同时,日军第第十三师团、第十六师团和骑兵第二、第四旅团等部,向第五战区防区发动进攻,企图解除武汉北部的威胁。第五战区部队在司令官李宗仁的指挥下,将所属部队编为左、右两集团军和江防军。制定了依托桐柏山、大洪山山区,据守重要城镇,持久消耗日军,伺机反击的方针,与日军展开了随枣会战。战至5月12日,日军攻占南阳地区唐河县,我军转守为攻,将日军主力一部包围于襄阳东部平原地区,日军纷纷撤退。至5月24日,除了随县县城,日军各部被迫退回出发阵地。
南昌会战枪声未停,随枣会战硝烟刚起,关东军与苏蒙军队在诺mén坎地区就发生了冲突,诺mén坎战役的序幕拉开了。
这段时间,刘一民两眼紧紧盯着南昌会战、随枣会战和关东军的动态,他要检验一下,自己想把日军重新拉回到原来的历史轨道上的努力到底能不能实现。
这段时间,日军第十二军为了补充训练部队和积蓄物资,暂停攻势,各部队糜集于胶济路、宿县以北津浦路、商丘以东陇海路,把三大jiāo通干线变成了兵营,严防死守,八路军也没有大的作战机会。刘一民干脆静下心来,指挥各部队埋头发展根据地,把基础夯扎实。只有南下部队、冀鲁边部队按照刘一民的指令,不打大队及大队以上规模的歼灭战,不成建制地消灭鬼子,以xiǎo部队分散展开游击战,通过游击战压缩鬼子的占领区,组织发展地方武装。
接到**结束反攻南昌作战和段朗如被枪毙、陈安宝殉国的通报后,刘一民气得脸sè都变成了青sè,感觉自己两次发电报提醒蒋介石,结果竟然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简直是岂有此理!
想想就觉得这反攻南昌作战打得实在是窝囊,一味地命令部队攻击,攻城部队却连基本的步炮协同都没有,简直是拿士兵的生命当儿戏!各部队协同也是一塌糊涂,充分体现了**内部派系林立、抗命不尊的劣根xìng!
但是,想想南昌城下端着步枪、举着手榴弹向xiǎo鬼子阵地发起冲锋的勇士们,刘一民心情激dàng,不能自己,下令教导师各根据地举行悼念陈安宝将军活动,自己也提笔写下了《血染赣江别样红——悼念陈安宝将军》一文。
文中,刘一民写道:“我不认识陈安宝将军,更不熟悉他的人生经历。按说,我是没有资格写这篇悼念文章的。但是,知道陈将军牺牲于南昌城下的消息后,我心里就浮起一个不畏强敌、冒着炮火勇猛进击的勇士的形象。这形象和川军第十八集团军教导师政治部副主任黄苏将军、第十八集团军炮兵旅长李亦默将军、坚持鲁西抗战的范筑先将军等无数牺牲的烈士们一起,构成了中**人面对日寇的飞机坦克大炮无所畏惧、前赴后继、抛洒一腔热血的英雄浮雕。
陈安宝将军在明知道我军第一次攻击南昌失败、日军援军已至的情况下,没有退缩,没有找任何借口,没有一丝犹豫,抱定革命军人牺牲之决心,义无反顾地执行命令,硬着鬼子的枪口依然率领部队攻击前进。这不是不识时务,不是盲从,不是愚蠢,而是一种虽千难万险勇赴国难的革命英雄主义jīng神、爱国主义jīng神、不怕牺牲的jīng神,是每一个中**人都应该学习的jīng神。有了这种jīng神,无论是何党派,无论是军人还是民众,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游击武装,都能站在团结抗日的大旗下,与日寇作殊死搏斗,直到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而伟大的胜利。
和陈安国将军相比,那些心存私心杂念、甚至意图步汪jīng卫后尘、与汪jīng卫之流眉来眼去、勾勾搭搭的人,应该扪心自问,应该羞愧汗颜,应该幡然悔悟。否则,何以对英烈?何以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关故土?何以对史册?
无论是中央军、八路军、桂军、川军、晋绥军、滇军,都是中**队。凡是中**队为抗日牺牲的勇士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英烈,是应当入我们的英烈祠、上我们的纪念碑的,是应当当之无愧地享受中华民族后世万代永远急死供享的。其jīng神将千秋万代永远护佑我中华民族绵延不息、发展壮大!”
刘一民的文章比较长,这里只节选一部分。
写完后,刘一民叫来晶晶,让他把文章拿去在山东、苏皖地区根据地发表,并要以通稿形式向全国播发。
倪华走后这段时间,刘一民忙的昏天黑地的,天天都在拼命的工作。除了关注正面战场形势、指挥教导师的军事斗争外,集中jīng力指导各根据地的生产自救运动,要求、胶东、鲁西、鲁东南、泰沂中心根据地的部队、机关、学校大规模开荒,养猪养jī养牛养羊,力争实现自给自足。要求清河根据地集中开发黄河垦区,要求胶莱、鲁中、鲁东地区在根据地腹地搞好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生产。要求各根据地恢复和发展集市贸易,促进根据地商业流通。这是教导师东进后第一次动员部队大规模发展生产,按刘一民的话说,就是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坚持敌后抗战的物质基础。
唐星樱xìng格倔强。在一般人想来,她一定会来照顾刘一民,让他回家去和两个儿子团聚。不料,倪华走后唐星樱似乎也在避嫌,连单独来找刘一民一次都没有。倒是岳母李韵还每天带着孩子过来看看刘一民,让他逗逗孩子们,放松一下心情。
晶晶来时,刘一民可能是刚写完文章,胸中的激愤之情没有完全泄尽,紧绷着脸,好像谁欠他二斗黑豆钱似的。
晶晶接过刘一民的稿子,认真看了一遍,装进自己的皮包,然后就让刘一民把军装换下来让她拿回去洗洗。
刘一民满脑子都是大事,想都没想,进屋脱下军装就jiāo给了晶晶。
晶晶这丫头是玩笔杆子的,心思多,见刘一民毫不犹豫地把衣服jiāo给自己去洗,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脸sè也变得红扑扑的,拿起衣服胡luàn包了一下就跑了。
晶晶走后,刘一民脑子又回到了战事上面。后来想想也释然了,世界上的事情都有个发展过程,象**,虽然在南昌会战中吃了亏,但是也得到了教训,以后不会再犯这种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攻击日军坚固设防城市了。接下来,就轮到名将薛岳真正登场了,后退决战在薛岳手上会散发出惊人的魅力的。上高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怕是要把xiǎo鬼子打得满地找牙的。等到将来**陆续换装美式装备,xiǎo鬼子就要吃大苦头了。
至于随枣会战,刘一民原本想chā上一杠,帮李宗仁扩大战果,但是想一想以李宗仁之能和第五战区、第一战区联手之力,日军必定讨不到好去。
唯一的变数就在诺mén坎战役,怎么样才能让日军与苏联红军大打一场,让苏军的飞机坦克大炮把xiǎo鬼子送回****更多一点呢?
八路军公审谷寿夫后,黄薇一直醉心于《战地通讯》的写作,跑了好几支部队,跟着战士们去夜袭鬼子据点,去打伏击,人变得结实了,胆量也变大了。有这么多丰富的素材,下笔如有神助,一片片真实生动的稿件通过电波飞回大后方的文汇报,飞向世界各地。
有一次,黄薇随部队去夜袭日伪军一个据点,回来后住在老房东家,房东大娘给她烙煎饼吃。吃着吃着,大娘就问:“闺nv,我看队伍上的nv兵都穿着八路军军装,你怎么没穿啊?”
黄薇说是她想当八路军,八路军不要。
大娘一脸不相信,八路军啥时候不要参军的战士啊?干部们天天都挨家挨户动员年轻人参军打老日,她的儿子就参加了区xiǎo队。
大娘就说,村里就驻有区上的干部,要不她去找他们说说,这么漂亮的闺nv,又有文化,天天跟着队伍跑来跑去,凭啥不让参加八路军?
黄薇拦住大娘,笑着说她要参军不用找区上的干部,得找刘一民、罗政委、蔡主任他们才行。
罗政委、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