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的民国-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说道:

    “将军,此战共俘虏叛匪一万余人,是一次大胜!”

    然后,紧接着又十分惋惜。

    “只可惜让匪首朋楚克溜掉了,他向西逃跑,一定是投奔日本去,此前支持他的日本人进兵库伦,只不知此时境况如何?将军,咱们是追呢,还是不追?”

    李振清还真没想到刚刚来到此地,就轻轻松松的取得一场胜利,并且还俘虏了车臣汗部几乎全部的精锐勇士,他到最后也没搞懂,这些人都骑着高头大马,在昨晚那种混乱局面之下,即便打不赢这场伏击战,想自保逃命还是应该绰绰有余的,何苦留下来做俘虏呢?

    ……

    多尔济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眼强大的堂叔在北洋军面前竟然和土鸡瓦狗一样一触即败,他欣喜若狂,但这欣喜却带着惭愧。虽然这些人依附了堂叔,但他们还是蒙古车臣汗部的勇士,这些勇士在北洋军面前竟然没走上一个会和就全部被生擒活捉。感慨之后,他向吴孝良提出,希望收编这些人。

    吴孝良一口应下,多尔济不可能总是依靠绥东军的力量在车臣汗部立足,他需要有自己的嫡系人马,这些战俘就是他最好的士兵。多尔济救了他们给予他们自由,在重信义的蒙古社会,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契约,降卒们为他效忠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十一月五日,吴孝良所部与李振清会师,未及休整便全军向西,直奔库伦而去。多尔济没有听从吴孝良的建议留在车臣汗部稳定局面,而是带着新收的士兵,跟随咋绥东军之后。

    一日之间,队伍疾驰至肯特山山脉之下,与此同时山路间开始出现大批的散骑,侦察兵抓了几个回来,一审之下发现竟是哥萨克,他们是恩琴的部下。

    在早前的情报,恩琴哥萨克匪帮控制着库伦城,并做好了陷阱等吴孝良来钻。只可惜,吴孝良以及他的北洋绥东军来晚了。

    “咱们好像错过了好戏呢?”

    吴孝良对身边的李振清嘀咕道。

    李振清却笑道:“好戏才刚刚开始,如何说错过了?”

    说话间,一个五花大绑的哥萨克被送至二人马前。

    “谁占领饿了库伦?恩琴在哪里?”

    那哥萨克居然不懂俄语,也不懂汉语,嘴里叽咕着谁也听不懂的语言,看其体貌明显不是西方白种人,而是具有亚一代明显的特色。

    山口处突然涌出了一大股骑兵,呼号着直奔绥东军杀来,大伙措手不及,吴孝良与李振清俱是悚然一惊!

第313章 驻扎穆克萨

    望远镜内一群典型的蒙古骑兵挥舞着腰刀涌出山口,吴孝良大吃一惊,哥萨克居然被蒙古骑兵所打败,这不科学啊!果真,呯呯的枪声又自那队蒙古骑兵身后传来,紧随其后的是一群身穿土黄色军装的步兵队伍。

    “日本人!”

    李振清很是吃惊,日本人的动作居然比他们还要快。两个人这才明白,那群山谷冲出来的蒙古骑兵并不是追击哥萨克,而是被那些日本人追的狼狈逃窜。

    吴孝良决定拦住这些日本人,决不能让他们冲出山口,步兵炮和四一山炮凡是能够得着的远程打击火力齐齐开火。岂料这些家伙竟似不要命了一般,顶着隆隆炮火自山口源源不断的冲出,并且迅的分成两股向两侧迂回过来。吴孝良暗暗头疼,绥东军目前根本没有摆好战斗阵型,甚至连战斗准备都没做好。炮兵射击的诸元设定也很粗糙,命率极低。

    面对源源不断涌出,越来越多的日本兵甚至有将绥东军先头部队穿插包围的危险,没想到在这里被日本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那伙蒙古骑兵则作鸟兽散在茫茫草原之上。失去了目标的日军没有半点迟疑,立刻将突然冒出来的绥东军当做了第一打击对象,他们的配合极为默契娴熟,看不到一丝停顿,就好像准备好了对突然而至的绥东军发起一场袭击一般。

    “命令全军,撤退!”

    吴孝良当机立断下了撤退的命令,他从来都不习惯打没有准备的仗,这样的突然遭遇,看似巧合,但鬼才知道这是不是日本人已经事先挖好的坑只等他来跳的,万一被他们搞一个前后夹击,那就不单单是被动的问题了,他时刻拿徐树铮在外蒙的惨败警醒着自己。。李振清对撤退还是颇有微词的,他主张还是打上一打,就这样撤退会严重的影响士兵们的军心。

    不过,他没有直接的反对,而是商量道:

    “维,我看不宜全部撤走,留下一部分断后,可以试探一下!”

    吴孝良点点头。

    “李大哥说的有道理,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就由咱们断后好了!”

    日军的规模的确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山口的高地上日军炮兵阵地已经开始炮击,幸亏绥东军行军度被路上的一场大雨所耽搁,否则损失恐怕就大了。李振清也不再坚持将遭遇战打成决战的想法,他们的确没有准备好,而日军则是已经成了严阵以待的架势。退回到安全地带从长计议才是上策。

    距离肯特山一百华里的穆克萨成了最合适的驻兵地点,这里是车臣汗部西部一个牧民聚居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城镇的特点,牧民们虽然还是逐水草而居,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开始学农耕民族盖起了房子定居。并且,由于毗邻土谢图汗部,处于交通枢纽之上,所以此地的商业极其繁荣,吸引了大批来自关内的商人临时聚居此地,他们的到来为这个聚居地带来了更多的人财富,也使得穆克萨成为了车臣汗部最繁荣的一个城镇。

    不仅如此,穆克萨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货栈,来自山西以及东北的物资有超过半数都集在此地后,再散往各部。因此,吴孝良将司令部驻扎在此地,就等于控制了整个外蒙的物资集散。

    吴孝良抵达穆克萨的第一天,便召集了驻此地的商人代表门进行会谈。他提出,在交战期间,整个穆克萨以及绥东军控制的范围之内,实行军管政策,所有物资的分配供应都应以军事准备优先,换句话说就是以供应绥东军优先。

    这个命令颁布之后,临时充作会场的蒙古包之内一片嗡嗡之声,大家都担心各自的物资打了水漂,难道这个年纪不大的军阀要明抢大家的货物吗?这是极不明智的行为,但却是有先例的,商人们之间充斥了愤懑的情绪,大伙敢怒而不敢言。

    吴孝良见商人们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敲了敲面前的桌子,示意大伙安静。

    “各位的物资,绥东军完全以购买的形式征用,请大家不必担心!”

    但是商人们还是心怀疑虑,有人壮着胆子问:

    “请问大帅,这购买是怎样一个购买法?”

    许多地方军阀同样是打着购买的幌子,先货后款,收货之后只给打上一张欠条,等打完仗手握大把欠条的商人先要兑现款子的时候,军阀们便翻脸不认人了。这个花样他们已经是见怪不怪了,难道这个什么绥东军的司令大帅也要玩这个调调吗?

    有疑问的不止他一个,大伙见有人领了头,便都齐声附和着。

    “是啊怎么一个章程还请大帅明示!”

    吴孝良一阵气苦,他从这些商人的眼里和言语看到的没有一丝迎接**队的喜悦,反之全是深深的不信任与戒备。这也难怪,自清廷倒台以来数年间,全国各地大小军阀迭起,这军饷则是吃了穷人吃富户,尤其是商人累受其苦,如今这北洋政府在商人的信誉恐怕不必土匪强到哪里去。如果自己不真金白银的拿出来,怕是难以服众啊。

    钱不是问题,绥东盛产各种矿产,这一年来他可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尤其是还有金矿,挖出来的直接就是钱,只是这些钱须从绥东运来需要时间。不过,态度须先表明,好去掉商人们的疑虑。

    “自然是以钱换货!”

    大伙听吴孝良如此说,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可还没都落地,他的一句话,又让这些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不过,钱运来需要时间。所以,我暂时先不买大家的货,但是我也希望各位能够配合起来,在钱运到之前,不要将货销往别处!”

    原来是不是强买,只是要求他们在交易之前,不要将货卖到草原上去,这个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不打欠条,不借货一切好商量。商人们这回倒是齐整整的答道:

    “全凭大帅安排……”

    吴孝良话锋却突然一转,语气也变的严厉起来。

    “还有一点,物资管制期间,如有谁敢将物资卖于敌人,一律将以通敌之罪论处,人枪毙,物资罚没!”

    商人们一阵哆嗦,面面相觑!

第314章 通敌

    吴孝良决定控制穆克萨这个全外蒙物资集散量超过一半的城镇,究其原因是要在根子上断了肯特山以西日军的物资供应,如今绥东军控制了外蒙东部的车臣汗部,由奉天以及吉林至外蒙的交通已经全在他的控制之下,日本人的物资想抵达库伦,非得从车臣汗部过境不可。

    所以,穆克萨这个物资集散地就成了关键,吴孝良以征用为借口,并答应钱货同时交易,打消各种疑虑,稳住了这些商人。同时,又发布军管令,禁止与敌占区通商,一旦抓获便会以通敌罪论处。

    该说的都说完了,吴孝良宣布散会,商人们患得患失的离开蒙古包。

    “这个年轻的吴大帅还是毛嫩啊!”

    “谁说不是那,太好糊弄!”

    “如今哪个大帅不打欠条?打了欠条谁敢不给送货?”

    这些商人绝大多数来自山西,晋商垄断蒙古商路,早在明朝时期便是如此,明末时更是与后金眉来眼去,暗通款曲,正是由于晋商的存在,后金才挺过了明朝的物资封锁。吴孝良于前世,看过许多关于晋商在明清时期的章,真假不论,却是对他们没有半点好印象。只希望这些人,在自己的直辖老老实实的,不要弄出什么幺蛾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