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无双-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在这儿胡思乱想,旁人可不知道,简单寒暄后大家进了大厅,今天高朋满座,尽是穿洋服的上流社会人士,西洋人东洋人,天津本地士绅贤达,满族遗老遗少,都来和陈子锟见礼,卑躬屈膝的极为客气。

    溥仪向陈子锟介绍了自己的两位妻子,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二女仪容婉约,一看便是豪门闺秀,身上却是西式裙装,谈吐也像受过新派教育的时髦人。

    陈子锟一摆手,随从呈上礼物,打开精美的包装,是三块玫瑰金的瑞士手表,一块男款,两块女款。

    “宝玑!太好了,我正想托人从上海带呢,维克多,谢谢你。”溥仪很是兴奋,爱不释手,婉容和文绣也是见多识广的人,知道这手表的名贵,笑语盈盈向陈子锟夫妇道谢。

    “表哥,什么好礼物,让我看一下。”从旁边挤过来一个穿男装的姑娘,二十四五岁年纪,生的倒也清秀。

    溥仪道:“这是肃亲王的十四女,东珍,喜欢穿男装,骑马,和男孩子一样的。”

    东珍道:“我还喜欢驾驶飞机呢。”

    陈子锟道:“哦,不知道十四格格擅长驾驶哪种型号的飞机?”

    东珍眼波流动,在陈子锟身上流转,反问道:“您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昆吾上将吧。”

    陈子锟道:“正是在下,格格有何指教?”

    东珍咯咯笑着,端着酒杯拉起婉容跑远了。

    溥仪道:“东珍是个疯丫头,在日本生活多年,一点体统都没有了,陈主席别介意,外面吵闹,咱们内室说话。”

    进了书房,溥仪向陈子锟引见了一个六十岁的干瘦老头。

    “这位郑孝胥先生,是我的书法老师。”

    陈子锟肃然起敬:“郑先生的墨宝,在上海南京千金难求啊。”

    郑孝胥客套一番,开始侃侃而谈,无非是中国内乱不止,非皇帝出山收拾局面不可,陈子锟当场就黑了脸,溥仪察言观色,急忙制止郑孝胥,岔开话题道:“我预备了几样小礼物,郑老师去帮我取来。”

    不大工夫,别的佣人拿来几个锦盒,陈子锟打开其中一个长条盒子,里面竟然是一把精美的宝刀,莫卧尔式白玉卷首刀柄上穿着明黄色丝绦,鎏金刀谭镂空雕龙,刀身光洁无比,篆刻乾隆年制,宝腾,天字十七号的字样,刀鞘是用金桃树皮贴成,形似山纹甲。

    “这是高宗皇帝御制宝刀,乃皇家珍藏至宝,宝刀赠英雄,还望上将军笑纳。”溥仪笑眯眯的说道。

    陈子锟有心拒绝,却无力开口,他知道溥仪打的什么主意,有心结交各路军阀,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重新登基,面南背北么,可他实在喜欢这柄宝刀,爱不释手,哪肯放下。

    “那我就谢谢陛下赏赐了。”陈子锟抚摸着宝刀,心中却在感慨,好一个败家子,出宫这些年,怕是把家底子都败光了吧。

    等陈子锟出去之后,郑孝胥又回来了:“皇上,陈子锟怎么说?”

    溥仪自负的笑道:“他刚才都称呼我陛下了,还能怎么说,陈子锟当年可是我御封的蓝翎侍卫,皇家的人,甭管他做了民国多大官,还是朕的侍卫。”

    郑孝胥道:“皇上圣明。”

    宴会开始,不知怎么安排的,十四格格竟然坐在陈子锟旁边,时不时轻轻踢一踢他,眼波含春带俏,充满诱惑。

    陈子锟假装没看见。

    姚依蕾和鉴冰却发现了有人勾搭自家丈夫,怒火中烧却又碍着面子不好发作。

    “子锟,你到这边坐。”夏小青径直走过来,和陈子锟换了座位,挑衅的看了东珍一眼。

    十四格格立刻偃旗息鼓,消停了。

    宴会之后是舞会,这回三位夫人同仇敌忾,再也不让东珍接近陈子锟了,陈子锟觉得好笑,又见东珍端着酒杯在人群中左右逢源,时不时抛个媚眼给自己,感叹世风日下,连爱新觉罗家的女儿都如此放荡了。

    忽见东珍和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凑在一起谈笑风生,叽叽咕咕说的好像是日语,正好溥仪走过来,顺着陈子锟的目光看过去,道:“那位是多田骏大佐,北京陆军大学教官,东珍的老相识了,陈主席要不要和他聊聊。”

    陈子锟道:“我和日本人没什么共同话题。”

    正巧那边似乎也谈起陈子锟,多田骏冲这边举了举酒杯致意,陈子锟也礼貌的回礼,心说这静园果然是乌烟瘴气,藏污纳垢,遗老遗少,政客军人、什么玩意都有,心下有些后悔不该前来。

    “亨利,你难道要在静园终老一生么?”陈子锟突兀的提起这个话题,让溥仪心中一惊,然后是一喜,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当年的张勋。

    可是陈子锟后面的话让他大为失望,如同迎头泼了一盆冷水。

    “老呆在天津,被遗老遗少簇拥着,还有那些心怀叵测的日本人,可不是什么好事,亨利,年轻人要多出去走走,见见世面,可以去美国,去欧洲,上个大学什么的,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安排。”

    “谢谢你,最近我没有出洋的打算。”溥仪意兴阑珊,精神头也没了。

    临走的时候,溥仪才强打精神,又送了陈子锟一份礼物,郑孝胥的书法,连同先前的大小锦盒,足足装了一后备箱。

    回到下处,姚依蕾等人打开盒子欣赏礼物,溥仪的阔绰手笔吓了他们一跳,除了乾隆御制宝腾宝刀之外,还有玉器古玩苏绣首饰等,都是内务府造的皇家用品,价值连城不说,还很有纪念意义。

    三位夫人叽叽喳喳议论起静园之行,对所谓的皇家威仪大失所望,对那位十四格格的评价更是出奇的一致,说那就是个**。

    “日本人没个好东西。”夏小青听爹爹讲过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故事,对小日本深恶痛绝。

    “其实日本女人不这样的,贤良淑德不比中国女人差。”鉴冰纠正道。

    “她小时候一定受过强烈的刺激,要不然不会如此疯疯癫癫的。”最后,曾经留学日本的姚依蕾下了定论。

    陈子锟却道:“这种疯疯傻傻似的性格,倒是很容易接近别人,搞不好这位十四格格,是日本人的间谍也未可知。”

    ……

    去过了静园,下一步就是回乡扫墓了,姚依蕾和鉴冰不必同去,陈子锟带着夏小青和小北,轻车简从赶往沧州。

    夏师傅的墓在沧州郊外乱葬岗,当时夏小青没钱,只能草草将父亲安葬,现在衣锦还乡,自然要购置墓地,重新下葬。

    夏家在当地是独门小户,没有亲戚,更没有家族墓地,陈子锟花钱买了一块地皮,找了一队工匠,砌了一座气派的双穴大墓,买了一口上好的楠木棺材,寻个良辰吉日便把岳父的灵柩迁来。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寻到夏小青母亲的遗骸,以便和父亲合葬,这是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因为夏母当年是被家族私刑处死,尸骨埋在何处,只有燕家人才知道。

第二十九章 沧州燕家

    想当初,夏父还是沧州城外一个无名小辈,庚子年间,直隶遍地铺坛练拳,义和拳,红灯照,扶清灭洋,杀洋鬼子,宰二毛子,拳民们打了鸡血一般亢奋,这个名叫夏飞雄的年轻人渐渐崭露头角,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夏小青的母亲燕胜男那时候十七岁,跟着红灯照的何仙姑当护卫,都是江湖儿女,又是在战斗中萌发的朴素感情,可谓情比金坚,一来二去就私定了终身,后来朝廷打了败仗,八国联军进了北京城,拳民们也都作鸟兽散,燕胜男趁机跟夏飞雄远走高飞,把家里人气得半死。

    燕家在沧州在当地是有名有姓叫得响的武术世家,尤其是轻功暗器双绝,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也就罢了,可燕胜男是打小订过亲的,悔婚这种事儿可把燕家的脸面都丢尽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夏母回家奔丧之际被父兄擒住沉塘处死,夏飞雄从此带着女儿漂泊天涯,一直寻机复仇,直到去年才大仇得报,打死了燕家的老头子,不过自己也身负重伤而死。

    这次回沧州,可不单单是为了给父亲移坟扫墓,更重要的是回燕家把这口恶气出了,陈子锟知道夏小青的心思,所以没带姚依蕾和鉴冰同来,而是打电话给张学良,借了一个营的东北军以备不测。

    这事儿闹得,回趟老家,不是探亲,改打架了。

    一家三口,只带了两个随从,驱车直奔城郊张各庄,乡间土路扬起漫天灰尘,路边阡陌纵横,杨树高耸笔直,农村小孩没见过汽车,一群群的跟在后面疯跑。

    到了村口,汽车停下,双喜下车向放羊老汉询问了燕家大院的位置,上车不禁感叹:“那放羊老者的拳尖都是平的,沧州左近习武之风盛行,可见一斑。”

    燕家就在张各庄西头,是一处三进的大院子,门口有俩石鼓,大门脸挺气派,就是对联有点俗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汽车停在门口,一帮农村小孩和野狗好奇的站在不远处打量着这个不用骡子拉就能自己走的大黑铁盒子,正值晌午,附近村民听见动静,端着碗出来,倚在门口看热闹。

    陈子锟先下车,他今天是一身中式打扮,黑缎子马褂,蓝布长衫,大襟上挂着怀表链,还戴了一副太阳眼镜,这身行头要是被姚依蕾看见肯定说土鳖,但在沧州一带,却是正儿八经上等人的装扮。

    人说近乡情怯,一点也不假,往常大大咧咧的夏小青,今天格外的安静,在车里深深吸了几口气才下来,小北也跟着下了车,好奇的到处打量。

    双喜和青锋是随行护卫,双喜一直跟在陈子锟身边做副官,青锋军校毕业后派到一线部队历练了几年才调回来,两人都是上尉军衔,神枪手,其实这种场合带梁茂才来是最合适的,可这家伙烂泥糊不上墙,整天喝酒抽鸦片,陈子锟也管不了他,只好随他自生自灭。

    两位上尉有些紧张,毕竟燕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