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6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说只有文官会信口开河?像吴襄这种长期混迹大明官场的武官照样会牛皮哄哄。对于这一套他们都是熟练工,先用大话哄骗住崇祯皇帝和朝廷,当从朝廷骗到粮饷和好处以后,做不做得成功事?那就以后再说了。反正是手中有兵,心中不慌。朝廷也奈何不了他们。

    不过现在的崇祯皇帝也不是很傻很天真了。只要智商正常的人都明白:李自成拥有百万之众,横扫了西北几省?能挡住大顺军进攻京城的脚步已经很不错了,哪里来的生擒李自成的可能性呢?所以崇祯皇帝自动地把吴襄的牛皮略过,只问道:“吴长伯有兵几何?”

    对此,吴襄倒没蒙蔽崇祯皇帝,他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按兵册应有八万,但实际上只有三万余人。”

    一听之后,崇祯皇帝就有些奇怪了。难道关宁铁骑这么强悍吗?三万就可抵挡一百万。于是他接着问道:“这三万人都骁勇敢战吗?”

    没想到吴襄的回答简直让崇祯皇帝要吐血。他答道:“若三万人都是战士,平贼早就大功告成了,真能作战的只有三千人而已。”

    于是崇祯皇帝就大失所望地说道:“三千人怎么当贼百万之众。”

    而吴襄就立刻解释说:“此三千人不是普通战士,而是臣襄之子,臣子之兄弟。臣自受国恩以来,自己食粗粝,而三千战士都吃细酒肥羊;自己衣粗布,而三千战士都穿绫罗绸缎,因而能为臣效死。”

    其实吴襄所说的就是明朝特有的家丁制。当然,他所说的三千家丁是有些夸张,在辽东铁骑最兴盛的时期,李成梁也只不过拥有八千家丁。而到了现在,随着辽东明军的一次次惨败,再加上关外土地大多落到满清的手中,吴三桂绝对拿不出这么多粮饷去蓄养作为自己私兵的家丁的。

    不过吴襄也没有说谎,当时家丁的战斗力与一般明军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例如:李自成大顺军的百万之众,其中能作为核心使用的也只不过是他那老八队,也就是老营的四、五万人马。

    相对而言,清军和汝宁军的各线部队的实力就相差很小了。像清军,他的核心就是白甲兵和红甲兵,总兵力也就是三千多。但是清军八旗的六万多人马的实力也不差,其他蒙八旗和汉军旗的战斗力也是差强人意,和明军相比也是强军。

    而汝宁军,他的核心当然是教导协和亲兵队近万人。但作为汝宁军主力的六大镇和水师陆战队的实力也不差。其余的三镇、三个独立协和商行护卫等部队就是二线部队了,不过他们也比一般明军强上许多。

    然而当吴襄这一番真假参半的话一说,竟然让崇祯皇帝很是动心。他倒真希望吴三桂是能让大明王朝起死回生的活神仙。

    于是崇祯皇帝接着问道:“那吴长伯入关所需多少粮饷?”

    没想到吴襄回答道:“部队在关外的庄田要赔偿,十几个月的欠饷要补足,关外的六百万百姓(其实只有十来万人)要安插,算起来至少需要一百万两银子。”

    吴襄的眼光是相当毒辣,他已经看出了崇祯皇帝是病急乱投医了,所以趁机开始了大敲竹杠。

    可这答案让崇祯皇帝是大吃一惊。接着他就像被抽调了脊梁骨一样,瘫软在了龙椅之上。现在户部库房中的存银还不到四十万两,崇祯皇帝的内库(皇帝的私房钱,当然皇宫里嫔妃和太监的私房钱就很多了,但崇祯皇帝不可能去索要)里也是空空荡荡,这叫崇祯皇帝从哪里去凑出这笔银子呢?

    瘫软了好一阵,崇祯皇帝终于有了些恢复。他有气无力地挥挥手,让吴襄先行退下了。长时间的交谈,使得崇祯皇帝也是身心疲惫。他也没心情去召见那些刚召集起来的勋贵和大臣们了。于是就简单地下了一道圣旨,让候在紫禁城外的勋贵和大臣们捐金助饷,并且强行规定了各家捐输的数目,接着就打发他们回家去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三章京城乱相

    一听闻宫中传出来的捐输诏书,在场的众人立刻炸开了锅。但也不可能一直在宫外喧哗,搞个“**”,于是众勋贵和官员纷纷相约交好的几位,要找个地方相聚,想要讨论个方略出来。所以没一会儿,金水桥前的人群也都散去了。

    薛濂还是保持着一贯以来的低调。他婉拒了几位勋贵的相邀,独自回到了自己的府中。可是一进门,他就让护卫首领带人守在书房外,接着把一名护卫打扮的人领进了书房。

    等到薛濂一落座,那名护卫打扮的人就顾不得礼节,对薛濂急声叫道:“侯爷!您可要早做决断。最不济也得让世子出京。天津卫已被鞑子攻破,海路已不通。鞑子又在运河周围出没,顺着大运河南下也很危险。现在只能用部队护卫住府中众人南下了。可一旦闯贼靠近京城,逃亡车队的速度绝比不过闯贼的骑兵。所以就要趁着这几天,尽早出京,这才能把侯爷全家平安地送至大人那里啊!”

    说话的人是山川司副司长李柱。在这次清军入关之前,薛志农就把李柱派遣到了京城,要他整合京城内各股汝宁军的密探,让汝宁军的潜在势力全部行动出来,就是要把吴世恭的全家送达至汝宁。

    而李柱原先想采取的是化整为零的方法。他在天津卫安排了几艘汝宁军的海船,之后分批次把阳武侯府和恭顺侯府众人送至天津,趁着朝廷做出反应之前,送出吴世恭的家人。

    可没想到接下来京城局势大变。鞑子入关,天津城沦陷,立刻把海路撤退给堵上了。于是李柱立刻改变了计划,只是想把薛濂全家送出京城。因为京城的城门现在都是紧闭。没朝廷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京,把这么多的人口送出京城也已经是不可能了。

    不过幸运的是,现在的南城兵马司指挥使是周巡的父亲周正坤,驻扎的丰台的汝州军中,还有刘古迁等汝宁军内间控制的近四千名士兵。所以把薛濂和薛呈麟等寥寥几人送出城外,并保护着他们南下,李柱还是有着把握的。

    可没想到薛濂断然拒绝了李柱的计划。这有着薛濂判断局势还未恶化的原因。可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薛濂希望李柱把吴惟忠全家和自己府中的众人全部送出京城。

    不过薛濂如此的固执也是在为吴世恭考虑。如果吴世恭不把自己的父母兄弟等人和原先出京时携带的护卫家人救出京城,却只救出了薛濂全家,那么以后吴世恭将会受到舆论上的谴责,而且也将让自己的部下寒心。为此。薛濂甚至拒绝了把薛呈麟单独送出京城,就是要李柱想尽办法,挖掘全部的潜力,一定要把这些人全部送出京城。

    可是今天崇祯皇帝捐输的圣旨一下,薛濂也感到大事不妙了。所以他立刻要与李柱商量。要即刻开展自救的行动。

    “本侯会让霏儿和麟儿准备好,你先把他们带出京。之后本侯会让吴侯过来。你再想办法把我们两家送至汝宁。”薛濂说道。

    “可是……可是侯爷!这么多的人。现在根本无法保密,怎么能送出京?就是小的把你们送出的京城,又有朝廷的追赶,又有闯贼的追杀,小的根本无法护卫的你们周全啊!”李柱发急道。

    “也就是尽人事吧!怎么样本侯也要与吴侯一起走。”薛濂断然地说道。

    薛濂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清晰。只要能做出拯救的动作,成不成功都是无所谓的。真的在逃亡的途中有所伤亡。那么这些人也只能感叹自己的运气不好,但绝不会去怪罪吴世恭的。毕竟薛濂是与他们一起逃跑的。当然,在此以前,薛濂也会让自己的女儿薛雨霏和孙子薛呈麟先行逃跑。

    “那……!”李柱顿时被薛濂的坚持给为难住了。“那么侯爷把人都悄悄地带到南城,先让小的去安排一下,等到机会合适,就立即动身。别到时候拖延了时间。”

    “知晓了。”薛濂点了点头。

    就在此时,门外突然传来了大声传报:“英国公来访!”薛濂立刻向李柱使了给眼色,让其向着后门而走,先躲避起来,接着薛濂就站起身,出门迎接英国公张世泽去了。

    英国公张世泽不是一个人来拜访的,他带来了几位亲厚的勋贵。等到薛濂刚把他们迎进了书房,那张世泽就迫不及待地说道:“姑父!今天侄儿也把兰儿带来了,她正在后宅拜见姑母呢。小侄也有些事想要向姑父讨教。”

    在京城内,感觉到大明朝前景不妙的也不仅仅是薛濂一个,很多勋贵已经开始寻找后路,想要离开京城这块死地。而张世泽一开口就把薛呈麟的未婚妻给抬了出来,就是要向薛濂暗示:咱们两家可是骨肉相连的亲戚,如果你有什么办法,可千万不要忘记我啊!

    可薛濂并未接口,他开口问道:“今日诸位来找本侯,所为何事?”

    几位勋贵对视了几眼,有一位侯爷就先开口,迂回地试探起来:“薛侯!您看,捐输的银子,咱们该不该出?”

    薛濂在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都这个时候了,还试探个什么劲啊?薛濂也没心情与他们云里雾里,于是就一针见血地问道:“你们说京城就这副模样,就算是咱们把粮饷都捐输齐备了,还有用吗?”

    这问话让那些勋贵们都是浑身一震,他们根本没想到薛濂会说出这样坦白的话。稍稍冷场了一会儿,张世泽就是说道:“那姑父您的意思呢?”

    “想办法南下吧!到长敬那里,怎么样也能护卫着咱们个周全。”

    “可是咱们该怎么出城?”

    “先收拾细软,集合族人吧!这些天都聚到南城去。不管怎么样,想要出城,还是要往南城跑。”

    “姑父!您是不是有了出城的法子?”

    “人多嘴杂,这里就不细说了。不过咱们可以先合计一下该如何行动。……”

    ……

    自从崇祯皇帝传下了让王公贵族和大臣们捐输的圣旨以后,京城里立刻出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