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6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吴世恭再次逼迫着王声他们上前阻截。而这次王声他们知道没有了退路,确实更加拼命了。可是明军的战斗力确实与清军有差距,再加上兵力也很悬殊,所以战斗虽激烈,但场面还是一面倒。

    直到现在,交战双方的应对都很寻常,看起来是汝宁军把那些溃兵当成了炮灰,而自己将要保存主力全力渡河的局面了。

    可是在后面观战的吴世恭,见到了王声他们已经是难以支撑,阿巴泰部也是步步紧逼,他看着已经排好阵形的汝宁军主力部队,就笑着对身边的余继说道:“该让王守备收工了。快些鸣金,该让我们上场了。”

    听到了鸣金声,已经处在崩溃边缘的王声他们立刻转身逃向了本阵。阿巴泰部接着想要追杀,可是没跑几步,他们却讶然发现,一个旗甲鲜明的大方阵已经在前方等着他们了。

    “快些回来!排好阵。”阿巴泰大声地叫道。在前面散乱的清军骑兵也连忙转身回阵,要再次结好阵形,准备冲垮汝宁军的这个方阵。

    “向前!”吴世恭下令道。他是不让清军有一刻喘息的机会,想要让汝宁军的方阵主动向前,要与阿巴泰部主动作战。

    战鼓声立刻响起,汝宁军一个团二千人的大方阵踏着鼓点向前而行。

    而从方阵两边逃回的王声的残兵也只剩下二千出头了,他们都跑到吴世恭中军后面收拢。而王声则来到吴世恭的身前,他又敬又畏地行礼道:“大帅!小的辜负所托,真是有罪有罪!”

    吴世恭对着王声微微一笑,说道:“你也算是尽力了。先等在这里,看看本官的儿郎是怎么样打仗的。”(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六章重骑兵出动

    因为追击王声部的明军,或者说是被王声部当诱饵所吸引,这时候的阿巴泰部清军离汝宁军的方阵也只有五、六百步了,而且他们的队伍还是乱糟糟的,并没有整队完毕。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汝宁军方阵步行的速度并不快,清军还来得及排好阵形。

    可就在此时,汝宁军的左侧开始冒出了一队队骑兵,这些骑兵的马上都披着厚厚的毛毡马甲,身上披挂着铁罐头一样的板甲,那板甲都被故意打毛,涂上了黑漆,在日光下却是一片黑压压,阴森森地宛如一队队死亡骑士。

    这是吴世恭的一千多亲兵队出动了,也只有他们的装备如此精良。而阿巴泰这些清军将领一见冒出了这样的部队,他们当然也知道这是明军的主力出动了。于是阿巴泰立刻大声叫道:“都向后撤,快些后撤!退到后面去再整队。”

    在这时候,汝宁军的骑兵已经完全准备好,而清军的骑兵还在整队。如果在这么近的距离内,被汝宁军的骑兵一冲,那清军就很难发动有效的对冲,还不如先行后撤,压住自己的阵脚再说。

    虽然阿巴泰的命令很含糊,但清军还是显示出了很高的战斗素养。在古代通讯不畅的情况下,主帅的命令很难传递到自己的每一支基层部队,所以一定要基层指挥官去灵活领会了。

    而清军的那些牛录额真、参领等基层指挥官就领会得不错,他们立刻下令把没有列完阵的部队向两边散去后撤,接着把已经列阵完毕的部队露出,要掩护住那些后撤的部队,并准备迎接汝宁军骑兵的冲阵。

    可就在此时,汝宁军的步兵大方阵后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巨响。六发巨大的炮弹飞过了汝宁军步兵方阵兵丁的头顶。重重地砸到了清军的骑兵阵列中,几次在地面反弹之后,翻滚出六道血肉模糊的血路,清军一下子压不住阵脚了。

    那正是汝宁军的四门九磅、二门十二磅的火炮在发威,而汝宁军也只有这六门火炮可以射击至这么远的距离了。为了保证炮击的隐蔽性,吴世恭并未让三磅、六磅的火炮靠前,就是怕火炮的露面,吓跑了阿巴泰的清军。

    可是这样的炮击也有着极大的风险。在当时,一般的军队光是听到如此剧烈的炮击声,他们就可能惊慌失措了。更不用说炮弹从自己的头顶呼啸而过。要不是汝宁军的火炮射击技术确实精良,要不是汝宁军经常经受这样的炮击越顶训练,说不定自己的兵丁早就被这样的炮击吓得乱作一团了,更不要说动作不变形,依然维持方阵的整齐继续向前了。

    但这种在当时的高难度炮击。同样出乎清军的意料,因此在突然遭受炮击以后。那些排好的骑兵阵形也顿时散乱了。很多清军就想拔马向后。先撤出炮火的射程。可就在此时,汝宁军的骑兵开始出动了。

    在汝宁军兵丁的心目中,教导协和亲兵队是他们向往进入了两支精锐部队,也尊称为“跃大小龙门”。而对吴世恭本人来说,最重视的也同样是这两支部队。因为只要有这两支精锐部队作为核心,汝宁军随时能够拉起一支实力、人数都很庞大的军队来。

    但是对于这两支精锐部队的使用。吴世恭他们并不是藏着捏着,反而是经常让他们执行一些很艰巨的战斗任务。吴世恭就是要以战火淬炼这些精英,让他们化茧破壳绽放出一批名将之花。当然,大比例的伤亡总是免不了的。是有些可惜。但运气也是成为名将的一个必要条件。确实有些无奈,但作为一名统帅,有时候也确实需要一颗铁石心肠。

    而在现在,亲兵队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一支重甲骑兵。而这样的装备所花费的工时和材料,耗费是相当巨大,都几乎影响了工坊司的火器制造。因此直到现在为止,也只有亲兵队能够有着这样的装备,连飞马镇都拿不出这么多身披重甲的重骑兵。

    而在当时的东方战场上,这样的重骑兵其实已经被逐渐淘汰。因为重骑兵的耗费确实太大,而重骑兵的战马也因为负重太重,也冲刺不了太远距离。

    而在东方大规模的战斗中,双方出兵人数动辄就是几万、十几万,而几百、上千的重骑兵就不能在战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只效费比失衡的军种,已经没有什么军队肯大费气力去建立了。

    这与西方的战场不同,西方的战斗规模较小,也发生很多领主之间几百、上千人的战斗,因此,西方重骑兵的历史延续就比东方要长上了许多。

    但重骑兵无疑是当时的战场之王,只要是正面冲撞,就没有任何其他军种可以阻挡住他们的步伐。也许唯一可以对付重骑兵的也只有重骑兵。当然,现在也多了一种火器。

    之所以武装这样一支重骑兵,可以说是吴世恭骚包,也可以说是汝宁军财大气粗。但就像已经被历史淘汰的战车一样,这些已经有些不合时宜的兵种,只要用在合适的地方,依然能发挥出惊人的战果。而在这时候,真的是重骑兵风骚无比的时刻了。

    当这支浑身乌黑的重骑兵排列成方队出现在两军大阵中间的时候,阿巴泰部的清军是彻底被震撼了。对面的重骑兵仿佛是一个个钢铁怪物,连他们的头上都带有全封闭的头盔,只在眼部留有一道缝隙,让骑士能观察到外面的情况。

    而这些重骑兵手中拿着的骑矛比一般的骑矛更长一些。矛尖是闪闪发光,马匹的身上也是披着毛毡马甲防护。尽管还隔着好几百步,可阿巴泰这些清军将领都知道,在这样地防护下面,弓箭怕是很难造成伤害,就算是近距离的劈砍刺杀,对这些甲胄恐怕也是无能为力。

    这装备的精良程度,连清军中最精锐的前锋营和骁骑营都有些望尘莫及。这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骑兵呢?(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七章埋伏奇兵

    可没等阿巴泰他们想明白,吴世恭的手一挥,中军的鼓声立刻是齐声响起。在重骑兵方队前面指挥的统领盖上了掀起的面甲,他轻轻的一夹马腹,开始了缓慢地向前。

    随着重骑兵统领矛尖向前倾斜,重骑兵开始动作了。整个战场的地面突然发出了震动,好像是翻滚的闷雷一般,滚滚地向着清军扑了过去。

    重骑兵之所以有个“重”字,就不可能跑得太快,不会一下子达到高速冲刺的状态。所以这些重骑兵都是在缓缓地向前快步走,这是一个极其缓慢的加速过程,为的就是让马匹逐渐地热身,为最后的冲刺做着准备。

    可就是这样的“隆隆”蹄声,再加上骑矛和板甲在日照下反射着寒光,这样慢慢靠近就给清军以极大的压力。

    阿巴泰这些清军将领可是知道这些重骑兵的威力的。当年金国的披甲骑兵——连环马,蒙古重骑兵——怯薛军,都是草原部落曾经创建的,有着辉煌历史的重骑兵。

    而现在重骑兵虽然已经被逐渐淘汰,但满清依然有着自己弱化版的重骑兵——披甲骑兵。而以白甲兵为核心的清军披甲骑兵在以往的战斗中也都是屡立功勋。这也使得满清对自己的披甲骑兵冲阵向来是自豪无比,号称是自宋以来——天下第一重骑。

    可今天就是弱化版对加强版了。当阿巴泰转头看看周围手下们的脸色,就知道没人敢自动请缨。在这时候以骑兵对骑兵。以冲锋对冲锋,完全就是送死,清军的这些将领再有勇气,也不是用在这必死的局面下的。

    看着自己的重骑兵向前,在吴世恭身边的迟明也是紧握着拳。屁股在马上扭来挪去,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他还不时地回头看看吴世恭的脸色,盼望着自己能够亲自上阵冲杀。

    现在的迟明带着一百多剩下的亲兵就在吴世恭身边保护,所以他就失去了这次指挥重骑兵冲阵的机会,这也让渴望战斗的迟明是浑身难过。

    而见到了迟明是这么沉不住气,吴世恭就是气不打一处来。他立刻破口大骂道:“扭什么扭?难道你骑的是母马?要打仗机会还很多,看你毛毛躁躁的样子,放心让你出去吗?”

    吴世恭的话,立刻引起周围一阵爆笑声。

    吴世恭也不管迟明的脸变成了猪肝色。他回转头,对伸长着脖子观战的王声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