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兄弟,这次杂家给你带了张皇爷爷的手谕,让你随意到通州仓房内提粮草、军械,你可千万别辜负皇爷爷所托啊!”

    “那在这里就先谢过皇上,谢过大哥您啦!”

    ……

    吴世恭与秦公公的交谈应该说是很愉快,所以最后秦公公也把崇祯皇帝的手谕也拿了出来。在现在的局势下,他们决定还是抛开不快,齐心协力为好。

    而在休整了两天以后,汝宁军过通州,经天津,直奔山海关,而在这一路上,汝宁军依然进行着战术的训练。在六月二十七日,汝宁军来到了闻名天下的山海关。(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四章进入山海关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长城远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那山海关就是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依山襟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而关城周长约八里,其大小已经不亚于关内的一些大城。

    吴世恭望着这雄关,第一感觉就像是现代美食节目花瓶女主持那样,一边塞着美食,一边根本分辨不出甜酸苦辣,只知道说:“好吃!好吃!”。而现在的吴世恭就觉得山海关是“好大!好大!”,根本难以用语言形容出自己的感觉。

    直面吴世恭的关城东门的镇远楼,也就是天下闻名的天下第一关城楼。在这城楼上,有着一块白底黑字的大匾,上书五个大字——天下第一关。而围绕着镇远楼周边建有靖边楼、临闾楼、瓮城、东罗城等重重叠叠的军事建筑,而且关城的位置北依燕山,东临渤海,防御体系建造得相当完整。

    而这时候的吴世恭,他的全身心都已经完全沉浸在旅游的心态中。来到了一个旅游胜地,而且是一个没被后世破坏了人文景观的旅游胜地,这让吴世恭有种访古游的兴奋感。再加上山海关的风景确实不错,北面的燕山山脉郁郁葱葱、东面的渤海海面碧波荡漾,即使得吴世恭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拥抱自然的舒畅感,又让吴世恭觉得节省了许多旅游门票钱。

    看着自家的大人长时间不挪动脚步,就是看着关楼不断地在抚掌赞叹,自以为明白吴世恭心思的余继立刻靠近附耳道:“大人!依小的所见,这关城虽然看起来不错,正面攻打要填上不少人命,但只要攻上燕山上的那几座山峰。再把我们汝宁军的火炮拉上去,长期轰击,打得关上军无斗志,城墙残败,之后一个攻城就可以把山海关拿下。攻关并不难,就是要耗费一些气力和时间罢了。”

    吴世恭目瞪口呆地听着余继在焚琴煮鹤,心中有种吞了苍蝇的感觉。自己在欣赏美景,他却想着破坏。就这么内伤了好一会,吴世恭终于吐出了两个字:“粗货!”接着头也不回地向着城关大门走去。

    余继被骂得一头雾水,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是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为了亡羊补牢,他立刻拉住了要跟随着吴世恭进关城的迟明,赔笑着小声问道:“迟兄弟!兄弟是不是说错了什么话?千万要教教大哥,这里先谢过了。”

    迟明鄙视地白了余继一眼,教训道:“余大哥!你认为大人在做何事?大人文武双全。他可是位秀才,要不是被朝廷欺压出了京。说不定都考中状元娶了公主了。刚才大人正想写诗。刚想了几句,就被你打断,你说大人会不会生气?”

    迟明对吴世恭的极度个人崇拜,又结合了民间的传闻、戏剧的影响,再加上他的脑补,就这么推理出符合逻辑的结果了。

    余继咋一听。觉得迟明的说法相当有道理。于是立刻拍大腿懊悔,之后马上心动不如行动。

    眼见着吴世恭将要走远,余继立刻大叫道:“大人!小的立刻准备笔墨。大人等等小的啊……”

    ……

    经过了长达十几丈的城门道,接着过了瓮城。吴世恭他们终于进入到山海关城内。一位洪承畴总督幕府的参议,一位辽东本地的六品文官,一位驻守山海关的本地参将,陪同着吴世恭进入关城。

    这个接待规格还算是对等,没冷落吴世恭的地方。可吴世恭总感觉到太对等了一些,自己可是作为客军来支援辽东作战的,而且是蓟辽总督洪承畴的亲自点将,因此辽东的官员怎么样也要热情一些。而现在这种相当常规的接待,总让人感觉到辽东文武的一些冷淡。

    其实吴世恭不知道,洪承畴之所以派出如此接待阵容,也是煞费苦心的。对于汝宁军这支劲旅的来援,洪承畴当然是相当欢迎,而且有了吴世恭这员猛将加入,对清军作战获胜的把握也是平添三分。更不用说洪承畴本人原来就是对吴世恭相当欣赏了。

    可现在的洪承畴是蓟辽总督,他手下已经有九大总兵,所以不能够对各位总兵厚此薄彼。再加上本地的关宁铁骑系军将本来就与吴世恭的关系不睦,因此,洪承畴就不能做出超规格的接待,生怕造成军中的不和。

    “吴总兵!下官安排人先把贵军带至城北军营中,那里的营寨、沟渠和取水都已征夫为您安排妥帖,今日的热饭、热水也为贵军准备好。吴总兵还是先随下官去您在城中的府邸,洗漱一番,今晚督师将为您安排接风宴。”那位总督幕府的张参议拱手道。

    这么多的汝宁军人马肯定不可能安排在关城中。所以大队人马将会穿过关城,来到关城以北二里处,洪承畴安排好的大营中。这倒也不是对汝宁军的另眼相待,所有调来的总兵都是如此,不会驻守在城池中。要不然,即没有这么多地方安置,又可能造成不同军队之间的矛盾,所以吴世恭对这种安排也并不反对。

    而像吴世恭这种一军统领,他们的待遇就很不错了。虽然不可能在山海关关城内为他们设置临时的总兵衙门,但“鼓励”城中富商献出宅子,安排吴世恭这些总兵入住,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且只要吴世恭这些总兵在辽东一天,这些宅子也将一直归他们所使用的。

    可是吴世恭听了这话以后,却立刻皱起了眉,他不愿意把自己困在关城中。吴世恭本人曾经遭受过刺杀,而且也在军议中被尚方宝剑威胁过,现在和朝廷的关系又不好,所以这时候的他,绝对不愿意脱离自己军队的保护。

    于是吴世恭笑着拱手行礼,推脱道:“多谢这位大人费心!可本官是来辽东打仗,要与儿郎们同甘共苦,所以以后将一直就住兵营,而给本官的宅子,那就算了吧!”(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五章八大总兵

    听了吴世恭的话,那几名官员对视了一下,他们知道朝廷对吴世恭的态度,也明白吴世恭的担心,不过在这时候,他们也要向吴世恭解释一二。

    还是那位张参议开口道:“吴总兵!还是城内安逸,军营中总有些不适。而且各位总兵在城中各有住所,督师召集起来也很方便。而明日正是各位总兵到齐之日,督师大人首次点卯升帐,可夜中城门已关,如在城外,肯定不能赶及。这点卯不到可是犯了军法,吴总兵那又是何必?再说,督师大人也答应各位总兵可在城中带一百亲兵护卫,城内又有大军护守,各位的安危肯定无需担心。否则,督师大人又何必千里迢迢召来吴总兵呢?待明日以后,大军出动,吴总兵随意自决。住城内、城外都可。”

    吴世恭稍稍想了一下,觉得自己的神经确实有些过敏。如果朝廷真要对自己不利的话,绝对不可能把自己调到关键的战区——辽东。否则万一不能控制住自己,造成了汝宁军的兵变,那辽东的战局简直就会崩溃,而明军最精锐的二十几万大军,将会丧失殆尽,那简直就是自杀的行为,自己对朝廷的威胁肯定不会这么大的。

    因此,只要保证了汝宁军主力的安全,自己在山海关关城内也是安全的。所以吴世恭立刻对余继下令道:“你带着大军快些扎营安顿,迟明你挑一百人跟着本官。思德先生就随本官住城内吧!”

    此次汝宁军的出征,吴世恭身边总需要一位能动笔、能出主意的幕僚,所以就把周俊吾给带上了。在公开交待以后,吴世恭接着把余继召到身边,他悄悄地吩咐道:“注意一些!我们的营盘要独立,不能够与其他官军靠得太近。还有。饮食、饮水要轮流取用,防止投毒,晚上的明、暗哨也要多布上一些。”

    “诺!”

    再怎么判断安全,吴世恭还是要让汝宁军小心,这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吴世恭随着那张参议来到城中的一座宅院中。那所宅院是城中一位姓常的商行掌柜所置办的。虽不大,但有山有水还算是雅致。吴世恭就在那常掌柜的带领下安置下来,宅子中早就准备好了奴仆,烧好了热水,就等着吴世恭洗漱。

    在与张参议寒暄道别以后,吴世恭的亲卫们就把那些奴仆赶到了偏房。准备等会儿让那常掌柜带走。还是出于安全原因,吴世恭的身边是不会留有外人的。

    长时间的旅途劳累,所以洗了热水澡以后的吴世恭是一身清爽。等到换了干净的衣服,吴世恭就散乱的湿发等着自然吹干,接着就取出了军情局收集的辽东官员名录。仔细地研究了起来。

    因为经费、人手有限,再加上暂时没有必要。汝宁军的山川司和军情局根本就没把密探派驻到辽东。连四海商行也是通过通州的张春宇和京城的分号。与辽东的商行、商队合作做着生意的。因此,辽东的情报简直就是一片空白。

    因此,现在吴世恭所拿的情报,都是郑凌通过邸报所搜集的,所以很不完全。

    通过情报所知,辽东的最高官员为三位。分别是:蓟辽总督洪承畴、辽东巡抚方一藻、总督关宁两镇御马监太监高起潜。

    吴世恭就此分析了一下:那蓟辽总督洪承畴是老大,那肯定最重要;而辽东巡抚方一藻,吴世恭以前也没有打过交道,估计以后也很少会打交道。所以可以忽略不计,只要不去得罪他即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