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琏也并不知道附近还有着这两支明军。

    这就导致了,在十一月,卢象升部在庆都(今河北完县)等处同清军交锋过几次,双方互有杀伤。而高起潜部则完全就是消极避战了。

    而且卢象升部面临的局势也是越来越危险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二章绝望

    首先就是卢象升完全失去了崇祯皇帝的信任。

    因为明军的连连受挫,崇祯皇帝是信心全失,茫然不知所措。又在他极其信任的杨嗣昌和高起潜的吹风下,对于卢象升已经抱有很大的恶感了。

    这时候卢象升名为督师,实际上能统辖的只有自己的宣大军团,而且这个军团的兵力也越来越少。十一月,因陈新甲北上任职,兵部命卢象升分一部由陈新甲统率;十二月,大同方面有警报,兵部又命大同总兵王朴率部回防。这样,卢象升部下本来的二万多人只剩下了五千多,将也只有虎大威和杨国柱两总兵,虽然多是百战之兵,又是卢象升的嫡系天雄军,却更难有所作为了。

    接着就是高起潜不断地玩弄龌龊的手段了。很简单,不供粮,也不让地方官府供粮,让卢象升拿着军中银子都没处买去,就是要逼着卢象升就范。

    如果说原来卢象升和高起潜的不和是都有过错的话,现在高起潜的做法就是下流无耻了,甚至可以说是犯罪。这导致在腊月初八清军追上来的时候,卢象升部已经完全断粮了。

    卢、高两部现都到了河北南部的顺德府(今邢台)一带,这里正集结了大批清军。连日作战不利已经让卢象升认识到:面前的清军同他过去对付的农民军大不相同,是很难战胜的。再加上兵部不断减少自己的人马,皇帝又多次严旨切责,他深感悲愤而无奈,决心以死战来报达皇上。

    十二月十日,多尔衮率领着清军主力一万六千余人与卢象升部八千人马发生激战。而这时候的卢象升部已经断粮三天了。在卢象升身先士卒地冲锋下,拼死作战的大明官兵都是饿着肚子在打。居然还不落下风,这完全就是被卢象升的壮烈战意所激励的。

    这时候的卢象升就盼望着几十里外,高起潜的关内军三万多人加入战场,这样明军兵力将会超过四万,也许有可能把清军打退。可是卢象升失望了。在这一天的战斗中,高起潜一直在按兵不动。

    当天晚上,巨鹿县贾庄,天雄军大营中。

    “督师!督师!王朴那个杀千刀的竟然真的跑了。督师,快些拦住他啊!”急匆匆冲进大帐的杨国柱大叫道。

    大帐内的所有人都是脸如死灰。没有了王朴的三千兵马,现在就只有了五千人。那还怎么与清军作战啊?更不用说这行为对军心的打击有多么沉重了。

    卢象升也是脸色铁青,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才长叹道:“让他去吧!能陪本督至今,王总兵也算是有情有义了。兵部调诏至此已三天,他还能陪到今天。与我们并肩一战,也无需责怪太多了。哎——!杨、虎二位总兵。你们俩也都随意吧!”

    “督师说的是什么话?我老虎可没有临阵逃脱的习惯。”虎大威很不满地说道。可他毕竟是一名高级武官。不是一名被几句话一激,就头脑发热的热青,因此他就很冷静地劝说道:“这必败之战,再打也无甚意义。督师!我等也需留有用之身。撤吧!”

    “是啊!撤吧!”一旁的杨国柱也是一脸期盼。

    “君辱臣死耳,君辱臣死耳!”卢象升反复重复着这句话,说话的声音很小。仿佛是在自言自语。接着他又提高了一些声调,毅然而然地说道:“象升已非孝子,就盼做一忠臣。我意已决,明日再战。众位无需再劝。”虽然这话说的是中气十足,但卢象升那求死的味道却怎么样也掩饰不住,看起来也就是回光返照而已。

    大帐內是一片死寂。众人也看出了卢象升的心意。过了好一阵,虎大威才叹道:“末将紧随督师吧!”

    杨国柱也点点头道:“也算上卑职的一份吧!哎——!”

    没想到一直没有声音的参赞主事杨廷麟却突然爆发了:“卢公!还未到绝路啊!给学生几个人,护卫着学生去高公公那儿,只要他肯出兵,未必没有转机啊!”

    “可是……可是本督素与……”卢象升是相当犹豫。

    “卢公!再怎么说都是朝廷兵马,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说不定……,不!高公公一定会顾全大局。”杨廷麟急着打断了卢象升的话。

    “那……那好吧!”卢象升犹豫道,“给廷麟准备二十壮士,一定要把他安全送至高公公处。廷麟!一切小心!”有生的希望,卢象升当然不愿意就这么去死,他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高起潜的救援上了。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中午。

    卢象升手持着刀盾已经满头大汗,他与近百名亲兵已经深陷敌阵之中,也已经浴血拼杀了一个上午了。趁着又抵挡住一波清兵的进攻空隙,卢象升抬头看了看空中的太阳,心中恨恨地想道:“高起潜那个阉人肯定不会来了。”暗骂以后,卢象升心中又猛然升起一股绝望。

    其实在今日开战前,卢象升已经有了预感。当杨廷麟去搬援军时,卢象升还是抱有一线希望的。可是杨廷麟是上半夜离开大营的,到凌晨还没有一丁点消息传回来,卢象升就已经知道凶多吉少了。

    可是卢象升明白,自己已经不能够避战了。不说清军逼得这么紧,就是现在自己的军队想逃跑都没有力气了。因为兵丁们已经缺粮几天了。

    于是卢象升率领着全军出营列阵。虎大威在左路,杨国柱在右路,而卢象升在中路,刚列完真阵,他们就齐刷刷地朝着清军发动了攻击。

    清军倒被天雄军的气势弄得吓了一跳。对于和大明官军多年征战地清军来说,敢于这样死战的大明官军确实是太少见了,尽管先行求战的是清军,可双方开战之后,清军却被打的步步后退。

    可是天雄军毕竟只有三板斧。天雄军的气势维持的时间相当短暂,当清军稳住阵脚以后,他们就再次围了上来。(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三章光彩和耻辱的全军覆没

    天雄军立刻是身陷重围,并且被清军分割成了几段,卢象升也和亲兵一起投入了与清军的肉搏。卢象升是大明文臣之中的异数,他精通战场之技,身体强健,武艺高强,今日被他手刃的清军已经有了十几人。可是单虎难斗群狼,卢象升身边的部队也是越来越少,现在就剩下这百来号人了。

    “老爷!鞑子又上来了。”身边的亲兵队长提醒卢象升道。

    卢象升收回了自己的目光,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位家丁出身的亲兵队长,又环视了一圈身边的亲兵,这些亲兵都是面容焦黄的,都是饿了几天的人了。他们都弃了平时惯用的重兵器,换成了刀枪这些轻些的武器。

    卢象升在心中长叹了一口气,沉稳地说道:“关羽断头,马援裹尸,在此时矣!”接着大喊着首先冲杀了过去。

    卢象升骑马冲锋的身形是相当得慷慨激昂,可是他是一位总督天下兵马的大明朝大臣啊!现在却要自己拿着刀盾去和清军兵卒拼杀,那身影,也是多么的可悲、多么的悲壮、多么的落寞啊!……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天雄军孤军作战,主帅卢象升也亲自挥刀冲入阵中,杀敌十余人,最后身中两箭两刀,坠马身亡,其时年仅三十九岁。卢象升死得很慷慨壮烈,也为世人所称道,但他的牺牲却没有对整个战局造成任何影响。甚至在原来的历史上,清朝的史书上都没有把贾庄之战当作一次重要的战役,也没有做出任何记载。

    随着总督卢象升战死,虎大威、杨国柱也领着亲兵仓惶逃窜,最后五千余兵收拢起来的不足千人。而卢象升一手创建的天雄军也在此战中全军覆没。相比较而言,清军在此战中的伤亡还不到二百人。由此可见双方实力相差之悬殊。当然,其中高起潜的断粮也是“功不可没”的。笔者还是首次见到友军断友军粮的奇葩事。这明末真的是疯狂啊!

    卢象升是明末一位人品、能力都相当杰出的大臣。但是因为当时士林风气和卢象升自己的意识形态等原因,在此次的入口之战中,他还是犯有不少的污点的。不过到了最后,卢象升也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把这些污点都洗刷干净了。

    然而已经长眠地下的卢象升不知:还有人想让他死不瞑目呢。暂时不提这点,这也将在文后详叙。

    就在卢象升殉国的时候,在顺德府高起潜大营中,杨廷麟还在苦苦哀求着高起潜:“高公公!望您伸出援手,调兵接应卢督师来此吧!”

    在百般求援未果后,杨廷麟已经把条件放到了最低。只希望高起潜派些兵马,把卢象升个人救回即可。高起潜也被杨廷麟逼得没有办法,他嘴唇蠕动了几下,刚想答应,就听闻帐外急匆匆跑进来一名亲兵。那亲兵一入大帐,就跪禀道:“监军大人!探马回报。卢督师全军溃败。鞑子已集全军,围攻而来了。”

    帐内的人都是大惊失色,连高起潜也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扯着公鸭嗓子叫到:“快些集合!卢督师不听杂家劝,才会如此。要不然……”

    话刚说到这里,一旁的杨廷麟就红着眼扑了上来。立刻与高起潜纠缠在了一起。帐内的军将连忙上前分隔开了俩人,杨廷麟还是在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阉贼!这大明天下就是亡在尔等手里的。你不得好死!你断子绝孙!”

    接着杨廷麟挣脱出了军将的手,指着大帐内的军将也是破口大骂:“你们也都见死不救!真是三军无壮儿,满营皆阉人。吾与尔等羞为同伍。”

    “哈哈哈——!”杨廷麟疯癫般地仰天大笑了一番。接着一整服饰,说道:“卢公,等着学生,学生单骑陪您来了!”说完以后,杨廷麟头也不回地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