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铭当然不是傻瓜,他是不会身涉险地的,他率领这支部队的目的,就是为了给那些士绅子弟镀金。所以赵铭就率领着部队直奔汝宁军吴世恭处。

    “老将主!你怎么想到带着这群少爷兵来我们汝宁玩呢?这么大年纪了,还不待在归德享福。我给你今年的喜礼都准备好了啊!”因为与赵铭已经很熟,所以吴世恭说话就随便了一些,开起了赵铭的玩笑。

    赵铭也没有动气,他“哈哈”笑了几声,说道:“长敬老弟!我们还是兄弟相称吧!你再叫我‘老将主’,我的老脸都搁不下了啊!本来我就准备自己来的,可那些乡间才俊硬要跟来,就想着分润些功劳。你说,我有什么办法呢?”

    “为何如此?”吴世恭奇怪地问道。

    吴世恭知道赵铭年前要来汝宁。因为看到汝宁的产业开展的红红火火,我们的赵大指挥也坐不住了,他就想依靠着吴世恭的关系,到汝宁来赚些银子。当然,作为归德卫的指挥,赵铭也不可以擅离职守,所以他就以剿匪的名义,带着自己的亲兵准备过来。

    对此,吴世恭也是举双手欢迎,毕竟这也是投资嘛!再说,如果能够把汝宁的商品倾销到归德,并且在归德增设汝宁军的产业,这怎么看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还不是长敬老弟威名远播啊!”赵铭回答得是相当无奈。

    我们都知道,赵铭这人很会做人。所以在出发前,他就通知了归德的官绅,想要让大家一起发财。可是赵铭根本没想到,他这一通知,却引起了归德官绅们的似火热情。

    首先就是归德府排的上名号的几十家官绅几乎都派出了族中子弟,带着银两就要到汝宁去寻找商机。对此赵铭也是乐见其成,这有财大家一起发嘛!可渐渐的,这事就有些变味了。

    为了保护银两和自己族中的子弟,那些官绅家族就派出了族中家丁来护卫,所以这个投资商业团的人数一下子膨胀到了上千人。看到这种情况。那些官绅的心思就活络了。

    既然已经是打着剿匪的名号,既然已经有了上千人,那为什么不求吴世恭给这个商业团分润些战功呢?

    要知道,这些年吴世恭的汝宁军战果辉煌,每次大捷都是剿灭了上万名乱匪。只要吴世恭手指缝里漏下一点。就完全可以让那些官绅的子弟都分润到了战功。

    要知道,那些官绅子弟不是个个能够科举入仕的。也只有通过战功获得官衔。就是得到个虚衔,那以后在自己家族的保障、经商和外出的走动中也有着莫大的好处。

    而且归德府的那些士绅家族都知道汝宁军强悍的战斗力,所以他们都认为这次镀金之旅绝对是毫无风险的,这样无本万利的事谁不想要啊?

    不过,那些官绅也知道:就这样在汝宁军头上抢功劳的事,做的总有些不地道。所以就把说服吴世恭的工作都推到了赵铭身上。

    听到赵铭苦笑着把来龙去脉说完,吴世恭立刻瞪大了眼睛,埋怨道:“刻之兄!那些贤良家不懂事,你还不知道打仗吗?这战阵上哪儿有万无一失的事。你叫小弟我怎么样护卫他们周详呢?”

    如果那些归德府的官绅来投资,吴世恭并不介意分润些战功给他们,就是为了维系好与归德府士绅的关系,吴世恭也会去这么做的。可是战场上毕竟刀枪无眼,万一那些官绅家那些金贵的子弟受到损伤,吴世恭倒变成了好心办坏事了。

    而且本来汝宁军的兵力就很紧张,为了保护这些少爷兵,吴世恭就要另外抽调部队护卫着他们的安全。而现在又是明军和农民军全面大战的时候,那就会造成汝宁军的兵力捉襟见肘。所以吴世恭在内心里就很抗拒这群少爷兵上战场。

    “就是!就是!”赵铭也是连声附和。如果那些官绅子弟受到损伤,赵铭这个带队的武官责任将会更大。再说,如果这些官绅子弟上战场的话,赵铭也将不得不亲率出征,这么危险的事,简直要超过这么大年纪娶小妾了。所以赵铭也是很抗拒此事。

    于是赵铭就探询道:“是不是带着他们到安全的地方转一圈,胡乱砍几个首级应付一下,接着就把他们平平安安地送回家啊?”

    吴世恭想了一会儿,觉得也只能够如此了。于是他就说道:“这样吧!你们先在汝宁待上个把月,先看看有什么生意好做,怎么样也要把正事先办完。接着在腊月前,我派人护卫着你们到叶县去转一圈。无论如何都给你们送上一些军功。”

    “之后就要靠你刻之兄了。怎么样也要把这些小祖宗们劝回去。不要让他们在外面玩疯了,就告诉他们,还要回去过年祭祖呢!之后军功的运作反正你们去办,反正我这里绝对没问题的。还有,让他们一定要听从我们汝宁军的安排啊!”

    赵铭点点头,说道:“也只能如此了。唉——!”

    谈完了这事,吴世恭顺口问道:“这次归德府来了哪几家的子弟啊?”

    “有名的几大家都来了。领头的就是侯家的,他应该你也见过,就是太公的嫡孙,侯大人的长子,那个叫侯方域的。”

    “啊?”吴世恭大讶道“少公子回乡了吗?少公子怎么会来?少公子来干什么啊?”吴世恭忍不住问出了一连窜的问题。

    在与侯府的交往中,吴世恭当然已经认识了侯方域,知道他年纪轻轻就文采斐然,已经隐隐地成为了归德的一名小才子。而且侯老太爷和侯恂对侯方域都是期望颇大,盼望着他在功名上有所成绩,继续着侯府官绅世家的荣耀。(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七章工作不好做啊

    在侯恂再次入朝以后,他在官场上相当得意。在崇祯六年五月,侯恂调升为户部尚书。可就在其就事一个月之后,首辅周延儒为温体仁所排挤而去官。

    不过温体仁虽取代为首辅,犹不敢彰明较着与东林、复社为难。因为侯恂在东林党内显赫的地位,再加上他发掘了俩位动关安危的大将——吴世恭和左良玉,所以侯恂亦得安于其位。连之后侯恂在视察火药库时发生爆炸重伤,朝廷都保其位,让他安心在京城休养。

    而侯方域在此期间,已中了秀才,也娶了亲。并且在他十六岁那年进京侍父。这些事吴世恭也都知道,只是因为外出征战而只是派人送上了厚礼。

    可是这次侯方域回乡参加这个商业镀金团干什么啊?如果想要商业获利,凭着侯府与吴世恭的关系,侯老太爷只要给吴世恭来封信就可以了。而侯方域是要到科场建功的,那他到汝宁镀上点军功又有何必要呢?所以吴世恭是百思不得其解。

    见到吴世恭看向自己,赵铭双手一摊,耸耸肩。他的态度很明确:那侯方域想来汝宁,自己也没办法拦住啊?

    吴世恭是不知道,侯府对于侯方域的培养,其实早就开始进行了。

    在侯方域到达京城的第二年,他代父草拟屯田奏议,计分官屯、军屯、兵屯、民屯、商屯,腹屯、边屯、垦种、考课、信任等十目,洋洋万言,条畅练达,期于可行。

    虽然侯方域的奏议肯定是在侯恂指导之下所完稿,并且借鉴了吴世恭很多屯田的方法。而且因为明末那复杂多变的情况,导致奏议中很多条陈免不了有些纸上谈兵。但毕竟侯方域以十七岁的少年。能草成这样的大文字,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而这次侯方域返乡后至汝宁军处,就是侯府要让侯方域熟悉兵事,交好吴世恭和左良玉这些大将,在朝廷中再打响侯方域的名声。

    接着侯府就会安排侯方域往金陵一行,在天下士子中再次打响其才子的名声。

    由此可知,侯府是把侯方域作为未来政坛领袖来培养的。当然,我们现在所知的,就是《桃花扇》中,侯方域在金陵与李香君发生的凄美委婉的爱情故事。

    在原先的历史上。侯方域直到崇祯十一年才返乡准备参加乡试,并往金陵一行。因为现在有了吴世恭这个变数,他就提前返乡,历史也在这里悄悄地有了些改变。

    因为要摸底,所以这时候的吴世恭是把赵铭单独叫到了后厅。而把其他的官绅子弟都留在了前厅。可是一听侯方域到来,他就立刻吩咐道:“来人啊!把少公子请进来!”

    可是还没等下人答应。吴世恭就站起身。说道:“还是我亲迎少公子吧!”

    当吴世恭与赵铭来到前厅,就听到一名剑眉俊朗的少年在慷慨激昂:“国之忧患,正是吾辈奋起之时;千里之行,正该我等点滴做起。今日有此良机剿灭贼人,正是我等之幸,待天下太平之时。也是吾辈承凌烟、云台之志。……。”

    那名少年当然就是侯方域了。看得出,他的鼓动性很强,而且口才也很好,使得一群热血青年听的是热血沸腾、神色激动。

    真是一群高尚的人。一群纯粹的人,一群有道德的人,一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群有益于人民的人啊!

    吴世恭忍不住也是心潮澎湃,激动地大声鼓起了双掌,心想道:“小祖宗们!你们别胡闹了行不行啊?”

    见到了吴世恭笑容满面鼓掌而进,侯方域立刻停止了演讲,向吴世恭施礼道:“世兄!我等都按耐不住!就要提着青锋,杀尽贼军而去了。”

    到了这里,那些老奸巨猾的归德府官绅们也出了偏差。他们本来就是要让自己的子弟去镀镀金的,可是那些都是热血青年啊!有机会上战场建立功勋,怎么样也是一件浪漫英雄主义之事,于是他们就急着要上战场了。

    吴世恭是急中生智,立刻振臂高呼道:“大丈夫名垂青史正是此时。你们都是清晨的太阳,未来都是你们的啊啊啊!”反正喊口号谁不会啊?先忽悠住这群热青再说。

    吴世恭的口号立刻博得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热青到底好骗啊!趁热打铁,吴世恭接着说道:“不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指挥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