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代价也就很高了。

    可是不打又不行,所以在高迎祥的指挥下,农民军开到了河南府的一个县城。

    例行的分兵防止明军来援;例行的挖壕沟、垒土墙阻止城内的人员出击、外逃;例行的派人喊话劝降。而高迎祥部则不慌不忙地做着攻城的准备。

    虽然农民军还没有攻城,但是城头上已经是一片骚动,因为城外的农民军黑压压的,那人数是太可怕了。

    “莫要着慌!莫要着慌!”指挥守城的知县大叫道,“本县已派快马四处求援,至多十天。各路官军就会来援本城。诸位做好份内事即可!”

    听到知县的下令,负责守城的一名把总、一名衙役班头和城内最大户的家丁头目约束着自己的部下,让他们冷静下来。

    那名知县对守住十天还是有些信心的。在春夏季,那知县不管农时,征发徭役加固了城墙,并把城墙加高到了三丈半,想象一下那高度就相当于现代的三、四层楼这么高,所以农民军是很难攀爬上城墙的。再加上城内早就准备完全火药、滚木、沸油等守城器械,所以农民军是很难打进县城的。

    “闯王!看起来这县城很难啃啊?”一斗谷黄龙说道。确实,如果是蚁附攻城。那些流民就派不上什么用处,需要老营人马攀爬上城墙肉搏,所以攻下这个县城的伤亡必定会很大。

    可是高迎祥却笑笑,胸有成竹地对一斗谷黄龙说道:“没这么难。我们晚上进城!”

    这次高迎祥回陕西,在与闯将李自成的交流中。向李自成学到了一个攻城的新方法,所以高迎祥就准备把这个方法用在这个县城。

    一斗谷黄龙却有些难以置信。因为等高迎祥部准备工作做完。怎么样也只有半天时间攻城了。所以这时候的黄龙倒有些好奇。他倒要看看高迎祥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见到劝降无果,高迎祥首先指挥着一群流民填护城河。二万流民分成了十队,不断地把后方流民装填完泥石的麻袋,背运到护城河旁扔下去。人多力量大,所以没一个时辰,正面城墙前的护城河就被填平了。

    一斗谷黄龙看了看阵前。没发现有云梯等攻城器械,于是有些纳闷地问高迎祥道:“闯王!我们怎么样上城墙啊?”

    高迎祥顿时哈哈大笑,他回答道:“今天我们不爬城墙了,我们要从城墙里穿过去。”

    一斗谷黄龙是更糊涂了。不过他也知道这是高迎祥在卖关子,所以也就不再问,瞪大着眼睛看着高迎祥部的表演。

    填完护城河的流民都撤了下去,后面又上来几十队,近三万人的流民。高迎祥部的一些小头目就在每队流民跟前大喊着做着动员。等到一动员完,那几十队流民立刻分成几路扑向了那道城墙。而高迎祥老营兵马也出动了,压在这些流民的身后进行着督战。

    而守城的那些壮丁也很有经验,城头上火铳、弓箭的射击也是稀稀拉拉的,连架设的火炮都没有发射。他们不愿意在冲在前面的炮灰身上浪费弹药、箭枝,就准备着农民军蚁附攻城时,给予攻城的农民军精锐大量的杀伤,逼迫着农民军承受不了损失,放弃此次的攻城。

    可是出乎意料,那些做为炮灰的流民根本没有攀爬城墙。当然,没有云梯等攻城器械,也不能够攀爬城墙。那些流民手持着铁锤、铁锹,敲打起城墙边上的城砖来。

    没一会儿,一块城砖被敲碎了,四周的流民蜂拥而上,捡起地上的城砖碎块就往后跑,而后面的流民依然上前,扒着已有缺口的城砖,要把缺口弄得再大一些。

    在那些流民冲锋之前,小头目们向他们承诺:只要带回城墙上的一兜碎砖或碎泥,这些流民就可以回营不再冲锋,并且晚上还可以饱餐一顿。不过空手而归者就要被后面督战的老营兵丁全部斩杀,何去何从,就让那些流民自己去选择。

    所以在逼迫下,那些流民就想着去搏一条生路,反正一兜碎砖或碎泥又不多,运气好就可以捡一条命回来。

    等到第一批的流民都顺利归来,督战的那些兵丁果然按照承诺让他们回营休息,而城墙上也被挖开了几个大口子,露出中间的土墙。

    城头上的那些壮丁这时候才明白农民军的用意,他们立刻不顾惜弹药、箭枝损耗了,全力向着城墙下发射。而滚木、沸油也不断地向城墙下倾倒。

    虽然也有后面农民军的弓箭手掩护,但那些流民的伤亡顿时大了起来。有几位胆小的流民也悄悄地躲到了人群后,却立刻就被督战队斩杀。逼迫之下,眼红的那些流民再次扑向了城墙上的那些缺口。(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四章派出援军

    这县城的城墙确实加固、加高了,可根本没有加厚,因为谁也不会想到农民军会用在城墙上挖洞的方法攻城啊?于是城头上守城的壮丁拼命往几处挖洞的流民头上倾倒着沸油、金汁,发射着火铳、箭枝,那完全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如果按照一般攻城的规律,有了这么大的伤亡,那完全就能够让农民军使攻城方停止攻城。可是现在的高迎祥却一点儿也不在意。

    对于那些流民来说,那些挖墙洞的流民逃回来是死,挖墙洞倒会有一线生机,毕竟只要挖一兜的碎砖泥就可以了。

    而对于流民的伤亡,高迎祥那就更不在乎了,反正农民军中就属炮灰多,消耗一些也没什么。甚至高迎祥心中隐隐的还有一些快意,少了这些炮灰以后,还能够为自己节省不少粮食呢。

    而从攻城的一开始,黄龙就傻着眼看着那些流民的动作。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算是想明白高迎祥想用何种方法攻城。黄龙忍不住喃喃道:“这法子简直不是人想出来的。”

    在这时候,农民军的那些首领还没有掌握拍马屁的诀窍,所以黄龙的话就说的很粗俗。可是他的那种神态、话语,却像是最奉承的话,让高迎祥浑身上下的毛孔都舒展开了,更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城头的攻击虽疾,可架不住蚂蚁般挖墙洞的流民。那墙洞被越挖越大,越挖越深,到最后,城墙终于被挖穿了。

    守城的那些人毕竟都是征募的壮丁,不是训练有素的士兵,所以他们在城墙被挖穿的时候。心理防线其实已经崩溃了。那些壮丁立刻跳下城墙,向着城内逃去,根本没有趁着城墙洞还小,努力去堵住这些洞口,或者在洞口拼杀,不让农民军进城。这也失去了最后一个守住县城的机会。

    也不要怪那些壮丁,连那名知县也在城楼上失神地不断自言自语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渐渐的,洞口挖到可以让一个人通行了,几名早就做好准备的农民军兵丁首先冲进了县城,护卫住那几个洞口。不过他们看到四周都是守城的壮丁像是无头苍蝇般的乱窜。都不禁紧张得冒出了冷汗,生怕那些壮丁来攻击势单力孤的自己。可是那些壮丁仿佛把洞口当成了洪水猛兽,他们再怎么乱窜,就是不敢靠近有着农民军兵丁保护的城墙洞。

    于是那城墙洞就是越挖越大了,渐渐的。两个洞口连在了一起,接着就是三个、四个……。最后形成了一个长达二十几丈的大缺口。而流民们也不再开挖。他们让开位置,让身后高迎祥部的老营兵丁冲进县城内。

    ……

    “闯王!这城内的粮食倒挺多,够我们吃个把月了。”黄龙兴奋地说道。

    攻破县城后,农民军按例杀了所有的官吏和大户官绅,并且把官仓和官绅的财产全部抢掠一空。

    可是高迎祥并不满足于此,他接着下令道:“把城内百姓的粮食也全部取走。再把他们都赶到城外。如果他们参加我们义军,我们都欢迎!”

    黄龙顿时愣了一下,因为在以前的抢掠中,农民军总得顾及到义军的名声。是不怎么动百姓的私财的。当然,百姓也没有什么私财,所以抢掠他们有些得不偿失。可现在高迎祥的这道命令,却是把县城内的百姓都逼上了绝路。那些百姓都没有粮食,又在荒郊野外,只要想生存,就不得不参加农民军。

    但高迎祥如此做也有些无奈。现在的农民军粮食确实少了一点、野外流民太少,使得农民军裹挟的难度也大了一些、再加上刚才攻城炮灰的损失也挺大,这些原因就使得高迎祥不得不如此行事了。

    果然在如此行事后,县城里的百姓基本上都参加了农民军。在休整了一天时间以后,农民军立刻象群蝗虫般杀向了下一个城池。

    在接到边境几个县城的求援后,其他的明军可以消极避战,可是河南巡抚李仙凤责任所在,他就避不过去。百般琢磨以后,他就让陈永福率领三千人马赶往边境支援。

    不过在陈永福出发之前,李仙凤就向陈永福千叮咛万嘱咐:只要做出一个救援的姿态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贪功与农民军交战,防止这支河南明军的主力受到损失。

    陈永福是明末武官中有名的老实人,他的老实就体现在特别遵守文贵武贱的规矩,特别是陈永福很听从文官的命令。所以历任河南巡抚都把其作为自己的心腹。

    可是在这时候,做个心腹就不妙了。当李仙凤准备派兵时,所有的河南明军武官全部推托,而李仙凤也只好把目光对准了最听话的陈永福了。

    可陈永福的老实也只体现在官场上,在打仗的时候他并非那么老实。见到了自己已经不可能推托这个危险的任务,陈永福就向李仙凤索要了大量的战马,所以他率领的三千人中有一半是骑兵。而陈永福就是准备形势一不对就滑脚。

    而且陈永福也不是直线去救援,他率领着军队沿着黄河的沿岸走,准备一有风吹草动就撤入黄河沿岸的城池。

    可是一进入河南府,陈永福就得到了一个情报:河南边境的两座县城相继失守,而农民军攻城的方法竟然是使用了挖城墙洞的方法。

    其实高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