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这话,吴世恭惊讶地说不出话来,马祥麟的两位舅舅,不正是秦良玉的两位兄弟吗?没想到这秦总兵虽然是个女流,但是她却象杨家将一样是一门忠烈啊!

    这时候的吴世恭就有些内疚,他对马祥麟说道:“我真的不是故意叫秦总兵老太婆的,我只是,我只是……”吴世恭发现自己也找不出什么理由来解释。

    看到吴世恭涨红了脸,马祥麟笑了起来,他用拳头捶了吴世恭一下,说道:“你小子,说话都不这么爽快,有什么话去对大帅说去。别在这里扭扭捏捏的了。不过,你小子练的兵倒着实不错,就是那火器和马匹都看的我眼馋啊。”

    马祥麟的话,让吴世恭一下子警惕了起来。他连忙说道:“让我的兵丁去配合你们打仗,那绝对没有问题。可是要我的火器和马匹,那门都没有啊!”

    看到吴世恭是一脸的紧张,马祥麟笑得更欢畅了,一边笑,他一边说道:“知道,知道,你这小子就是守财奴。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听了马祥麟的话,吴世恭自己也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候,出营驱赶溃兵的那些白杆兵回来了。他们抓住了七、八名溃兵,还带回来被抢劫的庄子里的一名管事。

    这些人被白杆兵押进秦良玉的大帐以后,马祥麟也走进了大帐,吴世恭也跟随着马祥麟走了进去。秦良玉一眼就看到了马祥麟身后的吴世恭,她看了看也没有作声。

    白杆兵把这些溃兵都按到在地上跪下,那管事也同样地在一旁向秦良玉跪下。秦良玉向那些溃兵厉声问道:“你们是何支军队的兵丁?为何在乡间打劫?”

    那些溃兵连连向秦良玉磕头求饶,并且说出了他们的来历。原来,他们是山西勤王军队里的兵丁。

    当接到了崇祯皇帝勤王的诏书以后,山西巡抚耿如杞、山西总兵张鸿功一马当先,带领八千人马开往了京城,可是说是最早到达京城的几支地方勤王军队。

    可是由于事发仓促,山西勤王军队根本没有准备好后勤保障,再加上局势混乱,所以无人过问兵丁的吃饭问题。而且他们到了北直隶也碰到了秦良玉和吴世恭遇到的,地方官府不肯为这些勤王军队供应给养的问题。

    好歹山西的勤王军队靠着携带的有限的粮草,让自己的兵丁对付了个半饱,赶到了京城。他们想,京城里的朝廷总该为他们解决粮草了吧。

    可是因为这次鞑子入关十分突然,朝廷上下也根本没有准备,所以朝廷在短期内也难以筹措到大量粮草。

    为了解决粮草问题,这时候,朝廷中的人就想起了一个明朝军队的规矩了。在明朝,为了扣克兵丁,有很多现代看起来是十分可笑的规矩。其中有条规矩就是:兵丁到达驻地的当天是不准开饭的,只有到了第二天才能开饭。

    于是,某位天才官员就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他让山西的勤王军队不断调动,不让他们在自己的驻地里待到一天以上。

    当山西勤王军队到达畿辅地区后,兵部首先传令他们驻守通州,第二天又调往昌平,第三天又调往良乡,士兵们三天跑了三个地方,围绕京城转了一圈,一顿饭也没吃上,肠子都饿细了。

    你想想,这些山西到京城来勤王的兵丁,是来冒死救驾的,现在却被饿了个半死,还进行了一场加长版的马拉松。所以他们的心中都是极其愤慨的。

    而没有饭吃也肯定不行,于是他们开始在驻地附近抢掠粮食,祸害当地老百姓。可是那些兵丁不知道,京城附近的老百姓难道真的就是老百姓吗?京城附近几乎所有的庄子都是权贵的。

    这些兵丁的举动立刻通过权贵的嘴,告诉到了崇祯皇帝和朝廷各位大臣的耳中。于是,朝廷认为耿如杞、张鸿功未能约束部队,下令将二人逮捕下狱。

    而这八千兵丁看到了自己的主帅被逮,就一哄而散,逃回山西。可是为了在回去的路上有粮食吃,他们就在沿途抢掠。刚才就是这么一些山西的溃兵在那个庄子里抢掠粮食的。

    听了那些溃兵的话,大帐里的人都是目瞪口呆。他们根本都没有想到,竟然有这么荒唐的事情发生。鞑子的影子都没有一个,山西那八千勤王的军队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可大帐里的人不知道,后来朝廷将耿如杞、张鸿功二人都处死了。他们俩是跑的最快到京城勤王的,最后却变成了跑的最快到京城被朝廷砍头的。

    大帐里的人更不知道,在陕西勤王的军队中,也发生了差不多的情况。导致了陕西勤王的兵丁大规模的逃亡。他们回到陕西以后,大多数都参加到农民造反的队伍中去了。而因为有了这批有军事经验的兵丁加入,陕西农民造反军队的实力也大大的得到了加强。

    听完这些溃兵的话以后,大帐中的人都等着秦良玉对这些溃兵的处理。秦良玉皱起了眉头,想了一想,最后一挥手下令道:“都砍了,首级挂在大营四周示众。”

    秦良玉作为一名对朝廷很忠心的将领,虽然她也有些同情这些溃兵的遭遇,但是她绝对不会容忍任何逃兵,无论那些逃兵有什么理由。

    四周的白杆兵立刻把那些讨饶惨叫的溃兵给拖了下去,很快的,在砍了他们的首级以后,把这些溃兵的首级悬挂在大营周围示了众。

第一百六十一章弥补关系

    见到秦良玉干净利落地处理掉了那几个溃兵,那个跪在地上的管事向着秦良玉是连连磕头,感谢道:“感谢将军的大恩大德,小人庄子里所有人的性命都是将军救的。……”

    就在那个管事唠唠叨叨地说着感谢话的时候,一个秦良玉的女护卫,已经从刚才带队的千户那里,了解到了这个管事的身份。

    那女护卫到秦良玉身边,附耳说道:“大帅,这庄子是阳武侯家的,里面有六百多石粮食。”

    秦良玉听了以后是微微一笑。她戎马了大半生,当然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于是秦良玉和颜悦色地对那个管事说道:“你起来吧。保良除恶,是官军的本分。不过现在为了去皇上那儿护驾,本官这里却缺了一些粮草。这样吧,给你留下三成。本官这里多谢这位先生忠君爱国啦。”

    听了秦良玉的话,刚从地上爬起来的那位管事立刻愕然地呆住了。这些官军救了他们的庄子,那管事也对捐输给这些官军一些粮草有心理准备。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率领这支官军的那位女将军,胃口有这么大。

    这管事管理的这个庄子并不大,只有一百多亩土地。而且,这个庄子的位置也比较偏僻。正因为如此,这庄子里收来的粮食几年都没有往京城里的主家家里运,所以积攒了六百多石粮食。

    当鞑子入关以后,因为这个庄子比较偏僻,当他们得到消息以后,附近的城池都关上了城门,不再放城外的人进入了。无奈之下,这个管事也只好带着庄丁在这个庄子里听天由命。因为在荒郊野外,那就更不安全了。

    所幸的是,也是因为这个庄子比较偏僻,那鞑子军队就没有过来。但是没想到,鞑子没有过来,自己明朝的溃兵倒过来了。

    还好,那些溃兵只有四、五十人,那管事集合了庄子中所有的庄丁,和后来也没有来得及进城,到这个庄子里避难的附近百姓,总共抽出来一百多名青壮,倚仗着庄子围墙的保护,和那些溃兵就对峙起来。

    后来就发生了,他们被秦良玉的探子发现,接着秦良玉派出白杆兵来营救他们等等事情。这管事随着白杆兵到了秦良玉的大帐,他在心里已经准备好,捐输给这些救他们庄子的官军一、二百石粮食了。

    可是没想到秦良玉来了个狮子大开口,一下子要走了四百多石粮食,这可不要了这管事的老命了吗。那主家的大管家和管事奶奶知道以后,还不要打死他啊?

    于是这管事立刻向秦良玉讨饶哀求,希望能够少捐输给秦良玉一些粮食。可是秦良玉怎么会理睬他呢,就是接到秦良玉命令的那个千户也转身出大帐,去准备大车搬粮食去了。

    见到那个千户要离开大帐,那个管事连忙拉住他,并且向大帐里面的人作揖求情,让谁可以帮忙向秦良玉说说话。

    吴世恭也被那个管事求到了。可吴世恭也没有理睬他,心想道:“活该你倒霉!”接着,大帐里的人见没有了什么事,也都离开了大帐。而厌烦了那个管事的求情,秦良玉也把那个管事赶出了大帐。

    出了大帐以后,那个管事还是求爷爷告奶奶的,突然,他看到了跟随着吴世恭过来的书墨,他立刻冲到书墨面前,带着哭声说道:“书爷!真的是您吗?您快去将军那儿求求情,他们要搬我们府中的粮食啦!”

    “嗯?”听了这话,吴世恭立刻回过头来,这书墨的府不就是吴世恭自己的府吗?难道这个庄子是自己家的啊?

    看到了吴世恭看过了,书墨连忙向这个管事介绍道:“这就是我们薛府的姑爷,你有什么话向姑爷去说。”

    那管事是一下子找到组织了,他又冲到了吴世恭面前,“扑通”一下跪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吴世恭哭诉了起来。

    在那管事颠三倒四的哭诉的话中,吴世恭终于了解了,这个庄子还真是薛府的。确切的说,应该就是吴世恭自己的,就是他当时做为“嫁妆”的那个庄子。

    而那个管事因为在薛府的地位比较低,又住在这个偏僻的庄子中,每年只到京城薛府几次,所以他并不认识吴世恭这个姑爷,反而认识经常在薛府中狐假虎威的书墨。

    吴世恭听了这管事的哭诉以后,心想道:“嘿!怎么变成活该我倒霉了啊?”废话也不多说了,吴世恭连忙回秦良玉的大帐向她求情。吴世恭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用自家的粮食来供应给朝廷的军队。

    见到吴世恭的返回,秦良玉有些奇怪。吴世恭嬉皮笑脸地来到秦良玉的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