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老爹吴惟忠到时候怎么操作,那就不是吴世恭关心的问题了。京城和归德府也有千里之距,吴世恭在这件事上也插不上手。不过吴世恭也相信,老爹吴惟忠也是肯定会为五哥吴世礼争取这个官职的。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五哥吴世文就是这里的县令,自己又是归德府的守备,再加上遥控着徒弟陶辛的千户所。这样的话,吴世恭就不是这里的土皇帝了吗?想办什么事,在官场上得不到什么支援呢?那地方官府对自己的制约也就会一扫而空啦。

    吴世恭是越想越美。他下定决心:一到归德府城,就带上那些金子去拜访河南巡抚身边的凌师爷。就算是到时候不成功,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起码那个归德府守备的官职不会丢了吧。

    赶到了归德府城以后,吴世恭和齐县令休息了一晚上,在第二天清晨,他们排在官员的队伍中,一同离城十里,去迎接河南巡抚的到来。

    在迎接的时候,吴世恭当然排在队伍的最尾部。不过他看到了河南巡抚身边,确实跟着凌师爷,心想道:“现在好象我开始走了好运,办什么事都心想事成啊。”

    在把巡抚大人迎进了归德府城以后,象吴世恭这种低级官员,根本没有参加巡抚大人和归德府城头面人物会面的资格。吴世恭只好待在巡抚大人会面和休息的场所外,和一帮低级官员等候着,随时准备着巡抚大人的召见。

    等到巡抚大人的会面结束了以后,很快,齐县令和吴世恭就得到了巡抚大人召见的通报。俩人急忙整理了身上的衣服,在通报之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巡抚大人的面前。

    整个召见的过程进行得很快,无非是齐县令和吴世恭磕头以后,巡抚大人说了些夸奖和勉励的话。接着,就让他们退下了。

    在退下的时候,吴世恭向站在巡抚大人身边的凌师爷使了几个眼色,那凌师爷也心领神会地随着吴世恭出了召见的场所。

    吴世恭对跟出来的凌师爷说道:“小人和先生有一面之缘,知道这次您来归德府城,特地带了些土特产来给先生您尝尝鲜。”

    那齐县令在一旁听到了这话,知道是吴世恭想要给河南巡抚送礼了,所以连忙告辞避开。吴世恭又到了门外,从护卫的手中接过了那个装有金子的包袱以后,随着凌师爷到了一间空着的偏厢房。

    三百多两金子,用现代的重量来计算,也要有三十多斤重。吴世恭把那个沉沉的包袱往桌子上一放,发出一些金属的响声,那凌师爷就基本上知道这些土特产是什么东西了。因此,他立刻也和颜悦色起来,询问着吴世恭找他有什么事。

    听完了吴世恭的请托以后,凌师爷感到吴世恭的请托的事,完全是小事一桩。无非是在巡抚大人向朝廷的奏章上,如何妙笔生花的问题。可是,凌师爷感到吴世恭所请托的事,和他送的礼,好象价值上有些不相符啊。

    所以,凌师爷就皱着眉头,对吴世恭说道:“你说的这件事倒也不是不可以办。不过……”凌师爷一边说着话,一边用手指有意无意地敲了敲吴世恭放在桌子上的包袱。

    吴世恭立刻明白了凌师爷的意思,他笑着说道:“这些都是小人在战场上缴获的金子,小人也不知道这些金子该上缴到什么地方。现在只好麻烦先生来转交了。”

    听到包袱里都是金子,那价值和银子要相差七、八倍呢。凌师爷立刻就露出了笑脸,开始正式和吴世恭交谈起来。

    凌师爷说道:“吴千户所说的这件事,巡抚大人这里肯定是没有问题。但这里面有一个难题,只要吴千户答应了下来,这件事就马上可以操作了。”

    接着,凌师爷就和吴世恭详细地解释了一下:凌师爷采取的方法就是移花接木。在河南巡抚向朝廷上呈的奏章中,将会出现这样的内容。

    在这次圣灵会乱民造反的平叛中,恰好吴世恭的五哥吴世文在免去县令的官职以后,从贵州返回京城的路途上,到了吴世恭这个千户所来看望自己的弟弟。

    而得到了造反的消息以后,吴世文将率领着自己的弟弟,积极地参加了平叛的行动,获得了一定的功劳。那个功劳当然就是现在分配给吴世恭的那些功劳了。

    这样一来,吴世文凭着这些功劳,恢复县令的官职就肯定没有问题了。可是,吴世恭没有了这些功劳,那他成为归德府守备的希望也就没有了。这其实就是个功劳的分配问题。

    吴世恭这时候就发现自己想得有些太想当然了。他皱着眉头仔细地开始权衡利弊。最后,他发现,还是那个县令的官职重要。因为就算是自己没有了归德府守备的官职,可自己起码还有着署理千户的官职。

    于是,吴世恭就立刻向凌师爷说明了自己的选择。而听了吴世恭的选择,凌师爷也满意地笑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诡异的举动

    见到凌师爷答应了下来,于是吴世恭又在寒暄了几句话以后,就向凌师爷行礼告辞了。

    当吴世恭站起身,刚想离开,凌师爷好象想起了什么一样,出声叫住了吴世恭。吴世恭有些惊奇地看着凌师爷,心想道:“难道刚才的事情有变化?”

    可是,凌师爷就这么犹豫了一下,却打开了包袱,用手拦了一小半的金元宝,推给吴世恭道:“这些给你。你到了外面以后,上缴金子的事就不要在外面乱说了。”

    吴世恭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凌师爷想帮着巡抚大人吞下这些金子,要分给我一些作为封口费啊。

    吴世恭连忙拒绝,吴世恭本来的想法就是要把这些金子送给巡抚大人和凌师爷的。可是,凌师爷却不知怎么搞的,坚决不要已经推给吴世恭的那些金元宝。

    吴世恭心中就有些纳闷了:这大明朝的廉政建设难道就搞得这么好啦?

    见到凌师爷态度是十分得坚决,吴世恭也只好找了一块布,包好这些金元宝以后,再次向凌师爷告辞。

    等到吴世恭走到门口以后,那凌师爷又和吴世恭说道:“吴千户,你所托的事,我们这里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可京城吏部那儿如果发生什么变故,我们这里可是不管的啊!”

    “那个当然。”吴世恭连忙回答道。今天和凌师爷见面的目的当然是要巡抚大人这里帮忙,京城的事就要看老爹吴惟忠的了,不可能要这里的巡抚大人负责的。

    不过,因为最后得到了凌师爷的再次保证,吴世恭离开的时候心里还是十分地高兴。也没有注意到凌师爷推给他金元宝,这一诡异的举动的含义。

    而看到这里,我们的心中可能有两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就是:吴世恭不是不想在崇祯皇帝面前露脸吗?可他当时为什么还要那些残留的功劳呢?

    这是因为,吴世恭残留的那些功劳太少了。只能够让吴世恭在功劳簿上占据最下面的一个角落。而日理万机的崇祯皇帝,又怎么会注意到最下面的角落里,一个小小的名字呢?这就象我们现在看电影的时候,不会注意到荧屏上一闪而过的“匪兵甲”的龙套角色扮演者的名字一样。

    而到了现在,因为吴世恭把自己的功劳让给了五哥吴世文,那他的名字也就根本不会出现在崇祯皇帝面前了。

    当然,吴世恭虽然把自己的功劳让给了五哥吴世文,但是,就凭着在呈现功劳的奏章上,有着——吴世文率领着他的“弟弟”,这两个字,起码可以让吴世恭在和余子琏的官司中顺利过关。正所谓:在皇帝面前出现的任何一个字,都有千钧的分量啊。

    第二个疑问就是:那河南巡抚大人,怎么就收下了值一、两千两银子的金元宝,就敢帮着吴世恭移花接木呢?要知道,这种行为万一暴露,从严重点的说法来说,可是欺骗朝廷,欺骗皇上的大罪啊。对于河南巡抚来说,这收益和风险好象不成比例啊?

    其实这就是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在作怪了。在现代,任何一个下属,无论他有什么样的理由,只要他欺骗了上司,一旦被上司发现了以后,这个上司一定会对这个下属大为恼怒的。并且会把这个下属严肃处理的。这正是源自现代那实事求是的办事作风的。

    当然,明朝也是遵循这个原则的。但是,就有那么一个例外。在明朝,在国法和皇权之上,还有一个所有统治阶层都遵循的行为准则,那就是——儒家思想。

    而吴世恭让自己功劳给五哥吴世文的行为,河南巡抚根本不怕它暴露出去。因为,就算是别的官员知道了这么个行为,也不会把这种行为报告给崇祯皇帝的。除非是那名官员想要让崇祯皇帝嘉奖河南巡抚和吴世恭。

    另外的,如果崇祯皇帝知道这件事以后,也不会惩罚任何一个人,甚至也会嘉奖河南巡抚和吴世恭。

    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吴世恭的这个行为,不就是活脱脱一个明朝真人版的“孔融让梨”吗?现在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凌师爷会这么爽快地答应了,吴世恭的请托的原因了。当然,这也是吴世恭的这个行为是无伤大雅的,不会影响到朝政和其他官员利益的缘故。

    不过,吴世恭是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的,他做出这种行为,完全是误打误撞。但平心而论,象他因为这么多机缘巧合,而要把自己的功劳让给五哥吴世文的行为,可以说也是极其罕见的。

    在这里再强调一下,明朝整个统治阶层把儒家思想,作为最高行为准则的这个特性。因为在后来,这个特性引来了一个重要的人物。而这个人物将极大地影响了整个明末朝廷的格局。那个人物是谁呢?恕笔者这里先卖一个关子,将要到后文中详细介绍。

    等到吴世恭出来以后,待了一会儿,巡抚大人派人出来传话:让一些低级的文官,一同参加晚上迎接巡抚大人的欢宴。而参加的名单中,并没有吴世恭这个低级武官的名字。

    齐县令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