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社会依旧保守,女子结婚前后与陌生男子交谈,名声一旦流传,未婚女则难以出嫁,已嫁女必受夫家诘难!
但妇女可顶半边天!大唐男人去打仗,去放牧、去打工等等,劳动力总是匮乏,许多妇女已经持犁赶牛(官府资助)去种田,释放了许多的劳动力。
可还是不够,工厂缺人,重体力活的矿山、冶炼归由男人干活,则轻体力活例如弓箭加工,则是妇女成了主力军。
以太平公主的名义,大量吸收了妇女做工,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周日休息,按劳取酬,正式推行!
工厂增多,唐人的物资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就有了大食人经受的箭雨。
凭借着火车铁路,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
大食人一路走来,一路留下尸体,士气不断地低落。
在距离城池二十里外一个平原地区,唐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击。
骑兵如潮水,闷雷般的马蹄声滚滚传来,大地颤抖不已。
人马皆披重甲的骑兵,就像一个个冲锋陷阵的坦克,跑的不算很快,可确实是步兵军阵的噩梦。
例牌地在他们的头顶飞过了无数的弓箭,甚至无差别攻击,抛射的箭射不穿唐军重骑,却让受到重骑冲击的大食步兵军阵更加地混乱,对于大食人绝对是雪上加霜。
大食军的士气十分低少,而且他们是杂牌军,地方集结的部队,混和少量的中央军,他们面对的是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士气高昂,军心稳固的大唐铁军的攻击!
唐军已经杀了很多人,他们的胜利用敌人的鲜血浇筑,他们的冲锋锐不可挡。
重骑折断长枪,将敌人成串钉在地上,凶猛地撞开了盾阵,大食人带着连串沉闷的的骨折声,狂喷鲜血,象球一般地被撞飞。
轻步兵对唐军重骑的阻截丝毫无力,他们只是留下了一条条血肉狼藉道路,被唐骑将阻挡在他们身前的一切,都踏的粉碎,唐军马蹄上红的刺眼。。
一排排重骑兵平推过去,大食军阵已是支离破碎,于是大食人崩溃了,他们尖叫着,扔下武器,大面积地逃亡!
混乱蔓延,任凭军官们再是嘶吼,踢打,甚至于是斩杀逃卒,也阻挡不了士卒们疯狂奔逃的脚步,到后来,连军官们都逃了。
可是能够逃到哪里去,唐军围三阙一,留出来的绝对不是生路,在大食逃兵的两边,尽是象狼一般地通红着脸的弓骑!
主将杨成献也加入他们的行列中,轻松加愉快地将弓箭射向大食人,背后射的。
应弦而倒,一个接一个,太容易,好象在玩游戏一般!
他对左右道:“我现在明白史万超这厮这么喜欢杀人了,我杀得都觉得精神很兴奋啊!”
左右则想:“完了,又一个杀人疯子出世了!”
军队的狂人特别多,许多家伙,他们奉令回乡度假,结果呢,给他们一个月的假期,回家呆了三天,就觉得特没意思,哪够在军队里刺激!
那可是速度与激情!
他们无法适应和平生活,他们睡不好觉,吃饭味同嚼蜡,于是到了第五天,都没呆够一个星期,一个接一个的家伙们就归队了。
还是回部队好啊,生活刺激,吃得好睡得着。
到后来,韦强制军人们度假,不呆够日子不能回来!
杨成献杀得上了瘾,他们留给大食人的这条“生路”是通往拉巴迪城。
大食人的结局是有意让城上的人看到!
大食人统帅哈贾吉本优素福在高高的城头上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手握拳头,重重地击在城垛上,破损流血,却丝毫不觉得痛。
他的心在流血!
唐军围点打援,一支支的大食军前仆后继地冲向拉巴迪城,却一个人也无法到达城里。
要不战死、要不被俘!
被俘的人近城现身说法,还有唐人展示的人头,让优素福知道了许多他的熟人,都战死了……
唐军一刀斩向大食两河流域,固然风险很大,但收到奇效。
优素福被困城内,无法整合部队,城外的大食人以“添油战术”去增援,被优势兵力的唐军所击溃!
同时,城里的士气,哪怕优素福再怎么牛叉,也日渐地低落下去。
就在这时,唐军开始执行“杀帅”的作战计划。
第八**节 杀帅
城外远处,杨成献的围点打援方兴未艾,他张开有如巨口一般的伏击战阵,大食人来多少人就吞多少,不时地打着饱呃,心满意足。
一场场的战斗下来,许多唐骑的手臂,都变成了麒麟臂!
双臂射得箭多,异常地发达,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
加上骑兵的罗圈腿,形成了关外骑兵的特色。
哪一处的骑兵或多或少都有罗圈腿,但麒麟臂,唯有关外唐军最突出。
他们都不知道射了多少枝箭,射杀了多少人才拥有一对麒麟臂,令人望之生畏。
练是练不出麒麟臂的,只有面对敌人时,激发自已的潜力,急促射,不停地射,让手臂在激素的刺激下,形成箭力霸道的麒麟臂,他们或许不一定很准,但他们都能开二石以上的弓,可以轻易洞穿铁甲,钉进磐石!
普通弓手连续射上二十箭就累了,麒麟臂弓手可以翻倍!
那是多少可怕的箭技!
连游牧民族都不容易出现麒麟臂,除了需要战场条件,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充足的营养。
其实游牧民族日子并不好过(否则他们不需要来抢南方汉人的东西),他们的牛羊马遇到发瘟,又或者是白毛风吹过,往往死伤惨重,被逼到去吃草的游牧民族不得不冲击南方汉人那高耸的城墙还有连绵不断的长城,不能不冲,冲可能有条生路,不冲就是饿死。
这样的环境下,游牧民族的营养能有多好就可想而知。
他们会出一些天赋高明的射雕手,但大面积涌现麒麟臂的神弓手根本不可能!
杨成献看着自己的手臂,再看着手里的新弓,阵阵地感慨!
他终于也用上了二石硬弓!
之前从军,他选择的方向是马战,当时他只能开一石弓!
而他的三弟轻易开了二石弓,有二石弓,指挥骑兵才可以称得上名正言顺。
他策马飞奔,连放三箭,百步之外,射倒三个大食兵!
简直易过借火!
……
与杨成献的欣悦相比则是程伯喜的怒火,他亲眼看着他的部队是如何走向死亡的,一支接一支的部队冲向拉巴迪城,然后在他们弓箭、檑石火油的打击下损失惨重!
唐军攻势持续不断,有如潮水般不断地拍击在大食的城墙上。
而大食的城就象岸边的礁石,把潮水粉碎。
大食人居高临下,占据优势,而且优素福的个人感召力很好,麾下兵将抵死抗击,还大量地利用上火油,杀伤唐军!
蚁附攻城,对于攻城方实在是惨剧,伤亡很大!
那些被火油烧到的士兵尤其是惨,虽说他们许多人是“新附军”,之前就是大食人,其实唐军高层心存不轨,要用大食人去打大食人,但怎么都是自家的兵,被烧得焦头烂额,体无完肤的,在那里大声地惨叫,每个人都生起了强烈的同仇知忾之心。
要不是唐军比起之前的攻城方有更多的手段,铁锤铁砧反复敲打大食人,使用更多的弓箭掩护、投石车极为凶猛,掷弹兵也努力攻击,导致大食人比以前的防守有更大的伤亡,出了唐军一口气,否则唐军气不顺,许多人都得喝凉茶…降火。
不断地攻击下,大食人的防线不时地动摇,唐军经常地攻上第一层城墙(城防有两层城墙),然后在大食人反冲锋的决死斗争中败下阵去。
由于损失不小,唐军由四面城墙同时进攻变成了东西方向城墙一起进攻,但无论怎么攻击,还是不能破城。
拉巴迪城的守军主将哈贾吉本优素福频繁地出现在城墙上,检查城防,组织反击,以起到鼓励士气的作用。
他为人谨慎,一般都在内城墙活动,少在一线临敌的外城墙活动。
他并不清楚,在唐军每一面城墙下,都有一个唐军参谋组在活动,他们除了记载双方战斗历程,然后通报给主将听双方的表现,敌人有什么薄弱之处,应该怎么样攻击。
参谋组也不是万能的,否则在他们的指点下早就破城了。
他们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跟踪优素福的行踪,终于,他们发现他在外城城墙上。
那天的战斗异常激烈,唐军的攻势异常凶猛,投石车把东面那段城墙砸得多处龟裂,打中大食人更是不得了,而且弓箭密如牛毛,射到城上让上面插脚难下!
这样的攻击,大食人也损失不小,死在城墙上的人把城墙铺了一层(唐军死在城下的则堆得有半人高)。
等到战事稍缓,优素福亲自到到来视察,在城墙上指指点点。
他的到来给唐军设在井栏(移动箭楼)上的观察哨发现,立即报告给参谋组,参谋组有战场处置权,马上下令道:“杀帅!”
四台移动式的大口径蛤蟆臼炮,口径有300毫米,长为1000毫米,青铜铸造,外表画了个夸张的蛤蟆张嘴的标志。
它们一直摆在阵地上,从没使用过。
归由掷弹兵部队负责,他们平时用它们来做什么?
祈祷、做宗教法事之用!
绕着它们打转,向着它们合什,嘴里念念有辞。
大食人真的以为它们是宗教法器了,所以放在优素福所在的那段城墙下方,他们也不以为
是的,它们是宗教法器,是“神炮教”的镇山之宝。
掷弹兵已经测算好距离,在炮里按照技术手册塞进黑火药当发射药,再将把捆扎成圆盘形的炸药包放进去,然后点燃发射药。
导火索迅速燃完,然后“轰”的连响四下,四块炸药包被送到了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