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叛乱这边被平定,武则天这边要好好算账。
裴炎,我忍你好口刁耐啦!(未完待续。。)
第五八二节 裴炎倒也
朝堂里永远不会缺乏那种察言观色,时刻图谋上位的野心家。
十月一号的大朝,百官又“有幸”看到了弹劾宰相的奇事。
“臣有本奏!”监察御史崔大步出班,高声道:“臣崔弹劾中书令裴炎欲反!”
一言既出,朝堂剧震。
”裴炎,你还不出来听我弹劾,太后殿下与皇帝陛下面前,安敢如此跋扈!”崔厉声道。
裴炎一言不发,大步出班听他怎么说。
“裴炎乃先帝大行前顾命,掌握朝纲,可谓重任在身!却违先帝圣意,先帝有诏曰军/国之事皆太后处置,裴炎在乱起之时,不思平叛,劝太后归政,是有异图!”
武则天凤目扫过殿下,只见得群臣大多数是惊讶的样子,窃窃私语。交头接耳,殿上的待御史轻咳一声道:“肃静!”
“可有证据!”武则天在垂帘里间发问道。
“裴炎外甥薛仲璋乃徐敬业同党,此事人人皆知,按朝制,造反者诛连九族,虽裴炎为中令书,亦不可免,臣请将裴炎收入诏狱,以侯惩罚。”崔揖首道。
听罢他的话,武则天的眼中闪过一道幽光,轻启朱唇道:“准奏!”
准奏!
轻轻两个字,真如轰雷一般地在皇帝乃至于诸臣的耳中响起。
就这样,把朝中最大的官给抓起来了?
朝堂上衮衮诸公不是呆若木鸡也差不多了,直到武则天第二声拖长音量道:“准奏!”
这才惊醒大家,可是大家都不知所措,关键时刻还是自家人靠得住,武三思大喝一声道:“殿上武士何在!”
一群悍勇武士涌到殿上,武三思叫道:“太后有旨,收押裴炎入诏狱!”
武士们冲过去,裴炎镇定地道:“不用你们来,我自己会走!”
宰相威严,哪怕沦为阶下囚,亦不可
此时此刻,他最后一眼望的是皇帝,然而令他失望的是,皇帝目光躲闪,低下头去!
微叹一声,裴炎转身就走,仪态从容,尽显士大夫风范。
……
“太后有诏,着御史大夫骞叶道、御史鱼承哗审问罪臣裴炎谋反之事!”
骞叶道和鱼承哗领旨审问裴炎,他们立即动用羽林军,搜检裴炎的家!
却没有任何的罪证,再去审问,裴炎只说:“无反,无罪!”
两大臣无可奈何,只能回秉武则天。
武则天恼怒了,责骂两大臣一顿,着他们滚回去再办!
裴炎下狱,举朝惊骇,诸臣在经过一时的震栗后,立即奏章同雪片一般地上呈朝廷,皆言裴炎功大,以其甥薛仲璋乃徐敬业同党而坐诛,失之草率,恳请太后释放裴炎。
自然,武则天这么逆天的主儿,敢为天下先,连儿子都杀了,杀个宰相不相关的外人算个毛,统统留中不发。
手谈不行,那就面对,侍中刘景先与凤阁侍郎胡元范相约求见武则天,他们是重臣,见驾容易,侍人引他们进到瑶光殿上,周围池塘杨柳,流水潺潺,景致大好。
武则天正与上官婉儿临池边下大棋,见到两臣子来道:“卿家有什么事吗?”
“禀太后,臣等为裴炎之事而来!”两大臣严肃地道。
“说情就不要说了,裴炎确实谋反!”武则天懒洋洋地道,下了一个子,啪!
“裴炎乃国家重臣,裴家世代忠良,举国都知道他不可能谋反,我等以身家性命保他绝对不会谋反。”两大臣深揖首道。
“已经找到了他谋反的证据,你们还不知道,很快就会公布了!”武则天头都不抬地道。
刘景先微怒道:“如果裴炎这样的人都谋反了,那么臣也是谋反!”
“臣也反了!”胡元范接上道。
武则天这才抬起头来道:“本宫知道裴炎谋反,你们不是谋反!”
两大臣再谏,反反复复,武则天很不耐烦,上官婉儿出言道:“太后已倦,尔等还不退下!”
言讫,以目示刘景先,刘景先醒悟,拉着胡元范告退。
两人出了殿门,刘景先道:“走吧!”
“去哪?”
“有一人或可救得裴相公!他刚刚回朝,正好!”刘景先说道。
胡元范不傻,即道:“很有可能!”
……
此时为下午时间,两人都不办公,出了宫门,骑上马匹,从人请求去哪?
“到左卫官署。”胡元范道。
“不,到太平公主府!”刘景先懂头懂路地道,他知道驸马肯定不会这么勤勉在官署办公,作为高级武将,早退从来都不是事。
到得道德坊公主府,一通报姓名,很快门官即道:“驸马有请!”
果然在府里,两大臣被引入外院,只听得里面阵阵的“狗狗狗!”的歌声雄壮有力,两大臣对望一眼,都看出了彼此间的疑惑。
进到内里,原来里面在排歌,一群粗壮军汉在那里吼叫着狗狗狗、啊嘞,啊嘞,啊嘞!
不知所云!
驸马韦与太平公主都在,坐在椅子上,见着他们到来,韦站了起来,而太平公主只是瞅了他们一眼,动都不动一下。
“两公光临寒舍,真是蓬壁生辉啊!”韦热情地道。
“见过公主、驸马!”两大臣揖礼,韦还礼,而太平公主傲不还礼!
韦请他们坐下,侍女送上香茗,韦问道:“两公大驾光临,有何要事?”
“为裴相公而来?”刘景先知道韦向来很干脆,就直接地道。
“要我出面去救他?”韦一听就笑了:“想救他不难,但也不容易!”
“敢问驸马可有良策?”胡元范急问道。
“只要裴相公上个请罪的折子,那我就好说话了,不然,我也救他不得!”韦干脆利落地道。
原来如此!刘景先和胡元范谢过后,急急脚告辞,竟连茶也不喝一口。
“你真的要救裴炎?”太平公主无聊地问道。
“干嘛不呢?救得他来,贬为西域或者雷崖(湛江海南超边远地区)教谕,去教教书也好啊。”韦轻笑道:“国家缺人才呢,任何人都有派上用场的地方,罪犯都木有问题,我最怕的是缺人,而不是人多。”
“石人你都可以榨出三两油来!”太平公主讽刺道。
“承蒙夸奖!”韦拱手得意道:“不过石头真的可以榨出油来,俺榨的是石油!”
太平公主看不惯他那口刁样地道:“你再厉害又咋地,你可以把石人都榨出三两油,我也可以把你榨出三两白汁来!”
“所以你食邑三千三百户,我才八百户,还是你厉害!”韦恭维道。
“你知道就好!”太平公主脸朝天地道。(未完待续。。)
第五八三节 裴炎殒落
“当啷!”铁门关上,正端坐如仪的裴炎抬起头来道:“刘公、胡公,你们怎么来了,这地方哪是你们能来的吗?”
刘景先环顾牢房,只见墙壁剥落,砖地上铺了一堆草,裴炎穿着囚衣,坐在草上,角落边有个粪桶,气味难闻。
堂堂大宰相,沦落至此!好在是没有受刑。
他心中酸楚,与胡元范都在草堆上坐下道:“裴相公,你受苦了!”
虽然受苦,但裴炎气度不减,笑眯眯地道:“身苦,心不苦,无妨。”
三人寒喧几句,刘景先也和胡元范说起了朝中之事,说很多人劝谏,他们也去过见了太后,不过……
“咳!”刘景先轻咳一声道:“裴相公,我等都在想方设法为你脱罪,只要你给太后一个台阶下……”
“要我请罪?”裴炎勃然变色地道:“我没罪!”
两人好说歹说,裴炎硬梗着脖子道:“休想!”
“谋反事宜,罪诛九族,你不为你着想,也得为你家人着想啊!”刘景先急道。
“宰相入狱,安有幸理!“裴炎目光坚定地道,风骨峥峥!
刘景先和胡元范劝说不得,垂泪而去。
因为得不到请罪折子,韦亦没有发动救援。
朝廷动作很快,御史大夫骞叶道宣布了裴炎的罪状有:
炎之甥薛仲璋乃敬业同党;
侄太仆寺丞伯先年十七,上封事见太后,斥太后揽朝政,易嗣子,疏斥李氏,封崇诸武,而炎忠于社稷,反诬以罪,戮及子孙。劝太后早归朝政,保全宗族。
伯先大逆不道,立下诏狱,乃炎之指使!
裴炎进为河东县侯,曾计划趁太后游幸龙门时,以武力劫持,逼太后归政,幸天之邀,出行时大雨,大后没幸龙门,计不售。
扬州徐敬业叛乱前,洛阳有童谣唱曰:“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其意为“两片火是火字,绯衣是个裴字,小儿是个子字,当殿坐表示昌隆,是个隆字,意思是说裴子隆(裴炎的字)当命中注定为皇帝。
此童谣,乃裴炎想要谋反前的舆论攻势,其心可诛!
当徐敬业起兵后,裴炎写信一封给徐敬业,结果被朝廷截获,信中只得“青鹅”两字,意思为“青字可拆分为十二月,鹅是我自与”,意思是裴炎表示在十二月于城中做内应!
得,裴炎谋反,罪证确凿,经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堂会审,合议判决:“论罪当诛!诛九族!”
宣判出来,武则天认可,但恩赐只诛裴炎一人,家人流放。
不到十天,裴炎被斩于洛阳都亭驿,抄没其家产,发现他家财甚少。
……
裴炎倒台,余波不断,连累诸人。
刘景先和胡元范还在勉怀裴炎时,羽林军冲到他们官署里,出示了太后旨意,收押他们进狱。
见着主审官御史大夫骞叶道,刘景先问道:“我们犯了什么罪?”
骞叶道木然地道:“太后说了,你们在圣驾面前,当众承认自己谋反,因此来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