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寄禄官甚至还高过了冯小宝,为正八品下的征事郎!
冯的寄禄官一直还是承务郎,没怎么升过,朝廷还能够怎么升他,二十一岁已经做到了从三品的将军和六品司马(职事官),权柄大得吓人!
听冯小宝如是说,崔千寻附和道:“是极,过于生涩,做成白话文才易懂!”
冯小宝大发感慨地道:“知识必须易懂才易传播,我想啊,以后等我走不动了,不打仗了,那我就找间书房,专门写书。”
“那时的将军,转战各国,功成名就,阅历丰富,写出来的书必然精彩,我就给将军来抄书吧!”崔千寻拍马屁道。
听着他的语言,其他人深深地bs之说话无齿。。。毕竟冯小宝远远年轻过他崔千寻,等小宝老了之后,崔千寻早就掉光了牙齿变成了无齿,还能给冯小宝服务。
“行啦,老崔,你来给我抄书的话,我会受不了的,红袖添香夜读书,我那时八十岁,找两个八岁的小妞来给我磨墨铺纸吧!”冯小宝大笑道。
旁边的人一听,果然老崔的上司更无齿啊。。。他八十岁老人家,打的是人家八岁小姑娘的主意!
人渣啊!
冯小宝什么人,见大家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马上解释道:“我以后写书,好过现在去写书吧!”
一言兴邦,一言定乾坤,冯小宝此话对极!
现在大伙儿要靠着他去升官发财呢,他要是不干了,别人可不一定有他的本事哦。
单是天皇、天后对他那份儿的信任,别人拍马也赶不上,试试看,二十一岁的三品高官!
正当他与大伙儿谈笑风声时,传令兵闯进来道:“烽火台点起来了!”
“好!”
冯小宝立即发令道:“第一府兵和第一预备府兵随我出发!”
“是!”众将轰然听令。
然后他吩咐程伯喜道:“(通湟)县里就靠兄弟你了!”
“小宝你放心,我必定守好县城!”
……
第一府兵实质是嵩阳县折冲府,为上府骑兵,人数一千二百人,不过冯小宝指挥的部队多了,干脆省事地说是“第一府兵”,以此类推。
都尉是范无伤,现在他够爽了,四品职事官(上府折冲都尉)和四品寄禄官(宣威将军),已经超越了他在禁军退役前的位置,而这一切都是不到几年功夫就办到的!
而第一预备府兵则是冯小宝征发的为他放牧的牧民组建而成,他们在放牧同时进行军事操练,以骑射为主,骑战为辅,弓箭不错,护甲很一般。
他的手下,还有足足五支预备府兵,都是骑兵,只要需要,随时征招入伍,为他而战。
两千多人都是一人双骑,轰轰离城,道路尽是水泥,部队可以小跑行军,不怎么费力。
一路前行,尚无敌警,直到湟水边上,那里有一座宏伟的水泥大桥!
架设在崇山峻岭中的水泥桥,虽说只有区区十米宽,百米长,也是极为惊人的建筑了。
湟水一号桥,冯小宝主建!
作为一位建筑师,冯小宝也学习过修桥术,在湟水边上建桥,成为大唐向西海出击的交通要道。
因此在桥两边已经要塞化,驻扎了一个折冲府兵,以防吐蕃攻击。
另一座桥则在大通河上修建,已近完工,届时,大唐的兵员、补给沿着水泥马路,将源源不断地通过两座大桥后,杀向吐蕃!
吐蕃人还以为是以前的大唐,殊不知大唐于大非川兵败后,冯小宝的崛起,让胜利的天平向大唐倾斜了!(未完待续。)
第二五三节 三女将逞威(一)
冯小宝的步兵,沿湟水边布防,遍布烽火台、镇寨,防御严密,吐蕃人骑兵破防困难,因为地形不利,又是山又是水的。
而前出到西海边,倒是成片的草原,正是双方交兵的好地方。
大家在此玩上两手呗!
冯小宝两府兵加上杨成献一府兵共三千多人,浩浩荡荡往西海出动,他们在原野奔驰,沿途扬起大片烟尘,而在对面的方向,烟尘同样大起,那有大批骑兵在接近。
斥侯来回奔驰报告敌情,他们一人双马,回到已阵即换马。
不久后,涌出了大量吐蕃骑兵,小辫子皮衣,不少人人着皮甲戴皮盔,还有许多人是金属护甲,那是帐兵!
参谋们紧张地数数统计,发现对方同样也是三千人之多,有上一千多的帐兵!
帐兵倒不一定是吐蕃中央兵马,而是地方豪强,他们相对有钱,能够给部下使用较好的装备,
双方通传,果然,来者是扎棱湖边的摩多卡部族,首领叫做“长巴约”(译音),是个留了小胡子、扎小辫子的小眼睛小个子男人,虽说貌不惊人,可是他的眼神显得非常狡猾。
见到对面唐军的人强马壮,第一印象给长巴约深刻!
他的小眼睛来回地转,看得非常专注:这批唐军不好对付啊。
他们身体非常强壮,膀大腰圆,脸色超乎寻常的滋泽,显然是吃肉得多,营养丰富!
加上训练有素,明显是见过血的,精气神极佳。
他们的马,都是河西马,高高大大,让吐蕃人的矮种马显得十分可笑。(没包括预备府兵,他们是蒙古矮种马,与吐蕃人是五十步笑一百步,但马还是马)
他们的兵器,一水的金属制,哪怕是预备府兵也不例外。
长巴约眼睛急转之后,亲自出马,大声用汉语道:“久闻大唐勇士威武,可敢选出三位最强大的勇士,与我吐蕃勇士进行三场拼斗:骑射、骑战和步战?我们既决高下,也分生死,生者赢,输者亡。”
“三战以二胜一负者为胜,我若胜了,你们唐军退回湟水,这里就是我们吐蕃的放牧之地,你若胜了,这里就是你们的唐军的放牧之地,双方都不可进入,以一年为期,可敢一战?!”
他用鞭鞘指过,范围不小,从湟水边直达西海(青海湖)边。
原来是要斗将啊!
冷兵器时期,猛将出场搦战单挑,胜利后既可打击敌方军心,又可提升已方士气,更可籍此击杀敌军悍勇之将,可谓一举三得。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遇到敌方想斗将,已军只要有点把握,无不欣然应战。
尤其是自忖勇力的吐蕃人,认定老子天下第一,极喜斗将,
听过他的话,冯小宝问诸将道:“你们觉得怎么样?”
杨成献摇头道:“敌人怕矣!我们两府兵,夹击一帐兵,必胜无疑,不必答应,可急进兵,击破当前之敌!”
他新晋都尉,独领一府兵,正是进取之时,引军上千,大破敌兵,痛快淋漓,人生快意也!
以他现在位置,没什么人敢反对他,除开军中前辈范无伤,倒有不同意见道:“成献,你怕没仗打吗!”
“以我看来,可以斗将,我们此处安全了,把兵马开到其它地方,与吐蕃人再打过!”
听进范无伤的话,冯小宝问道:“你说话算数吗?”
此言一出,等于问“你们是人吗?”吐蕃人听过翻译,顿时骚动起来,群情汹涌,挥刀舞弓,跃跃欲试。
“铿!”长巴约取出战刀,肃然道:“我以我们的天神为誓,若你胜利了,则湟水边直到西海,都是你的牧区!若我胜了,则是我的牧区!”
“好,我信你!”
冯小宝也取出战刀,与他虚拍一下,当作起誓。
……
双方第一战,骑射!
既然是长巴约提议,因此他出第一个人,是位朴实无华的大叔!
那家伙人到中年,大众脸,衣着朴素,布衣只扯了块皮毛披在身上,连皮甲也没有,带了把也不是很显眼的弓,只是箭长一些而已。
普通至极,就是吐蕃牧民中的普罗大众,一个放牧的大叔。
出场无喧嚣,不象大人物们拉风。
殊不知他这一出马,唐军大部分将领们,齐齐恶寒,警觉之心提到最高!
他们,可见惯了冯小宝的“家中老仆”博尔扎去扮猪吃老虎!
说是老仆,实际上杀人的老家伙、老屠夫、老杀手、老匹夫!
不会是又一位的“家中老仆”,俄们心里怕怕的哦。
“让我来!”唐甜当仁不让地道。
“小心!”冯小宝素来对她是极相信的,一般不说二话,但见到类似“家中老仆”的人物出来,他都害怕啊!
“知道啦!”唐甜双腿一夹,跨下的桃红马石榴如风而出。
她有足足四匹三千贯以上的宝马,桃红马石榴是其中之一,她只是披着轻甲,人俏马丽,出阵之后,连对方的大叔都脸有不忍之色。
想的是一箭把女将射死,实在可惜。
其余吐蕃人同样怜香惜玉,暗忖这妞给射死的话,确实可惜!
都在可惜,以为自家赢定了呢,却不想自家会输掉。
唐甜脸色清冷,把对方的表情神态收在眼里,不禁轻轻一笑!
既然猜到你的底细,我怎么会没有准备!
她抓弓出袋,两石五斗弓!
很硬很硬的弓了,吐蕃大叔微吃了一惊!
骑射箭手们通常使用一石弓,杀伤半径在在七十步以内,而在七十步外,命中率和杀伤力直线下降。
二石弓,较好的杀伤半径在百步。
二石五斗弓,杀伤半径达百五十步。
唐甜之前使用二石弓,在她生产之后,力气增加,能用二石五斗弓,冯小宝只用得二石三斗弓,比不上她了。
她持弓左手,右手抽箭。
马匹带了五个箭袋,分别悬挂于马身两侧之前后,其中四袋各放了箭枝二十支,都是三棱破甲箭,杀伤力大的同时成本高,但再高也高不过她的第五袋箭。
袋里只有十支箭,乃特制的合金箭,坚韧轻灵、速度快过普通箭10%,这是特制的“狙击箭!”
专门用来对付敌人的神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