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章连发,抱歉!
第二百七十三章 自导自演
长史点了点头:“正是!”
“听闻是以讨伐董卓的名义。”
“所以他们自称白波义军!”
赵风心里暗自吃惊。
如果按这么算。
那么历史上最先讨伐董卓的军队,居然是白波义军!
这个出入就比较大了。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去记载。
还是历史出现了偏差。
又或者白波义军这事,被某些有心人,特意篡改了。
赵风所了解到的,是袁绍最先发起的号召。
还有另一个版本,是曹操最先发起的号召。
反正不管是谁,都跟白波军没什么关系。
更重要的是,赵风都不知道还有白波义军这会事。
白波军,赵风倒是有所耳闻。
赵风好奇道:“长史特意提出此事,是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长史点了点头:“吩咐不敢当。”
“但确有一事,需要和诸位商议一下。”
“就是再招募两千王府卫戍!”
“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中山国的兵卒,都太少了。”
“如果有一个类似白波军这样的部曲,来进攻中山国。”
“中山国将会无力抵抗!”
赵风皱眉道:“这才刚刚招募的两千王府卫戍。”
“又要招募两千?”
“中山国本来就壮丁不足。”
“这才刚刚恢复的生产,不是又要被破坏了?”
“还有就是,明年的赋税、杂税,我们拿什么来缴纳?”
“难道长史你能无中生有不成?”
长史尴尬道:“无中生有,我自然是不会的。”
“但没也足够的士兵,来守卫中山国,也是不行的!”
赵风想都没想:“我不同意。”
“以如今中山国的士兵,还是可以勉强守卫中山国的。”
“根本不需要继续招募士兵。”
“就算一定要招募。”
“要么等明年再说,要么出现军情再说!”
长史脸色难看,瞄了刘稚一眼:“这是王爷的意思!”
“我就是替王爷传达的命令!”
“此事就这么决定了。”
“还有,王爷的食邑,也劳烦赵国相,火速运送到王府交接。”
赵风心里狂骂。
刚刚还说,是大家一起商议。
现在突然就变成刘稚的命令了。
刘稚除非是招募自己的守卫。
否则根本没有权利下达招募士兵的命令。
不然,推恩令就成了摆设。
居然还准备强行问赵风要粮食。
这长史也越来越无耻了。
难道是因为自己上次说,他以自己就是王爷的话语。
刺激到他了?
让他更没有安全感,所以才要强制招募新兵?
这不就是自导自演。
但演技又不咋滴。
当然,这也是身为后世人,影视剧看的多。
所以觉得演技不行。
赵风沉吟了一下:“既然是王爷的命令。”
“那就没什么好议的了。”
“招募就招募吧。”
既然说是王府卫戍,摆明了就是说用来守卫王府的。
可以算是刘稚自己的守卫兵马。
这个王爷是有权利的。
这个兵马的上限,就是四千人。
这个四千人数的限制,是经过各个大儒计算,各个将军验证的。
能够保证这四千守卫,进攻不足,守卫有余。
长史听到赵风同意,立马笑道:“如此最好。”
现在景曜殿,基本就是两派。
一派是跟赵风的。
一派是跟长史的。
长史提出招募新兵,赵风同意。
等于就是集体同意。
不需要在去问其他人的意见了。
赵风看向长史:“王爷食邑的问题,毫无问题。”
“可以即刻派人运送到王府。”
“那赋税、杂税之事,长史有办法解决了?”
长史点了点头:“有是有,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
“既然赵国相这么问。”
“那我就直说了。”
“我的想法是,以中山国缺少大量壮丁。”
“需要安置大量流民,来增加耕种劳动力。”
“要朝廷额外拨付一些款项下来。”
“只要朝廷批准。”
“我们就可以少缴纳那些需要额外拨付的款项。”
“如果能额外拨付二十万石粮食。”
“那我们的赋税缺口,也就只有十三万石了。”
“大家想想办法,还是可以补上的。”
赵风听了一愣。
这貌似也是一个办法。
其实这个也不是很难。
就是地方把赋税交给中央。
中央也要拨付一些经费下来。
这些经费,一般都是根据上一年来的。
最多也就是小幅波动一下。
而为了中央集权。
又必须要地方先把赋税、杂税,交到中央。
中央才会把经费拨付到地方。
虽然一来一回损耗很大。
但是,权利依然是在中央。
否则的话,地方很容易做大。
赵风点了点头:“此法可行。”
“不过我们依然要把赋税运去洛阳。”
“不如先用王爷的食邑,先把赋税运到洛阳。”
“然后再等洛阳拨付钱粮下来。”
“这样周转一下,我们也没什么损失。”
长史沉吟了一下:“这样也行。”
“那此事就这样定了。”
“赋税暂时就不用运到王府了。”
“至于董卓盗取文陵一事,不管是真是假,我们都鞭长莫及。”
“此事也就不议了。”
“诸位还有其他要事吗?”
赵风点了点头:“当然!”
“钱粮拨付下来后。”
“如何分配?”
“多少用作民政,多少用作军粮。”
“还有就是,想要恢复中山国全部赋税,需要引入大量流民。”
“这也需要不少的钱粮!”
长史沉吟了一下:“既然这样。”
“那就只好把三成军粮,削减一些,用来安置流民了!”
“反正目前中山国的军粮,也用不了多少!”
赵风听后,皱起了眉头:“削减军粮,只怕不妥吧!”
“如今中山国没有战事,但我们也不能保证,明年中山国会不会有战事。”
“如果出现了问题,又该如何?”
“尤其是,现在又需要新招募两千王府卫戍。”
“将来肯定还会继续招募,削减军粮之事,不必议了。”
长史想了一下:“今年因为钱粮拨付问题。”
“什么利民之事,都没有颁布过,什么利民之事,都没有做过。”
“明年肯定需要大量的钱粮来做这些事。”
“除了削减军粮,还能削减什么?”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起表演
赵风沉吟了一下:“我不是负责军事的。”
“长史认为削减军粮没有问题。”
“那就削减军粮吧。”
“希望长史将来,不会后悔这个决定!”
长史也没想到赵风这么快就妥协了。
笑道:“放心,出不了什么大乱子的。”
“既然没事了,那诸位就都散了吧。”
赵风点了点头,站起身,走到大厅中央,对刘稚行了一揖,转身就退出了景曜殿。
赵风在起身时,看了张辽一眼。
发现张辽有话想说,不过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其他人看赵风走了,也跟着陆续退出。
第二天,相府议事厅。
根据惯例,今天众人都到相府议事。
等人齐后。
赵风直接开门见山道:“田丰。”
“拟一份文书。”
“传令黄邵、周仓,率领部曲,返回都城卢奴。”
“广昌一应大小事务,都由张武负责。”
田丰行了一揖:“喏。”
赵风点了点头,看向苏由:“苏由!”
“现在任命你为军司马。”
“率领五百曲部,前往北平,接替周仓的守卫工作。”
“在从一千五百人驻军里,挑选五百人,完成部曲的编制。”
“同时告知剩余的一千驻军,我会从他们当中,再挑选一人来任军司马!”
苏由走到大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属下遵命!”
说完,苏由就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这样安排,等于广昌三千守军,现在只有一千五百人。
而北平三千守军,现在只有两千人。
不过没办法。
谁让中山国兵力本来就不多呢?
如今又有其他任务需要安排。
所以必须要把周仓和黄邵调回来。
如果可以的话,赵风还想把张武也调回来。
等苏由退出议事厅。
赵风看向甄尧:“甄尧。”
“全境颁布告示。”
“半个月内,我们要召集三万民夫。”
“有半个月时间,中山国各地的民夫,都能赶到都城卢奴。”
“用工时间大概是三个半月。”
“流民优先,不但保证一天两顿饭,每个月还有两百五铢钱。”
“同时,向各个世家豪强,征用牛车、马车。”
“告诉他们,用完就还。”
“最多用到年底。”
甄尧听了一愣:“还用给钱?”
“根据大汉律法,服徭役是应该的。”
赵风点了点头:“我知道。”
“更卒,达到“始傅”年龄后,每人每年要在本郡县服一个月的摇役。”
“不过这次徭役时间,大约要三个月到三个半月。”
“多出来的两个月时间,总要给饷钱吧。”
“不然短时间内,我担心根本召集不了三万民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