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田心中对康儒的不满也达到了顶点,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出来。

    “节帅!不能撤啊!此时撤退我等这几个月岂不是白费功夫了吗?”王坛的将领纷纷叫嚷着。

    “好了,我等都是吴王麾下将领,大王让我等三日之内必须撤军,本将怎敢违背军令呢?”说完,田似笑非笑的看了康儒一眼。

    “使君深明大义,末将感佩不已!”康儒本来还以为田这次就准备与杨行密闹翻,没想到最后还是决定撤军,不禁又惊又喜。

    可惜他却不知道这件事更加坚定了田的造反之心,此时之所以不反,不过是还没做好准备罢了。

    “节帅,即便要撤军那也还有三天时间,请让末将率军再做最后一次尝试,末将愿亲自率领死士发起冲锋,不破内城绝不后退!”

    “不错,请让末将再做最后一次冲锋吧!”下方众多将领纷纷叫嚷着,显然都不愿意就此撤军。

    “好了,诸位都回去做准备吧!本帅已经决定撤军,汝等无需再言!”田脸色一沉,厉声说道。诸位将领这才知道他决心已定,难以劝说,只好告辞回去。

    当天,殷文圭代表田进杭州内城与钱谈判退军之事,两天后,双方达成了撤兵协议,宣州军开始缓缓撤退。

    自此,这场因为武勇都左右指挥使徐绾、许再思二人发动叛乱而引发的大战在持续了三个多月后终于结束了。

    总体而言,淮南目前当然是得到利益最多的一方,不仅得到了苏州、湖州两个大州,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极为微弱;而钱自然是损失最大的一方,损失了两个大州的同时,杭州也因为战火变成一片废墟,甚至其他州县也出现了不稳的迹象,历史上在接下来的几年接连有反叛的事件发生;至于田,他辛辛苦苦忙了这么久,损兵折将不说,最后却什么都没得到,反而在杭州间接帮淮南拖住了钱的大军,应该算是最郁闷的一方。

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

    杭州城中,钱肃然立在内城城墙之上,望着城外宣州军逐渐退去,一阵无言。

    与历史上不一样的是,这一世中因为有顾全武率领的越州军来援,所以杭州的战局田虽然占了上风,但并非压倒性优势,田想要攻破杭州显然比历史上要更加困难;另一方面,杨渥和王茂章的大军就在湖州,随时都可以南下截断田的归路,这一现实性压迫显然要比历史上来得更重。

    所以这一世的田虽然最后也派人和钱和谈了,但最后只向钱索要了五万贯“劳军费”。而历史上的田不仅向钱索要了二十万贯钱,同时还要钱的儿子钱传去宣州做人质。此外,田撤军的时间也比历史上的要早了一些。

    不过宣州军虽然已经撤退了,但此次武勇都之乱给钱造成的打击依然有些过重。之前还在为杭州而苦战时还不觉得,此时等宣州军退去了他才深刻意识到武勇都之乱造成的后果。

    杭州是他的起家之地,当年董昌攻占越州后雄心已失,一心只想当皇帝,于是将这坐富饶的城市留给了钱;而钱以这里为核心四面扩张,并接着董昌僭越称帝的时机消灭了他,最终成为割据两浙的地方豪雄。

    为了经营杭州这个根基之地,在过去的十年中他不知在这里投入了多少财力物力,加上这里避开了多次兵祸,成为江南最繁盛的州之一。然而经过这次武勇都之乱,尤其是武勇都那些蔡州人的残害后,如今的杭州已经是一片废墟,饥民遍地,让钱欲哭无泪。

    苏州、湖州也更不必说,这两州都是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的州,苏州为他提供大量钱粮,湖州则作为杭州的屏障为杭州分担了来自淮南的压力。如今随着这两州的失陷,钱一方实力大损不说,杭州也完全落入淮南一方的包围之中,今后只怕再也没有安宁之日了。

    除了这些已经造成的损害外,地方各州的不稳也让钱头痛不已。比如温州将领丁章就趁着杭州变乱驱逐了钱任命的刺史朱敖,自己占领温州,如今和田眉来眼去,大有联合之意。

    还有衢州刺史陈璋,前段时间田围困杭州时,修筑堡垒断绝往来的道路,钱为此很忧虑,召募能够夺取堡垒的人赏给他州刺史之位。而当时的衢州制置使陈璋当即率领兵卒三百人出城奋勇夺取了堡垒,钱对他的骁勇深表赞赏,当即依照承诺让陈璋担任衢州刺史。

    但他没想到是,这个陈璋做了刺史后立即对钱三心二意起来,温州丁章派遣使者去联络田时大摇大摆的经过衢州,陈璋却对此视如不见,任凭两方使者来往,所以此人心思显而易见。

    此外睦州刺史陈晟死后,他的儿子陈绍因为陈晟的功劳而得以继承刺史之位。但武勇都之变后,陈晟的弟弟陈询趁机废除陈绍自立为刺史。因为担心钱会追究此事,陈询这段时间也多番勾结田,如今名为钱麾下之臣,实际上已经自立一方了。

    而处州刺史卢约在武勇都之乱前就只是名义上臣服于钱,他与钱的关系就仿佛当初冯弘铎与杨行密的关系一般。如今钱实力大减,卢约的野心自然更加膨胀。

    钱在武勇都之前拥有十一州,但如今苏州、湖州失陷,温州、睦州、衢州、处州名义上属于他,实际上却大有自立之意,这样一来,现在他实际能掌控的州已经只有杭州、越州、明州、台州和婺州这五个州了,损失之大让钱痛心不已。

    “大王,难道我等就这样看着他们安然撤军吗?”身后,望着宣州军缓缓撤退,部将们脸上露出不甘之色。三个多月的奋斗损失惨重不说,到了最后还要向田缴纳“劳军费”,而且徐绾、许再思这两个罪魁祸首也只能看着他们逍遥在外。

    钱叹了口气,部将们的心思他自然都清楚,但说道不甘,难道还有谁比他更不甘心吗?

    “诸位将军,田也是长于军事之辈,虽然与我军达成协议,但他岂能没有防备?而我军经过三个多月苦战,好不容易打退了敌军,如今士兵们心中早就没了战意,我军追上去只怕未必能取得胜利!”一旁杜建微解释道。

    如今城中两浙军只有两万人,而田一方却有近四万大军,双方兵力差距太大,若是守城还好,但出城进攻就有些吃力了。

    “不错,更何况田之所以退军,并不是他打不过我们,而是被杨行密的使者召回去的,我军若是此时出城进攻他们只怕会给他们继续进攻的借口。”顾全武也开口说道:“更何况,田素来不怎么服杨行密,加上此次被淮南利用了,他心中怨气难消,以末将之见,接下来田肯定会起兵造反!”

    钱这才来了兴趣,“你说得对,孤也是这么看的。所以此时我军非但不能出城进攻田,还要想办法和他交好,解除他的后顾之忧,让他放心大胆的去造反。以田的实力,只要他起兵造反,孤相信武勇都之乱给孤造成的损失一定会让他杨行密也品尝一遍!”

    说道最后,钱有些咬牙切齿起来。相比于田,他心中更加记恨的是杨行密。一来相对于田,杨行密连续攻占他的苏州和杭州,说造成的危害自然更大。

    二来当初对抗孙儒时,在杨行密最困难的时候钱曾经出手帮助过杨行密。虽然这仅仅出于“唇亡齿寒”的想法,但帮助就是帮助,如今杨行密非但不思报恩,反而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落井下石,钱自然更加痛恨他。

    “大王,杨行密不仁不义,我等自然无需和他客气。不过如今我等外有淮南压迫,内有睦州、温州、处州、衢州等地不服大王,内忧外患之下,还请大王先设法稳定内部!”

    历史上的顾全武在劝钱向杨行密求援时,曾盛赞杨行密是仁厚长者,必不会做出助贼为祸的事,但如今的他自然不会这么觉得了。不过他毕竟头脑清醒,对时局看得透彻,知道钱目前最需要做的不是去报复淮南而是尽快稳定内部。

    钱点点头,他知道顾全武说的是对的,转身环顾众人,深深一拜道:“如今局势为难,还请诸位精诚合作,力同心,共度危难!钱感激不尽!”

    众人吓了一跳,但也被钱的举动深深感动,当即拜倒在地:“我等愿为大王效死力!”

    四周士兵们也为他们大王的诚意所感,纷纷拜倒:“愿为大王效死力!”

    声音震动四野,大家精气神纷纷一震,过去三个月的苦战造成的创伤仿佛也在这一瞬间被抚平了一般。

    ……

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

    广陵,淮南节度使府。

    收到田撤军的消息时杨行密并没有什么反应,他知道此时的田还没做好造反的准备,至少在湖州的数万大军就足够逼迫他作出撤军的选择。

    当然他也知道距离田起兵造反的时间更近了一步。虽然对当年亲如兄弟的二人逐渐走到了如今这一步感到有些惋惜,但杨行密并不为此后悔,田的勃勃野心注定了二人之间必然会走向分裂。

    “戴先生那里有什么消息传来吗?”杨行密淡淡的问道。

    早几天戴友规已经暗中启程前往寿州为联络崔太初、李厚和吕师周三人做准备,从时间上看此时应该有回信了才是。

    “启禀大王,戴先生那里还没传回消息,想必有什么事情耽搁了吧!不过属如今李茂贞已经投降,还请大王早做打算!”一旁高答道。

    如今已经是十一月底了,根据最新得到的消息,李茂勋已经派遣使者向朱全忠请求归降,并改名李周彝,答应将所辖的山南州镇都割让给蜀王王建,关中州镇都割让给朱全忠,并且密谋杀死宦官韩全诲来为他洗清“劫持天子”的罪行。

    当初宰相崔胤召朱全忠起兵迎驾的目的就是借他之手除掉大宦官韩全诲,而韩全诲为了自保就与李茂贞勾结把天子劫持到凤翔,如今李茂贞已经坚持不住了,自然就想到用韩全诲来为自己赎罪。

    对于这个结局,在场众人也早有预见,并不感到惊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