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经常击败田。

    而九月最后一天,当顾全武率领越州军队突然杀到时,宣州军那时候正在全力攻城,猝不及防下被顾全武打得大败而逃,损失军队上万人,要不是部将康儒奋力拼杀,只怕这次损失还要更加惨重。

    好在越州军队本来就只有几千人,加上他们为了突袭倍道而行,战胜了宣州军后自身也疲倦不堪,结果虽然取得了大胜但也无力扩大战果,给了田喘息的机会。

    田一面收拢败兵,重新布置好防御;一面继续从宣州调集军队来援,如今在杭州与钱的大军陷入对峙之中。不过随着增援部队的到达,田的宣州军又重新占据上风。

    “听说周本攻克苏州是依靠一种新式投石机,可以在五百步外发射上百斤重的石弹,不知道这种投石机咱们宣州能否造出来?”

    对于这种攻城利器,田自然羡慕不已,五百步外能发射上百斤石弹,而且还只需要少量士兵操作,若是能造他个几十上百架,这对着杭州内城日夜猛轰,何愁杭州攻不下来。

    “这个,只怕有难度!”

    一旁沈文昌苦笑着说道:“大王对节帅的忌惮节帅又不是不知。苏州那边周本对投石机的消息可是守得很严实,那些制造投石机的工匠都被严密看守起来了,咱们的人根本接近不了。不过一些大致样子却是搞清楚了,据说他们的投石机不是用人力拉梢绳,而是用重物来代替人力。”

    “用重物代替人力?这怎么代替的?”

    “这个属下就不知道了,想必其中还另有精巧,只是咱们的人暂时搞不到具体消息罢了。”

    田点点头,他也知道这是实情,“那就召集工匠想办法,我就不信他杨渥能设计出来,我宣州就没有这样的能人了?”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嗯,另外,杨渥那小子被封为吴王世子,想必朱延寿那家伙此时一定很失望吧?”

    田本来对节度留后的位置就没什么念想,心中想的就是如何起兵造反,所以他对杨渥册封为世子的消息并不怎么看重,反而有些幸灾乐祸的说着。

    去年田曾经派杜荀鹤去联络朱延寿时,朱延寿还梦想着能合法当上节度留后,所以对他结盟的请求一口拒绝了。

    如今想必他已经认识到自己不可能被立为节度留后了吧?是不是再派杜荀鹤去联络一番呢?

    田想了想便下了决心:“让杜先生再辛苦一趟,前往寿州联系朱延寿吧。另外,如果朱延寿答应了的话,让杜先生也不要回来,直接北上前往中原,给梁王带一封信去!”

    梁王就是朱全忠,田想造反肯定少不得寻找朱全忠的支持,至少希望他能在北方牵制一下杨行密的大军。

    “好了,就这些事情。让大军稍加休息,继续攻城!”

    ******

    凤翔城外,汴州军的大营中。

    “听说如今越王钱那边发生了叛乱,杨行密趁火打劫,已经出兵苏州了,不知如今情况如何了?”朱全忠高坐于主位之上淡笑着问着身边谋士敬翔。

    朱全忠今年刚好五十岁,身形高大,皮肤黝黑,身穿紫袍,头戴黑色头,显得很有威严。

    他当年参加过黄巢起义,但后来见黄巢军大势将去便投降了唐朝,被封为宣武节度使,领有汴州一地。

    朱全忠虽然生性狡诈,残忍好杀,私德上更是不堪,但他为人有远大志向,在一帮能臣良将的辅佐下居然越战越强,竟然以汴州一州之地在中原四战之地骤然崛起,并迅速发展壮大,到如今更是成为天下间最强的藩镇势力。

    自从去年十一月出兵攻打李茂贞以来,如今快一年过去了,虽然汴州军屡战屡胜,如今已经将李茂贞的老巢凤翔给围住了,但要想攻破城池一举消灭李茂贞却还做不到。

    上个月凤翔这边秋雨连绵,攻城的士卒有很多都因此而患病了,加上围城日久,朱全忠曾经一度准备撤兵回去,但被他的亲军指挥使高季昌和左开道指挥使刘知俊给劝阻了。

    后来高季昌提建议准备将李茂贞给诈出城来。

    于是朱全忠招募一个叫马景的死士,趁着一次攻城的机会假装投降混入凤翔城中。

    马景对李茂贞报告说朱全忠军中发生瘟疫,已经连夜逃走了,只留下将近一万负伤患病的人守营;而按照安排,这些守营的伤病士兵今晚也要逃走了,请李茂贞赶紧出城攻击他们。

    李茂贞相信了马景的话,于是打开城门,让城内守军全部出城攻击朱全忠的营寨;而朱全忠则在中军亲自击鼓,麾下伏兵齐出,全力攻击李茂贞的军队,又派遣数百骑兵前去占据凤翔城门,凤翔军队顿时大乱,自相践踏,损失惨重。

    李茂贞好不容易逃回城中,从此以后意志消沉,开始起了与朱全忠和谈的心思,不断派人出城与朱全忠商议,准备让天子返回长安。

    不过在具体的和谈细节上双方依然有分歧,比如朱全忠想把曾经得罪过他的大宦官韩全诲等人全部杀掉;但韩全诲却是李茂贞的盟友,他自然不愿杀韩全诲等人。

    如此一来双方就僵持下来了,虽然偶尔还会有战事发生,但总的来说双方还是以和谈为主。

    不过李茂贞的即将服软却让朱全忠的声威达到顶峰。

    如今天下强藩里面,与他为死仇的晋王李克用早就被他打残了,岐王李茂贞如今也即将服软了,蜀王王建更是一心割据蜀地,放眼天下,唯一让朱全忠感到不爽的,恐怕就是江淮的吴王杨行密了。

    ps:求收藏,求推荐!

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

    第九十六章朱全忠

    “大王,根据最新传来的消息,淮南军对如今已经攻克了苏州。”身旁敬翔恭敬的答道。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乃是唐朝侍中敬晖之后。他少时好读书,尤其擅长写文章,思虑敏捷,人称少年英才。不过他赶赴长安赶考进士时却意外落榜了。

    黄巢打入长安时,敬翔逃到汴州投靠同乡王发,后来得到当时执掌汴州的朱全忠的赏识,这之后他跟随朱全忠前后已经有二十年了。

    在这二十年时间里,朱全忠对他始终言听计从,而敬翔对朱全忠也同样忠心耿耿,夙兴夜寐,为朱全忠的霸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已经攻占了苏州?”朱全忠皱了皱眉,“苏州守军虽然不多,但如今才过去两个月,淮南军怎么会这么快就取得了苏州?”

    按照这个时代的攻城速度来说,像苏州这种大城应该不会这么快就失陷才对。

    “属下听说吴王杨行密的长子杨渥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投石机,可以在五百步外发射上百斤重的巨石,苏州守军就是被这种全新的武器给打崩溃的。”

    “新的投石机?”

    这是朱全忠第一次听说杨渥的名字,对于他这个天下第一枭雄而言,能够入得他眼的,就算不是杨行密这种同等级的枭雄,至少也要是像顾全武这种名将。

    至于杨渥,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之前也没立下什么大功劳,还不值得他去重视。所以此时他感兴趣的只是这新的投石机是不是能够帮助他攻下凤翔城。

    “是的,不过这种投石机淮南方面看守得很严密,我方细作根本得不到具体的消息。”

    “此外,大王可不要光顾着新式投石机而小瞧这个杨渥。据属下所知,此人自从今年出仕以来,已经屡次建立功勋,这次进攻苏州他就是作为淮南军的副统帅,先率领偏师攻迅速占了苏州周围的县城,将苏州彻底孤立起来;然后在苏州城下又制造出这种投石机,一举拿下苏州城。如此功绩,让杨渥在淮南军中的威望与日俱增,将来对大王统一江淮可是会造成麻烦啊。”

    “子振说笑了!”朱全忠不由得笑了起来,“想那杨渥乳臭未干,即便有些才能又能如何?再说了,淮南军中本来就有不少名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他这一生征战,遇到的名将不在少数,他自己麾下的名将也不在少数,区区一个杨渥又哪里值得他关注。

    “大王,淮南固然多名将,但杨渥却是不同的!”敬翔却摇摇头说道。

    “哦,不知这个杨渥有何不同?”

    “大王应当知道,江淮之地向来与我北方不同,那里河流密布,水路纵横,我北方骑兵根本不适合在那里作战,上次清口大战我军失败便是如此。更何况,杨行密也是一方枭雄,深得淮南众将的拥戴,我军想要消灭淮南只怕很难做到。所以属下觉得,要想一举攻下淮南,最好要等到他们内部出问题的时候。”

    “不错,但这与杨渥有什么关系?而且,孤听说宣州刺史田对杨行密很不满,若说淮南内部出问题,使些手段让田起兵造反不是更好吗?”

    田对杨行密的不服由来已久,连远在北方的敬翔、朱全忠等都听说了,然而朱延寿对杨行密的不满却还是个秘密,毕竟他们之间是姻亲关系,加上朱延寿过去一直为杨行密镇守着北方,为淮南立下了很大功劳,所以朱全忠等人还不知道这件事情。

    “让田起兵造反自然很好,属下听说宣州大概有六万兵力,加上田在淮南威望较深,若是他起兵造反,应该能给杨行密造成点麻烦。不过属下觉得在杨行密还活着的时候,不管谁造反都很难动摇淮南的根基。田造反,即便有大王支持,但只怕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平定。”

    朱全忠皱了皱眉,对敬翔的判断不置可否。

    敬翔继续说着:“所以属下觉得,要想平定淮南,最好办法是等杨行密死后。而若是那杨渥没多少能力,等将来杨行密死后即便他继承了淮南节度使位置,他的部下也会不服他,到时候淮南就算不出什么内乱,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上下一心,而咱们攻占江淮也就有了可能;但如今杨渥能力卓越,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杨行密将来死了,他的下一代依然很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