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宣州田更是派人前来,让钱退保越州。

    在场之人都知道宣州大军的到来或许就在接下来这几天了,所以眼下的局势的确非常危险。

    田可不是徐绾、许再思二人所能比的,他手下兵精粮足,今年六月份甚至一战就击败了升州刺史冯弘铎的数万大军,如此战力,一旦到了杭州,到时候杭州还能不能坚持住都难说。

    所以幕僚此时提出的意见也是在场大多数人心中的想法:“杭州这里危险,听说越州现在也有些不稳,大王您还是先去越州吧!至少能保证越州以东的安全!”

    这个主意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却不是什么好主意,因为这关系到士气的问题,只要钱出了杭州城,杭州城内士兵们士气肯定大减,到时候要不了多久就真要的陷落了。

    而且,钱统治两浙的时间还不长,很多州县都只是迫于钱的威势才服从他的,一旦钱露出败象,放弃杭州退保越州,那些正在观望的州县只怕就不会再服从他钱了,到时候才是真的大事去矣。

    所以钱听了幕僚的建议便直皱眉,一旁顾全武也站出来厉声说道:“休得胡言!大王若是去了越州那两浙才真不为大王所有了!”

    “大王,末将听说,今年三月份朱全忠派兵包围了晋王李克用的治所晋阳,日夜围攻,打得城内苦不堪言。当时李克用的部将李存信等人都劝他退保云州,但李克用的夫人刘氏却坚决反对,认为去云州是死路一条,还不如坚守晋阳。晋王最终决定坚守晋阳,这才转危为安!”

    “如今我等形势与晋王当时面对的情况差不多,在场诸位的见识难道还不如一个妇人吗?”

    武安都指挥使杜建微也说道:“不错,如今越州虽然有些不稳,但那是因为越州指挥使张洪以前与徐绾二人关系亲近,担心大王会迁怒于他。只要大王想办法安抚此人,越州必能重新安顿下来。”

    钱深有同感,连连说道,“不错,杭州才是孤的起家之地,这里才是孤的根基。所以孤要留在杭州坚持抵抗!”

    他环顾众将,缓缓说道:“孤相信,只要在座诸位齐心协力,不管是徐绾、许再思的叛贼,还是田的宣州军,最后都会在杭州城下碰的鼻破血流!诸位可愿与孤同守杭州?”

    “末将愿追随大王,万死不辞!”众将齐声应道,声音震天。

    钱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召来田的信使说道:“你回去给田带话,就说‘军中有叛乱乃是常事,你田也是一方节度使,手下将领众多。如今相助叛贼,安知日后你麾下是不是也会背叛你呢?’至于其他的,你告诉他,杭州是孤的起家之地,绝不可能让给他!他要战,那便战!”

    打发了信使,钱目光又转到顾全武身上:“全武,当年孤王起兵讨伐董昌的时候,东面要面对董昌的大军,北面还要面对淮南军的大举进攻,形势危急,是你带着手下兵马连战连胜,这才有孤一统两浙的基业!”

    “如今我两浙再一次到了危急时刻,你带着孤的书信去见张洪,好生安抚此人,尽快带领越州兵来援杭州!孤将来是生是死,两浙到底能不能转危为安,这个重担就全交给你了!”

    顾全武顿时感受到肩膀上责任的重大,当即双膝跪地,郑重答道:“末将必肝脑涂地以报大王之恩!”

    钱点点头,如今情况紧急,他除了信任顾全武的能力以外,还能信任什么呢?

    当即他没有犹豫便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交给顾全武,暗中又告诉他可以采用一切办法,只要能控制越州军队,迅速带兵来援就行。

    顾全武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抱拳行礼后便连夜出城返回越州。

    望着顾全武离去的背影,钱顿时显得有些颓然,“那杨行密怎么就出兵了呢?他不是忌惮田的吗?孤若是败了最后得到便宜的除了田还能有谁呢?”

    当初周本率军包围苏州的消息传来时,钱完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他没想到的是,有一个他此时还完全没放在眼中的“小人物”在背后悄悄改变了这一切,不然的话,此时顾全武或许已经到了广陵了,而不是匆匆前往越州。

    而此时的广陵,杨行密虽然已经知道了田即将出兵杭州的消息,但出兵苏州的战事进展顺利,杨渥率领的偏师迅速占领常熟、昆山两城,这个消息让他有足够底气给自家儿子增加兵力。

    他收到捷报后没有多想便派徐温率领七千人作为援兵前往苏州,同样服从杨渥的指挥。

    这样一来,杨渥手下便有一万四千人的军队,即便他需要留下一部分人守刚攻下的常熟等地,他也有大概一万二千人可以投入到苏州的围攻中去,并且在苏州之战中大有可为。

    ps:求收藏,求推荐!

第八十二章 苏州之围(十五)

    华亭为松江的古称,唐玄宗天宝十年设置华亭县,这一地区才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县治。

    不过与后世上海的繁华不同的是,这个时代的华亭县还只是一个小县城,人口不多,驻军也不多,甚至于十年前这里还一度沦为盗匪的聚集地,直到钱彻底占领了苏州府,这里的治安才好了一点。

    此时,因为朱思率领的上千淮南军的到来,华亭县城的守将和县令却起了冲突。

    华亭的守将乐正臣只是一个营指挥,而且并不受上司的信任,在华亭县并不能压过县令孙伟泽。

    刚收到朱思领兵千人到来的消息时,两人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毕竟前些天常熟、昆山接连被杨渥攻克的消息早就传来了,他们担心杨渥趁势率领大军前来攻打华亭;但如今见只有朱思一千人的军队,他们自然放心了许多。

    华亭城池较小,城墙也不高,防御设备更是稀少,但在有五百人守卫的情况下,面对一千敌军攻城还是有希望守住的。

    然而,当天接到朱思通过箭矢射进城的劝降书后,两人就起了分歧。

    原来,在劝降书里,朱思声称自己只是杨渥大军的前锋,此时杨渥正率领着五千人在后方赶来,让守军赶紧出城投降,以免杀伤士卒。

    对于这么一封劝降信二人将信将疑,不过乐正臣本来就不怎么被上司信任,自然对两浙没多少忠心,所以此时一力主张要开城门投降;而县令孙伟泽却主张继续守城。二人相持不下,最后只好选择继续观望。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乐正臣二人登上城门往城外淮南军大营看去时,正好看见有一支上千人的队伍,打着“范”字将旗开进了大营,二人顿时面如土色。

    到了第三天早上,又是一支打着“陈”字旗号的千人军队开进了淮南军大营,这下城中守军更加坐不住了。

    “孙县令,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想继续抵抗吗?”乐正臣沉声问着,见对方沉默不语,又继续说道:“刚才那支淮南援军你也看到了,足有千人,加上昨天那支来援的淮南军,如今城外淮南军已经达到三千人了,即便没有进一步增援,就靠这三千军队,华亭就难以守住了!”

    孙伟泽脸色同样很难看,不过还是勉强说道:“还是再看看吧,敌军还没有攻城,或许会有什么变故呢?而且咱们的援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了!”

    乐正臣顿时冷笑起来,“都这种时候了,你还在幻想着援军?华亭能够得到了援军无非是来自苏州或者湖州。苏州已经被团团围住了,至于湖州,本将听说湖州刺史高彦派他儿子率领军队增援杭州去了,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来援?更何况,即便有湖州还有多余的军队,那也会去救援苏州,咱们这种小县城,早被放弃了!”

    这时,孙伟泽反而镇定下来,他厉声喝道:“怎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难道你要造反吗?”

    “造反?本将还就造反了,你待如何?”乐正臣闻言冷笑道。

    “你……”

    “来人,带孙县令下去休息!”

    ……

    当天,华亭守将乐正臣打开城门放淮南军进城,自此,杨渥这次出征扫清周边县城的任务基本达到了。

    昆山,如今正是九月秋老虎发威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晒着地面,让人感觉处在一个大蒸笼里面。

    这天,杨渥正坐在县衙里面查看这几天各地的战报,突然有侍卫来报说,朱思已经攻下了华亭。

    “什么?华亭已经攻下来了?”

    杨渥顿时大喜,五天前他才派朱思带手下一千人去攻取华亭,华亭城池并不大,守军也不多,才五百人,要攻取华亭应该能够办到。但杨渥还是没想到他这么快就传来了捷报。

    “可有具体的战报?”

    “这是朱都头派信使带来的信件,还请公子查看!”侍卫恭恭敬敬的将一封书信呈给杨渥。

    杨渥一把接过来,迅速拆开阅读,这才搞明白朱思攻占华亭的经过。“好!看不出这个朱思竟然还有这种智谋!”看完整个经过后,杨渥忍不住为他叫好。

    原来这两天杨渥根本没有派出一个援兵,乐正臣他们看到的两次淮南援军自然是朱思的人伪装的。

    他带着手下士兵在晚上悄悄撤出大营,第二天早上又当着守军的面回来,给守军造成一种敌军大举来援的错觉。结果到了第三天果然开城门投降了。乐正臣投降后自然知道自己被骗了,不过那个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嗯,如今华亭也被拿下了,整个苏州的侧翼已经被扫清,剩下海盐和嘉兴两地地处两浙腹地,现在不宜攻取,那么接下来就是围攻苏州了。”

    他本来以为朱思至少需要十天时间才能攻下华亭,没想到他却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不过让他更加没想到的是,没过一会儿又有信使来报说,杨行密派遣徐温率军七千人来援,将作为他的手下一同围攻苏州。

    “徐温?”

    若说他现在最忌惮的是谁的话,不是现在风头正劲的田,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