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听了杨渥之言,纷纷有些无语,心道:“大王你都说了倾向于第二种办法,那我等谁还会提出反对。”

    而且在场之人都是都督,若是新编制两个军的话就会多出与他们同级的人,这对他们不利;若是编入现有的十个军的话,他们能指挥的军队更多,自然会感到高兴。

    见众将都没有反对意思,杨渥看向王俨俦道:“王将军,你之前乃是效义军都督,若是将效义军编入禁军中的话,你或许就只能降级为禁军都指挥使了。不过你放心,你为孤效力多年,一直任劳任怨,孤是不会亏待你的。”

    王俨俦连忙站出来,道:“臣能力浅薄,赖大王信任才得以担当效义军都督,实际上是不够资格的;所以上任以来一直战战兢兢,心怀不安。如今大王让臣担任禁军都指挥使,臣感激不尽。”

    要说起来按照第二种办法进行编制,利益受损最大的或许就是王俨俦了,毕竟若是按照第一种办法编制的话,他肯定能当上其中一军的都督;如今却只能当一个都指挥使。

    不过他原本就知道自己的能力、资历等不够,又是降将出身,所以一直以来都安分守己,没有任何野心;再加上他虽然是效义军都督,但效义军被分散归属于周本、刘信等几位禁军都督指挥,王俨俦每次打仗时麾下实际指挥的军队都不过万余人,这也就与禁军都指挥使差不多而已。

    安抚了王俨俦后,杨渥接着肃然道:“这六万新编禁军,分散入原本禁军中后,各都督也要在内部进行调整,尽量让原本降将与我军原本的将领混在一起,尽快消除隔阂,诸位都明白吗?”

    “臣等明白!”

    将效义军与禁军尽快融合,消除隔阂,这就是这次扩编禁军的最大任务。

    “现在孤宣布,将要扩编的六个军分别是:左镇武军,右镇**,左天武军,左武骧军,左腾骧军,以及……”杨渥看米志诚一眼,接着道:“右腾骧军。”

    这六个军的都督分别是周本、李承鼎、刘信、李简、朱思和米志诚六人。

    除了朱思驻军在金陵外,其他五个军都参加了这次北伐之战,杨渥对他们进行扩编也是理所应当的。

    至于参加了北伐却没有得到扩编的两个都督柴再用、朱虔佑二人,其中朱虔佑的问题是资历欠缺,且没有表现出过人之处;而柴再用的问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儿子柴克宏如今担任骁骑军都督,掌管着吴国的骑兵;若是再扩编,那他父子二人掌管的军队未免太多了,杨渥总要防备一二。

    听了这个结果后,在场众将纷纷露出喜色,显然对此结果极为满意;至于朱虔佑和王俨俦二人,他们没什么野心,此时面色如常,没有丝毫不满。

    安排了扩军的问题后,杨渥接着道:“对于剩下的降兵和未能通过禁军选拔的效义军将士,直接解散是不妥的。孤的意思是将他们编为屯田军。”

    “屯田军?难道大王打算让士兵屯田吗?”众将有些惊讶。

    军队屯田这在汉朝时期就有了,到了三国时期尤其盛行,曹操正是凭借屯田的手段解决了军粮问题,从而越战越强,最终统一北方;后世历代也极为重视屯田。

    不过到了唐末藩镇时代,各势力军队都是国家供养,专职负责打仗,很少有屯田的。

    杨渥的决定让他们有些惊讶。

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

    “不错,孤是打算让建立屯田军,不过与历代屯田不同的是,孤建立的这支屯田军只屯田,一般情况下不打仗;而且他们不编入军籍,而是编入民籍,每年的租税比普通百姓高五成;他们所种之田,只要连续耕种三年,三年之后这些田就完全归属他们个人所有;到时候这屯田军就将解散,他们的租税也将恢复到与普通百姓相同。”

    杨渥将他这段时间所想到的办法说了出来,结果让众将更加惊讶。

    周本就问道:“既然大王这支屯田军与普通百姓无异,且三年之后就会解散,那何不现在发放一些土地给他们,然后直接解散?”

    “当然有分别!”杨渥还没说话,一旁严可求便开口解释道:“这些老弱士兵平时都只知打仗,不知经营产业,且人心尚未定下来;若是现在发放土地给他们耕种,然后直接解散,那么他们的心思不在耕种上,很可能会逃亡他处,从而留下隐患。”

    “如今大王将他们编为屯田军,强迫他们屯田三年,等到三年之后他们安定下来,习惯了耕种的日子,又有了固定的产业,自然就不会逃亡了。”

    杨渥笑道:“不错,孤就是这个意思。今后若是有其他降兵,也可以按照这个办法解决,没必要一味扩大军队,同样也不需担心直接将这些降兵解散会出现问题。如今天下战乱已久,荒废的土地多得就是,正需要有人开发。”

    众将这才明白过来,纷纷称道赞叹。

    这时骆知祥问道:“只是不知大王打算将这些人安排在哪里屯田?”

    “当然是关中!关中久经战乱,人口稀少,大量土地荒芜,如今正需要人去开发。孤将这些降兵送到关中进行屯田,既解决了降兵问题,又能恢复关中经济,此乃一举两得之法。”杨渥的语气有些自得。

    如今的关中早就不是当年的沃野千里,经过唐末的长期战乱后,如今关中平原人烟稀少;朱温在击败李茂贞后,却无法守住关中,让李茂贞收复大量地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关中人口太少,不能供应太多军队。

    如今吴国派兵攻取关中,用兵固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如何治理关中却是另一个重要方面。

    那些降兵一般都拖家带口,将他们迁移过去就等于迁移了大量人口过去,这对于重新开发关中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此外,关中对吴国的将来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不管是经营西北、消除夏州定难节度使,还是消灭蜀国等,都需要关中之地作为后勤供应地;现在将那些降兵派往关中屯田,这也是在为今后做打算。

    “如今关中虽然尚未收复,但关中兵力空虚,要不了多久柴将军应该就会有好消息传来。这段时间各位将军就要做好对效义军和其他降兵的挑选,将适合编入禁军的选拔出来,将其他人集中到洛阳来,准备迁往关中。”杨渥道。

    “臣等明白。”

    说完对降兵的安置问题后,李承鼎问道:“处于河北的怀州和河中的冀王朱友谦如今已经臣服于晋国,这两地都是北连太行,南临大河,位置极为重要。不知大王打算何时将其收复?”

    河中节度使掌管的地区就是后世的山西西南部,蒲州、盐城一带;而怀州则与洛阳隔河相望。

    这两处地区若是归属吴国,那么吴军就能从两地出兵,攻入山西,威胁到晋国老巢晋阳;若是归属于晋国,那晋军就能从这里渡河南下,威胁到洛阳,甚至有可能夺取陕州、虢州,从而将关中与中原的联系切断。

    不管对哪一方而言,这里都是极为重要的地区。

    杨渥沉吟片刻,道:“这两地暂时不要理会,既然他们已经投降了晋国,那就由得他们去吧。孤暂时还不想与晋国发生冲突。”

    若是在刚刚消灭梁国的时候,他或许还有心趁着镇州尚未平定,主动对晋国发起进攻;但真等到灭梁之后,他却改变主意了。

    晋国不是梁国,吴国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将其消灭,所以要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不能有冒险的心思。

    如今中原刚刚平定,许多地方虽然占领,但人心尚未彻底收服,大量梁国降官降将都还存在犹疑。

    若是此时贸然出兵攻打晋国,却兵败而归的话,这些地区很可能出现动乱,到时候晋军发动反击,吴国甚至连刚刚得到的中原都有可能再度丢失。

    若是杨渥此时镇之以静,等时间流逝,这些地区自然就会完全消化,人心稳固,到时候即便与晋国交战有所不利,内部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晋军想要反击也难以取得什么战果。

    到时候吴国就处于不败之地,可以凭借强大的国力来不断削弱晋国。

    此外,历史上的镇州虽然最终被晋国平定,但晋国也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李嗣昭等名将都陨落在这场战争中;若是吴军主动发起进攻的话,谁知道会不会影响到镇州战场,从而让那些原本应该死掉的名将活了下来,这就得不偿失了。

    “自古以来想要平定天下者,无不先稳固根本,然后再设法平天下。如今天下局势站在咱们这一边,时间拖延得越久,咱们的力量就越强,晋国实力却会日益衰弱,咱们根本不需要冒险。所以这一两年内,若是晋军不主动南下的话,孤不会主动发起对晋国的战争。”杨渥道。

    众将听了有些失望,但他们也知道现在主动出兵攻打晋国的话并无必胜把握,毕竟梁国的实力有目共睹,当年全盛时期各方势力都要避其锋芒,然而梁军与晋军交战却败多胜少,这就足以说明晋军的实力。

    此外,晋军骑兵众多,而吴军却以步兵和水军见长,以前对付以步兵为主的梁国时还没什么问题,但对付骑兵众多的晋军,大家都没什么经验,难保不会兵败。

    想到骑兵的威胁,周本站出来道:“大王,臣以为晋军骑兵多,而我军以往的战术多是对付步兵。所以臣建议,从现在开始军中就要多加强对付骑兵的训练,还可以多装备一些长枪、战车等。”

    郭崇韬和李承鼎等人站出来附和道:“臣赞同周将军的意见,骑兵的威力有目共睹,以前咱们的骑兵能够压制住梁军;但若是与晋军交战的话,咱们的骑兵就要处于弱势,而且晋军将领多擅长运用骑兵,所以在防备骑兵方面我军的确有必要进行加强。”

    “嗯,不错,诸位爱卿能想到这些,孤深感欣慰。这样吧,你们几位都督回头都好好想想对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