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5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王李存勖,这个名号在河北的声望之重,就如同杨渥在南方一般,即便是各地那些野心勃勃之辈,面对李存勖亲自率领的大军也不能不心怀恐惧。

    没过多久,李存勖便亲自指挥大军接连发动猛烈攻势,将城中守军打得苦不堪言。

    十一月初,张处瑾派遣心腹幕僚齐俭与弟弟张处琪前往晋军营地请求投降。

    李存勖虽然有心接受,但众将却认为,镇州之乱必须进行严惩,否则如何警示世人,告慰赵王王在天之灵?

    若是接受镇州的投降,那么该如何处置张处瑾等人?又该如何向赵王旧部交代?

    况且史建瑭之仇尚未报,如何能接受张处瑾的投降?

    闫宝更是认为,要不了多久晋军就能攻破镇州,将张处瑾等人擒拿归案,根本没必要接受其投降。

    在众将一致反对下,李存勖只好作罢,同时派兵加紧攻城,誓要以将张处瑾等人挫骨扬灰。

    “晋王果然拒绝了吗?难道他就不担心与梁国的战局吗?”

    镇州城墙上,望着如同潮水一般退去的晋军,早就焦头难额的张处瑾疲惫的靠着城墙坐了下来。

    成德军作为河朔三镇之一,能与唐朝朝廷长期对抗的地方势力,虽然在如今天下算不上什么大势力,但其底蕴也是非常深的。

    在晋军发动进攻之前,张处瑾就有意识的在城中储备大量钱粮物资,足够守军使用一年以上;同时张处瑾心里很清楚,一旦晋军进攻,他唯有收缩兵力,防守镇州,等待时局变化才是唯一出路。

    然而如今开战已有数月,虽然晋军的进攻都被击退,但他所期待的变局却始终没有出现。

    “公子,晋王本人其实对于咱们的请降还是有些心动的,不过他麾下的那些将领们却极力反对,所以最终晋王拒绝了。”幕僚齐俭道。

    “是啊,大哥,如今该怎么办?”张处琪擦了一下脸上的汗珠,询问起来。

    张处瑾沉吟不语,这时,齐俭突然道:“对了公子,之前在晋军营地里时,偶然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南方吴国已经北伐了,而且吴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下亳州、宋州等地,如今已经快打到黄河边上了。”

    “什么?吴军都快打到黄河边上了?”张处瑾大惊。

    这几个月镇州被围得水泄不通,连现在外面的局势如何都不清楚,张处瑾根本就没想到中原局势竟然变化这么大。

    他原本还指望梁军能派兵来支援,没想到梁国现在自身难保,居然连宋州这种重要城池都被攻占了。

    不过随即他又疑惑道:“既然吴军已经北伐了,那为何晋军没有出兵渡河,反而对咱们死抓着不放?难道晋王愿意看到吴军独占中原吗?”

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

    “大哥,不管晋王是什么打算,这事与咱们也没多少关系吧?如今梁国自身难保,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定州那边和契丹人了。大哥,不如派人突围去向定州求援如何?”张处琪道。

    “是啊,定州与咱们镇州乃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这几百年来两家虽然偶有争端,但大体上还是相互扶持,这才得以坚守这么多年,这个道理想必北平王很清楚。若是咱们派人去求援,或许他会出兵。”幕僚齐俭劝道。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定州那边同样发生了兵变,如今的掌权人已经变成了王处直的义子王都。

    王都刚刚掌握大权,对义武军的掌控力度还不够,此时正需要依靠晋国的力量,再加上晋国已经承认他的地位了,所以王都是不可能派人来救援镇州的。

    张处瑾沉吟道:“向定州求援这是必要的,不过定州实力较弱,即便北平王有心出兵,只怕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关键还是契丹人什么时候能动手。”

    “契丹人?”齐俭摇头道:“以往契丹人入寇的时间一般都是十二月左右,只怕他们就算要出兵也要等一两个月时间之后才行。”

    契丹人虽然已经建立帝国,仿照中原王朝,但从根本上说,契丹如今还是以游牧为主,他们入侵中原的时间往往也会与气候有关,每年十一月、十二月才是他们入侵抢掠的最好时节。

    张处瑾脸上露出担忧之色,道:“咱们镇州再怎么说坚守一两个月时间倒是没问题,我所担心的是契丹人到底能不能解咱们的危局,要知道这些年契丹人入侵每一次都被晋军击退,吃了不少苦头,这一次也未必能取胜。”

    “那大哥的意思是?”

    “除了派人向定州求援外,还要派人渡河南下,向吴国求援!”张处瑾沉声道。

    “向吴国求援?这来得及吗?”

    “黄河早就被封锁了,咱们的人还能渡河将消息传过去吗?”

    话音刚落,齐俭和张处琪二人便惊呼出声。

    “晋王肯定不会放任吴国独占中原,吴王也一定会将晋国视为大敌,只要得到咱们求援的消息,他们一定会设法来救援的,至少也会设法牵制晋军,减轻咱们的压力!”张处瑾目光闪烁,徐徐说道。

    向吴国求援,这个想法他之前也有过,不过那时候的吴国还远在江南,与地处河北的成德军距离差的太远;而现在吴国北伐,一路势如破竹,大军甚至都打到黄河边上来了,这就意味着吴军不久之后就会与晋军接触。

    不管是抱着一线希望也好,还是出于病急乱投医的想法,张处瑾都不会放过向吴国求援的机会。

    “至于说如何渡河的问题,这就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咱们先派人突围前往定州求援,中途让一部分人暗中南下,渡河求援。这个任务,就让韩正时将军率领一千骑兵去做吧。韩将军骁勇善战,定能突出重围!”

    张处瑾当即做出决定,如今张文礼已经死去的消息还被他隐瞒着,镇州城中大部分将领都不知情;不过张处瑾之前就长期代替其父发号施令,所以众将倒也没有怀疑。

    不久,趁着一次击退晋军的时机,韩正时率领一千骑兵突然杀出城来,奋勇向北突围;晋军猝不及防下没能将其拦截下来。

    韩正时一路向定州飞奔而去,与此同时,几个携带着张处瑾亲笔信的信使则在中途离开队伍,悄悄隐藏起来,转而向南赶去。

    李存勖在得知城中守军突围的消息后,命麾下骑兵急速追击,一路跟在韩正时后面追杀,最终在行唐追上,将其全部歼灭。

    但暗中离开的几个信使却成功躲过了晋军搜查,开始向南赶去。

    ……

    洛阳皇宫后面的御花园中,朱友贞一边向前走着,一边向身旁的两个亲信交谈着。

    最近对吴国的战事一直进展不顺,除了黄河沿线的几座城池有重兵防守,目前还在梁国的控制之下外,其他各地城池大量失陷敌手。

    山东那边除了青州、郓州和齐州还在抵抗外,其他各州都已被吴军攻占。

    河南这边,宋州以南的地区除了高季昌驻守的许州和临近洛阳、有较多兵力防守的汝州外,其他各州同样落入了吴国之手。

    而宋州方面,在得到宋州失陷的消息后,王彦章又率领梁军试图反攻宋州,但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反倒是折损了不少兵力。

    面对这样的局面,朱友贞深感心力交瘁,若不是手中还掌握着十多万梁军让他还抱着最后希望的话,只怕此时他早就放弃抵抗了。

    “最近戴思远那边来报说,晋军主动放弃了德胜南城,并且将主力调往镇州对付张文礼,你们觉得这到底是不是个圈套?还是说晋王想让朕抽调兵力去对付吴国,让他坐收渔利?”缓缓踱了几步后,朱友贞开口询问。

    虽然晋军早在十月底就放弃了德胜南城,并且将连接黄河两岸的浮桥和铁锁都砍断了,但在一开始,戴思远还以为晋军是有什么企图,故意迷惑梁军,所以他并没有急着将消息传到洛阳来,反而小心翼翼的加强守备,防止晋军偷袭。

    等这么些天时间过去后,戴思远见晋军一直没有什么动静,再加上他派往河北的斥候回来报信说,晋军的主力都被调往镇州去了,戴思远这才连忙将消息上报给朱友贞。

    得到消息后,朱友贞同戴思远的反应也是一样,根本没想到晋军竟然会主动让出德胜南城。

    在他们看来,晋国与梁国征战这么多年,仇恨之深早就难以化解;以前梁军依靠黄河天险,将晋军牢牢挡在黄河以北,如今好不容易等到吴国北伐的机会,晋军不趁火打劫,趁机渡河南下才是怪事,怎么可能故意放弃德胜南城呢?

    所以不少人都认为晋国的举动或许暗藏着什么圈套。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晋国的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让梁国和吴国拼得两败俱伤,他们好坐收渔利。

    当初晋国与梁国长年交战,吴国采取坐山观虎斗的策略,暗中积蓄力量;如今晋国的打算不过是与吴国相同罢了。

    朱友贞自然是希望晋国的目的就是如此,那样一来梁军就能先集中兵力与吴军交战;若是能取得胜利,那就能依托黄河防线,再次将晋军挡住,相当于对吴军和晋军来了个各个击破。

    张汉杰沉吟道:“陛下,臣以为其实此时不管晋军的打算是什么,咱们都得将戴思远将军的主力调到南方来对付吴国。”

    “嗯?这是为何?”

    张汉杰道:“陛下,如今吴国的策略是分兵三路发起进攻,其中西路和东路负责攻略各地,中路负责牵制我军主力。如今他们已经攻占了大片领地,再过一段时间,等西路军和东路军完成他们的任务后,他们的三路大军就能集中起来对开封甚至是洛阳发起进攻。”

    到了如今,吴国北伐的总体部署也已经清楚了,不仅其兵力部署和各部统兵将领大致弄清楚了,就是吴军的总体战略方针也被看破了。

    当然,能看破吴军的战略方针并不意味着就好对付,这就像当初吴国按兵不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